标题: 关于《史记·三代世表》的一个问题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2 09: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4-22 00:13 发表


恐怕没有人把《三代世表》这东西当真吧。

为什么不能当真?
太史公有机会察看三代遗留多家牒谱,怎么能一概斥之为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2 10: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7-4-22 10:04 发表


某以为他最多能看到的也就是更原版的神话传说罢了

至少他还能周游一下中国,探寻土著部落的传说
还算有根据,古文尚书也能看到,汉朝还继承了秦朝的图书资源,而秦朝的图书资源又是六国汇总而来的
这个神话传说的真实率,不是神话传说就概括了的了

有个比较的定论总归是好的,不然像埃及,这个学者修订那个学者修订,版本出了无数,都是推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2 12: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7-4-22 12:08 发表



所谓《古文尚书》想必也是假冒的,这个基本可以算是公认,所谓向壁虚构嘛~

鲁壁古文你也敢说伪造,真是厉害,这个议论可是推翻了千古定论啊
司马迁所见比我们要多,秦始皇的焚书也仅仅限于民间而已,所坑之儒区区四百余,大内之中典藏甚富,汉朝甫立,又多方蒐集,可以说文献是很多的,对照近几十年出土的汉朝大墓文献,可以说当时的文献是现在不可想象的
但年代久远,彼此不同,是历史整理的矛盾,而且流传过程中错讹,残简甚众,太史公为了信史才走访全国,寻找实地探访,综合得出一个年表。虽然不敢说很可靠,但总归是三代之汇集,其文献价值不能随便轻视,哪里会张口就是伪造
K说得对,中国古籍的大散乱不在秦末,而是永嘉之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2 12: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4-22 12:20 发表


《古文尚书》是真的。后来晋代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才是假的。

《尚书》有三个版本,西汉伏生所传的,称为《今文尚书》,也就是现在通行的版本。鲁共王坏孔子宅所得尚书,称为《古文尚书》,但后来亡佚 ...

尚书版本多了
伏生传二十八篇,又作《尚书大传》
鲁壁尚书出土,掀开了今古文之争
同时期,还有个张霸造伪搞了百二篇尚书
东晋元帝时,梅颐献伪《古文尚书》,后来阎若璩就是考证它伪,现在又有本书叫《古文尚书公案辑证》啥的,反思这个考证,我没看过
但《逸周书》里面很多篇都应该是《尚书》的散佚,比如《世俘》篇,就应该是真《武成》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2 13: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4-22 12:53 发表


《尚书》流传最广、最知名的,就是那三种,《今文》、《古文》、伪《古文》。至于其它的,根本没有造成影响。

至于《逸周书》中有《尚书》散篇,偶也同意。

我觉得 焚百家诗书春秋 大内总有一部分是被保留了,就像太祖搞破四旧,结果菊香书屋里都是四旧
这主要是考虑到西汉的文献总量和出土文献推测,若说一概全焚其实并不靠谱,秦始皇得罪了文人结果被摸黑
近几十年出土的秦简虽然法律比重较大,但诸子百家的文献也还是不绝如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3 12: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lause 于 2007-4-23 11:01 发表
无头案阿

老子曾任周朝图书官员,倘若他之前或自己或之后整理过或记载过图书卡片,恐怕也不会给儒家如此托大的理由。

所幸尚书无论百篇也好,28篇或29篇也好,记载的都为秦纪前的事情,后世发现金 ...

老子怎么做,儒家都托大,儒家具有一整套完整的体系,从制度典章文物到理论都是成熟的,孔子编订六经,使之系统化。这是诸子百家里面任何一派都不具备的资源。兵家范围狭窄,法家急功近利,道家过于飘渺,墨家则全部是针对儒家而来,自己的理论少之又少,牟宗三就说过墨家极无理论,阴阳家荒诞,纵横家口舌之利,名家如韩非在《非十二子》说的那样“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农家不提也罢,小说家不入流

儒家的延绵不断,发展不绝,应该说是必然的,也是历史的选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3 16: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绝世天骄 于 2007-4-23 16:21 发表


说千古争议差不多还(鲁恭王找到,孔安国献的那部《古文尚书》现在已失传)若说千古定论,只能说明阁下的少见了

莫非你认为我们说的鲁壁古文尚书是梅献古文尚书?
你的原话是针对“三种不同的红色”说的鲁共王掘壁,出尚书,评论道“所谓《古文尚书》想必也是假冒的,这个基本可以算是公认,所谓向壁虚构嘛~”
既然是针对“三种不同的红色”说的鲁共王掘壁,出尚书一事,那你文中的“所谓《古文尚书》”当然只能是鲁壁尚书,因为之前一直没有提到过梅献古文尚书,你也没有提到过
既然说的都是鲁壁尚书,那我倒要请问你,哪里来的争议?鲁壁尚书连文字都找不到了,争议个啥?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7-4-23 23:26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6 21: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79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