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北宋和辽的战争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2: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jichaoda 于 2006-12-9 18:54 发表
为什么北宋和辽作战总是胜少败多,首先北宋建国的时候就不好,石敬瑭拱手相让燕云十六州,失去了购买马匹的根据地,而辽人又擅长马战,宋太祖把军队都集中在京城,还解除了一些人的兵权,导致战斗力减弱,宋太宗 ...

怎么算出来的“胜少败多”?
我怎么觉得是“胜多败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23: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ioying 于 2006-12-13 23:18 发表
我一直有个疑问,在宋朝,为什么打仗赢了,还需要倒给人家钱,不知道楼上有何高见。

30万对于宋,犹如你领四千块给了乞丐四块,再说了辽主幼,尊宋主为兄,哥哥给弟弟一点零用不算过分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9 13: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6-12-19 11:45 发表

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被人抢100块和自己掉1w块可不是一个概念

失什么节了?檀渊之战,宋真宗亲临战场,辽国统帅一命呜呼,两国都无法全面压倒对方,签订合约,以宋为兄,辽为弟
失什么节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9 22: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ijichaoda 于 2006-12-19 21:30 发表
赠礼求和,如果唐太宗和汉武帝在早打过去了

你要拿唐太宗、汉武帝和宋真宗比,我完全没意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00: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19 22:38 发表

宋朝是缺马,可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严重

以永乐为例,宋军总兵力最多3万5,而城外战败时损失的马匹就有8000.1:4的骑步比例只要指挥得当足够抗击纯骑兵部队了.即使单独使用,只要将领的水平够高,也可以发挥巨大的 ...

几百年出个岳飞
岳飞的马还是抢来了一批才有了点规模,后来苦心在扬州监经营了十五万匹,已然是不得了了~~~
可问题是像岳飞这样的大英雄,不是说有就有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01: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00:57 发表

我说的是杨业不是岳飞啊

岳飞的马还是抢来了一批才有了点规模,后来苦心在扬州监经营了十五万匹,已然是不得了了

这是哪里记载的啊?

我变成史料普及库了~~没这义务~~兄自己找找,我都把事情列出来了,你费点事吧,哪能我一手包办了
对了,不要把钱粮的扬州监和养马的扬州监搞混了~~~不要怪我没提醒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0: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19:57 发表

压根没有的事我到哪里去找记载啊

是汉阳监(后来的叫法,孝宗时设立,但岳飞那会儿已经汉阳军在养)~~~faint~~

顺便道歉昨天说《通鉴》的记载,不看不看都不记得了

岳飞砸伪齐的时候是不是顺便留了个心眼,留了几万匹?
汉阳军还能养点~~数字要查~~不过比较少~~扬州监也才两万,是个大监了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0 21:0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0: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19:59 发表

传统的养马基地宋朝一个都没掌握?唐朝3大养马基地: 陇右,关中,河东,宋朝至少保有关中,河东.

关中毁了,河东屯田
宋的人口不可能一辈子维持唐的水平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1: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21:12 发表

你改的还真快哦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我不是科班,上网本来就是学东西的~~~
加上有阵子不碰书皮了,错误是难免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1: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21:16 发表

唐朝刚建立那会全国都毁了,屯田就不能养马了?唐朝在河陇也屯,怎么照样养马?

按建国时间来对比,宋的人口几乎都要比比唐多的多.根本不存在什么"维持唐的水平"

是啦,宋的人口几乎是唐的整数倍,可大唐留给宋的地盘有多大?
老百姓总不能全饿死,来养马吧~~
退一万步说,屯田养马,王安石也做过~~莫非你认为马=战马?
田里面养出来的马,能打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1: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21:18 发表

这话没错,不过我也不是科班,我还要加班,是没有周末,天天要加的那种.今天是最近一个月来难得不要加班到8点的

差不多一样惨~~~我是应付考试,疲于奔命,昨晚到了一点,今早就耽误了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1: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06-12-20 21:22 发表


那汉武帝之前的汉朝呢?陇右、河西、河套全在匈奴人的手里。可以说情势和北宋差不多,可到汉武帝时汉王朝还是组成了强大的骑兵

三十六监都是汉朝领土而且那时候的匈奴很落后,箭头多用骨头的,也没有马镫。
北宋面对的都是封建化了的蛮族~~~不是一个级别的选手吧,而且还不止一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1: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0 21:25 发表

唐朝之后是5代,唐朝没有留给宋任何地盘.
宋朝河北牧监1马占草场115亩,广平监最多6千马,占良田1.5万顷,这种养法,超出正常30亩N倍了
马能不能打仗在于训练不在于哪里出产的.

是,但有宋的土地,顶多养20万,《宋史 马政》说“当是时,凡内外坊、监及诸军马凡二十余万匹,饲马兵校一万六千三十八人。”
可20万匹,比唐70万 ,明成祖120万,实在是个零头
而且在南方养的马“置监郢、鄂间,牝牡千,十余年仅生二十驹,且不可用,乃已。故凡战马,悉仰秦、川、广三边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0 23: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放飞天涯 于 2006-12-20 23:40 发表
唉,北宋不重视武将,主要是太祖靠兵变获取政权,担心自己武将叛乱。还有就是军队轮换太频繁了,兵不识将,将不知兵。

你们不看主贴,也请你们看看跟贴啊~~~人家讨论了几页了,居然还是这个论调
教科书派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13: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06-12-21 23:15 发表
知耻而后勇,和以耻为荣应该是两个概念……

唐朝最后灭掉了突厥,而北宋就一直在花钱买太平。为什么大家一定要把辉煌的大唐和北宋硬绑在一块呢?难道大唐竟然不如北宋?仅仅是因为他们立国时向突厥称臣,向突 ...

别逗了,突厥怎么会是唐消灭的,唐太宗自己都没好意思说
明明是突厥内斗分裂,唐朝捡了便宜,不能算功绩吧
贞观四年,李世民大赦令说“朕韬戈销戟,务其存养,自去岁迄今,降款相继,不劳卫霍之将,无待贾晁之略,单于稽首,交臂藁街,名王面缚。归身夷邸,襁负而至,前后不绝。”
薛延陀把东突厥赶出漠北,然后突利、郁射设和颉利内斗得你死我活,纷纷投靠唐,然后李靖偷袭已经投降的颉利,灭东突厥的是薛延陀和东突厥自己。更何况颉列自己是被阿史那苏尼失送交唐的。
西突厥则是乙毗射匮和乙毗咄陆打的你死我活,等乙毗射匮占了上风的时候又和阿史那贺鲁内讧。
算起来,东西突厥实际上都没唐什么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19: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2 19:46 发表

这个大赦令是哪里记载的?

《册府元龟 卷八十四 帝王部·赦宥第三》
四年二月甲寅诏曰:
  天生蒸民,树之司牧,莫不仰膺灵命,克嗣宝图,用能永享鸿名,常为称首。朕君临八方,於今四载,夙兴夜寐,无忘晷刻。履薄驭朽,思济黔黎,推心至诚。庶几王道。上荷苍昊之眷,下藉股肱之力,宇内休平,遐迩宁泰。率此区域,致之仁寿,憬彼獯戎,为患自昔,轩昊以来,常罹寇暴。是以隆周致泾水之师,强汉受白登之辱,武夫尽力於关塞,谋士竭虑於庙堂,征伐和亲,无闻上策。有隋灾乱,凭陵转甚,疆场之萌,曾无宁岁。朕韬干铸戟,务在存养。自去岁迄今,降款相继,不劳卫霍之将,无待贾晁之略,单于稽首,交臂藁街,名王面缚。归身夷邸,襁负而至,前後不绝。被?左衽之乡,狼望龙堆之境,萧条万里,无复王庭。惟颉利挺身,逃窜林穴,天网?布,走伏何所。大同之世,谅在兹日。斯皆上元降?,清庙威灵,岂朕虚薄,所能致此。方欲至仁化物,宜存宽惠,思与万邦,同享斯福。可大赦天下。自贞观四年二月十八日昧爽已前,罪无轻重。自大辟以下,系囚见徒,皆赦除之,逋负官物,三分免一分。其谋反大逆,妖言惑众,及杀期亲以上尊长,奴婢部曲反主,官人枉法受财,不在赦例。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州县量加赈济。赐天下大?五日,敢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全唐文 卷五》太宗部收录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0: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东突厥战争的胜利,一直是为后人称道的唐朝武功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仔细梳理就会发现,东突厥汗国的覆灭与其说是唐朝武力征讨所致,倒不如说是突厥内部矛盾冲突发展的结果.颉利可汗继位之后,与具有大可汗继承人资格的突利、郁射设的矛盾日益突出,有迹象表明,郁射设及其所辖的关内道北部六州之地,从武德四年(621)起就脱离了大可汗的控制,自成一系。豳州、渭桥两次战役,突厥兵临长安,只不过是暂时的局部的现象,到唐太宗决定对突厥用兵时,统一的东突厥汗国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唐太宗发动的战役,不过是起了收拾残局的作用。与隋朝比较而言,唐初对东突厥用兵的规模要小得多。分裂的东突厥诸部在突厥汗国的覆灭过程中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吴玉贵《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P186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0: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2 20:19 发表

吴玉贵不过只是个普通的研究员罢了

观点不看职称吧,陈景润也才副教授,钱穆还学都没上过呢~
太宗狂妄也罢,自谦也罢
突厥之亡,大唐是捡了便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0: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们换个人的
吕思勉先生的《隋唐五代史》,开天边事一

“唐初武功,看似卓越,实皆乘敌国之弊,非由兵力之强。故在高宗时,东西两面,业已遭受挫折。武韦之世,敌势弥张。仍欲维持开国之规模,则边兵不得不重,边兵重而内地空虚,朝纲驰紊。乱事则一发而不可收拾矣。唐代武功为今人所艳称,然昔人多惜其黩武而自敝。信有由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0: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2 20:40 发表

是不看职称。但是他显然没有陈景润和钱穆在各自领域中的地位。

所谓“实皆乘敌国之弊,非由兵力之强”,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你能在历史上找到什么对外获胜的战例,不是“实皆乘敌国之弊”吗?

吕老还有半句“非由兵力之强”
你得要说敌国又敝,唐朝又强才行。。。
如果照兄的理解,对外胜战都是因为“乘敌国之弊”,那么敌国之弊实在和“兵力之强”构不做因果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2 20:48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1: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2 20:58 发表

定襄:李靖3000击败至少拥有10万大军的颉利
青山:李勣兵力6000,大度设被杀3000,被俘5万多,你可以自己判断大度设的总兵力
曳咥河:苏定方1万多,沙钵罗10万,结果沙钵罗逃走时只有几百人了

以上可都是 ...

唐朝武功总体虽不强,但也不是处处弱时时弱
可惜,我这个人话比较多~~
定襄这个,我觉得大家心照不宣不要拿出来说了,很不好意思
白道川颉利可是拖家带口,老老少少全带着,外加突利、郁射设和颉利内斗得你死我活,纷纷投唐,太宗许降,并派唐俭去受降,然后李靖偷袭已经投降的颉利,连唐俭的命也不要了。
偷袭降营,这恐怕既不算战功,也不算谋略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1: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06-12-22 21:15 发表
我晕……合着突厥是自我灭亡,基本属于自燃现象了突厥分裂了,不用打自己就能亡掉?小日本战国时代分裂那么多年咋没见自己就OVER了?

战争是什么?战争就是利用对手的一切漏洞来打击对手。按照悼兄的看 ...

要打也是薛延陀打的和他们自家人内战,唐朝做的就是清理一下战场,顺便收编几个打的到处乱窜的头领
由于突厥的自身衰败让唐朝边疆紧张一度缓解,这算哪门子的“功绩”?
大唐朝既然所向披靡,击破西突厥灭了东突厥,又为什么等人家稍复元气又卷土重来?以致到了武则天时候(距太宗没几年呢)十数万唐军看着突厥烧杀抢掠,目瞪口呆,不敢迎战,只有一个狄仁杰领着一只部队去追~~~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所谓突厥被揍,大唐神武不过是吹吹吹就吹出来了~~~

至于偷袭降营,你硬要狡辩说人家尚存不轨之心,那我也无可奈何,不放下手中武器还要偷袭,不管理由如何,这本身就不光彩,拿出来炫耀,让人无言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2 21:3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1: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2 21:34 发表


其他就不谈了,698年离630年也叫没几年,看来你的概念和常人颇为不同啊

黑社会内斗损伤分崩,你非说这是警察行动的“大功绩”
兄弟我怎么敢跟你比概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1:5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先是,延陀击沙钵罗及阿史那社尔等,以步战而胜。及其将来寇也,先讲武于国中,教习步战;每五人,以一人经习战阵者使执马,而四人前战;克胜即授马以追奔,失应接罪至于死,没其家口,以赏战人,至是遂行其法。突厥兵先合辄退,延陀乘胜而逐之。勣兵拒击,而延陀万矢俱发,伤我战马。乃令去马步阵,率长槊数百为队,齐奋以冲之,其众溃散。副总管薛万彻率数千骑收其执马者。其众失马,莫知所从,因大纵,斩首三千余级,获马万五千匹,甲仗辎重不可胜计。"----<<旧唐书  铁勒传>>

“于是大度设将三万骑逼长城,欲击突厥,而思摩已走,知不可得,遣人登城骂之。会李世勣引唐兵至,尘埃涨天,大度设惧,将其众自赤柯泺北走。世勣选麾下及突厥精骑六千自直道邀之,逾白道川,追及于青山。大度设走累日,至诺真水,勒兵还战,陈亘十里。突厥先与之战,不胜,还走。大度设乘胜追之,遇唐兵。薛延陀万矢俱发,唐马多死。世勣命士卒皆下马,执长槊直前冲之。薛延陀众溃,副总管薛万彻以数千骑收其执马者。薛延陀失马,不知所为,唐兵纵击,斩首三千馀级,捕虏五万馀人。
-----<<资治通鉴>>
============================
人家薛延陀部是已经和突厥打过一次得了,打了遇上唐军,才又开打
《通鉴》的问题很奇怪,人家总共才来了三万骑兵,实在搞不懂,怎么俘虏了五万,另外两万达人给解释解释
如果是三万骑兵的家眷,也就说,李世勣把人家家眷老弱全算作”战俘“了~~真是赫赫武功
别急,李世勣武功是不错,但是何不想想,要是大度设的三万骑兵和李世勣的一样是没有家属,三万人岂不早就跑的没边了
饶了一圈回来,李世勣击溃大度设,无非三个原因
1、大度设部已经和突厥打了一战了
2、李世勣本身非常不错
3、家属拖累
何以三点要规避两点呢?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2-22 21:5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1: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谭文山 于 2006-12-22 21:45 发表


这个不能求全责备,按宋朝来说,宋朝和辽的战争,借助了金,和金的战争,借助了蒙古。

按你的说法,他们要团结在一起打宋,才能算宋朝的功绩?要不然就是黑社会内斗?

突厥可是单一民族
辽金蒙古~是一个民族内部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1: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2 21:38 发表

你总喜欢用丝毫没有可比性的事情东拉西扯,这么讨论问题就没意思了

怎么没有可比性?难道突厥内斗衰弱不是事实?唐朝捡了突厥内斗的麦子,标榜说击败突厥,难道不是无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2 21:59 发表

你不会不知道那会突厥听唐朝号令,阿史那社尔是唐军将领吧?

你为什么回避了《通鉴》前面那段大度设南下的总兵力记载呢?

草原联盟20w,可多数只有简易皮甲甚至连甲都没有,薛本部不过六七万。这些都不论,问题是其他的部落可没和薛延陀一起南下,薛延陀的主力也还在夷男手上抓着呢,算起来战斗人员也就3万,还带了一大批家属老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2 23: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2 22:17 发表

“其他的部落可没和薛延陀一起南下”,“还带了一大批家属老弱”是哪里记载的啊?

大度设“陈亘十里”你看到了吧?1米站1骑,站十里能站多少骑?

建议你去看看段连勤的<<隋唐时期的薛延陀>>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23 00: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6-12-22 23:54 发表

你的意思是:段连勤说“其他的部落可没和薛延陀一起南下”以及“还带了一大批家属老弱”了?他又凭什么这么说呢?

拖家带口是很多学者的观点了,实际上史料中也能佐证“追之累月,至诺真水,大度设知不脱,乃互十里而陈兵。”(旧唐书·卷二百一十二)要是三万骑兵,追啥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13: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178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