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朝明朝优劣讨论合并贴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0-5 23: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阿巽 于 2009-10-4 23:11 发表

关天培、邓世昌被无视了?

好像不搭调。。。1911年宣统逊位之后,貌似大家一群鸟兽散,倒是一个外国人庄士敦还表现出了惨痛的感觉。大清朝的遗民总不能叫一个外国人来当吧。连皇族自己都忙着改姓,实在对这个群体的低智吃惊。元清二朝,归根到底是社会形态的更迭,这个就注定了大倒退的结果,只是蒙古和满族机缘巧合坐到了那个位置上,于是享受了几辈人的荣光,那自然也要允许现在对他们的检讨。怎么没人说高卢人,因为他没坐到这个位子上嘛,就轮不到中国人去戳他的脊梁骨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0-6 10: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09-10-6 01:04 发表

好赖宣统都逊位下台了,清朝都不存在了,各寻出路也是正理。

哪能比明朝的官员们“爱国”,崇祯在北京,大把的投靠异族;南明小朝廷尚存,甘当异族走狗屠戮本族。相比之下,操行上说,明末的官员群体比起清 ...

你这有点血口喷人了,李自成入北京,明朝官员确实不以为然,因为在他们看来该是改朝换代,但他们万万没想到之后会来了异族人,所以当满族人进北京时,前明官员悬梁投井的不在少数,明末官员气节历代之中并不逊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0-6 23: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09-10-6 22:06 发表

血口喷人?那你指出一例投靠殖民者,替殖民者屠杀中国人的清末官员来。

洪承畴是啥身份?李成栋是干啥的?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友德等等

这跟有大量官员在满清入主之后殉明有什么关系?出现更无耻的人反而彰显了那些殉明官员高尚的品质啊~难道不是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2-19 10: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intermlbai 于 2009-12-17 08:24 发表
满清面对洋人时做的事当年大明面对满清几乎都做了一遍,也就是和议最后闹了个笑话,皇帝草草拿个替罪羊了事最后没有做成而已。真要夸耀汉人,也是多拿汉唐盛世来说说,大明这种货色还是算了吧。
都说满清四库全 ...

浅薄到都不想跟你搭话。明初二祖收相权而独治,这是常识,需要百度一个常识么?只有你会这么干吧,居然还教导别人,滑稽。

但集权的反作用面就是天下事累于一人,导致明代中后期皇帝慵懒,权入内阁。你这种不加区分一事概论,你以为明朝只有朱元璋三十一年?那剩下的是什么?

朱元璋集权既是不得已之策,也是其人之政治观。删改《孟子》不为奇怪吧,且节本孟子一出,全本孟子也并未一并消湮吧。满清四库一出,还有古书么?明成祖编《永乐大典》不删一字,落得个繁缛之诟。大处你视而不见,反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你这是什么学识?有什么态度?

宋明二朝是中国最为富足的朝代,人民基本生活大大改观于汉唐。军事方面也不输给唐代。汉武伐匈奴的结果就是十室九空,国家面临崩溃,但起码武功赫赫,千古不磨。唐代不但军事上一败涂地,所统辖二百九十余年竟然过三分之二处于动乱不安之中。盛唐才几年啊?中晚唐居然由太监废立皇帝不知凡几,皇室政令从不出关中到后来连麟德殿都出不去。说难听一点,满清不过二弃都城,大唐可是八弃长安。真是很有脸面呵~~脏唐臭汉,古人都比你看得清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2-19 15: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9-12-19 12:48 发表
不知道LS从标准出发得出的“宋明二朝是中国最为富足的朝代,人民基本生活大大改观于汉唐”

我也不知道你怎么得出不是的结论,这一直是我基本的历史认识。

宋代三百余年,一直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方腊宋江王小波之流不过是一隅之乱,侧面也反映出宋代对平民压榨程度远逊于汉唐明。而明代也只是最后十几年,尤其是崇祯年间才开始出现大规模农民运动。用金瓶梅的话说,这叫“笑骂由他笑骂,欢娱我且欢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12-28 22: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确实,南明里面福王和唐王均非良善,死有余辜。可惜了永历,然永历一国之尊,婉言吴逆,真是丢了崇祯的脸。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21:3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39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