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對於劉備的仁義有點疑惑請大大解答
性别:未知-离线 gty618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116023
注册 2007-3-4


发表于 2009-7-26 20: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战乱的年代真的搞仁义就等着死吧~~春秋战国时候的例子还少啊

特定的年代这种疑问没必要,刘璋也仁义,最后呢?史书的名声不怎么滴!刘备是把仁义当做成功的手段,至于是真是假不予评论,起码人家笑话他没胡子,他就把人家杀了这就不仁义

最后说一句:其实刘备和吕布的区别就在于,吕布是傍一个死一个,刘备只是傍一个败一个。仁义啊!!!

[ 本帖最后由 gty618 于 2009-7-26 20: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ty618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116023
注册 2007-3-4


发表于 2009-7-27 00: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9-7-26 22:01 发表
张裕被杀是因为他预言不准,不是因为他嘲笑了刘备的胡子,刘备最多也就是因为他嘲笑过自己而没有法外施恩罢了,这就不仁义的话那世上还真没有啥子仁义可言

初,先主与刘璋会涪时,裕为璋从事,侍坐。其人饶须,先主嘲之曰:“昔吾居涿县,特多毛姓,东西南北皆诸毛也,涿令称曰‘诸毛绕涿居乎’!”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先主无须,故裕以此及之。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诸葛亮表请其罪,先主答曰:“芳兰生门,不得不鉏。”裕遂弃市。后魏氏之立,先主之薨,皆如裕所刻。又晓相术,每举镜视面,自知刑死,未尝不扑之於地也。


看清楚了!!刘备是嫌他口无遮拦,才找汉中的借口杀了他了。诸葛亮求情,刘备甚至说:就算他是兰花,但是长的不是地方不得不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ty618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116023
注册 2007-3-4


发表于 2009-7-27 01:0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9-7-27 00:54 发表
请你自己看清楚,“加忿其漏言”是啥子意思先

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

先主常常嫌弃他不谦逊,对他说话口无遮拦更加气恼,于是就夸大了张裕大力劝谏取汉中不利的说法不应验这一事实,将其下狱,要把他杀死。

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道阁下怎么个解释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ty618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116023
注册 2007-3-4


发表于 2009-7-27 01: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9-7-27 01:07 发表
什么叫说话口无遮拦?你知道张裕没“遮拦”说出的是啥话么?

另外,“显”居然能被翻成“夸大”,I服了YOU的文言文

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涿令)者,去官还家,时人与书,欲署潞则失涿,欲署涿则失潞,乃署曰‘潞涿君’。”一个从事讥笑一个没人怀疑的皇室,这还不叫口误遮拦??

OK就算“显”不这样翻译


先主常常嫌弃他不谦逊,对他说话口无遮拦更加气恼,于是就把张裕大力劝谏取汉中不利的说法不应验这一事实拿出来,将其下狱,要把他杀死。

这样够通俗吧~~现在你说说刘备到底是为了什么杀了张裕

到底是预言不准还是口无遮拦??这就叫仁义?

[ 本帖最后由 gty618 于 2009-7-27 01: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ty618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116023
注册 2007-3-4


发表于 2009-7-27 13: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9-7-27 03:09 发表
——裕又私语人曰:“岁在庚子,天下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九年之后,寅卯之间当失之。”人密白其言。

这才是张裕没有“遮拦”住的话,也是刘备要杀他的主要原因

另外,作为占卜士,他对战争的 ...

先主常衔其不逊,加忿其漏言,乃显裕谏争汉中不验,下狱,将诛之。


你读懂这个“乃”字没?

从事什么时候变成占卜士了?

[ 本帖最后由 gty618 于 2009-7-27 13:0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gty618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2
编号 116023
注册 2007-3-4


发表于 2009-7-27 18:4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可爱小马驹 于 2009-7-27 15:09 发表
张裕对汉中战争的发言就是以占卜师的身份发的

”乃“你懂啥子意思?有趣



⑴于是,就。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②乃入见。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⑤良乃入,具告沛公。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⑵才,这才。例:①虽理想派之作,亦先有所本,乃增损而润色之。(乃:然后才。)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③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⑤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

⑶却。例:①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③今君乃亡赵走燕。④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⑷是,就是,原来是。例:①视之,乃庞德也,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乃:一说这里有“在”的意思)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⑤诸葛亮真乃神人。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⑨是乃仁术也。

⑸竟然。例: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⑹他的。例:是芋视乃妇也。⑺乃至,甚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乃:一说竟然。)

⑻可是。例:①零落难堪,似成弃物;乃摘而藏之,双备经年裹物之用。②时夫仆俱阴险行后,余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觉引余独往。(乃:一说只是,表示轻微的转折。)

⑼而,又。例: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⑽这样。例:夫我乃行之。

[11]你,你的。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我想应该是于是的意思吧~~“乃”前是杀人动机,“乃”后是杀人理由。只要小学毕业看了译文都能明白吧

[ 本帖最后由 gty618 于 2009-7-27 18:54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5 02:3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7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