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请教下关于庙号的取法是根据啥来的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1-3 09: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功者曰祖,有德者曰功。

所以这庙号的“祖宗”二字不是随便叫的。

所谓“功”,即开创之功,所谓“德”,即守成之德。一个皇帝,倘若无开创之功,又无守成之德,是没有资格享受庙号的。

汉朝时,庙号之制颇严,楼上曾言汉景帝也没有庙号,其实主要是因为他激成了七国之乱。

楼上又言及魏明帝生而受庙号,这其实不是他脑子进水,而是由当时的经学思想以及曹魏世系的实际情况造成的。

关于皇帝立庙的事情,自汉朝以来就多有争论,到魏晋时期,郑玄的思想逐渐被人接收,成为定制。即“七庙”制度。

所谓七庙,是指“一祖二宗四亲庙”制度,也就是说,皇帝共立七座庙,分别祭祀七个祖宗,其中一个是祖,是最早受封的那个,也就是太祖。下来是两个宗,也就是太祖之后有大功德的两个祖先。再下来是四亲庙,就是现任皇帝的四个直系祖先:也就是皇帝的爸爸、爷爷、太爷爷、太太爷爷。——这七庙之中,一祖二宗这三座庙永远不毁,但四亲庙就要根据皇帝的世系,进行祧毁。

因为宗庙制度都是模拟周礼,所以这一祖,其实就是周朝后稷那样的人,二宗就是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

曹魏的宗庙制度是这种七庙制,那么就有个问题,魏国受命、受封,都是曹操开创的,理所当然曹操就是相当于周朝后稷的那个角色,如其不然,很难服众。另外以汉朝惯例来说,刘邦刘秀都没有给自己老爹上庙号的先例。曹睿曾想给自己五世祖追赠谥号,都遭到了大臣的极力反对,所以更不用说上庙号了。

所以,曹魏的一祖二宗就必须从曹操算起,但问题就来了,拟定这制度时是曹睿当皇帝,但曹睿自己也不过是曹家第三代,为了凑足这一祖二宗,他自己就必须身列其中。所以为了完善制度,曹睿就只好活着的时候拟定庙号了。

这个事情在《三国志·明帝纪》、《宋书·礼志》中都记载的很清楚:“武皇帝拨乱反正,为魏太祖,……文皇帝应天受命,为魏高祖,……帝兴制礼乐,为魏烈祖,……三祖之庙,万世不毁,其余四庙,亲尽迭毁,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1-3 15: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 KYOKO 的帖子

是的,太宗这个庙号极其重要,在后人阐释的“一祖二宗四亲庙”的体系中,太宗就是周文王、周武王那样的角色,不是一般人真不能给他。

回复 #13 孟如庭 的帖子

“一祖二宗”是泛称,按照“七庙”制度,“一祖”指的是“始受命”(也就是最早接收天命)或“始受封”(最早被封为诸侯)的那个人,按一般人的观点,可以理解为开国之君。“二宗”是为国家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皇帝。

按照“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的原则,始受命或始受封的人,必然是有开创之功,所以称太祖,后面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两个皇帝,算是有守成之德,所以称×宗(必有一人称太宗)

七庙制度中,这三个人的庙是万世不毁的。而其他皇帝的庙,等到一出五服,就被拆迁了,也吃不到冷猪肉了。

这说的是汉魏时宗庙制度还算严格的时候。

隋唐之后,庙号就泛滥了。因为没有庙号的皇帝一过四世就没资格吃冷猪肉了,谁也不愿意落个这样的下场,所以从唐朝开始,就不管你工作干的好不好,反正只要是个皇帝就给庙号,因为有了庙号,这庙就能万世不祧,永远把冷猪肉吃下去了。

而要庙号,“祖”显然是不大可能的,那是要实实在在的开创之功的。所以大家就都宗了。你宗我宗大家宗,最后弄出一大堆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1-5 19: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3-1-5 13:42 发表
清朝有三个祖啊,太祖、世祖、圣祖,介点解?

“一祖二宗”什么的,其实都是理论上的(还不是唯一的理论)。这里说的“祖”和“宗”不能狭义的理解为某祖某宗。而是泛指有庙号的君主。

就以周朝为例,周朝无庙号,但汉儒认为后稷为始祖,文王为太祖,武王为太宗,这就是周朝的一祖二宗。——其实按照汉儒的这种说法,那就是二祖一宗了。

在汉朝对于庙号最严格,也有两个祖(太祖、世祖)。

魏国的一祖二宗,其实是三个都是祖(太祖曹操、高祖曹丕、烈祖曹睿)。

到底什么人称祖,什么人称宗,就是我前面说的那个原则:有功者称祖,有德者称宗。

拿清朝的例子讲,努尔哈赤是始受命的人,当然是太祖,这个是没异议的。顺治入关,掩有天下,这虽然不是他打下的天下,但要算开创之功,除非多尔衮当皇帝,否则只能算到他头上,所以这个世祖其实也是名至实归的。康熙平三藩、收台湾、败葛尔丹,也是武功赫赫,称为祖也是理所当然的。

因此,只要庙号中称“祖”的,一般情况都是武功赫赫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3-1-5 22: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4 五袋石果 的帖子

杨忠、李虎,顶多是始受封,算不得始受命。

刘邦、曹操,既是始受封,也是始受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8 07: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36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