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慕容心 于 2012-12-15 04:35 发表
请教下三红:按之前所说,以南京的地位,在当时应该是府一级的大都会。实际上,江宁府也确实存在并且是省会。但当时的笔记,小说里往往江宁府,江宁县混用,到底哪个是现在南京市?抑或是江宁府下辖江宁县,后者是更小范围的市区?还有个问题就是,作为早已不是新朝的“南京应天府”,清人(包括后清)为何仍习惯使用这个俗称,而不是其他诸如“金陵”“建康”“建业”“集庆”(这城咋每朝都换名啊。。。)的旧称?
按北京改北平的规矩,现在该叫南平吧
是这样的,江宁府下辖7个县,分别是江宁县、上元县、句容县、溧水县、江浦县、六合县、高淳县。
其中,江宁、上元两县是同城而治,也就是说,同一个城中分了两县,以内秦淮河为界,河北为上元,河南为江宁。但江宁府的治所在江宁县。
明朝叫它南京,是因为它确实是明朝的一个首都。清朝时取消了它首都地位,自然就不能叫南京了,改叫江宁。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以此为首都,因此又将江宁府改名叫南京府。袁世凯任大总统后,以北京为首都,再一次将它改回江宁府。国民政府成立,又以其为首都,于是再次改名南京,而把北京改名北平。到本朝建立时,只改了北京的名字,却没有将南京改回去。
至于#45楼的说法,我认为显然是不对的。
事实上在清人笔记中,对这个城市更多的称呼是“江宁城”。
譬如《张文襄公事略》中,讲张之洞任南洋大臣时,“复于其间辟江宁城内马路,排百难而为之,群力阻公,公皆径行不顾”。
又如王闿运《湘军志》:“援寇还江宁城者皆不敢出”
清朝也有称其为南京城的,譬如,太平军攻克南京,但六合县坚守不下,终未攻克,时坊间有童谣称“纸糊南京城,铁铸六合县”。——但称呼“南京称”的显然没有称“江宁城”的多。
所以,45楼认为南京是城的名字,这显然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