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那个骂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那个农民!, 有点悬疑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4-3-6 22: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6 星义 的帖子

印刷术可以另谈。

就说其他三大发明,

1、指南针:这里说的是指南针,不是指南车。指南针最早的雏形司南在战国时代就有出现,当然,那时还不能实用。到北宋时,磁偏角已经被发现(沈括《梦溪笔谈》),到南宋时,指南针已经非常完善,罗盘已经被发明,并用于航海。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述:“风雨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这是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的铁证。

2、造纸:埃及的纸草纸,确实和中国的纸完全不同。因为它们就是两国完全不同的东西。在中国的纸没有传播过去之前,埃及几千年都使用这种纸草纸,并且广泛传播到中东多国。但是,纸草纸和中国纸相比起来,缺点是非常明显的,它容易风干、卷皱,不柔软、没有弹性,不易折叠,生产不易。所以,当中国纸传播到中东时,这种新的纸很快取代了原有的纸草纸。中国的纸显然比纸草纸有太多的优点,文明的大规模传播,只有中国纸才能胜任。

3、火药:苦味酸发明与1771年,它确实一直被当作黄色燃料,直到1个世纪后,也就是1873年,才首次被用于军事。在此前400多年,欧洲(也包括阿拉伯世界和中国)都只能采用中国发明的黑火药。欧洲从13世纪知道火药,到16世纪各种重炮和火枪的使用,短短三个多世纪,欧洲人便取得了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军事技术优势,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中国黑火药的基础上的。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这个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的火药,显然是中国黑火药。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了知名度的指南针,显然是中国南宋就用于航海的罗盘。只有印刷术可以商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4-3-7 17: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星义 于 2014-3-7 13:07 发表
三红果然博知,火药和造纸两方面我表示赞同,不过如果说中国造纸术才使文明大规模传播,至少是有点夸张了。但是指南针,南宋的时候正熟了。但是那个时代欧洲一直没有没现磁石现像吗?真的是全靠中国流传过去的吗?

就目前的史料看,西方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对磁针指北现象的描述,是1180年巴黎大学教授亚历山大· 内克姆。他在文章里说:“在阴沉的天气或晚上, 当水手们不能看清太阳, 也不知道船首驶向何方时, 他们就把针放在磁石上, 针便旋转到指向北方而停住。”

这时是中国南宋淳熙七年。也就是中国指南针大规模用于航海之后的事情。

当然,这时候的欧洲,指南针只是在少数水手中使用。因为不明白它为什么会指向北方,所以很具有神秘色彩, 一般的航海水手都不敢使用。那些大胆的船长也只敢偷偷地用, 把它装入一个小盒内, 不让别人看到。因此, 指南针在欧洲广泛使用, 是13世纪后期的事情。大约比中国迟了2、300年。

所以有理由相信,指南针是从中国传播到欧洲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4-3-9 18: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3-9 13:56 发表
不过指南针只是指南针,在中国用途不算太大。到了西方改进技术发明出罗盘后,指南针才得以应用。

1、罗盘是中国发明的。

2、南宋时罗盘就已经大规模应用于航海,南宋的海洋贸易非常发达。

3、中国航海记述长时间领先于西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4-3-9 20: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2 叫我东郭先生吧 的帖子

1、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我在77楼已经提供了史料。

这里,我可以再列举数条:

朱彧《萍洲可谈》(北宋宣和年间著):“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自然也是宣和年间的作品):“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挨南北。”

赵汝适《诸蕃志》(南宋理宗年间)载:”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2、1985年5月,在江西临川南宋邵武知军朱济南墓中出土了70余件瓷俑,其中一件被称为“张仙人俑”的瓷俑,手捧一个大罗盘,显然是旱罗盘。由此证明,中国在南宋时已经发明旱罗盘,只不过是被用于风水堪舆而已。

3、水罗盘可以用于航海。不但中国古代航海都用水罗盘,就是阿拉伯和欧洲,在早期航海也都使用水罗盘。

1282年,阿拉伯学者贝伊拉克·卡巴扎吉(Bailakal-Qabajaqi)著《商人辨识珍宝手鉴》(《Merchant’s Treasure》)一书,其中记载了记1242年左右在叙利亚海上从的黎波里至亚历山大的航海使用了磁针,磁针借助于木片或芦管浮在水上辨别方向。并称“海员们说,航行于印度洋上的船长们不用这种木片托浮的指南针,而用一种中空的铁鱼,投于水中,浮在水面,鱼之头尾指向南北。” ——这种“指南鱼”,如果你去翻翻北宋的《武经总要》,会在那里找到的。

欧洲的罗盘,记录最早的是法国军事工程师皮里格里努斯(Petrus Peregrinus de Marieourr)的《论磁书简》(《Epistda de Magnete》),他描述的也是一种水罗盘。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4-3-9 20:1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4-3-9 21: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那你说说什么是指南针?什么是罗盘?两者有什么区别?

我来告诉你:指南针就是磁针,只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如悬吊、如水浮、如支撑,它就会指向南北。——这就是指南针,它是一种现象,只能定性。

那什么是罗盘呢?把指南针和画有刻度的盘相结合,就是是罗盘。——罗盘可以定量地指示方位。

罗盘上的刻度,叫做分度。世界上罗盘分度体系有两种,一种是二十四分度(包括十二、四十八分度),另一种是十六分度(包括八、三十二分度)。二十四分度早在汉代堪舆术的地盘上就有了,其起源很明显,是因为十二地支而来。十六分度更是中国所独有,其起源也非常明显,是从八卦而来。

罗盘在中国宋代发明,这是有证据的。如我在82楼所举赵汝适《诸蕃志》“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若无刻度,何谈“毫厘之差”。至于77楼我所举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述:“风雨晦时,惟凭针盘而行”,更是明明白白提出“针盘”。

罗盘在宋代发明的直接证据,有曾三聘的《因话录》。曰:“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壬丙午间缝针。天地南北之正,当用子午。南地偏,难用子午之正,故以丙壬参之。古者测日景于洛阳,以其天地之中也。然有于其外县阳城之地,地少偏,则难正用,亦自有理。”

所谓“地螺”者,地罗是也。也就是堪舆用的罗盘。这段话讲的云山雾罩,其实是说的罗盘的分度。这话是说这种罗盘为分度12分度,二十四向,每两正针之间夹一缝针,共四十八向。

所谓水罗盘、旱罗盘,是制作工艺的不同。在罗盘中盛水,指南针浮于水中,是为水罗盘。在罗盘中立一竖轴,指南针置于轴上,是为旱罗盘。在航海中,旱罗盘当然比水罗盘精确,但并不意味着水罗盘不能用于航海。

回头再说一说临川罗盘(即张仙人俑),这个罗盘的意义,不是我讲的,而是学术界一致的看法。为什么说它是旱罗盘?因为它的针呈菱形,针中间有明显的圆孔,表现出了轴支撑的结构。所以它当然是旱罗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4-3-9 22: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89 叫我东郭先生吧 的帖子

呵呵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7 18: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41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