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于百家讲坛《救时宰相于谦》的一点吐糟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0-8-30 00: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于百家讲坛《救时宰相于谦》的一点吐糟

虽然早知道《百家讲坛》现在尽是一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教授在讲,不过还是忍不住经常去看看。——现在的央视,除过百家讲坛,更没有什么节目可看了。

最近一向《百家讲坛》一直在播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郦波的《大明名臣》系列,前面《戚继光》和《海瑞》没有怎么看,这几天的《于谦》倒是看了几集。

看着看着,就看出毛病来了。

第一个错误,郦教授说,在土木堡之变后,于谦力排众议,选拔能将,越级提拔大同的一个低级将领郭登为主将,镇守大同。又从监狱中释放了杨洪和石亨,令杨洪镇守宣府,令石亨率领京城军队。

天可怜见,想那郭登,乃是堂堂武定侯郭英的孙子,土木堡之变前夕,也就是正统十四年八月初二,被任命为大同参将(大同总兵刘安同时任命),这样一个根正庙红的勋贵,大同府第二号人物,居然就成为了郦教授口中的“低级军官”?何况,八月三十于谦任命郭登的官职,乃是副总兵,当时大同总兵仍旧是刘安。只不过九月初五,总兵官刘安擅自逃回北京,郭登这才不得不成为大同主将。郦教授对这段史实,明显没有仔细深究。

至于说“从监狱中释放杨洪、石亨”,这个倒是有出处的,《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有于谦“起杨洪、石亨于诏狱”,可惜,郦教授依旧未能深究,他没想到的是,《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这个记载是错误的。《纪事本末》称杨洪被下诏狱的原因,是因为也先俘虏英宗后,过大同,杨洪不开城门,因此被下诏狱。稍微用头脑想一想,就知道这根本就属于瞎扯了。当时英宗被俘,北京一片混乱,谁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去抓杨洪?

事实上,自从土木堡事变以来,杨洪一直都是宣府主将,从未离开宣府一步。至于石亨,《明史》和《明实录》中都明确记载,在土木堡之变前,他仅仅是因为战败而被英宗降职,根本没有下狱。

顺便说一句,郦教授貌似非常迷信《明史纪事本末》,他所引用的资料,基本都出自《纪事本末》。

如果说上一个错误,仅仅是郦教授读书不仔细,或者轻信《纪事本末》的记载的话,那么第二个错误,简直就是匪夷所思。

历史上,也先在土木堡俘虏英宗后,并没有直接攻击北京城,而是挟持英宗出塞。土木堡之变是在八月十五日,八月十七也先便挟持英宗回到宣府,叫杨洪开门。杨洪派人回答说:“天暮不敢开门,杨洪已别往。”也先没办法,于是又八月二十一日来到了大同,叫大同开门,结果郭登也不开,称“登奉命守城,不敢擅启”,最后总兵刘安拿出二万两白银,送给英宗,也先于是北还。九月初六,郕王即位,是为景帝。一个月之后,十月初一,也先再次挟持英宗南侵大同,郭登拒绝开门,称“赖天地天地祖宗之灵,国有君矣。”于是也先经由紫荆官入寇京师,十月初五至北京。

可在郦教授那里,这一切都乱套了。他根本不知道土木堡之变后,瓦剌军队曾经北返,误以为也先俘虏英宗就,便紧跟着进攻北京了。他在电视上:“于是也先在俘虏了明英宗后,歇了两天,休养了一下生息,于是就带着明英宗奔北京来了。”于是宣府杨洪拒绝开门的“暮不敢开门,杨洪已别往”的言辞,郭登两次拒绝开城的举动,全部被他扯在了一起,搅浑不清了。

一个给全国人民上课的教授,居然把这么基本的事实都搞不清楚,这错误之低级,真是令人乍舌。

误人子弟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4 23:5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74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