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12-26 0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种文章没什么意思。

简而言之就一句话:“以偏概全”。没什么价值。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譬如所谓的

QUOTE:
唐朝最强盛的“开元之治”时期,全国有户820万,是唐朝的最高值;而隋朝“开皇之治”时期,全国就有户890万。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

到底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

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唐初人口比隋末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原因是隋末战乱、炀帝滥用民力,譬如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而“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北筑长城,兴兵百万,“死者大半”,修大运河征丁三百六十万,开到徐州附近,已经死掉一百五十万,征伐高丽,被征者总数达四百万人,仅第一次征高丽就死伤二百万,造战船的役丁“昼夜立于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无不生蛆,死者十三四”,等等等等。

所以虽然开皇年间户口恢复非常迅速,但仅仅几十年间又锐减,这不是唐朝造成的,不能归罪于唐朝。至贞观初,天下户口不过三百万,这只能说明唐朝接受了个烂摊子而已。

但到了高宗永徽元年,户口就恢复到了380万,23年间增长80万,至中宗神龙元年,户口已经高达615万,55年增加235万,至开元28年,户口达到841万,天宝14年,户口达到了唐朝最高值891万,(一说为961万,见白寿彝《中国通史》)。而杜佑以为891万这个数字不准确,“盖有司不以经国驭远为意,法令不行,所在隐漏之甚也”(《通典》),还是少统计了。那么到底实际有多少人口呢?杜佑估计,隐漏连同逃亡户,天宝的实际户数,至少有一千三四百万。

就按照天宝14年891万户算,138年中,人口增加了3.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8.7%,虽然略低于隋朝,但却高于两汉。

隋朝之所以人口增长率很高,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太短,我们都 知道,要在一个短时间内出现高 增长,并不是什么难事,但要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连续保持高增长,那就太不容易了。

而且,隋朝自文帝开皇元年至炀帝大业5年期间,为人口增长期,凡29年,自此之后就开始了户口的急剧衰减,至唐高祖武德年间,只剩200余万,而这不过是在仅仅10年间就造成的。若总括的来看,隋朝开国时,有户口399万,这还没有把陈朝人口包括进去,而当三十年后,人口减少至不足300万。

真不知道主帖中“终唐一世,各项经济指标都没有恢复到隋朝水平”的说法从何而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12-30 23: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龙子赵山常 于 2008-12-30 22:56 发表
秦始皇是没统一中国不错.但是他统一了中原.成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秦始皇被没有统一现在云南广东一代

秦始皇若没有统一云南广东,那南海郡、桂林郡、象郡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1-6 21: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南宫未明 于 2009-1-6 20:51 发表
这里面有多少是真的???

很多都是假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0-4-22 09: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0-4-22 09:24 发表


“鸳鸯阵”,不是楼主说的坦克。这个“鸳鸯阵”,用现代语言说,应该是特种分队的前身。

鸳鸯阵顶多是个步兵战术小组,和特种分队似乎扯不上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0-4-22 10: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宋朝时,银更多是作为一种储备货币,极少流通。

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是在明朝中叶之后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0-6-2 00: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ndydon1989 于 2010-6-2 00:44 发表
秦始皇会的不过是一些占卜之类的书罢了,,另外一些别国的史书虽然毁了,但是在咸阳还有备份,后来项羽一把火烧了秦宫,才全毁了,砍了也不过就是几百号人,而且大多是方士。
满清文字狱就砍了不少人,毁去的书 ...

说这话,也不知道是无知者无畏呢,还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史记·六国年表》:“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诗书所以复见者,多藏人家,而史记独藏周室,以故灭。”

看看清楚,到底烧的是什么书,不烧的又是什么书。

居然说烧的都是占卜之类的书,你以为秦始皇是纯粹的唯物主义者呢?

还备份呢,你以为秦始皇那时候有电脑啊?ctrl+C  ctrl+V就备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10-6-4 16: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andydon1989 于 2010-6-2 23:47 发表
你说的就是对了?没看见“臣请”
有一点我是说错了,就是只保留一些医书占卜之类的,我承认我记错了。
还有一点我要指出的是,为什么要烧书,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要统一文字,非秦国小篆的书全部禁毁,
二是 ...

好吧好吧,我把下面一句补上就是。

《史记· 秦始皇本纪》: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制曰:“可。”

本来想着提醒一下也就罢了,没想到是真没读过史记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4 03: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52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