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试述隋文帝和宋太祖的比较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4-23 09: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宋太祖未能平定北汉,收复燕云十六州,那是因为天不假年,而不是能力问题。

至于赵光义能力不足,两次败于契丹,那就和太祖无关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4-23 10: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周恭帝广顺三年生,显德六年死,活了恰20周岁,若按古人习惯算法用虚岁的话,那就是21岁了,不能说不到20岁就死了。至于他怎么死的,有没有后代,这些都不清楚,那偶也就不说什么。

另外,赵匡胤陈桥兵变时,估计的确杀了柴氏子宋,这个不见于正史,但在宋人笔记上可以窥见端倪。

王铚《默记》云:艺祖初自陈桥入城,周恭帝即衣白襕乘轿子出居天清寺,世宗节名,而寺其功德院也。艺祖与诸将同入内,六宫迎拜。有二小儿丱角者,宫人抱之,亦拜,询之,乃世宗二子纪王、□王。顾诸将曰:“此复何待?”左右即提去。惟潘美在后,以手掐殿柱,低头不语。艺祖曰:“汝以为不可耶?”美曰:“臣岂敢以为不可,但于理未安。”艺祖即命追还,以其一人赐美,美即收之为子,艺祖后亦不问。其后名惟正者,是也。

由此可知太祖杀周宗室确有其事。不过说潘美收养柴氏子,则不知真伪了。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4-23 10:5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4-23 12: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周世宗才干是宋太祖的百倍,而太祖才干又是其后两宋诸帝的百倍。

世宗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扼腕。太祖壮年而逝,也着实令人叹息。这两位都是天不假年啊。否则,天下事未可知。

至于隋文,偶对他最大的印象就是怕老婆。

其实大家对隋文印象不好的原因,有很重要一条就是他是以外戚而篡位。夺天下可以,但夺天下于外孙之手,则是很让大家不舒服的。前有王莽,后有隋文。所以才有人说“自古取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4-23 15: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8-4-23 12:24 发表

三红兄,这块历史不是很熟,印象中周世宗的确才干极为突出,不下于宋太祖,但为其百倍,是否过了?能否详细一点的说明一下?

周世宗主要功绩,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1、政治上,整顿纲纪,严肃律法。五代以来,天下扰乱,骄兵悍将不服节制,譬如高平之战中,大将樊爱能等人不服军令,剽掠百姓,于是世宗收“爱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余人,……悉斩之”。“自是骄兵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

五代乱世,官员贪污成风,世宗以严刑峻法大力惩治贪弊,发现有官吏贪污者,不但处死本人,举荐者一并治罪,自从而后,贪风大减。五代相沿,律令格敕积至一百五六十卷,文字难懂,条目烦杂不一,贪官污吏得以舞文弄法,陷害民众。周世宗即令御史张湜重新修订为《刑统》二十一卷。到宋朝时,依旧沿用。

2、经济上,首先是疏浚漕运,他“以漕运晋、汉以来,不给斗耗,纲吏多以亏欠抵死,诏令自今每斛给耗一斗”,使得漕运得以通畅。同时招募民夫疏浚河道,使汴水东接泗水,北通济水,连通了山东与开封,又导黄河通淮水,恢复了唐时运路,江淮漕船可以到达开封。

由于五代以来战祸接踵,百姓纷纷逃亡,因此他又鼓励逃户回归,开垦荒地,极大地复兴了农村经济。同时他还根据元稹《均田图》,制定相关制度,派“遣左散骑常侍艾颖等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取消世家大族、大地主的特权,使他们照平民例纳租赋。一扫唐初以来三百多年的弊病。

3、军事上,世宗是一位不世出的名将,古来皇帝恐怕只有唐太宗可与之相比。他一生戎马,未曾一败。

初即位不到10天,北汉以为有机可乘,遂兴兵侵犯,世宗率军亲征,于高平身先士卒,大破之,北汉主弃军而走,“昼夜北走,所至,得食未举箸,或传周兵至,辄仓皇而去。北汉主衰老力惫,伏于马上,昼夜驰骤,殆不能支,仅得入晋阳。随后伐后蜀,取秦、凤、成、阶四州。又三次亲征南唐,得江北、淮南14州。

显德6年,他亲征契丹,欲收复燕云十六州。大军势如破竹,接连收复瀛、莫、易3州及瓦桥、益津、淤口3关,正当世宗打算一鼓作气时,竟染病于军中。不得不班师。数日后病逝。真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终年39岁,在位5年。

当初,世宗述说自己平定天下的战略设想,曾云“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可惜天妒英才,英年而逝。

宋太祖之有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上很多基础都是周世宗打下的。而这一切,他仅仅用了5年时间。

《五代史补》云:(世宗)车驾至瓦桥关,探逻是实,甚喜,以为大勋必集,登高阜,因以观六师。顷之,有父老百余辈持牛酒以献,世宗问曰:“此地何名?”对曰:“历世相传,谓之病龙台。”默然,遽上马驰去。是夜,圣体不豫,翌日病亟,有诏回戈,未到关而晏驾。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4-23 15: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新五代史》:

呜呼,五代本纪备矣,君臣之际,可胜道哉!梁之友珪反,唐戕克宁而杀存乂、从璨,则父子骨肉之恩,几何其不绝矣。太妃薨而辍朝,立刘氏、冯氏为皇后,则夫妇之伦几何其不乖而不至于禽兽矣。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居丧改元而用乐,杀马延及任圜,则礼乐刑政几何其不坏矣。至于赛雷山、传箭而扑马,则中国几何其不夷狄矣。可谓乱世也欤!而世宗区区五六年间,取秦陇,平淮右,复三关,威武之声震慑夷夏,而方内延儒学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礼》、定《正乐》、议《刑统》,其制作之法皆可施于后世。其为人明达英果,论议伟然。即位之明年,废天下佛寺三千三百三十六。是时中国乏钱,乃诏悉毁天下铜佛像以铸钱,尝曰:“吾闻佛说以身世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其所惜哉?”由是群臣皆不敢言。尝夜读书,见唐元稹《均田图》,慨然叹曰:“此致治之本也,王者之政自此始!”乃诏颁其图法,使吏民先习知之,期以一岁,大均天下之田,其规为志意岂小哉!其伐南唐,问宰相李穀以计策;后克淮南,出穀疏,使学士陶穀为赞,而盛以锦囊,尝置之坐侧。其英武之材可谓雄杰,及其虚心听纳,用人不疑,岂非所谓贤主哉!其北取三关,兵不血刃,而史家犹讥其轻社稷之重,而侥幸一胜于仓卒,殊不知其料强弱、较彼我而乘述律之殆,得不可失之机,此非明于决胜者,孰能至哉?诚非史氏之所及也!


《资治通鉴》:

臣光曰:或问臣:五代帝王,唐庄宗、周世宗皆称英武,二主孰贤?臣应之曰:夫天子所以统治万国,讨其不服,抚其微弱,行其号令,壹其法度,敦明信义,以兼爱兆民者也。……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王环以不降受赏,刘仁赡以坚守蒙褒,严续以尽忠获存,蜀兵以反覆就诛,冯道以失节被弃,张美以私恩见疏。江南未服,则亲犯矢石,期于必克,既服,则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之远虑。其宏规大度,岂得与庄宗同日语哉!《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又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

能让欧阳修、司马光这两位老夫子毫不保留地称颂,世宗之杰出也就可想而知了。

平常偶们都说是宋太祖结束了五代动乱,回复了经济,复兴了文化。事实上,这些事业基本上都是世宗完成的。太祖做的只是扫平割据而已。可以说,没有世宗的基础,宋朝未必能享国300余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4-23 16: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栾青 于 2008-4-23 16:16 发表
说到隋文帝的功绩不讲他结束三百年分裂,并在制度建设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凭他恢复汉人江山,恩威并用,把强大的突厥玩弄于股掌之中,并彻底制服,是赵匡胤远远不能相比的,说到气魄,赵匡胤也是远远不及,隋文帝敢在灭南陈之前硬碰硬,先搞定强大的突厥,再灭南陈,先北后南,先强后弱,而赵匡胤对于契丹畏首畏尾,只敢先南后北,终其一生不敢跟契丹开战,对付南唐就是“卧榻之处,岂容他人酣睡”,对契丹要收复幽云却只想和平赎买,不行才敢动用武力,着一点上还不如他弟弟赵光义硬气。

这么说是不公正的。

首先,宋太祖时期的契丹早已封建化、文明化,这个隋文时期仍处于游牧状态的突厥有根本性的区别。对于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联盟,文明的一方有太多的手段对付。可对于一个已经建立了强大、稳固的政权的文明国家,这种办法就要少得多了。

其次,宋太祖所继承的,是失去燕云十六州的版图,中原面对契丹,进不能攻,退不能守,屏障全失。而隋文时期情形如何?

偶赞叹于世宗收复三州三关的战功,但丝毫不认为太祖的决策是失误。孙子曰:“主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则动,不合于利则止”。未必和平手段就不能争取利益。就是偶前面所说,如果太祖再活二十年,则天下事未可知。

至于光义就不用提了吧。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明明废柴一个,却偏偏自以为是军事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4-23 17: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偶对太祖先南后北的策略也是颇有微词。

偶认为他应该继承世宗先北后南的国策,先解决燕云十六州,然后再徐图江南。其实在世宗三伐江南,取得淮南江北后,南唐已经没有力量威胁中原了。若燕云拿下,则江南自平。

不过仍要说的是,隋文面对的突厥和太祖面对的契丹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游牧部族,内部是不统一的,政出多门,部落携离,酋豪猜贰,稍微用一点手段就可以分化瓦解之。而要对付一个建立有完整稳固政权的文明国家,则是不可能的。

所以隋文能让突厥四分五裂,而太祖却只能采取赎买和备战两种手段对付契丹。这只不过是时移则事异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4-23 17: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文以载道 于 2008-4-23 17:17 发表
倒也有道理,不过先拿下燕云十六州殊非易事啊,很容易让北宋两面受敌,陷入战争泥潭的说

偶决不相信李煜这个只会填词作乐和小姨子偷情的家伙,会有北伐的雄心。

曹操征乌桓,而料知刘表必无心进取许都。偶不相信李煜会比刘表厉害。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8-4-23 17: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4-23 19: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tang221276 于 2008-4-23 18:01 发表
世宗好像也是先南后北的国策吧。。 世宗是把南唐在江北的门户彻底打开了 南唐当时都打算去帝号,改称江南国主,去南唐年号,从此改用后周纪年 可见南唐当时也算是唾手可得 然后才开始北伐 北伐当时是也没和辽军主力交战 缺失了长城 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很难和辽国骑兵抗衡

世宗是先把南唐的刺打掉,然后再图燕云。打江南其实还是为了图北,犹如诸葛亮南征意在北伐一样。

太祖是完全扫平江南,然后再图谋燕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4-10 09: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ahaku719 于 2009-4-9 20:48 发表
世界史100大名人传里有隋文帝,宋太祖不知道在哪儿。
其实这部书里,中国只有三个领导人入选。秦始皇、隋文帝、毛泽东。在欧洲人眼里,隋文帝的功绩甚至比唐太宗都更胜一筹。
因此能和隋文帝相比的只有秦始皇,宋太祖还没有这个资格。

有人拿华盛顿和林肯对比。华盛顿是奠基人,林肯在华盛顿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这两个人谁更重要?结论是华盛顿。同样,隋文帝和秦始皇是奠基人,一系列制度的开创者,汉武帝和唐太宗在他们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问谁更重要?答案很明了:秦始皇和隋文帝。

这话说的,真是令人无语。

欧洲人懂中国历史吗?中国历史,还是中国人有发言权吧。为什么啥事都要由外国人来评判呢?

我们看看所谓的《世界史100大名人》中关于隋文帝的描写:隋文帝(541—604),隋朝开国皇帝,580—604年在位,在秦始皇之后重新统一了中国,并营建了大运河

凭这个来对在中国历史人物做出评判,实在太危险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19 14: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除了郭威,谁的政权不是在自己子孙手中丢掉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19 18: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9-8-19 17:55 发表

尧、舜、冉闵、李自成……

尧舜可以不论。

至于冉闵、李自成,大不了偶加上“自己”二字。

尔能奈我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20 08: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8-20 08:29 发表

这毕竟是少数情况,多数情况改革的阻力都非常大。

开国皇帝的天下是打下来的,首先都是忠心耿耿的心腹,做起事来顺手得多,规则已经打破了,重新拟定规则的选择余地有很大。后世的皇帝是继承的政权,朝政班 ...

改革阻力大,难以推行,这就考验后世皇帝的能力了。

但无论如何,不能把后世的责任让开国皇帝来扛。一个人再远见卓识,能保50年太平就很不错了,何况数百年之后的事情?

就说宋朝的冗兵冗员冗费,当初太祖时未必没有道理,但后来的情况发展,形势已经与当初不同,岂可仍旧因袭陈法?所以这决不能怪到太祖头上。

至于后世子孙变法失败,那是后世子孙能力不足,和太祖无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20 10: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8-20 10:07 发表
血缘继承制则不同,无论是刘邦还是朱元璋,他们是在一种全国竞争的态势中脱颖而出的,而他们的后代,仅仅是在兄弟之间的竞争中产生,明代连兄弟竞争也没有了。所以后代中,昏君也可以做皇帝,但开国者只要是能力稍微差一点,就不会是胜利者。确实在中段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英主,但总体能力而言,他们跟开国之君要差一个档次,这不是偶然现象,是一种必然。所以作为开国之君,不仅要考虑本任期内的事,还要考虑长治久安,而不是只考虑眼前,却把隐患留给后代。

大趋势上,皇帝的确是一代不如一代,这是坚决同意。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人力有时而穷。虽然每一个开国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天下能传之万世,虽然每一个皇帝都希望制定一个能保证长治久安的制度,然而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韩非说“时移则世异,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时代不可能静止不动,制度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就算一个再远见卓识的人,可以预料到50年后,他可以预料到100年后、200年后、500年后吗?

所以,这事情真不能怪到开国皇帝头上。

唐初的三省六部、租庸调、均田制,可谓是非常好的制度,然而保持了不到100年就全面崩溃。因为形势变了,制度建设必须与形势相适应,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制度,只能崩溃。

我一直认为中国历史上最完美的制度,就是西周的封建制。没有封建制,华夏文化不可能传播得如此广袤,周朝也不可能延续800年。然而,就这么好的制度,实际上也只维持了200多年。

这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20 11: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09-8-20 11:12 发表
LS的,现在学术界关于西周属于奴隶制度还是封建制度还有争议,所以我也不好说是不是就是封建制。

我对西周的封建制了解不太多,有什么可以推荐的让我大概了解一下吗?

中国没有所谓的“奴隶制度”和“封建制度”。这是西方历史观,强行按到中国历史头上,无异于驴唇对马嘴。

中国的政治制度,自古以来就两种,第一,西周的封建制;第二,秦汉之后的中央集权制。

这里说的西周封建制,和××党说的封建制度完全两码事,现在一般叫分封制,也就是封疆建国。

关于这个问题,推荐冯天瑜的《封建考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20 14: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8-20 14:32 发表
你这番话语在称赞唐朝和西周制度的同时,实际也就等于承认了北宋的制度确实不怎么样。

你在第二贴也说了,赵光义能力不行,问题是既然赵光义能力不行,反过来看之前搞的杯酒释兵权是否合适?

没有绝对的好制度,所有制度,都只能适应制度时的形势,形势改变后,再好的制度都会成为恶法。

以晚唐、五代武人为祸之烈,可知太祖抑武臣之英明。倘若不杯酒释兵权,最大的可能是宋朝成为一个“后宋”,“五代”变成“六代”。

自杯酒释兵权后,中国再无武人之祸,这难道不能证明杯酒释兵权的正确吗?

至于到后来宋朝形势演变成冗兵冗官冗费,那就非太祖所能料的了。子孙自有子孙福,他们的事情自己操心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20 15: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制度建设本来就是有极强针对性的。

天下哪有包治百病、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

杯酒释兵权消除了武人之祸,这就已经说明它的成功了。出现的新情况,那是需要后世子孙来解决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8-26 16: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09-8-26 16:02 发表
那为啥说昏君的时候从来没听说过宋太宗呢?

宋太宗也就是有些好大喜功、刚愎自用、心胸狭窄、外加不会打仗。

离昏君还差点。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1 18: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01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