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陈宫:“小人”与“君子”, 陈宫的背叛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2-28 19: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既然是檄文,那么曲笔、回护、谩骂是不可少的。

但是,绝不可能把没有死的人说死。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如果当时边让没死,陈琳为了给曹某栽赃应说他被杀了,那真就成了滑天下之大稽,恐怕边让知道后也要揪陈琳胡子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2-28 2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2-28 19:52 发表

出于政治需要把没有死的人说死并不是不可能的。只不过现代人过于厚道,不大理解古人丧心病狂的程度。

刘备当皇帝之前不是还为献帝发丧么。同样是滑天下之大稽,献帝也没出来揪刘备的胡子。

给献帝发丧,那是因为有谣言在先。

边让呢?难道当初就有谣传说边让被曹操杀了?

如果是陈琳胡扯虚构,那尽可以虚构一个比边让名气更大的人嘛,比如崔琰,比如孔融。或者干脆说曹操弑帝,岂不是对曹操打击更大?干嘛非要和边让过不去?

何况,《魏书》、《资治通鉴》的记载都与陈琳文相合,唯有《后汉书》一处记载不同。按照史料真伪的鉴别原则,貌似应该被否认的是《后汉书》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8-2-29 08: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2-29 03:56 发表
资治通鉴是抄三国志中的裴注,三国志魏书裴注魏氏春秋中陈琳的这篇檄文是的唯一的史料来源。后汉书同样也记载了这篇出自魏氏春秋的檄文。范晔不缺乏资料。但范晔在写文苑列传时并为采信陈琳这种荒谬的说法,可见范晔手头必有能支撑起他这种说法的史料。作为古人、有丰富官场经验的范晔比远离那个时代毫无政治阅历的现代人更清楚檄文是个什么东西。按照史料真伪的鉴别原则,没有任何道理去否认后汉书。

司马光当然看过《后汉书》,可他为什么不采用范晔的记载,而选择了裴注和陈文?可见司马光手头必然有能支撑这种说法的史料。

作为古人,有丰富官场经验、且具有极高史学修养的司马光比远离那个时代毫无政治阅历的现代人更清楚史料的取舍原则。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3 23:1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47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