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朝,唐朝,谁强?我来告诉你吧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18 20: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谁能把民国的GDP算出来偶就已经很佩服他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18 23: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关内侯 于 2007-12-18 22:54 发表
唐朝仅仅在安史之乱后就向回鹘汗国连续送出了7位公主,其中三个是正牌的皇帝女儿。她们分别是肃宗次女宁国公主、德宗8女咸安公主、宪宗17女太和公主。靠送出这些不幸的公主,唐朝才勉强让回纥的侵略不那么猛烈。

这应该都是史实吧?我没有厚此薄彼,我只是就事论事,和亲靠女人维持和平的政策是汉朝人发明的,但是被唐朝人发扬广大了。

说实话,偶对唐的感觉从来不是“强大”两个字。

唐的强大,仅仅在于太宗之世。太宗之后,就是武氏、韦氏、太平公主几个女人乱国,后来玄宗好不容易平了乱,开元盛世没享受几年,就摊上安史之乱,而自从安史之乱后,唐朝就一蹶不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再加上武氏、韦氏的后宫干政,唐朝把能丢的人基本上都丢光了。到最后,皇帝诏令不能出长安,而废立决于太监,可以说,自古帝威之衰,从未有如唐朝者。

汉朝虽然发明了和亲,但汉朝何时被人这么欺负过?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汉朝时,长安总没有陷落在胡人手中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19 10: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19 10:03 发表


看来2位是汉迷啊,并不了解唐朝的军事最强盛时期在什么时候,唐朝军事最强盛时期是在高宗时期,而人们往往不认识这位李治皇帝
而你们在提唐朝的时候总是着重在说后面怎么怎么差,对,后面确实差.

高宗?高宗时期偶只记得武氏,好可怜啊。自古后宫为祸之烈,未有如高宗一朝。

QUOTE:
如果非要说汉朝和亲是政策的话?那和亲近70年的时间也太久了吧?汉朝一共送出5位公主给匈奴
而唐朝受到突厥的欺负以后,唐太宗敢于3年就反击,并且直接将对方灭掉.

突厥其实没有给唐朝造成过什么真正的损失,可吐蕃呢?回鹘呢?长安被攻陷了几次?汉朝可没有丢失过长安吧?

QUOTE:
诚然这个对比是不对的,但是你们说唐朝的时候为什么总是抓着他的后期不放呢?
难道刘邦和匈奴称兄道弟的事情不是屈辱,难道李广利全军覆没不是屈辱,难道汉朝以损失数倍的代价获得胜利不是屈辱.

因为唐朝的这个“后期”时间也太长了点。占了唐朝全部的一半以上,而就算在所谓的前期,还有武氏、韦氏等一群女人在那里折腾。后来则是天子诏令不出长安,皇帝的生死都由太监,真是丢都丢死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19 10: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要把打天下时和稳定统治的时候混淆好不好。

要这么说,唐朝还向突厥称臣呢。刘邦再怎么,好歹没这么丢人过。最后在白登靠陈平计脱困,还嫌这计策摆不上台面而秘其计,“世莫得闻”呢。刘邦虽然是流氓,看起来还算一个爱面子的流氓,不象李渊,当着天下人的面就向突厥称臣了。

是啊,唐朝皇帝被人赶出长安城9次,算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19 11: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操抓献帝,只是这一代皇帝,如果算上董卓欺负少帝的话,那么也不过区区几十年。

不象唐朝,几百年的皇帝居然被太监挟持。丢人啊。

自古宦官之祸,都是依附于皇权,别看这些太监平时作威作福,可皇帝要他们死的时候,还基本上没啥困难。只有唐朝是反了过来,太监杀皇帝比踩死蚂蚁还轻松,皇帝杀太监却难如登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19 11: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唐朝当然是中国最伟大的朝代之一。

偶所说的,只是说他和“强大”两个字不怎么靠边而已。

在偶看来,唐的伟大在于他的气度,在于他的文化,而不在于他的武力。

若说武力,自然是汉第一。但汉在文化上则显得寒碜多了。

至于宋,武力弱于汉,气度逊于唐,而文化的精致则犹有过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19 11: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19 11:13 发表
没人不说唐朝后期丢人,当然是丢人都丢到家了.
汉朝后期的宦官之乱同样很乱

别一下子就几百年,一共几百年啊,太监控制唐朝皇帝起码在穆宗之后,多说五六十年的事情.

李辅国说“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的时候,可不是对穆宗说的吧。

至于汉朝后期的宦官之祸,其实还是狐假虎威而已。所以灵帝一死就树倒猢狲散,这和唐朝的宦官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19 11: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19 11:22 发表
李辅国可以控制玄宗,可以杀掉玄宗吗?
控制和听信不是一个概念吧?

李辅国控制的当然不是玄宗,而是肃宗和代宗。当他说出“大家但内里坐,外事听老奴处置”时,如果这不是控制,那偶就不知道什么是控制了。

不信?你去跟你们领导说:“你只要办公室坐着就好,单位的一切事情有偶处理。”看看领导是啥反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20 00: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可怜的吕思勉,现在给人家的记忆只剩下骂岳飞了。

吕思勉先生是偶最崇敬的史学大家之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20 22: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XM8 于 2007-12-20 22:12 发表
历史上没有李元霸

历史上有李元霸,不过真名不叫元霸,而叫玄霸。古元、玄同音,清朝避康熙讳,故多有以元代玄者。

不过这位玄霸正好和评书中的相反,身体极弱,但极聪慧。十六岁就死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20 22: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2:25 发表
你居然能说历史没有李元霸?或者你非要叫李玄霸,哦,这在清朝是犯法的,李元霸是李渊的3儿子啊,16岁死

人家真名就叫李玄霸,怎么就不能叫了?

不过这个李玄霸可没有评书中的那么变态,为什么要拿他来和薛仁贵对比?难道薛仁贵居然已经废到了如此地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21 08: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0 23:45 发表


这个两本唐书上写的都是两千人,而资治通鉴上写的是三千人,权威2比1,所以拿二千人是对的

明明是《新唐书》因袭《旧唐书》而已。

再说了,判断史料难道能搞选举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12-21 11: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haelin彩霖 于 2007-12-21 11:15 发表

新唐书没有全袭旧唐书,它改的地方太多了,看看这个http://tieba.baidu.com/f?kz=301310939

劝你不要老拿百度上的东西来说事吧。

史家相互因袭,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班固甚至连“至今血食”都照抄不误。

《新唐书》在《旧唐书》之后,则其史料有取于旧书者,岂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你要证明薛仁贵杀降的这条史料,新旧二书是各有所凭,那就麻烦你拿出证据来。

《通鉴》说法与二《唐书》不合,明显另有所凭,何况《通鉴》与《新唐书》同时修纂,欧阳修能看到的史料司马光比然也能看到,而司马不采取《旧唐书》之说,说明他必然以《旧唐书》记载为非。

这本来就是一个存在争论的话题,若要以选举原则,按简单多数来确定某条史料的可信度,岂不是贻笑大方。

至于说

QUOTE:
任命其本民族的首领管理其内部事物,各少数民族不必向中央政府缴赋税。

如果这还不是羁縻,那请问什么是羁縻?

[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7-12-21 11:2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16 11: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34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