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中的一些错误和问题, 只是注意到的一部分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2-11 17: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笑~~~

历史既然是学术,学术自然是可以讨论的,甚至言辞也可以刻薄。胡适说《汉书》所载西域各国道里不实,吕思勉讥其不读《尚书》、《孟子》。

只是,我们要容许别人提出不同意见。不要说只是通俗读物的明月的书,就是号称“史家之绝唱”的《史记》,里面也可谓是谬误百出。所以,如果是有读者能指出书中的错误,我们应该表示感谢才对,因为有这样的读者,才使得我们没有被误导。即使我们不认同。没有必要人身攻击吧。

偶看,某些人已经成了明月的粉丝,因此听不得半点对明月不敬的说法。就如同易中天吧里的那些乙醚一样,他们进行的不是学术的讨论,而只是对自己偶像的维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2-12 10: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陈友谅的死,明月的确写错了。

明明是流矢,他偏说是自己人的冷箭,这里面的差别太大了。比如彭雪枫死于流弹,难道我们可以因此而论定彭是死于新四军内的暗枪?

此外,不按正史写,并没有什么。但无论如何,写史书不能向壁空造。即使不按正史,也必须有所本。所谓“作文唯恐不出于己,做史唯恐不出于人”。古人论写史,认为哪怕一字一句,也必须要有出处。我们今天虽然不用如此严格,但对于任何一件历史事件的描述,都必须要有所本才是。

明月说陈友谅死于友军的暗算,那俺就要请问一句:此说出于何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2-12 16: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boy26 于 2007-2-12 15:09 发表
对,我没说你错了。。。我说的是第21楼的。。。。
我认为明月确实是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其死的见解。。。所以这么写,但为了明月自己想要的以正史为骨干。。。所以并没有很明显确定的写是有自己人下黑手。。。毕竟 ...

如果是明月有这样的看法,那么他在描述时,就应该加上诸如“我认为”之类的字眼。

如果是明月从别的地方了解到陈友谅是死于自己人之手,因为这种观点不是主流观点,所以他最好指明出处。

如果明月不能明确表明这种看法的出处,而是以一种非常隐讳的、暧昧的手法对读者做出诱导,那么,我只能说明月史德有亏。

章学诚谓良史,称史才、史学、史识、史德缺一不可。“文史之儒,竞言才、学、识,而不知辨心木以议史德,乌乎可哉?”

明月还年轻,于小节之处不甚注意,也是有的。别人指出,那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总之,明月这段话,很不得当。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2-12 17: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boy26 于 2007-2-12 17:15 发表
你把明月比做史官去了。。。他听了不知道开心还是无奈了。。。
你当他在写正史啊。。。在修明史啊。。。。
还有什么不得当。。。你能肯定那一冷箭不是自己人下的吗?
历史是人写的。。。很多历史都是有“加工 ...

史官?难道只有史官才需要史德吗?错了。

只要是研究历史,讲述历史的人都需要史德。而明月无疑是在讲述历史。

那一箭没有人知道是谁射的,所以《明史》说是流矢。而不象明月那样通过种种诱导,有意无意地暗示读者是自己人下的手。

所有的历史都有加工,所以看历史是要学会鉴别的。但不能因为古人有加工,所以自己也堂而皇之地去加工。这就是一个史德的问题。

古人写历史有不实的地方,原因有许多,有的是因为政治原因,有的是因为史料不足,还有的因为掺入了个人情感。其实这些因素都是无法避免的,但那些史德高尚的史学家们,即使在这诸多限制之下,也力求给人们呈现一个客观、真实的历史面貌。

所以前人作史,总是力求句句有出处,最极端者如清朝阮芸台,其作《国史儒林传》,全部集前人成句,无一句出于自己创作。这种功夫当然不是我辈所能企及,但力求不臆断,不向壁空造,这应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如果做不到这点,那还不要去讲述历史的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2-13 09: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也许偶不该评说明月的史德,这有点上纲上线。偶在这里表示一下反省。

但是,如同楼上诸位所说,恐怕是大谬不然。

史书著述中,会受到各种不可抗力的影响,从而造成记载失实,这些都和史家的史德无关。比如32楼所举的各种例子,都是属于不可抗力,你拿这个来说话,无疑是偏了靶子。

什么是史德底下?简而言之,就是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著述者为了自身的某种目的,在没有史料支持的情况下,有意识地篡改历史。

魏收以史书为买卖,出价高者得佳传,因此《魏书》被称作“秽史”。这就是史德底下的最明显的例子。

史德这东西,这的是那么难以理解吗?

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2-13 11: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boy26 于 2007-2-13 10:41 发表
呵呵。。。前提是没有史料支持的情况下。。。
先前的例子,十万人的大战死了几十人,那这是史料。然后怀疑其。再然后结合小王子一直没能进犯,证实是有问题了。
再说明月的例子。明月没有吗???那些手下的不 ...

那很难吗?

几十万大战死了几十个人,首先这是史料记载。你可以就此提出质疑,提出你的论证和思考,然后证明这条记载不实。

但到底死了多少人,这就需要新的史料来证明。

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证明某条史料记载的不正确,却不能通过自己的臆想来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描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7-2-13 11: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陈友谅是永远找不到答案的,因为答案就在他的行为模式中,从他杀害自己的兄弟和首领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将领们已经充分理解了他的准则,那就是谁有力量,谁更狠毒,谁就能控制一切!
  
  仁义、道德、诚信都是不存在的。当这些行为被他的将领们当成人生的信条后,他的军队就成为了千万个狠毒的陈友谅的集合体。这样的集合体就类似金庸小说里的星宿派,一旦陈友谅倒霉,每个人都不会继续效忠于他,而是上去狠狠地踩上一脚,落井下石

       当然,失败后的陈友谅对他们而言也不是毫无价值,至少他的脑袋还是很值钱的

       陈友谅阴险毒辣,他的将领们比他还要阴险毒辣。陈友谅迷信暴力统治一切,他的将领们比他更迷信暴力。
  

   当他的生存基础——暴力,被人掀翻后,他也就没有任何底牌了,等待他的只有灭亡
  
   饱经风霜的张学良曾经用他一生的经历对日本的年轻人说:不要相信暴力,历史已经证明,暴力不能解决问题。
  
   我相信,这就是陈友谅失败的根本原因。
陈友谅率领军队希望能够撤退,他选择的突破口是湖口,但此时的陈友谅不是原来的陈友谅了,他拚死作战,损失惨重,才勉强打开湖口通道。
  
   此时他才松了一口气,但朱元璋不会放过他
  
   朱元璋被陈友谅敲打多年,对他早已深恶痛绝,必置之于死地,率领十余万大军追来,
  陈友谅闻讯,亲自出来站在船头指挥作战,也就在此时,一支冷箭射来,穿透了他的头颅。

的确,这种叙述很容易诱导别人人产生误解。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4 15: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79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