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姚亚于2005-08-16, 14:08:16发表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8-16, 13:49:53发表
[quote]原帖由青蓝于2005-08-16, 12:00:15发表
第一,如何不是慧眼?这些“叛将”真的叛起来了吗?能用人,能制人,您还想怎么样?对比对比那位曹孟德先生,动不动灭族的举动,诸葛亮的手段比之高明有多又咋D?
您当曹魏没董承,二荀,伏完之类的一堆人?
第二,魏延不算叛将,之算争权罢了。
李严谎报军情, 坏了北伐大事. 魏延杨仪临阵争权, 蜀军险些覆没. 你还想怎么着? 这就是你所谓的能制人么?
再汗一下, 董承, 伏完事曹操启用的么?!
二荀也没有哪个反叛曹操的啊... 荀彧无非是多了句嘴, 就让曹操给做了. 这只能说曹操对不起她, 怎么能说他是叛臣呢? 荀攸到死都和曹操关系不错... 别让演义那句:"此人欲效仿荀文若..."给冲昏了头啊!
威严只是太只大了,他对蜀国还是忠诚的,他并不是想叛乱。 [/quote]
且对魏延忠奸不论, 单说诸葛亮. 他人刚死, 这边魏杨两个就打了起来, 足以说明诸葛亮用人之道不是很理想(尤其他还是注重任人惟德的那种). 于演义不同的是, 诸葛亮临死根本没有妥善安排好魏杨之间的这场矛盾. 他可能料到了一二, 所以告诉姜维要是魏延不听话, 不要理他. 但魏杨之间能发展到正式开战的份上, 估计诸葛亮想都没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