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cxs_1977于2005-04-11, 14:10:38发表
知道南北极吧?地球是一个大的磁石,有很大的吸引力。两个极端就是南北极。问题是现在的科学研究表明南北极不知道什么原因每隔100亿年左右会互相颠倒一次。至少地球现在在做这个动作。到底深什么原因形成的,谁也已不知道。100一年的时间也是根据现在磁场消退的时间推算出来的。交替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个时间段磁场会消失,吸引力也会消失。所以闻琴解佩的解释是有道理的。
你的提问让我又想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时间?(1953年是时频科学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世界上第一台原子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由三位科学家研制成功,其中有一位科学家是我们中国人,叫王天眷(后来回国,多年从事祖国的频标事业)。原子钟的出现标志着一门崭新的学科:量子电子学诞生。1963年13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铯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震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为1秒。此定义一直延用至今。所以,从1963年后,时间基准的名称应该由PRIMARY CLOCK来代替,它指的是实验室型大铯钟。就已发表的资料来看,德联邦的“联邦技术物理研究院”的PTB-CsI、美国国家标准局的NBS-6及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NRC-CsV的准确度均已达到10-14量级。我国计量院的CsII、CsIII也达到10-13量级。由此可见PRIMARY CLOCK的准确度至少要比商品型小铯钟高出一个数量级。)如果这就是时间,那它在不同的物理形态下,会是同样长吗?是不是时间就是通往另一个物理形态的钥匙?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没有找到外太空生命体,是不是因为我们的物理形态不同?我们是不是被其他生命体遗弃在另一空间的影子?
我们生存的宇宙,有一维带方向性的空间,三维无方向空间,可能还有七维结空间(knotted dimension)。至于时间,无非是对那个带方向的空间的一种测量而已。我们测量时间的唯一工具就是用一个物理过程,做为测量标准。但这个物理过程必须存在一下特征:每当我们重复它的时候,它所需要的时间是相等的。有量子不定原理,这种物理过程是不存在的。那么下个问题就是,有没有一个“最稳定”的物理过程,使得我们每次重复它,它所需要的时间误差最小。按这个思路探讨,我们才得到了1963年会议上的决定。
物理学里讲的四大作用力为:强力,弱力,电磁力和引力。前三种力,都已证实是由初等粒子(elementary particles) 互相交换的频率来决定强弱的,我们现在猜测引力也一样是这样,但这个答案的等到2007年美国的Fermilab策划的一个试验证实。Cs133的辐射应该属于弱力,在一个宏观范围上,它将受相对论里提出的引力场和速度的控制。也就是说,你把一个Cs133加速到近光速,你会发现那时的“一秒”会和静止态的“一秒”有很大不同。
至于说通往另一个物理形态,据我的理解现在最有希望做到这个的可能是引力。从牛顿时代到现在,我们的测量工具都一直局限与光子。所谓宇宙,无非就是光子能到的所有地方。但按超弦理论的预测,光子和其它的已知初等粒子,它们的活动范围都局限与1x3维的经典时空。然而引力子很有可能能够突破这一点,流浪到结空间。假设这一猜想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只要可以跟踪引力子的动向,便可以探讨“宇宙之外”的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