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没有秦孝公不可能成就商鞅变法。但,秦孝公是个怎样的人?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9-22 11:2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首先,我们看一下秦孝公当时的情况,和他下的诏书。关东六强国中,与秦接壤的是魏、楚两国。其实当时秦国的国力未必很弱,但主要的问题是关东六国把秦当作“夷翟”。关东六国什么会盟、征伐等等,都没秦国的份。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秦和魏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就不得不从吴起那时候说起。简单的说,吴起在魏国时,曾经攻占过秦国的河西五城,并且在此建筑了河西防御。这一点作为秦国来说,可以说是世代不能雪洗的奇耻大辱。这也是为什么秦孝公求贤令中写道,秦穆公时代“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而后来因为秦国连续内乱,国事颓废,以至“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所谓三晋,其实就是魏国)。商鞅也正是因为孝公在求贤令中提到的“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而来得秦国。

其实当时的秦魏关系真可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初,魏文侯变法图强,用吴起为将。吴起本身的军事能力大家也是知道的,而他又恰恰碰到秦国“数易君,君臣乖乱”的“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的黑暗时代。因此,他很轻松的吃掉了秦国河西五城,并且在此长期驻防。吴起在河西防线工作的时间应该是比较长的,应该说他就是被后来屡战不胜的魏相公叔痤整走的。而恰好吴起出走之时,正是秦国从内乱中开始恢复之日。在出子之乱中谋取到君位的秦献公,应该说是第一个把秦国带出低谷的君王。献公继位的第二年就迁都栎阳,我的推测是秦国此后埋头苦干了二十年(此间并没有历史记载),之后在献公二十一年和二十三年,取得了两次对魏作战的胜利:石门、少梁之战。其中,魏国的公叔痤也在此战被俘。

在秦国取得了一些初步成就的时候,秦献公就去世了,继位的是当时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孝公在求贤令上说到,“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脩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因此献公的成就是应该值得肯定的。然而,这两战的胜利虽然不能说小(一次击毙魏军六万,一次俘虏魏相公叔痤),比起当年吴起一次掠夺的河西五城,和他建筑河西防线对秦国的威胁,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而刚刚继位的秦孝公,他的心中应该想的是如何乘热打铁,把暂时的好景进一步扩大战果。我想就是这种心理,才使他决心求贤、图强、变法。

其实本公主一直以为,商鞅变法并不是让秦国强大的唯一因素。在此之前,已经有过秦献公奠定了二十年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魏国在商鞅变法的同时,遭受了马陵之变,孙庞斗智可以说令三晋元气大伤。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商鞅才能攻占魏国的安邑,秦惠文王时期才出现了一强六弱的合纵连横局面。记得看过一部恶搞文章,说鬼谷子其实是秦国的间隙。我不知道历史上这种说法能否站得住,但鬼谷子四个学生互相争斗的最终受益者,毫无疑问就是是秦国。秦国从黑暗时代走到威慑六国,其实是经历了献公图强、商鞅变法、孙庞斗智/苏张纵横这三个阶段才形成的局面。

1。《史记。秦本纪》:孝公元年,河山以东彊国六,与齐威、楚宣、魏惠、燕悼、韩哀、赵成侯并。淮泗之间,小国十馀。楚、魏与秦接界。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楚自汉中,南有巴、黔中。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孝公於是布惠,振孤寡,招战士,明功赏。下令国中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後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脩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彊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2。《史记。商君列传》: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

3。《史记。吴起列传》:吴起於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於是魏文候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4。《史记。吴起列传》: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5。《史记。秦本纪》:出子二年,庶长改迎灵公之子献公于河西而立之。杀出子及其母,沈之渊旁。秦以往者数易君,君臣乖乱,故晋复彊,夺秦河西地。

6。《史记。秦本纪》:二十一年,与晋战於石门,斩首六万,天子贺以襜霡。二十三年,与魏晋战少梁,虏其将公孙痤。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9-22 11: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顺便再说一下,吴起攻下的河西五城,正是当年公子夷吾许诺秦穆公的河西五城。后来夷吾毁约,秦晋交战,秦穆公在韩原之战中擒获夷吾,河西之地遂归秦所有。因此,当时献公、孝公所谓的恢复穆公的基业,无非也就两条:“复缪公之故地,脩缪公之政令。”复缪公之故地-夺回吴起侵占的河西五城;脩缪公之政令-得到关东六国的认可。至于说后来得以独霸宇内,我想这并非孝公当初可以想象得到的。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9-22 11:45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3 16: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15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