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崖山之后无中国,阎吏之后无汉人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4 14: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12-4 14:06 发表

你先看看王猛什么时候死,前凉又是什么时候灭亡的吧?

前凉实亡于王猛

王猛死前就把他们打爬下了,死时前凉都已经臣服了,他还念念不忘劝苻坚斩草除根。好一个不对汉人下手的王猛啊!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4 14:18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5 05:3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你这话说的也有些不公平,站在今天这个资本主义为主的世界里,我们和宋朝的情况的确非常相似。可是用句社会主义的话,宋朝的商业繁荣也可以说是资本主义的奢靡和腐朽。从文明上讲,我当然很肯定宋朝,从国度上讲,我觉得说他们是腐朽的一点也不过分。我认为,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人,他的需求都是阶梯性的,首先保证生存、其次需求物质享受、其次需求精神文明。宋,尤其是南宋,是一个在生存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就一味地追求物质和闻名,有点泡沫经济的感觉,是很不合时宜的。虽说南宋抵抗蒙元时间最长,但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值得自豪的地方。失败了就是失败了,尤其在军国大事上,至少我从来不信什么虽败尤荣,个人观点比较唯胜主义。这也是为什么在明朝,即便汉人重新坐了天下,也不会去学习宋朝的作派。因为我们今天看到宋朝所有的好处,在明朝人眼里都是宋朝灭亡的致命因素。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5 05:39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5 05:5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林冲 于 2007-12-5 05:41 发表

宋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吃了武器的亏。冷兵器时代,野蛮可以战胜文明,正是由于冷兵器之间的差别没有热兵器那样的大、那样的起决定性因素。

你可以设想一下,假如让美国的军事退化到冷兵器时代,纵然他仍保 ...

所以说在冷兵器被现代武器击败之前,文明这个东西维持不长久也是正常情况,所以我也不会无条件地挺宋。埃及、希腊、罗马,不都灭亡在野蛮人手里了么?宋也一样。

明、宋都失败了,我看不出来谁比谁败的更惨?至少明不是败在野蛮人手里,除非在你的眼力李自成也是野蛮人。

至于说后果更严重,我反而觉得这是因为清不是野蛮人的缘故。所以,当康熙、乾隆认为自己比汉人还了解汉文化的时候,学术霸权的时代就诞生了。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5 05:55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5 06: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明的内政水平不如宋,我承认。要说抵御外敌的水平不如宋,我倒想听听教头有什么高见。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5 06:3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明的完整的长城是白来的么?那不也是洪武、永乐二帝打下来的么?宋没有燕云之险,也只能怪太祖太宗当年用兵不利。

明的敌人难道就只有后金么?如果细究起来,后金也是明建州的内部起义,明神宗时代对日本用兵的时候,辽东空虚才导致了建州起义。鞑靼、瓦拉、日本才是明真正的外敌,明朝对他们何尝有什么败绩?即便是土木堡,被俘的明英宗不还是被于谦给夺回来了么?北京和开封的命运最终还是不一样的吧?另外,明对后金怎么能说完全是守势呢?崇贞朝是守势,但难道万历、天启时代也是守势么?况且,南宋对蒙古又何时有过攻势?

P.S. 转篇关于明朝在东北统治的文章,不然大家又以为我说明清之战是中国内战是在无原则地和谐。

明朝在东北地区的统治格局
今天,在一些人的思想中还有这样一个误区:东北是满族人的老家,东北作为中国的领土,是满族八旗入主中原之后,把东北大地像嫁妆一样带进来的。殊不知,这可是个天大的错误。远的不讲,仅就明朝来说,建国之始就在东北地区设置了系统完整、结构规范、行之有效的管理机构,也就是说,明朝时,东北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明朝实现东北的统一
  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风起云涌。公元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8月,明军攻占元大都(今北京),元顺帝逃往元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被明军攻破以后,顺帝继续远逃。1370年,顺帝死后,其子爱猷识理达腊即位,历史称其为“北元”。北元等元朝的残余势力,在东北地区非常活跃。丞相也速盘踞在辽西地区,驻兵红罗山(今辽西松岭山脉),与北部草原遥相呼应。原来元朝在东北的最高建制辽阳行省,被元朝的故臣旧将拥兵割据,多者数万人,少则数千人,虽然没有统一的指挥,但都与明朝为敌。如行省丞相也先不花驻兵今辽宁开原,平章刘益据守辽东半岛,平章洪保保占据辽阳城。北元在东北的最大一股势力是万户纳哈出,他是元朝重臣木华黎裔孙,有兵将20余万,驻守在金山,成了明朝统一东北最大的绊脚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并没有因为北元偏于东北而放松警惕,他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一面积极招安,为降明的首领封官授爵,一面武力清剿顽固力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1410年,明朝永乐皇帝率50万大军亲自征讨漠北,军至胪朐河(今克鲁伦河),才完成了对东北的统一。
  明朝从行政组织系列来说,中央之下最高行政区划为行省,以下为府州县,全国分为山东等13个行省;从军事组织系列来说,中央最高的为5军都督府,下辖为都指挥司(简称都司),以下为卫所。由于东北地区地处边疆,具有特殊的军事战略意义,因此,明朝在建制设置上从实际出发,实行军政合一,即把行政、司法的职能统一于军事机构,把都指挥司作为在东北设置的最高地方统治机构。元、明时期,辽阳是东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朝顺延元朝的做法,把这个兵团级的东北最高军政机构设在辽阳,辖25个卫、个州2及一些属部。辽东都司的辖境东到鸭绿江与朝鲜比邻,西至山海关,南到旅顺口,北到开原与奴儿干司相接。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5 06:37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5 06:5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1。最强防御就是进攻,没见明在天启朝之前,(除了土木堡前后十几年)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外族压境的感觉?这才是最好的防御。中国历史上也只有明和盛唐做到了这一点。

2。元朝在江南是墙倒众人推,但在中原、河北则未必,在长城以北就更不是了。蒙古帝国最后一个灭亡的,是被英国殖民者灭掉的,可见在1400 年中国之外的蒙古势力还远未衰退。虽说蒙古各汗国之间关系微妙,但把明祖的武功说成仅仅是落井下石,这也太冤枉人了。

3。明英宗是送回来的,还不是因为于谦在军事上的胜利?金为什么没把钦徽送回来啊?

4。后金也许后来发展到了民族矛盾,但你想说明什么呢?我们是在说明对抗外敌的能力,又不是说明安抚百姓的能力?后金的因,是明内政的失误,就这么简单。至于说后来的军事失败,我只想说两点
a. 崇贞朝不代表明朝,南明的昏聩更和明朝无法并论。
b. 即便是崇贞朝,清军也从来没有攻破过山海关,离被"外敌"灭亡还远着呢。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我认为明朝强于宋朝,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是两个不同的朝代,他们朝政体系的出发点不一样,各有优劣不能一概而论。宋重视文化经济,所以宋亡于对外军事,明则亡于内政腐败和境内军事的失败(顺、清都至少应该算明境内战争,除非你不承认东北是当时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5 07:01 编辑 ]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7-12-5 07:1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其实有人为南宋翻案我还是很高兴的,因为在此以前我能听到的,只是南宋多么的奢靡和腐朽。现在终于有人开始理解了为什么南宋会选择那样的国度。但在这个时候,我们也不能一味地用这个尺度去解释,甚至否定每一个朝代。用 70 年代 GCD 教育大家的话,把精力都花在享乐上,(文化是搞上去了,但)国家能不亡么?这句话现在听起来也许很过时,那是因为现在的世界很太平。哪天世界要不太平了,保证这句话又会开始流行起来。元朝世界就不太平。如果那个时代大家都在以南宋为戒,谁还敢继续南宋那样的政治?从现在看也许这是一种悲哀,在 60 年代我敢说大家都认为南宋是悲哀。其实无论宋还是明,他们都不是悲哀,他们都有他们存在的原因,他们都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

汉文化自宋以来,的确走入了一个低谷,甚至到现在都还没有复兴。不过这里面的原因重重,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更不是把所有原因都推到外族身上的时候。这就好比某天你投的那支股票跌了,没什么好遗憾的,接受损失继续生活。

Nothing is plain stupid, everything has a reason behind it.

[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7-12-5 07:24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4 12: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63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