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宋祖”有资格与“秦皇汉武唐宗”并列么?, 关于从士兵到将帅,从将帅到皇帝的赵匡胤……
性别:未知-离线 三足鼎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3
编号 10277
注册 2004-7-8


发表于 2004-12-27 10: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赵匡胤登位后为巩固统治,在內政方面,逐步削夺禁军将领和藩镇的兵权,设枢密院掌兵籍和发兵之权,三衙(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兵,二者互相制约;将各地精兵锐卒选调京师,编入禁军,以强干弱枝,削弱藩镇势力;对禁军颁行更戍法,分戍各地,定期轮换,使将不得专其兵。削落军人的兵权后,改派文臣出任地方执行长官,加强中央集权,其重文轻武、偏重防內的治国政策,使得宋朝不可避免的走上“积弱不振”的命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足鼎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3
编号 10277
注册 2004-7-8


发表于 2004-12-30 18:3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送给不喜欢汉武帝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是中央台即将开播的《汉武大帝》的片头。
当然你可以说电视剧不是历史,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三句话错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足鼎立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63
编号 10277
注册 2004-7-8


发表于 2004-12-31 10: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个优秀的统治者必然是一个成功的战略家,所以我们议论功过也应当从大局着眼。当然,由于文化素养、政治观点、历史知识、个人喜好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的差异,每个人的大局观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认为抗日战争时的曲线救国未必就错,而有的人认为毫不妥协的武力抵抗才是出路,有的人痛斥汪精卫,有的人想方设法为他平反,有人论武功,有人讲文治,甚至有的人以杀人多寡来评定封建统治者功过是非。所以或许可以这么说,统治者有功过,议论者无对错(只要是以民族自豪感为根以事实为本的论点就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事实上,大多数时候我们议论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事件时不得不以成败论英雄,有的人经常喜欢假设,例如说某人再多活几年就会怎么怎么样,某一战胜了又会如何如何,严肃的议论里掺进这样的假设没有丝毫意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4 17: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1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