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万壑松风于2005-02-25, 18:41:36发表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2-24, 11:21:34发表
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可否请老兄把这句完整翻译一下?另外啥叫“总的战略形势”,那魏国也曾大举入侵,陈寿还说什么“攻守异体”不是扯淡吗?
街亭不过前锋稍挫,就被老兄说成大败而回;四持北伐时的司马懿同志屡战屡败,连硕果仅存的首席大将张郃也挂了,居然还堪称“不过是个平手”,兄弟顿首拜服!~
“众寡不侔”并不是指具体的战役中蜀魏的兵力对比,而是国家力量的总体对比。至于“攻守异体”,则是强调守易攻难,所谓“攻不足者守有余”,魏国的孙资也曾谈及“守战之力,力役参倍”。“攻守异体”所说的是进攻与防守上的差异,这和魏国是否也曾大举进犯蜀国没有什么关系。
将街亭之战轻描淡写成“前锋稍挫”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从记载上看,马谡“督诸军”、“统大众”在前,实际上掌握着蜀军的主力,如果马谡只是
兵力不多的前锋,那么在他受挫之后,蜀军主力尚在,仍可与敌一战,但马谡败后,即决定了整个首次北伐的失败,诸葛铩羽而归,这不是“前锋稍挫”而主力尚在所能解释的。
阁下一直坚持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屡战屡败”,既然如此,阁下不妨将那几次败绩细细道来?然后再讲解一下为何“屡战屡胜”的诸葛亮为何在历时六年的五次北伐中除魏国放弃的武都、阴平两郡外再无斩获,“兵闻拙速,未睹巧久”的基本军事原则诸葛亮应该不会不知道,那么又何以在渭滨与魏军相持百日而无法推进一步呢?
“众寡不侔”并不是指具体的战役中蜀魏的兵力对比,而是国家力量的总体对比。至于“攻守异体”,则是强调守易攻难,所谓“攻不足者守有余”,魏国的孙资也曾谈及“守战之力,力役参倍”。“攻守异体”所说的是进攻与防守上的差异,这和魏国是否也曾大举进犯蜀国没有什么关系。
少搞笑了,这句话开头便是“所与对敌”四字,难道“人杰”云云不是吹捧司马懿?
将街亭之战轻描淡写成“前锋稍挫”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从记载上看,马谡“督诸军”、“统大众”在前,实际上掌握着蜀军的主力,如果马谡只是兵力不多的前锋,那么在他受挫之后,蜀军主力尚在,仍可与敌一战,但马谡败后,即决定了整个首次北伐的失败,诸葛铩羽而归,这不是“前锋稍挫”而主力尚在所能解释的。
街亭的马谡居然还掌握蜀军的大部分主力?不知道你这个观点又是如何杜撰出来的,如果真的需要主力前去阻援诸葛亮何不亲自出马?
既然有人可以把四次北伐说成“不过是个平手”,我说街亭只是“前锋稍挫”又何足为奇?
阁下一直坚持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屡战屡败”,既然如此,阁下不妨将那几次败绩细细道来?然后再讲解一下为何“屡战屡胜”的诸葛亮为何在历时六年的五次北伐中除魏国放弃的武都、阴平两郡外再无斩获,“兵闻拙速,未睹巧久”的基本军事原则诸葛亮应该不会不知道,那么又何以在渭滨与魏军相持百日而无法推进一步呢?
四次北伐,上邽首败,复大败,后张郃遇伏败亡,不知算不算“屡战屡败”?
上次问你那个问题还没正面回答啊,打仗原来还必须在100天以内结束的?这个“基本原则”不知道是哪位军事专家的精辟观点?
当然,你也可以对《汉晋春秋》里的大量记载视而不见,毕竟还是自己杜撰用的顺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