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晋春秋》,一部为诸葛亮说公道话的良史, (效颦之作)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1-18 15: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汉晋春秋》,一部为诸葛亮说公道话的良史

素来不喜长篇累牍的夸夸其谈,看似言之凿凿,实则避重就轻,如同隔靴搔痒,不过能吓唬外行而已,虽日赋万言,又何取哉?事实胜于雄辩,真理无须赘言,是为题记。

回顾史学史,可知我国史学萌芽于官府,这一渊源决定了古代史学的基本特征。自司马迁《史记》以降,几乎所有的官修史书(以二十四史最为典型),都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正如鲁迅所说,某个朝代长一点,做史的是本朝人,自然好人占多数;反之,某个朝代短一点,做史的是别朝人,则几乎没有好人。

自《春秋》以来,为贤者讳,为本国讳,一向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但唐朝史学大家刘知几认为,这是爱憎由己、厚诬来世,对于史事的真相有害而无利。具体而言,刘知己在《史通》中提到了陈寿及《三国志》:

“然则历考前史,徵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案金行(晋)在历,史氏尤多。当宣、景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陆机、虞预各栖毫而靡述。至习凿齿乃申以死葛走达之说,抽戈犯跸之言,历代厚诬,一朝始雪。”(1)

“自梁、陈已降,隋、周而往,诸史皆贞观年中群公所撰。近古易悉,情伪可求。至如朝廷贵臣,必父祖有传,考其行事,皆子孙所为。而访彼流俗,询诸故老,事有不同,言多爽实。昔秦人不死,验苻生之厚诬;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斯则自古所叹,岂独于今哉?”(2)

在这里,刘知己将陈寿之《三国志》与习凿齿之《汉晋春秋》作对比,直斥前者对司马懿父子屡战屡败、篡位弑主等丑行多所回护,而将忠实纪录这一切的《汉晋春秋》奉为“直书”典范,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史学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关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历来争议颇多,有好事者每每喜欢拿司马懿来做对比,认为其拒不出战,并非害怕诸葛亮,而是有另外一些原因。恰逢五次北伐时诸葛亮不幸病故,司马懿俨然又成为“胜利者”,且美其名曰“深谋远虑”。

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司马懿的确是因害怕与诸葛亮对敌而不敢出战,无奈之下只得上演“千里请战”以安众心。这首先可以在《汉晋春秋》中找到确凿证据:

汉晋春秋曰:亮自至,数挑战。宣王亦表固请战。使卫尉辛毗持节以制之。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於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3)

那么,司马懿为什么害怕诸葛亮?因为在两人唯一一次的正面交锋中,司马懿就吃了大败仗,而后又损失大将张颌,故而才会对对手深怀畏惧,宁愿忍受“畏蜀如虎”的讥刺,也拒不出战。

汉晋春秋曰: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於是魏大司马曹真有疾,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4)

了解这么一个基本事实后,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司马懿在诸葛亮逝世后,见到其驻军的处所及布置,会情不自禁地说:“天下奇才也!”其原因就是在两人的交锋中,深刻感受到对手的军事才能非己所及,“恍然自失,不觉其言之发也,可以观其真情矣。”(5)

诸葛亮率步卒数万,与司马懿的数十万精锐抗衡,且屡次主动进攻,接连取胜,将主战场推向魏境,而司马懿不敢与之决战,始终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是蜀汉第四、五次北伐时的真实写照。故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说:“懿实畏亮……及进而不敢战,情见势屈,为诸将所笑。”(6)

唐初修《晋书》,根据的是前朝的官方资料,于是在《宣帝纪》中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司马懿,其形象究竟有几分符合历史呢?对此,作为一流军事家唐太宗的评论,应该颇具代表性:“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7)

其实已经不用再多说什么,一个“请战千里,诈欲示威”的统帅,如何敢主动出击,与敌决战?一个“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的统帅,又如何能大破敌军,俘斩万计?假想和臆测不能取代客观论证,更无法篡改史实,最多可能一时混淆视听,就像阴沟里的积雪,太阳一出自然就化了。

行文至此,还有一个小问题值得思考。司马懿在正面交锋中无法战胜诸葛亮,随着这一不容置疑的事实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某些人又开始挖空心思杜撰司马懿拒不出战的理由——并不是害怕对手,而是因为兵力相当甚至少于对手,没有必胜把握才不出战。其实这些人的动机很好理解,如果兵力占优,又有地形与补给之利,何以还不敢出战,反而受制于人?那么只有一种解释了,就是司马懿的军事才能确实比不上诸葛亮,无奈之下只得采取鸵鸟战术,——这恰恰是某些人绝对无法接受的。于是,他们根据《晋书·宣帝纪》里的一两句话,再加上天马行空的想像与理解,生造出司马懿所领只有十余万,而蜀汉军队也“应当”与之相当。

其实,对于蜀汉北伐时双方兵力对比,陈寿想必是知道的,但迫于时势,不敢直接或比较明显地记载下来,这也情有可原(当然他还是隐约提到了,见下文)。如前所述,本国史书夸胜讳败,自是常理,连黑白都能颠倒,更何况将多的往少的说?于是才会出现如《武帝纪》中“兵不满万”之咄咄怪事。陈寿作《三国志》要“为尊者讳”,但其后的裴松之就没有这般顾虑,故裴注中时常能见到有关兵力的记载与考辩。具体到蜀汉北伐,裴注先有“宣王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馀万”之记载(8),又载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汉朝倾覆,天下崩坏,豪杰之士,竞希神器。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甚至还具体提到“战士不满五万”,这些都是颇有说服力的数据。

然而,某些人肯定仍然不会死心,或云《晋书》乃二十四正史之一,区区“繁芜”之裴注又何以与之相较?但是,对《宣帝纪》的忠实拥蹩们的最后一击来了,铁证就在《三国志·诸葛亮传》正文中,陈寿在称赞诸葛亮治蜀的光辉业绩之后,又分析其北伐何以未竟全功,乃是因为“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在此,他明确地用了“众寡不侔”一词,我以为单凭这四个字,《三国志》仍不愧“良史”之名,以委婉的手段来表达真实的想法,正是陈寿行文高妙之处。某些人或许还在为《晋书》的“正史”地位沾沾自喜,可是与位列“前四史”的《三国志》相比又如何呢?套用《演义》中徐元直的一句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附注:

(1)《史通·直书》

(2)《史通·曲笔》

(3)(4)(8)《三国志·诸葛亮传》引裴注

(5)《陈亮集》卷36《孔明》下

(6)《通鉴·魏纪》明帝太和五年

(7)《晋书·宣帝纪》

[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30 16:58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1-19 16: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偷心猎人于2005-01-19, 11:47:50发表
《汉晋春秋》也算良史?蜀汉倾向性如此强烈!

与其把时间花在说“不”上,倒不如花点时间把说“不”的理由说出来~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1-26 23: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5-01-26, 17:44:42发表
提点个人看法,谨供楼主参考。

1、楼主提及刘知几在“葛、马之争”问题上赞《汉晋》而责《国志》“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史学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认为他的评判是公允,正确的。但问题在于,刘知几所言不涉及对史料的考究及辩证,而是直接扬此而抑彼,并未解释赞成这个而反对那个的依据是什么,那么他持这种观点的立基何在呢?不得而知。因此,从刘在《史通》中的那番话,我们只能知道他对此事所持的态度,至于此种态度是否正确,就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史料加以分析,不能直接作为证某事为是或为非的证据。


2、楼主认为司马懿害怕诸葛亮的“确凿证据”是《汉晋春秋》中诸葛亮所做的“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但此话如记载属实,那么也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诸葛亮认为司马懿对他无能为力的主观判断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二、挑起战争的蜀国而非魏国,当时面临的攻守态势也有相当区别,作为攻方、外线作战的诸葛亮,如果确有制敌之策,应该不会作此无奈叹息。一个束手无策,一个处之泰然。又何言后者惧怕前者呢?

反观司马懿的战绩,按唐太宗的评价:“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这样的一个人,会仅因兵家常事的偶尔胜负而“畏敌如虎”吗?


3、司马懿评价诸葛亮“天下奇才”所指为何?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以及《晋书•宣帝纪》中均收录此语:

及军退,宣王案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

结合上下文,不难看出这是司马懿对诸葛亮治军能力的叹服和钦敬,并不是对诸葛亮的用兵的赞许,这不仅是因为司马懿曾对诸葛亮之用兵有过“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的评价,更是从两人交手的情况来看,作为攻方的诸葛亮始终都无法突破司马懿为主帅的魏国西部防线,故此其局部的小胜始终难掩其整个战局上的大败。


4、如何看待唐太宗对司马懿的评价? 唐太宗在《晋书•宣帝纪》末有一段对司马懿用兵的评价:

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

从这段文字看,前一段盛赞司马“兵动若神”,其所引具体战例的精彩程度,在诸葛亮的军事生涯中实在是难觅其踪;但后一段,则对司马“闭军固垒”提出批评,认为当时值“争功之时”而他“莫敢争锋”,有失“为将之道”。

如此看来,似乎前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李世民本身也是行伍出身,其军事实战经验相当丰富,不过,他与司马懿的不同在于,司马为儒将,而李则上马能战。在李世民看来,那种情况下,为良将者应永往直前,战而胜敌。故此,太宗对司马懿“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大加赞赏,而对其“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的行为颇有微词。李世民要是处在司马懿的位置,肯定会采取其它的方式应对诸葛亮的挑战,也未必不能挫败蜀军的进攻,只是为将者风格不同,只要能挫败敌人,达至胜利,则皆为善者,所采取的形式是不重要的。


5、关于双方兵力:楼主认为“宣王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馀万”是裴松之认同的说法,这似乎与事实不符。此句后尚有“,潜军密进,规向剑阁。”几个字,与楼主所引均出自“郭冲五事”,裴松之对其中的提法的评价是:“亮前出祁山,魏明帝身至长安耳,此年不复自来。且亮大军在关、陇,魏人何由得越亮径向剑阁……孙盛、习凿齿搜求异同,罔有所遗,而并不载冲言,知其乖剌多矣。”也就是说郭冲所记载的这段话,裴松之认为根本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如此又怎么能当作证明魏国兵力的证据呢?

对于张俨所述,也不能作为蜀国兵力参考的确实依据,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蜀国亡时,在册尚有十万带甲,而诸葛亮在时,蜀国情况显然好于亡国,诸葛亮全力于北伐,即便蜀国灭亡时与诸葛亮北伐时的兵力相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实在难以想象他会在并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仅调动蜀国一半的兵力用于北伐。不要忘记,首次北伐时,魏国仅张郃就统兵五万,而为“诸葛亮说公道话”《汉晋春秋》尚记载:“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可见其兵力投入显然不止五万。

至于“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中的“众寡不侔”,所指应该并非魏、蜀前线兵力的多少,而是两国人口差距所体现的国力的比较,因为从历次北伐的具体记载看,多是蜀军众而魏军寡,具体到第五次,明帝听说诸葛亮率众再出,即派秦朗统两万兵马增援司马懿,如果此前司马懿的兵力即超过诸葛亮,明帝又何须多次一举呢?

您老这个“看法”,真不知道是不是在“看”了以后才有的想法,不过倒也无妨,俺就来简单答复一下:

1、楼主提及刘知几在“葛、马之争”问题上赞《汉晋》而责《国志》“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史学家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认为他的评判是公允,正确的。但问题在于,刘知几所言不涉及对史料的考究及辩证,而是直接扬此而抑彼,并未解释赞成这个而反对那个的依据是什么,那么他持这种观点的立基何在呢?不得而知。因此,从刘在《史通》中的那番话,我们只能知道他对此事所持的态度,至于此种态度是否正确,就必须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史料加以分析,不能直接作为证某事为是或为非的证据。

刘知己可不是信口开河之辈,当然是经过一番分析比较,并且实地考察之后才得出的结论:自梁、陈已降,隋、周而往,诸史皆贞观年中群公所撰。近古易悉,情伪可求。至如朝廷贵臣,必父祖有传,考其行事,皆子孙所为。而访彼流俗,询诸故老,事有不同,言多爽实。昔秦人不死,验苻生之厚诬;蜀老犹存,知葛亮之多枉,斯则自古所叹,岂独于今哉?”

2、楼主认为司马懿害怕诸葛亮的“确凿证据”是《汉晋春秋》中诸葛亮所做的“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但此话如记载属实,那么也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诸葛亮认为司马懿对他无能为力的主观判断是否反映了客观实际;二、挑起战争的蜀国而非魏国,当时面临的攻守态势也有相当区别,作为攻方、外线作战的诸葛亮,如果确有制敌之策,应该不会作此无奈叹息。一个束手无策,一个处之泰然。又何言后者惧怕前者呢?

司马懿对蜀作战屡战屡败,从无一胜,您老视而不见;将“畏蜀如虎”美其名曰“处之泰然”,将诸葛亮的料敌之语又改编成“无奈叹息”,敢问有何实际根据?又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实际?

反观司马懿的战绩,按唐太宗的评价:“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这样的一个人,会仅因兵家常事的偶尔胜负而“畏敌如虎”吗?

好一个“自以为”,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啊~  

从这段文字看,前一段盛赞司马“兵动若神”,其所引具体战例的精彩程度,在诸葛亮的军事生涯中实在是难觅其踪;但后一段,则对司马“闭军固垒”提出批评,认为当时值“争功之时”而他“莫敢争锋”,有失“为将之道”。

还是提醒一下,那个“兵动若神”不过是司马懿“自以为”罢了,可不是唐太宗的赞扬,假传圣旨可是大罪~  

如此看来,似乎前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李世民本身也是行伍出身,其军事实战经验相当丰富,不过,他与司马懿的不同在于,司马为儒将,而李则上马能战。在李世民看来,那种情况下,为良将者应永往直前,战而胜敌。故此,太宗对司马懿“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大加赞赏,而对其“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的行为颇有微词。李世民要是处在司马懿的位置,肯定会采取其它的方式应对诸葛亮的挑战,也未必不能挫败蜀军的进攻,只是为将者风格不同,只要能挫败敌人,达至胜利,则皆为善者,所采取的形式是不重要的。

别的姑且不论,就凭这“闭军固垒,莫敢争锋”,敢问如何“挫败”敌人?

5、关于双方兵力:楼主认为“宣王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馀万”是裴松之认同的说法,这似乎与事实不符。此句后尚有“,潜军密进,规向剑阁。”几个字,与楼主所引均出自“郭冲五事”,裴松之对其中的提法的评价是:“亮前出祁山,魏明帝身至长安耳,此年不复自来。且亮大军在关、陇,魏人何由得越亮径向剑阁……孙盛、习凿齿搜求异同,罔有所遗,而并不载冲言,知其乖剌多矣。”也就是说郭冲所记载的这段话,裴松之认为根本没有根据的胡说八道,如此又怎么能当作证明魏国兵力的证据呢?

裴松之只是认为郭冲对当时司马懿、魏明帝身在何处记载有误,所以整件事并不可信,但没有明确否定“雍、凉劲卒三十馀万”的记载。况且,这个数据与以后的张俨所述大致吻合,可见裴松之仍然赞成西线魏军有30万左右。

对于张俨所述,也不能作为蜀国兵力参考的确实依据,为什么呢?我们知道,蜀国亡时,在册尚有十万带甲,而诸葛亮在时,蜀国情况显然好于亡国,诸葛亮全力于北伐,即便蜀国灭亡时与诸葛亮北伐时的兵力相等(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实在难以想象他会在并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仅调动蜀国一半的兵力用于北伐。不要忘记,首次北伐时,魏国仅张郃就统兵五万,而为“诸葛亮说公道话”《汉晋春秋》尚记载:“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可见其兵力投入显然不止五万。

这个“皆多于贼”,看你怎么理解。根据历次北伐时双方兵力对比,显然应当理解成张郃援军未至街亭之前的情况更合理。

至于“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中的“众寡不侔”,所指应该并非魏、蜀前线兵力的多少,而是两国人口差距所体现的国力的比较,因为从历次北伐的具体记载看,多是蜀军众而魏军寡,具体到第五次,明帝听说诸葛亮率众再出,即派秦朗统两万兵马增援司马懿,如果此前司马懿的兵力即超过诸葛亮,明帝又何须多次一举呢?

俺列了那么多数据和记载,都意在说明北伐时蜀军寡而魏军众,您老倒啥也不用说,随便一句话就给黑白颠倒了,还真NB啊~  

就说第五次,明帝知道司马懿兵多,为什么还要增兵,答案很明显,就是担心打不赢啊。要是像“获甲三千”那样的战役再来几次,估计魏国赔得连老本也没有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1-27 12: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些问题已经避而不谈了,看来有所觉悟,俺就再来解答一下:  

那么何以见得前朝著史者即为“信口开河之辈”呢?提出不同的观点可以,但总要拿出证据,所谓“访彼流俗,询诸故老,事有不同,言多爽实。”,既然事有不同,那么“何者为是,何者为非”,为何作此判断,总要有一番比对,仅因“事有不同”,就判断前著“言多爽实”,恐怕是操之过急了。裴松之在注《三国志》时对有些史料也认为为讹传,但多均根据各种记载加以比对解读,这才是证非的正确途径。刘知几的说辞,缺的就是这个。

怪哉,先前不是你说刘知己说话没根据吗,后来给你看了证据,自己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么你凭什么说刘知己信口开河?  

所谓司马懿“屡战屡败”,实在是夸大其辞,作为进攻方的诸葛亮若有此本领,早就打到长安了,又怎么会在国弱民虚,粮运难继的情况下在前线毫无作为的与敌相持百余日呢?如果诸葛亮有机可乘,攻敌所必救,得敌要害而击之,两军自然会接战,又何须寄希望于敌人的出战呢?

屡战屡败,不是夸大其词,而是真实写照,除非你能先把《汉晋春秋》的记载整个推倒了,否则无异于空口白话。“国弱民虚,粮运难继”云云,估计又是出自天马行空的想象罢?  

胜敌未必须“争锋”,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也并不是司马懿的命好,我以前就说过,即便诸葛亮不死,五伐依然没有突破的希望。若敌有机可乘,则无须相持百日,司马坚壁以对,诸葛亮又无破敌之策,已挫其锋。此伐最后的结果依然只能是不克而还。

原来战斗必须要在百天之内结束啊?这个时间限制比三国志游戏还是宽松一点嘛  那么请问一下,曹操在官渡打了多久,刘备攻雒城又用了多久?
按照您老的预言,本来都是没有可能取胜的,怎么历史的潮流都走向反动了?  

裴松之的点评很明确:“孙盛、习凿齿搜求异同,罔有所遗,而并不载冲言,知其乖剌多矣。”,既然“搜求异同,罔有所遗”的孙盛、习凿齿都“不载冲言”(所不载的可不仅仅是魏明帝身在何处),何以能证明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呢。

再说,郭冲说“宣王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馀万,潜军密进,规向剑阁。”,裴松之明言:“且亮大军在关、陇,魏人何由得越亮径向剑阁”,况且,三十万大军,又如何能“潜军密进”呢?前后错误迭出,如何能证明魏军30余万为实呢?后魏国大兴灭蜀之役,才调动了多少兵马啊?


那么再请问一下,裴松之也说《武帝纪》里“兵不满万”是胡说八道,然则官渡之战是子虚乌有了?曹操以少胜多也是黑白颠倒了?  

原句为“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张郃援军未至街亭前,祁山是否已经“为贼所破”了呢?显然不是。

如果你认为这个“贼”就是指张郃援军,麻烦把整句话再翻译一下行吗?

你列的数据不少,站得住脚的却寥寥无几,历次北伐蜀魏军的多寡《三国志》中有记载,不妨回顾一下:

首次北伐:诸葛亮自称“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蜀军多于魏军

二次北伐:亮以数万之众围郝昭陈仓数千人,二十余日不能克,魏军援军未到,诸葛亮撤兵。——蜀军多于魏军。

三次北伐:陈式攻武都、阴平,郭淮迎战,诸葛亮自率众出,郭淮退走,此前两役诸葛亮皆负,郭淮不曾有败于诸葛亮的经历,应该不会“怕”他,那么为什么退走?答案只有一个——兵力不敌。 此役又是蜀军多于魏军。

四次北伐:没有明确的兵力记载,但裴松之认为郭冲说司马懿统帅二十万军队的记载是胡说八道。

五次北伐:诸葛亮再出,明帝令西线坚壁据守,同时令秦朗率两万人增援,可见此两万援军不在于“益有余”,而是“补不足”,以满足防守而不是进攻的需要,据此推断司马懿的兵力最多与诸葛亮持平,而更大的可能是少于对手并无不合理之处。


呵呵,彼此彼此,大哥别说二哥;

首次北伐,如前所述,这个有争议,姑且不论。

二次北伐,这是唯一一次,且有明确记载的。

三次北伐,这又是你的想当然了。散关之役虽不能说全胜,也斩一王双,且全身而退,魏国可是啥便宜也没捞到。郭淮为什么退走?你咋知道是“兵力不敌”,被打跑的就不行?况且你不是说郭淮不怕诸葛亮吗,那连个招呼都没打,就急着逃命干什么?  

四次北伐:没有明确的兵力记载,但裴松之认为郭冲说司马懿统帅二十万军队的记载是胡说八道。

四次北伐,有记载,只是你不承认而已。

五次北伐:什么“益有余”、“补不足”云云,还是你的臆测嘛,根据何在?放着白纸黑字的记载不看,反而想当然地搞什么“合理推断”,你老兄跟司马懿同志真是知音啊~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2-23 18: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2-23, 11:58:53发表
千年兄:

您的对历史资料的取舍是否也有问题呢?

被老兄认为良史的汉晋春秋明确记载诸葛亮自己承认第一次北伐时两线兵力均超过魏军,你却认为还有争论,不能肯定?

最后这次,诸葛亮提兵10万,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你却不认同,改为数万;而把司马的兵力说成10万,乃至数十万。

看看曹爽大举进攻蜀国,不过提兵10万,难道处于防御状态、东线又有明帝亲征的情况下,司马的守军兵力会达到10万?

诸葛亮治军有方,不代表其会打仗。看看其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指挥:
1、郭淮匆忙之间抢占北原,诸葛亮只是派部分人马去争夺,先不说棋慢一着,就是面对营垒未成的郭淮军,也不能继续加以攻击,而不了了之;
2、司马在渭水边背水列阵,这里可没有什么险阻可资利用,但是并不见诸葛亮大举进攻?诸葛亮的胆略在哪里?
3、诸葛亮表面向西进军而企图偷袭东面的阳燧,可惜又被对手识破而破产;
4、已经知道自己生命不远(因为已经在安排后续人选),却不肯主动退军。要知道临阵主将死亡乃兵家大忌,这将给自己的大军带来巨大的危险。
5、过于谨慎,不敢向东进攻武功,而逼迫司马出来迎战。这一点本来是司马最担心的。
6、反而是被认为畏蜀如虎的司马还有万骑出击的行动。
其他不多说,松风兄前面已经多有阐述。
总之,司马对诸葛,在此前并没有什么屡战屡败,唯一的一次交锋就是第四次北伐,胜败还在两说——歌颂蜀汉的汉晋春秋说诸葛干掉司马3000,而宣帝纪则说司马干掉诸葛上万。其实不过是个平手而已。
因此,本次作战,先有魏国两线作战,再有明帝下令西线死守并派人监督司马,由此我们怎么能说司马由于对诸葛屡战屡败而畏蜀如虎呢?
是否也要把曹操退守官渡和陆逊退守虓亭也一起归入畏敌如虎的概念呢?

关于首次北伐的兵力记载,都说了是个理解问题,所以存在争议;你老兄也就看准这条不放,而对《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屡战屡败,“畏蜀如虎”又视而不见,大伙还是半斤八两啊~  

最后这次,诸葛亮提兵数万,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你老兄却不认同,改为十万;而把司马的兵力说成连10万都没有,这点兄弟可就比不上了,毕竟连《晋书 宣帝纪》也没吹捧到如此程度哪~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2-24 11: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啥不同,“畏蜀如虎”又不是习凿齿说的,也是时人的原话,咋到老兄这里就不算“历史事件的记载”了?  

四次北伐,上邽首败,复大败,后张郃遇伏败亡,这就算“一次失败”?

裴注先有“宣王督张郃诸军,雍、凉劲卒三十馀万”之记载(8),又载吴大鸿胪张俨作默记,其述佐篇论亮与司马宣王书曰:“汉朝倾覆,天下崩坏,豪杰之士,竞希神器。魏氏跨中土,刘氏据益州,并称兵海内,为世霸主。诸葛、司马二相,遭值际会,讬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汉,或册名於伊、洛。丕、备既没,后嗣继统,各受保阿之任,辅翼幼主,不负然诺之诚,亦一国之宗臣,霸王之贤佐也。历前世以观近事,二相优劣,可得而详也。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昔子产治郑,诸侯不敢加兵,蜀相其近之矣。方之司马,不亦优乎!”甚至还具体提到“战士不满五万”,这些都是颇有说服力的数据。

俺也再请教一次,敢问诸葛比司马兵多的出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2-24 16: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老兄看来对裴注基本是不屑一顾的,无怪乎连《三国志》正文也不大放在眼里;

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张郃传》)

老兄不会认为这也是演义内容吧?  

关于郭冲五事,前面都说了裴松之只是对某些人的所在位置有怀疑,并没有说“雍、凉劲卒三十馀万”不可信;好比裴松之对《武帝纪》里“兵不满万”也是嗤之以鼻,难道能推出官渡之战是子虚乌有?  

另外顺便说下,《三国志》里的“相”不一定就是指丞相,别忘了蜀汉还有“四相”,作过丞相的有几个啊?

最后,俺再次虚心请教,敢问诸葛比司马兵多的出处?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2-24 20: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从那段话中恐怕丝毫体现不出来“‘皆多于贼’是张郃援军未至的情况”吧?还是要提醒阁下:首次北伐的关键一战——马谡、张郃的街亭之战决定了蜀军无功而返,诸葛亮会将张郃军的因素排除出去而反省首役的失败吗?不要忘了诸葛亮的这番话是在总结整个战役的得失。

都解释给你听了,至于接不接受那是另外一回事,所以我才说存在争议,当然你要自我陶醉于所谓“正确理解”倒也无妨。

之所以在“这么一小段文字上来回捣鼓”,是因为这段文字出自被阁下认为“为诸葛亮说公道话的良史”《汉晋春秋》,且是出自诸葛亮自己之口,其实这段话很清楚,并不会造成什么歧义,只是阁下对这段记载显然不愿正视。不知“某些人”是否只有做到对此避而不谈才能不让阁下“奇怪”。

所谓司马懿“屡战屡败”、“畏蜀如虎”,显系夸大之辞,诸葛亮在历次北伐中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并无须探讨,且其与司马是互有胜负,远谈不上令司马“屡战屡败”,司马坚守不战并非是“畏蜀如虎”,而是一种对敌的策略。

另外有个问题一定要清楚,就是战斗、战役、战争这三个层次,胜负的偶然性是逐渐降低的。


看看,我没说错吧?同样是出自于《汉晋春秋》,“皆多于贼”就大加渲染,“畏蜀如虎”就变成“夸大之辞”,你的逻辑不能不让我感到“莫名惊诧”~  

贬低裴注?此话从何谈起?裴松之对郭冲五事的评价,我个人是赞同的。

光“有”记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还要深入分析记载是否合理。

这里既没有人说过“司马懿兵力就是比诸葛亮少”,也没有人高喊“《晋书·宣帝纪》就是NB!”,最好还是结合当时的情况作冷静的分析。何必如此激抗呢?


那么请你拿出诸葛比司马兵多的证据如何?连个记载都没有,还空谈什么“是否合理”呢?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2-25 19: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不是我接受不接受的问题,事情明白着,按你的说法,那么诸葛亮感慨的应该是推进速度问题,而不是兵力多少问题。为了证明你蜀军兵力少于魏军的观点,阁下显然要么误解,要么故意曲解了《汉晋春秋》中这段话的意思。

不是跟你说了吗,诸葛亮感慨的是在占有优势兵力的情况下没有能够速战速决,如果你实在无法理解我也不强求,但至于是不是“误解”或“曲解”《汉晋春秋》的原话,恐怕足下也没资格来定论吧。  

对记载的探讨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不能说这处记载是正确的,那么出自同一书的另一记载就一定也是正确的,显然不能因两段记载“同样出自《汉晋春秋》”,就判断它们自然具有相同的可信度。如果你对此逻辑感到“莫名惊诧”的话,那么阁下恐怕要加强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了。

那么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皆多于贼”就是“没有歧义”,“畏蜀如虎”就是“夸大之辞”?  

不是说是个记载就可以当作证据的,如果对当时魏蜀对敌的形势有基本的了解的话,那么并不难得出蜀军兵力多于魏军的可能性要比魏军多于蜀军的可能性大的多的结论。既然阁下也强调“合理”那么总要说出一番站得住脚的道理来。您说是吧?

你连个记载都没有,光拿什么“可能”、“或许”作挡箭牌,未免比空中楼阁还搞笑吧?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1 09: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01, 0:15:45发表
请教:
魏延也说过: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我们是否也像根据汉晋记载那样得出诸葛亮胆小的结论?

诸葛一生惟谨慎,何况魏延那个计划风险过大,不用也属正常。

但应该区分清楚的是,即便“延常谓亮为怯”,也肯定不是指诸葛亮害怕与司马懿交战;反观后者,“闭营固垒,莫敢争锋”,故谓之“畏蜀如虎”,乃是实至名归~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3 19: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老兄别偷换概念哪,孤注一掷也可以说是胆子大,但未必就是正常情况。

司马懿“畏蜀如虎”,那是有人证,有物证的,有确切记载的;你老兄硬要说诸葛亮怕极了司马懿,也得拿点东西出来让大伙过目不是?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4 15: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万壑松风于2005-03-03, 22:05:12发表
吴书曰:诸将并欲迎击备,逊以为不可,曰:“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今但且奖厉将士,广施方略,以观其变。若此闲是平原旷野,当恐有颠沛交驰之忧,今缘山行军,势不得展,自当罢于木石之闲,徐制其弊耳。”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

如此说来,陆逊自然也应该是不折不扣的胆小鬼喽?

如果按你所说,司马懿“畏蜀如虎”有人证、物证,那么诸葛亮之“怯”又何尝不是有人证、物证呢?

刘备天下枭雄,曹操所惮,陆逊亦然,何足为奇?  

倒是某些人臆测的诸葛亮怕极了司马懿,怎么一直不好意思拿出人证和物证呢?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4 19: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04, 17:53:44发表
哈,在蜀汉那种环境下,还有谁敢说诸葛亮胆小?
关键是,不能有人说司马胆小,就大家都赞同,有人说诸葛胆小,就反对。
魏延是没有说诸葛害怕司马,那时还没有司马对占诸葛呢?也就是说诸葛害怕夏侯懋?因为当时魏国西线司令就是此驸马爷。

老兄又弄混了吧,“延常谓亮为怯”只是针对其不采纳魏延的计划而言,哪里能看出是说“诸葛亮害怕夏侯懋”?  

假如诸葛亮害怕的是夏侯懋、司马懿之流,又哪来五次北伐,屡次大胜,威震八荒?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7 14:4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哦,看来老兄还是不能接受四次北伐司马大败的事实咯?

三战皆负,损兵折将,乃至“畏蜀如虎”而不敢复出,也“不过是个平手”?

咱俩彼此彼此~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9 18: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08, 1:59:06发表
千年兄:

首先,诸葛确实在上邽附近击败企图截击的魏军,不过这支魏军兵力不多,也不是司马带领,此时司马还在由关中进军陇右途中。
其次,那个斩首3千,不过是魏延迎战的战果,当然魏延是诸葛亮派遣的,不过想想马谡也是诸葛亮派遣的,就明白这里面诸葛亮并没有亲临指挥所占有的胜利功劳该怎么评价了。
而随后魏延反而被司马击败,损失惨重,当然有人不承认而已。
最后,虽然在撤退中,射伤张郃并造成其死亡。可是毕竟蜀汉本次战役的基本目标没有达到!!!这才是关键所在。

如此说来,部下战败,主帅倒是毫无责任咯?

那街亭之败,不过马谡咎由自取,与诸葛何干?

所以我说,诸葛亮一生不败,战无不胜~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15 19:0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15, 2:17:48发表
哈哈,还真没见过吹捧诸葛亮到这等地步的!!!

打败了就是部将咎由自取?打胜了一次,就是诸葛派人有功,都记在其头上?连亲自在战场指挥的魏延,其传里提都不能提一句?这推卸责任和抢功的本领真够可以的。

老兄还是把你那逻辑理顺了再来说话吧。

司马懿同志把张颌派出去,不但被打得落花流水,张颌也中计挂了,到头来还被吹嘘成什么“大胜”,这等乾坤大挪移的功夫岂是吾辈所能望其项背啊~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17 17: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哦,还是不敢正面回答嘛;  

那我直接问好了:张颌是不是司马懿派出去的,他挂了司马懿有没有责任?硬要说别人“盲目崇拜”,其实还不是彼此彼此。

另外什么“斩俘万计”云云根本是没影的事,否则陈寿怎么不大加吹嘘一番?

四次北伐,自得名“畏蜀如虎”以来,就一直是“闭营固垒,莫敢争锋”,试问怎么个“主动出击,斩俘万计”?就是用落雷还要提防打到自己啊~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22 13: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21, 20:14:22发表
哈哈,没有否定张郃乃司马派出,我要告诉你的是张郃追击与晋书记载的追击不是一码事!!拜托,不敢面对这样的历史事实吗?
那陈寿本来就是诸葛亮的崇拜者,看看整篇三国志,可有人能享受到诸葛亮的待遇?因此,无端否定晋书记载才是盲目崇拜诸葛亮的最大表现。
——一直是“闭营固垒,莫敢争锋”,
那请问:魏延三军赴拒的是哪路进攻大军?如果司马闭营固垒,怎么会出现汉晋春秋记载的斩首3千?不觉得不能自圆其说吗?

先别急着指摘别人,把字看清了再来发表高论不迟。

我说的是:

四次北伐,自得名“畏蜀如虎”以来,就一直是“闭营固垒,莫敢争锋”,跟斩首3千有什么矛盾?难道这么简单的时间先后都分不清?

晋书不是靠某个人在那高喊就立得起来的,你不如把唐太宗那段话理解清楚以后再来“自圆其说”吧~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3-31 13: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3-28, 19:08:50发表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3-22, 5:44:34发表
先别急着指摘别人,把字看清了再来发表高论不迟。

我说的是:

四次北伐,自得名“畏蜀如虎”以来,就一直是“闭营固垒,莫敢争锋”,跟斩首3千有什么矛盾?难道这么简单的时间先后都分不清?

晋书不是靠某个人在那高喊就立得起来的,你不如把唐太宗那段话理解清楚以后再来“自圆其说”吧~  

当然有关系,因为实在太清楚,那个斩首3千,就来自司马发动的两路进攻!!!
如果老兄坚持某将军批评司马畏蜀如虎后就闭营固垒的话,那么这个斩首3千就不可能发生。
——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
请看清楚,得名畏蜀如虎在前,发动进攻在后。不知是谁家分不清时间先后就乱发议论?

是不是真的“畏蜀如虎”,单靠几个人的评价显然不够,还得有像“斩首三千”这样的物证才能名副其实。故而四次北伐大败之后,不敢复出,才成就“畏蜀如虎”之名,这个先后顺序搞清楚了吗?

另外,不知你所吹嘘的司马大破魏延的记载又见于何处?

无奈之下,终于还是要把“俘斩万计”的杏黄旗祭出来了,这招真是屡试不爽啊~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4-2 12: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建议老兄还是去补习一下史学史的基本常识,官修正史,夸胜讳败,本是常理,所以你在《三国志》正文里是不可能找到诸如“斩首三千”的记载。唐初修《晋书》,根据的是前朝的官方资料,司马懿的形象自然又被大为拔高。

然而自《通鉴》以降,历代史家多采汉晋“斩首三千”之说,而不提晋书所谓“俘斩万计”云云,再加上唐太宗那一段评论,想必不全是巧合罢?

另外,关于“七擒七纵”,《华阳国志》和《汉晋春秋》都是有记载的。至于具体次数是不是七次,其实没有太多讨论的必要。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4-2 17: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2, 14:50:04发表
两位老兄:
那么请教:如果陈寿不敢得罪司马氏,为何在不敢记载斩首3000的情况下,把司马的战功也抹掉了?这还不一样得罪司马氏?解释不通吧?
唐朝的为何要替司马懿吹牛?难道他们不知道唐太宗对司马懿的态度吗?还敢如此明目张胆地为司马懿歌功颂德?没有理由呀?
至于从何年开始,整个历史就进入了吹嘘诸葛亮的时代,早已有专论,这里就不说了。

几擒不重要?可以肯定地是一定有一擒,否则不可能把孟获搞到成都去。
我们都知道,从最后的结果看,诸葛亮根本无必要几擒孟获,因为它最终并不打算让孟获留在南方,所以根本无必要让其什么口服心服。
如果此人口服心服的话,就会留在南方统治当地,而如果要带到成都去软禁,则只要擒住他即可。
试想,诸葛亮大军深入不毛之地,必然希望尽快结束作战,而不能长期深陷其中。这样如果在七擒之中,有一次孟获不回来跟诸葛亮交战,而逃入深山躲避,那诸葛亮的南征可就旷日持久了。
因此,从政治上看,根本无让孟获心服的必要;从军事上看,也绝不能这样多次放回孟获。

司马懿在西线作战时有什么战功?至于对孟达、公孙之流的战绩已经被吹嘘的不少了,你总不能要求陈寿再无中生有地给某人脸上贴金吧?

唐朝修晋书,根据的是前朝官方资料,当然是歌功颂德居多,这和唐太宗本人的看法没有什么关系。

诸葛南征,攻心为上,这本来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否则怎么又会有“百姓巷祭,戎夷野祀”的现象发生?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4-3 11: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3, 9:39:53发表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4-02, 9:37:04发表
司马懿在西线作战时有什么战功?至于对孟达、公孙之流的战绩已经被吹嘘的不少了,你总不能要求陈寿再无中生有地给某人脸上贴金吧?

唐朝修晋书,根据的是前朝官方资料,当然是歌功颂德居多,这和唐太宗本人的看法没有什么关系。

诸葛南征,攻心为上,这本来是再清楚不过的事情,否则怎么又会有“百姓巷祭,戎夷野祀”的现象发生?

那问题就来了:
同样是根据前朝资料修史,资治通鉴怎么与晋书取材完全不同?(指这个问题)。
这不明摆着里面有个人的好恶在其中吗?
可是问题又回来了,唐朝的人干吗要吹嘘司马懿?好像有人提醒我,要注意唐太宗对司马懿的态度,我同意,但是关键是,我们在多少年之后要注意唐太宗的意见,房玄龄在当朝难道不要注意唐太宗的意见吗?至少不能替司马懿吹牛是必然的吧?

所谓攻心为上,只是马谡的建议,诸葛亮想采纳。但是是否贯彻执行?
从实际情况看,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主要少数民族头领大多被搞到成都软禁中,如果达到攻心为上目的,无须如此;留下的统治者基本为诸葛亮委任的军官;
——把当地有战斗力的万人都集中搞到成都,并编入北方作战部队,使南方没有了叛乱的基础,这个也证明并不是靠攻心来解决以后继续叛乱问题的;
——三国志各个记载都表明,在几个平叛战场,都是靠血腥厮杀才得以达到目的,而不是什么攻心。

而司马懿打辽东,带领4万中央军,对手却还是超过司马。而且,大雨、交通等问题也很大。但是司马这个胜利乃公认的。
至于诸葛亮的胜利,多有争论。平南作战,你能够给出对手最大的作战兵力吗?而且分散在3个地方,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对手。

看贴要仔细,《晋书》所根据的是官方资料,就好像日本教科书说他们没有侵略过中国一样,莫非这里面就没有个人的好恶?《晋书》的史料价值能和《资治通鉴》能相提并论吗?

唐朝的人没有必要吹嘘司马懿,唐太宗虽然是皇帝,但《晋书》具体写成什么样他也管不着,所以只是加了几篇评论了事。

关于南征,你老兄又闹笑话了,《汉晋春秋》明明记载:

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

具体到任用少数民族酋帅,给予其权力,《诸葛亮集》、《华阳国志》等都多有记载,哪里可能都是什么“委任的军官“来统治?

平南战役本来只是初试锋芒,以后历次北伐才是大仗大阵,司马懿对公孙之流或许能绰绰有余,何以在西线作战占有优势兵力时反而一败再败,乃至最后龟缩不出,你倒解释看看?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4-3 11: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3, 10:24:04发表
哈哈,如果面对敌人固守,只有假装屯田或者送些妇女头巾,我以为这在战术上实在不值得称颂吧?

如果自知出战必无胜算,只有假装请战或者龟缩不出,这样的战术才真正算的上高瞻远瞩,万失无一吧?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4-3 11: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3, 11:41:10发表
哈哈,如果自知出战无胜算,而且也没有必要出战的话,还要出战的人能做诸葛亮的对手吗?
是否,非要敌人不能胜也要出击才随各位想让诸葛亮胜利的心愿呀?

哦,这下终于承认自知不敌,没有胜算了?  

事实本来如此,至于魏明帝为何病急乱投医,请鬼看病人,老兄不妨再研究一番~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4-3 12: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3, 12:23:02发表

QUOTE:
原帖由青蓝于2005-04-03, 4:02:10发表
老燕, 我没说是司马懿要主动寻战不知进退, 而是按耐不住部下, 被迫率军出战. 结果吃了大憋跑回来. 此其一也.

打仗有很多种, 重点就是对于自己面前的战情做判断, 张合力柬勿追, 恐有埋伏, 结果司马懿打死不听, 一定要追. 这还是胜败乃兵家常事?

后来孙权已经撤围, 魏军没增兵, 而且这些消息不是普通士兵能知道的? 魏明帝的话是白说了.  "权退, 亮胆破"难道是不让士兵知道就能让诸葛亮胆破??

那是你只信汉晋而不信晋书得出的结论,其实我以为两者记载都是确有其事,所以总的情况就是,双方互有杀伤,无胜负,所以在三国志里你看不到任何一方打败另一方的记载。

其实战前的劝告基本都有,比如曹操冒险奇袭乌巢前,远征乌桓前等等,只不过主帅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决定采纳与否。如果曹操奇袭乌巢失败,就会证明劝说的人无比英明。
所以,所谓胜败乃兵家常事,就是这个道理。

士兵不知道,指的是诸葛亮的士兵,但是诸葛亮一定知道。诸葛亮此次倾全力出击,主要还是想依靠孙权的大举进攻牵制魏军,这样诸葛亮才有可能取胜。一旦孙权撤走,你认为诸葛亮会以为仅靠自己一路能打败整个魏国?

这里有个最明显不过的漏洞,如果司马懿对阵诸葛亮时真有什么“俘斩万计”的表现,陈寿《三国志》为什么不记载?

讳败可以理解,夸胜难道也是禁忌?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4-5 22: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老兄就别推三阻四了,能不能请你告诉我,被你称作“最客观”的陈寿,为什么对司马懿唯一的一次对蜀作战胜利只字不提?

莫非他还有什么难言之隐?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4-9 17: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08, 23:40:21发表
哈,这个我前面早就说过,只是你不认真看:
在这次战役中,双方互有胜负,互有杀伤,既有魏延的先胜一阵,也有魏延的后败一场,最后双方均没有形成决定性胜利,打成平手,相持在祁山一带,直到诸葛亮粮尽退军。
这样的结果,你老兄让陈寿记载谁家大胜呢?
如果不愿承认诸葛亮仅有的胜利(其实还是人家魏延打的,诸葛亮自己据守大本营),最终不过平局,那只能证明老兄对诸葛亮的感情太深了,太过崇拜而不能自拔了。

你到底想说什么?只听说打败仗不敢记的,没听说打胜仗也不敢记的。

假如司马懿果真如你所说,在四次北伐时打了胜仗,陈寿为什么不记载?

像《晋书》那种“俘斩万计”之类的牛皮,连陈寿都是不屑一顾的,也只有某些人还拿个孤证自我陶醉地不行,不知究竟是谁“盲目崇拜”?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4-15 17: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4-15, 10:58:04发表
这就是陈寿的公正之处!!!
如果一次战役,中间有两次比较激烈的交战,双方互有胜负、杀伤,你让公正的陈寿记载谁家胜利呢?
我从不盲目崇拜,所以我也从不轻易否认汉晋的斩首3千。

秉笔直书,才能算是“良史”,原本一清二楚的事情,硬是藏着掖着不敢记载,这算哪门子“公正”?

何况你对于我的问题一直在偷换概念,我并不要求陈寿对四次北伐的最终胜负下一个定论,但奇怪的是为何像“俘斩万计”这样明显有利司马懿的“局部胜利”都不记载?

陈寿之《三国志》,对魏、晋人物多有回护,对擒孟达、灭公孙之流尚且不惜笔墨,更无舍此大胜不记之理。但为何最终对“俘斩万计”云云一字不提?答案其实很清楚:要么陈寿从未见过这段史料(可能性很小);要么,压根就是子虚乌有。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5-21 20:4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5-06, 0:41:23发表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4-15, 9:37:08发表
秉笔直书,才能算是“良史”,原本一清二楚的事情,硬是藏着掖着不敢记载,这算哪门子“公正”?

何况你对于我的问题一直在偷换概念,我并不要求陈寿对四次北伐的最终胜负下一个定论,但奇怪的是为何像“俘斩万计”这样明显有利司马懿的“局部胜利”都不记载?

陈寿之《三国志》,对魏、晋人物多有回护,对擒孟达、灭公孙之流尚且不惜笔墨,更无舍此大胜不记之理。但为何最终对“俘斩万计”云云一字不提?答案其实很清楚:要么陈寿从未见过这段史料(可能性很小);要么,压根就是子虚乌有。

千年兄:
三国志最基本一点:简洁。因此,如果以此作战是互有胜负和杀伤,自然没有记载的必要。这也是我以为汉晋春秋和晋书记载都确有其事的基本点。
三国志没有司马懿的个人传记,请问:记载在谁的传记里呢?如果记在明帝纪里,那就是战略性的胜利,至少先败后胜,大体胜负相当的一次局部交战,没有必要记载吧?
而擒孟达、消灭公孙都是完胜,而且不乏战术特点,自然有记载。

简洁不等于简略,如官渡之战、汉中之战等都是互有胜负和杀伤的大战,陈寿又怎么不像你说的只简单记个结果了事?

蜀汉历次北伐才多少人,居然一次就能被“斩俘万计”,这还能算“局部”失败?离亡国都差不远了。而号称“良史”的陈寿居然一字不提,这其中的奥妙实非我辈想象所能企及~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千年一叹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裨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
帖子 308
编号 101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5-5-22 19: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5-22, 9:47:15发表

QUOTE:
原帖由千年一叹于2005-05-21, 12:43:43发表
简洁不等于简略,如官渡之战、汉中之战等都是互有胜负和杀伤的大战,陈寿又怎么不像你说的只简单记个结果了事?

蜀汉历次北伐才多少人,居然一次就能被“斩俘万计”,这还能算“局部”失败?离亡国都差不远了。而号称“良史”的陈寿居然一字不提,这其中的奥妙实非我辈想象所能企及~  

千年兄:
你这样说可就大错了。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消灭袁绍、统一北方的基础,而且一战消灭袁绍8万人;
汉中之战,最基本的一点,刘备夺去了此前属于曹操的汉中战略要地,这些都是第四次北伐战役根本不能比拟的。
如果想寻找一些战例,最好要找合适一些的呀。

你说“互有胜负和杀伤”的战斗就可以忽略不计,然而陈寿却都记载了,而且还比较详细,不知道是陈寿记错了还是我看错了?

一次战斗,光阵亡和俘虏的就数以万计,不知道你在汉末三国时期能找出几次堪与之相“比拟”的战例?就算是我引喻失义罢,但这年头不都流行吹牛不打草稿吗?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13 09: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912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