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华简《保训》谈
性别:未知-离线 大多数人
(不是生煎)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9
帖子 934
编号 100723
注册 2007-1-13


发表于 2009-4-20 11: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请河神老爷出来帮个忙,帮完忙,用八抬大轿送他回河里,这个很容易理解啊。
至于河神老爷是附在草人上或是泥人上,那就看情况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大多数人
(不是生煎)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9
帖子 934
编号 100723
注册 2007-1-13


发表于 2009-4-20 14:5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悼红狐 于 2009-4-20 09:38 发表
《今本竹书纪年》都认为是作伪,但一只错简的发现(将成王十五到十七年错置于武王年间),间接证明了并非全伪,我觉得认定作伪这件事上,需要谨慎,别的不说,《文子》现在没谁说作伪了吧,《孔丛子》也没谁说是 ...

阎若璩证尚书的办法已经很有偏颇,王国维对《今本竹书纪年》的疏证就更走极端了。

昔元和惠定宇征君作《古文尚书考》,始取伪古文《尚书》之事实文句,一一疏其所出,而梅书之伪益明。仁和孙颐谷御复用其法,作《家语疏证》,吾乡陈仲鱼孝廉叙之曰:「是犹捕盗者之获得真赃。」诚哉是言也。余治《竹书纪年》,既成《古本辑校》一卷,复怪今本《纪年》为后人搜辑,其迹甚着,乃近三百年学者疑之者固多,信之者亦且过半。乃复用惠、孙二家法,一一求其所出,始知今本所载殆无一不袭他书。其不见他书者,不过百分之一,又率空洞无事实,所增加者年月而已。且其所出,本非一源,古今杂陈,矛盾斯起。既有违异,乃生调停,纠纷之因,皆可剖析。夫事实既具他书,则此书为无用;年月又多杜撰,则其说为无征。无用无征,则废此书可,又此《疏证》亦不作可也。然余惧后世复有陈逢衡辈为是纷纷也,故写而刊之,俾与《古本辑校》并行焉。

王国维的方法是“一一疏其所出”,这种两书有文字相同或相近,就简单认为是一方抄袭另一方的方法,在论坛还要被鄙视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5 07: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80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