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秘密立储制度好不好?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1-22 12: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宋朝在储君这个问题上还比较好,多数都是顺利过渡,相比唐朝是比较血腥的。

其实君主和储君的关系也是耐人寻味,君主立了储君,手下大臣的重心必定要有所转移,毕竟储君代表未来,而且储君已经得到君主的认可,支持储君也名正言顺。储君一方面要迎合君主,稳固自己的位置,另一方面又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建立自己的威望和班底。于是储君反而成了君主最大的威胁者。

所以破解的关键在于君主提前退位,设立储君实际已经意味着承认对方已经有了掌控国家的能力,既然如此就应该提前退位,也可设置一段固定期过渡,但不可遥遥无期。

君主在位置上一直呆到死,这就很困难了,因为生死不可预测,一方面君主需要立储,另一方面这个储君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接任,战战兢兢。越是英武的君主,储君越不好做,几个著名的皇帝身后事都处理不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5 08: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0 Jaguar 的帖子

此言差矣,皇位更替与继承家产有本质的区别。

皇帝的素质决定一个王朝的兴衰,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避免了争位斗争,但却丧失了对继承人的选择权,长子是一个庸才,也把皇位传给他?那是对国家和百姓的极度不负责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5 08:4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2-2-7 16:30 发表
秘密立储等于是把皇室、君臣共享的这个权力完全收归皇帝一个人掌握了,极大地加强了皇权,并使皇帝在驾崩前不受皇储的威胁。这个制度好不好不好说(原则上我认为加强个人集权的制度应该是不好的,不过我说不清楚 ...

秘密立储有一个隐患就是皇帝突然去世。

1、执行者更改皇帝的意志。
2、增大弑君夺位的可能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6 09: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吴元叹 于 2012-2-15 10:28 发表


嫡长子继承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政权的平稳,在中国古代大部分朝代,天子都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在这种情况下,政权的平稳是第一要务。一个昏庸的皇帝,在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下,他的个人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 ...

除非是君主立宪,否则皇帝的个人素质其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至于说皇子之间的竞争,单纯竞争并不是坏事,关键是竞争要处于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1、皇子不可给太多的权力,象朱元璋一样,给几个儿子很大的军权,那肯定是祸根,嫡长子继承制度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心疼孩子可以给一些福利,但不要给权力,给权力反而是害他,权力越大越危险。

2、大臣的投机钻营在什么时候?那是在储君确立之前,一旦确立储君,并公开化,哪个大臣还会继续投机钻营,脑子糊涂了?已经确立了三子是太子,大臣还会继续支持老大么,不会了。储君已经确立,大臣继续支持其他皇子是什么情况,那就是认为皇帝可能废储君,皇帝自己摇摆不定就不能怪大臣投机钻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6 09: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aguar 于 2012-2-15 22:13 发表




这又回到了天下到底是皇帝一人私产,还是天下公产的问题。若是皇家私产,当由皇帝私人决定,若是天下人之天下,在不能普选公投的情况下,由天下人认可的一套程序产生继承人。

如果是皇帝秘密建储,至 ...

我既反对嫡长子继承,也反对秘密建储。

我主张立贤,同时是建储之后立即公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7 12: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1、立贤当然只是相对的,在诸多皇子中选一个最适合的作为储君。

2、皇帝当然有辨别贤的能力,就象一个家长,自然知道哪个儿子的本事大,可以接自己的班。

3、立贤与立长有时间上的区别,对于立长,嫡长子从一出身开始就明确了第一继承人的地位,问题是谁知道他是不是一个笨蛋?比如司马衷之流。立贤则不同,可以根据后天的成长观察其能力。

4、皇子之间的争斗主要取决于皇子拥有的权力,比如朱隶。

5、在封建社会,皇帝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除非是大权旁落了。而权力跟责任是对等的,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能靠制度来约束皇帝那已经是君主立宪了,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12-2-17 12:2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7 22: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Jaguar 于 2012-2-17 21:31 发表


既然假如皇子贤于嫡长子可以被立,那么为何皇族宗亲又有贤于皇子者,又被排除在外呢?所以你的“诸多皇子选贤”仍然是基于宗法制度,宗法制度则必然归心嫡长子。假如要变更嫡子,大可以像汉光武帝那样通过废 ...

皇族宗亲没有排除在外,如果皇帝没有后代的话,他们的机会就来了。但一般情况下,很少有皇帝在有儿子的情况下会把位置传给别人。如果赵匡义真是他哥哥传给他的可算一个例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8 12: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2-2-18 10:44 发表
如果皇帝真的有辨别贤愚的能力,那么立贤确实不错,甚至可以达到“开明专制”的地步。
不过那根本不可能。
真是立贤那肯定是天下大乱,不管这个选择基础是限制在皇子,还是皇族。
除非选择基础扩大到全体公民 ...

立贤也不过是矮个里选高个,远没有达到“开明专制”的地步,皇子们从小衣食无忧,跟那些通过竞争产生的大臣相比,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立贤会不会乱取决于权力分配,权力给多了,立长立嫡也会乱,不给权力,立贤也乱不起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8 12: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58642modemeng 于 2012-2-18 10:49 发表
岱公有些一厢情愿了

李渊何尝不是综合考量才立太子

而且到了明朝,自成祖以后那个王爷要是没事瞎蹦跶显示出“贤”来

就离被收拾不远了

李世民的情况不一样,李世民掌握了太大的权力,由不得李渊了。

皇帝与太子的矛盾是另一个话题,太子要是威胁皇帝,立嫡也是一样的性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8 17: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2-2-18 13:19 发表


立贤会乱,不是指“立”以后的事情,而是指“立”之前,表现“贤”和考察“贤”的这个过程。给权力让各位皇子去办事,去表现,去竞争,那铁定朝廷会四分五裂,诸皇子斗到不死不休。不让办事的话,怎么表现, ...

将国家权力赋予皇子乃取祸之道。

至于辨别能力不是问题,汉景帝立刘彻的时候也是直接就立了。

QUOTE:
当然,如果第一顺位继承人实在不靠谱,或者皇帝实在不喜欢他,那可以在规则内变通。比如,刘启通过立离异女人王誌为皇后,迫使太子刘荣死于非命,从而顺理成章地立已经变成唯一嫡子的皇九子刘彻为皇储;刘秀通过更换皇后,让已经是太子的嫡子变成了庶子而废为东海王;李世民通过冷落李承乾使其犯错误,而名正言顺地废掉其继承人资格。

这些例子都说明,从皇位延续的角度出发,皇帝是想立贤的。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12-2-18 17: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2-2-19 11: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五袋石果 于 2012-2-19 09:14 发表



我也认为,皇帝,至少是有很多皇帝,是想立贤的,不过是立贤这种模式行不通,所以才打着立嫡的旗号,在规则内寻求变通。
象李承乾被废,空出来的位子,李世民未必是想一定留给嫡子,不过是规矩是这样,变 ...

立嫡长:皇子是有明确顺序的,拿李世民的儿子来说,第一位就是李承乾,第二位就是李泰,第三位就是李治。
立贤:皇子之间没有顺位优势,觉得谁行就谁上,谁来当裁判,当然是皇帝老子。

-----------
如果原则是立嫡长,实际却不按规矩办,那才是取乱是道,李世民想立李治,就得先把李承乾、李泰打倒,如果李世民想立李恪,那么还得把长孙皇后也给打倒,问题是李承乾、长孙皇后这些人肯俯首称命么,你都要搞我了,我还不来反你?

立贤则没有这个问题,本来就没有顺位优势,直接立就可以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8 12:2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43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