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谈谈中国历史上的异族征服, 汉胡之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及汉胡之争对中国的影响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3 22: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赵匡胤之前,后周对契丹也是攻势,所以不能说因为赵匡胤的统一阻止了契丹的南下,其实是契丹的弱化给了赵匡胤统一的时机。少数民族政权有一个特点,汉化程度越高,进取心就越低,契丹政权毕竟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

异族人的水平是越来越高?契丹人已经汉化程度很高了,而女真人相比属于野蛮人,后面的蒙古人则更加野蛮,事实就是更野蛮的人笑到了最后。

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路径截然不同,东方一直是以中国的中原为核心,而西方是一个开放的竞争环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4 08: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岳光寒 于 2010-1-13 22:43 发表
野蛮人通过武力取得领土固然容易,但是统治汉人领土的能力就要看他们对汉人的了解程度了,仅靠武力是统治不了的。所以不管女真和蒙古开始的时候有多野蛮,得到汉人的领土后,都不得不按照汉人的方式来统治,当然,也会有他们自己的特色。辽虽然已经高度汉化了,但金后来的汉化程度又超过了辽,元则稍有些退步,但总体趋势不变,到了满清就到了极致了。
至于进取心问题,这是没办法的事,汉人领土上汉人远远多于外族人,想统治就得用汉人的模式,而农耕社会自给自足的本质会消磨进取心,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人只有觉得自己按现状走下去日后会吃不上饭,才会出去开拓进取,而汉人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会让人安于现状,反正有饭吃,干嘛出去抢?

后周对契丹的攻势是在南方尚未统一的情况下,甚至北方也未统一,后周仅以北方的领土人口和资源与契丹决战,我不认为这种攻势有任何国力上的优势,只能说柴荣死得很及时,而契丹那时由于内政的原因,未能采取任何攻势,但是注意,那是暂时的,如果说契丹的进取心那个时候就没有了显然还为时尚早。后来辽景宗发动了数次大规模南侵,萧绰和辽圣宗也屡屡南下,所以说“睡王”时期的温柔契丹只是暂时的,这一点确实给赵匡胤的统一争取了时间。但如果不先统一而是先去夺燕云失地,我觉得汉人达不到收复失地的目的,而且会引火上身,契丹和北汉是勾结在一起的,光北方就面临两个方向的敌人,尽管经过了禁军改革,军队更加精锐了,但规模还不够,分身乏术,南方若是趁机也捣乱,中原政权腹背受敌,不堪设想。

异族逐渐汉化,才能保持执政的稳固,这哪里还是异族的执政水平,明明是汉族的执政水平嘛。

契丹的进取心确实不强,否则也不会签订那么什么盟约了,契丹人还真是执行了,后来灭辽的时候大家都看到了,北宋的虚弱暴露无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4 16: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10-1-14 13:06 发表

这点我不能同意。蒙古人在发动襄樊战役的时候,已经征服了伊斯兰世界,并非成吉思汗时代那些草原上的野蛮人了。同理,辽、金的文明程度也远高于匈奴、突厥。。。这也是为什么汉、唐武功远远强国宋朝的原因之一。

金灭辽和蒙古灭金就是走的野蛮战胜文明的路子。

辽的文明程度高于女真,被女真多灭,女真分为熟女真和生女真,熟女真服从辽的统治,是生女真推翻了辽。

而女真的文明程度又高于蒙古,被蒙古所灭。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4 16: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congwanshui 于 2010-1-14 16:14 发表
灭辽时的宋和盟约时候的宋水平不一样吧, 太平久了, 战斗力明显下降了!

为什么会太平,因为契丹人已经退化了,实力衰弱了,所以才能太平。

后期,北宋与西夏的战争更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5 08:4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公主无疑混淆了质与量的问题,中原正统政权存在一个庞大的人口和土地基数,游牧民族往往人口基数太少,所以想一步登天是很困难的。

不管是辽、金、清,都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来增大自身的人口和土地基数,他们都出现过打到京城又退回去的情况,就是因为能打下来,但无法占领,所以需要3到2的过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5 09: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10-1-15 08:51 发表
汉唐之所以威武,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对手是3;两宋之所以受制,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对手是2,最终灭掉南宋的蒙元基本上也是 1.5 了;南陈灭亡时,他们的对手(隋)也算是 1.5 了。。。而你也同意异族由于人口基数问题 ...

公主试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及朝政跟南宋一模一样,但面积和人口只有南宋的十分之一,就在蒙古的边上,能抵挡住蒙古人的铁骑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10-1-15 12:0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1 天宫公主 的帖子

我并没有打算用高丽作为例子,高丽能抵抗很长一段时间跟地形有很大关系,蒙古骑兵对山地显然不如平原的优势大,金、西夏、西辽等国都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便于发挥骑兵优势。

南宋能得以维持也与地理有关,蒙古骑兵不善于江南水网地区的作战,所以南宋守住襄阳后蒙古人就无计可施。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3 08:4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1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