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凤鸣山韩家将武力分析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14 08: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此战例倒有些有趣,韩瑶、韩琼两人双战赵云,先是不分胜负,后是赵云拖枪而走,反而是加了一个韩琪,倒是被刺中了。

这个韩琪明显实力与韩瑶、韩琼两人有一定差距,所以上去不仅不顶事,还成为被攻击点。武侠小说经常强调这一点,高手相争,庸手上去其实帮不上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14 09: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认为战不下和战不倒还是有区别的,战不倒是回答“能不能战倒对手”这个问题的,想的是能不能击败对手。战不下的意义相对复杂些,理解成战不倒也可以,但理解成敌不住也不是不行。从语气上看,前者更合理,但逻辑上看,前者又不大合理,既然已经占了点上风,为什么多一个人反而碍事?

“子龙拖枪便走”也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他面对三人已经是有些勉强,但三人合围不好撤走,杀死一个以后才好从容撤退,两人不好形成包围圈,三人就可以,吕布也是先荡开刘备才好撤退的。这种理解下,三人作战的目标已经变了,两人作战以击败对手为目的,三人以围困为目的,由于其中一块短板的缘故,韩琪成为了突破口,赵云趁势突围。另一种是,赵云撤走属于一种策略,但看起来有点问题,既然一对三可以杀死一个,一对二反而要采取策略?唯一的解释是体力受损。

我个人的看法,韩瑶、韩琼两人夹击双战赵云,基本是平手,不能断定赵云劣势,韩琪上去助阵,形成了三人合围之势,把赵云的退路断了,这时韩家一方的作战目标由原来的击败对手,让对手撤退,变成了合围对手,不让对手撤退了。由于韩琪实力逊了一筹,被赵云抓住破绽刺死,赵云面对剩余二将无力取胜,选择撤退(怕对手再上一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14 14: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老赵云的武力确实下降了,但具体下降多少,则难确定。我认为唯一可行的方法是通过姜维来定位,因为姜维的战例很多,可以直接定位,再反衬老赵云,不过赵云与姜维不过数回合,想定准不太容易。

演义中一方即将落败,加入一人后扳回均势的战例确实很少,以此观点看,韩琼武力确实可以高看一线。不过这么一个人物竟然不是首先出战,还是严格按照年龄顺序,看来经验主义害死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14 23: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姜维可以与魏延、张翼、王平之流比一下,并不一定非得和赵云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16 11: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诸葛亮是这么认为的,赵云自己也未提出反对意见。

忽帐下一老将,厉声而进曰:“我虽年迈,尚有廉颇之勇,马援之雄。此二古人皆不服老,何故不用我耶?”众视之,乃赵云也。孔明曰:“吾自平南回都,马孟起病故,吾甚惜之,以为折一臂也。今将军年纪已高,倘稍有参差,动摇一世英名,减却蜀中锐气。”云厉声曰:“吾自随先帝以来,临阵不退,遇敌则先。大丈夫得死于疆场者,幸也,吾何恨焉?愿为前部先锋!”

云急上马迎敌。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16 16: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是会把书中人物的评论当作依据的,特别是智力化身诸葛亮的话非常有说服力。
我不认为混战武力和单挑武力是两个概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21 15: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11-19 11:18 发表
马岱兄,孔明不懂武功,所以他说的话纯属对朋友、部下的担心,那是按常规推出老人有什么意外是非常普遍的,赵云已年登七十了(演义说法),那个年代可是人生70古来稀!就好象现在有一个100岁的老人,虽然可能逝去一般!

赵云谏曰:“今张郃亲犯葭萌关,军师休为儿戏。若葭萌一失,益州危矣。何故以二老将当此大敌乎?”孔明曰:“汝以二人老迈,不能成事,吾料汉中必于此二人手内可得。”

忽流星马急报,言孟达、霍峻守葭萌关,今被东川张鲁遣马超与杨柏、马岱领兵攻打甚急,救迟则关隘休矣。玄德大惊。孔明曰:“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

诸葛亮在演义中的角色近乎无所不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21 15: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_Artemis 于 2008-11-21 12:08 发表
这个事件中韩德的表现也非常奇怪.

第一天他四个儿子死了之后,他的反应是"见四子皆丧于子龙之手,肝胆皆裂,先走入阵去了。"

第二次夏侯楙"欲自战",韩德却说"杀吾四子之仇,如何 ...

第一天 韩德是自然反应。
第二次 韩德说“杀吾四子之仇,如何不报!” 实际的意思是“杀吾四子之仇,不得不出战报仇!”

对于武将来说,有些事情明知不可为也要去做,面子为大,所以文丑要为颜良报仇,魏续要为宋宪报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22 09: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11-21 17:11 发表
马岱兄,孔明用黄忠、严颜那是看在他们足智多谋且一定会让张颌他们轻敌,这是战略战术方面,孔明当然是行家。
这里说一下,如果孔明派赵云、马超去,恐怕张颌害怕而不出来了,那就比较麻烦了!所以这里只是强调 ...

孔明曰:“汝以二人老迈,不能成事,吾料汉中必于此二人手内可得。”

意思就是你们以为黄忠老了就不行了,我认为黄忠还行,说的就是武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22 09: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Z_Artemis 于 2008-11-21 17:26 发表

从作者的描述看来,显然韩德的武力是要比他的四个儿子高一些的,这也是合乎逻辑常理的推断。

我是从韩德从之前的“肝胆皆裂”到后来的“言曰”里推断出韩德是上去寻死的。一日之内死了四个儿子,说起话来的 ...

我不认为报仇者就一定比被杀者的武力高,从战例看,韩德显然跟大儿子差不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11-25 16: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35 emony007 的帖子

如果是带着起伏不定的观点看问题,就很难定位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6 08: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22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