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近来无事又看了看三国演义 来说说武力高低吧, 请大家批评指正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8-1 18: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绝对的公平公开公正是不存在的,所以设定条件就有问题。

不公平、不公正是常态,在不公平、不公正的条件下,表现也是有差异的,有些武将形势不利就不行了,有些武将却能力挽狂澜,扭转局面,这就是差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8-3 09: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8-2 19:59 发表
回复 #17 马岱 的帖子
马岱兄,我认为目前三国武评有很大漏洞,就是一战定趋势:意思就是两人第一次交手的趋势决定以后两人交手或相关人物在书中未明言时的趋势,比如A 50回合占了B的上风,两人第二次交手100回合书中明言不分胜负,但武评家往往抠字眼说A占了很大的上风,或者被B 50回合击败的C与A交战时超过50回合未败,武评家们会找出各种理由质疑A、C交战的合理性!
人和人交战状态有时带有很大的波动性,不能简单地定输赢。
比如说:张苞和谢旌两次交手差别很大
1、【张苞大怒,挺枪直取孙桓。桓背后谢旌,骤马来迎。两将战有三十余合,旌败走】
2、【张苞奋勇当先,杀入吴军,正遇谢旌,被苞一矛刺死。】

所以你的许多客观性的论点我非常欣赏!

这个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A 50回合占了B的上风,两人第二次交手100回合书中明言不分胜负”,那么要看这两次的条件是不是有什么不同,战果的差异是不是条件所引起,如果不是的话,作者为什么要写出两个互相矛盾的战例?我想作者没必要这样写。

这个比喻应该是引至张飞对吕布吧,以毛本为例,张飞真的落了下风么?以罗本为例,两人真的只打了50回合么?很多矛盾其实是自己理解偏差的结果。
我主张两个看似矛盾的战例,首先寻求共同点。B说A的成绩是80-90分,C说A的成绩是90-100分,有矛盾吗,看起来有矛盾,但其实是有交集的,A就是90分就两条都迎合了。

如果这样理解就没有矛盾了,毛本:首战张飞并未落下风,罗本:首战张飞与吕布交战超过一百回合。

所以首先要评价一本书里面的逻辑性是否是完整和基本严谨的,如果小说本身的逻辑性存在很大问题,那么就没必要去研究了。

我认为三国演义毛本的逻辑性是完整和基本严谨的,而三国演义罗本的严谨性就差一些,所以我就不会去研究罗本。

关于波动性,要考虑作者究竟有没有引入这个东西,作者对武力波动的幅度是怎么考虑的。
比如张苞两次对谢旌,第一次的外界干扰因素较少,第二次是在吴军大败的时候遭遇,边界条件的影响就大一些。

所以结论是,正常条件下张苞与谢旌三十回合平手,有利条件下,张苞可以斩杀谢旌。我并不认为是武力波动的结果。

[ 本帖最后由 马岱 于 2008-8-3 09:2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8-5 16: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8-4 09:15 发表
马岱兄,三国中有少数武将武力还是有明显的成长变化的,比如说关平,在在赤壁前后,那是一个最多和刘封一个水平的菜鸟,到后来刘封水平依旧,关平已成长为能平庞德、平徐晃的勇将!
还有张颌,虽然三国书中没有 ...

哪个战例显示关平是与刘封一样的菜鸟?我没有见到。

后三国武将水平大大下降不光是看一个张合,张翼是被赵云一回合生擒的武将,在前三国上不了台面的,后来就成了主要将领。

蜀国五虎都死光了,只剩一个魏延了,当然担忧张合了,在前三国魏延也是中等水平,跟五虎差距甚大。

战争当然是千变万化的,但写在书里面是不是就要千变万化呢?如果一名武将的水平忽高忽低,就会让读者搞不清楚到底作者是怎么认为的。这种作品,我认为就是逻辑性比较差了,对于逻辑性比较差的系统,我是不会去讨论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8-8-5 18: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8-8-5 17:09 发表
我明白马岱兄的意思,武将的武力值在一本书中不能有太大的变化才比较容易比较武力的高低,可是在三国长达近百年的战争中,许多跨度达数十年之久的武将武力不发生明显变化那才是不合逻辑!
至于你说‘如果一名武 ...

武评的关键是定位,谁该在什么位置,谁比谁强一点,谁可以击败谁。

如果武将的武力值是浮动的,那么就没法定位,武评也就失去了意义。比如我们认为吕布第一,那是指他在正常状态下,什么时候都是第一,而不是说有时候是第一,有时候又不是。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0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20: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01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