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孔明评罗版三国五虎将武力排名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7-6-19 09: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孔明曰:“须是张、赵二将,方可与敌

孔明故意佯不觑听,对玄德曰:“今马超侵犯关隘,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方可与敌。”

两句话都用了同样的词语,就是“方可与敌”,可见孔明肯定有一句不对,综合全文,自然是第二句。
其次,孔明当时并未见过马超,孔明再神机妙算,也没有千里眼,能亲眼看到马超的武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7-6-19 09: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马超不三合败张郃,马超十余合败于禁,楼主是否认为于禁>张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7-7-19 22: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玄德愈疑。忽报龚都运粮至半途,被曹军围住。玄德急令张飞去救。流星马又报张辽引军抄背后,径取汝南。玄德曰:“云长所料是也。此间滞住吾兵,必使张辽取吾家基业矣。可宜速救老小。”急遣云长救之。两军皆去。不半日,速报玄德曰:“张辽打破汝南,刘辟弃城而走。云长亦被围住。”玄德大惊。又报张飞去救龚都,也被围住了。...............刘辟引孙乾、简雍、糜芳亦至。玄德问之,皆曰:“张辽军至,势不可当,因此弃城而走。辽兵赶来,幸得云长背后当住,因此得脱。”.................原来张飞比及去救龚都,龚都已被夏侯渊所杀。飞与龚都去报仇,杀散夏侯渊,迤逦赶去,却被乐进、徐晃拦住。云长路逢败军,寻踪而去,杀退乐进、徐晃,与飞同回见玄德。
这里的交待很清楚,曹操分军两只,一支去断刘备的粮,这支部队从后面交待就是夏侯渊军。另一支张辽军攻打汝南。攻克以后,关羽抵挡住张辽,刘辟得以逃生,但关羽很快被张辽军包围。
于禁李典并没有去,楼上的判断是有误的,乐进、徐晃也不是第一时间去的,因为龚都首先是被夏侯渊军包围住了,既然是包围住了,那么夏侯渊军的兵力远甚龚都。但后面出现了变化,就是张飞也去了,张飞打败了夏侯渊,这样乐进、徐晃赶去支援夏侯渊,并围住张飞。

至于说张辽又出现在截击刘备的战斗中,我以为属于作者的失误(所以毛氏给改了,既然那边是夏侯渊出战,那么这边夏侯惇出战也与之对应,改动比较合理,张辽换许褚则属于情节需要,并非一定)。前面说了,关羽军被张辽军围住了,所以张辽军不可能在没有解决关羽军的情况下就回来,同样如果张辽军走了,那么关羽军也要及时赶回来,但文中的交待显然不是,因为关羽军隔了很久才赶到。

曹操分军两支作战,其余的人当然待在原地,等时机攻打刘备。刘备既然要逃跑,当然是围攻,这里需注意刘备和赵云是择一路而突围(也就是说是曹操不能预先估计的方向),而曹操军要围攻就要四面围定,不能留一个漏斗。说主要武将只留一个许褚当然不合情理,这叫脱离主战场,说是张辽于禁李典从汝南赶回来而又遇到刘备,更是差太远了,这巧合也不能这么巧合。

战斗中曹军失去了追击的目标,黑夜里刘备首先逃走了,因为赵云挡住了,但赵云也离开了,为什么呢,曹军干嘛去了,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既然刘备他们不见了,曹军当然是分散去寻找,张合高览不过是恰好遇到了,说是埋伏不能相信,因为刘备与刘辟还汇合了,如果是有意埋伏的话,这个地点选择也太差劲了,如果汇合的是关羽呢,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7-7-20 14: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burrjiang 于 2007-7-20 12:01 发表



我和zhjg兄的讨论和研究都是依据张辽既破汝南、又灭关羽、又回程战赵云这一线索,既然马岱兄理解为张辽是笔误,则你我的思维完全不同了,呵呵

即使如此,理解成张辽灭关羽依然有误,

刘备最后不到一千军,“玄德总无一千军”。
其中汇合了几部分,关羽的三百军,刘辟“引败军千余骑”,及张飞军数目不祥,赵云冲阵而来是否跟随有兵不祥。这样看来张飞军的数目不会太多,因为后面“玄德与关、张、子龙在后,且战且走”,并无军力大幅度损失的迹象,而张飞军的状况显然不能称“被灭”。而关羽的三百军依然可以夹攻取胜张颌,不象一般情况下败军就失去大半的战斗力了。

问题的关键还是,张辽的两次出现极不合理,要圆这个说法的解释不合理就情有可原了,但问题是为什么要设法解释这个明显的漏洞呢。

毛氏的观点显然也是认同这里是不合理的,所以给改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5 20:4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85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