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xiaomatu 于 2007-6-17 12:35 发表
1)许褚什么时候对关张单挑出现明显劣势?马超压倒赵云较直观的首先是击败张郃的回合数,其次因为马超与张飞许褚两场超过百合且占微弱上风的恶战在印象分上比赵云要强一点。武力比较并不一定遵循严格的公式,例 ...
1)关羽对许褚的优势战例:公不得过,勒兵再回,徐晃、许褚接住交战。关公奋力杀退二人。
张飞对许褚的优势战例:1、却说张飞因关公放了上流水,遂引军从下流杀将来,截住曹仁混杀。忽遇许褚,便与交锋;许褚不敢恋战,夺路走脱。2、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许褚骑无鞍马来战张飞。张辽、徐晃二将,纵马也来夹攻。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操先拨马走脱,诸将各自脱身。张飞从后赶来。操迤逦奔逃,追兵渐远,回顾众将多已带伤。3、许褚当先,横刀纵马,引军前进。二更已后,往褒州路上而来。行至半路,忽山凹里鼓角震天,一枝军当住。为首大将,乃张飞也,挺矛纵马,直取许褚。褚舞刀来迎,却因酒醉,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
3)前面在分析许褚时,楼主采用的有无对比。马超对许褚有些许优势,赵云没有,因为赵云没有这个机会。赵云也许可以,也许不行,但马超是实际做到了,所以马超要加印象分。
而到杀将这一点来看,马超说不定也可以杀高览、鞠义,但赵云是实际做到了,那么赵云也要加印象分才公平啊。
机会这个东西也是个双刃剑,把握好了才是机会,把握不好就是弱点了。比如说许褚,和徐晃夹击关羽本来是一个机会,但却被击败了,机会就成了弱点。交战赵云的时候于禁和李典前来相助,也是一个机会,但最后的结局很不好,机会就成了弱点。
“把握机会”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就拿庞德来说,前面在马超手下表现机会不多,加入魏营的时间也不长,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杀退魏延、斩杀陈武、战平关羽,而许褚却在漫长的交战纪录中愣是找不到一个象杀退魏延这样有分量武将的战例。这就是把握机会能力的不同。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没错,但至少从自己的观点看也要能自圆其说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