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把老汉气出心脏病?你自己看看,你究竟有哪个版的。
是不是洋相出多了,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笑话, 我有的是04重订版上两贴就说了, 我所质疑的是93版的内容. 难道你的语文真的好到这种程度不知道我说啥?
我并没说你什么书都不看啊,我说的是你不看军事书,是个军事盲。但是,你还是看了一些书的,你看的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记载”了关羽战领襄阳,呵呵。
----笑, 怎么不说借胆给我的事了? 又改去说我关羽那事上看了什么书了? 关羽那事我是YY了, 我敢做就敢认. 哪象你这类人, 还得拿个"给人壮胆"做借口说自己没看书?
如果不割开你的帖子来看,你又如何来园谎?你可以继续编啊,你需要联系哪一个上下文,你把它引出来,排出来大家看看嘛。
犯错不承认,偏要去撒谎,然后园谎,总有一天要累死你,呵呵。
----长安, 跟祈山隔了2郡, 中间一陇氏山脉挡着. 隃麋, 略阳旁的一处据点, 略阳在扶风郡, 祈山在天水郡, 上硅在祈山东北面.
看清楚诸葛亮去上硅的时候, 司马懿的踪迹在晋书里是从哪去哪. 别拿着本小说再当宝了去.
拜托别那么幼儿园成么? 司马懿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初, 还是在荆州督军事, 曹真挂了被调去屯长安的. 那图片还能写成司马懿屯祈山都有人信. 那是著名的三国演义上的事.
你如果坚持原屯, 那请便. 我这两句已经足够说明司马懿第四次北伐没到祈山, 根本不可能屯祈山.
呵呵,终于发现,自己又一次搞错了。这回不提什么地理了?在此以前,你一直以为木门在哪儿啊?
怎么就不能从上邽到木门然后再到卤城或祁山?“ 卤城是祈山山脉入口, 木门在祈山之中”,祁山就只能有一个入口吗?祁山山脉的走向你弄清了没有?你如果不搞清这些初等问题,如何下断言木门一定在卤城的后面(从上邽看过来)?
----笑, 又一次搞错不知道是谁呢? 我这描述的是地理位置的分别, 居然还不提地理了? 借问句, 我以前搞错什么了? 请明示一番?
怎么就不能从上硅到木门然后再到卤城或祈山?
祈山就只能有一个入口吗?
你又弄清楚卤城在什么位置没有?
卤城位于祈山山脉最东北端. 上硅位于卤城东北. 木门在祈山中, 不知道S二号如何说木门在上硅到卤城之间的呢?
说得明白些, 卤城是上硅到祈山中的必经之地, 是上硅到祈山的入口.
血压再次升高……
这回不说”以前“的帖子了?又改成“同一帖以前”的内容了。你说你累不累啊,害人误己?
----那贴不是我以前的贴子? 莫非S二号的脑袋这么高超, 同一贴就不是以前的贴子了?
书上的行军路线,有地图吗?不就是讲一些地名吗?这些地名如今都不知具体位置,你就以为你那小脑袋瓜子想象的就可靠了?还在鬼扯。我就不敢说可靠。现在连地名都不能统一,还况行军路线?
----笑, 至少略阳, 隃麋在扶风郡, 而上硅在天水郡, 长安在关中这是铁定的事情, 你以为就凭你YY能Y掉的? 由关中进军到扶风, 再有扶风进军至上硅, 路线清楚得很, 某人还想蒙混过关? 莫不成由长安到扶风能跑到天水去再到扶风?
某人那地理真够强旱的.
哈哈哈哈,,一听说这本书对己方有利了,马上换了一付嘴脸,开始说“资料本来就是存在的,没什么问题”了。你在看看之前你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
你是小品演员啊?在演节目啊?
----噗...........
不用扯汉晋春秋, 那本书把行军路线给弄错了, 引什么资料也救不回它.
换什么嘴脸? 某人莫非不明白这话什么意思? 那我再详细点说说.
不用扯汉晋春秋, 那本战史书把行军路线给弄错了, 引什么资料也不能说他是对的, 战史书是战史书, 战史书引用的观点与战史书本身的错误没关系, 就跟你S二号说话YY跟你引的晋书资料没关系.
你在演瞎子还是盲人呢?
你不想好好表达你的意思,悠然不知由于自己的发癫,讲出的话使别人无从回复。那这一条就忽略过去了。
----还是那句, 明帝命司马懿拒亮, 晋书却写成讨亮. 傻B之至.
司马懿在外面解围,什么时候跑进祁山了?你还真以为祁山就象一间房子那样,非得从大门进来?
其实,我都告诉你了,司马懿摆开了要破围,诸葛亮就退兵了,根本就没有什么作战。
----你告诉我关晋书鸟事? 你是房玄龄还是李世民?
诸葛亮在卤城建围, 司马懿攻拔其围居然还变成了攻拔祈山围.
还根本没有什么作战??
晋书真被人忽悠到死了
拔了,就是对方的地给占了。如果敌人抵抗,则肯定经过激烈战斗;但是如果敌人主动跑了,或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跑了,这都可以称为“攻拔”,懂了吗,幼儿园,在这些常识上面打转转,你就不怕累着老汉?
----根据何在? 你瞎吹就成了? 幼儿园的幻想就在幼儿园发挥好了. 别拿出来丢人.
诸葛亮布置埋伏是为了防止追兵?懂吗?不是说他能掐会算,我讲明白了吗?
《晋书》不写张郃,当然就不会提张郃的追击,只提司马懿追击。魏略那些书并未交代追击战,只是写张郃阵亡,提司马懿作甚?
综合《晋书》《三国志》,可知道,司马懿与张郃,一个是“追派”,一个是“纵派”,两派都有道理,结果,由于司马懿是主官,就按他的意见执行了,于是取得“俘斩万计”的战果。
----诸葛亮不知道有追兵他还布置什么埋伏? 不是能掐会算一样能预计有追兵.
笑, 晋书没写张合不在此追击中. 自然此次追击就有张合在.
魏略那些书没交代追击战?????你看了魏略写什么再说话吧你.
三国志上追的是张合, 而魏略才写张合不同意追击却被派去追击, 中伏而死. 某人已经完全把书给搞混了.
呵呵,本人可没这观点,而且主帖还专门写了一个段落反驳了这个观点。
我一直知道你是没看主帖就来和我磨牙的了,呵呵。你当大家不知道你小混混一个?
----可你在跟贴里拿因为第一次北伐歼灭数万功劳比第四次北伐大,所以第四次不论破敌为功, 如果你主贴没这观点, 你现在又拿不出证据, 是否说, 这一个因为第一次功劳比第四次大所以第四次不以破敌为功的推论不成立?
上面已经给你指出了,人家“严重违反”的,只是你马甲儿自个所掌握的“历史记载和地理常识”而已,这就算证伪了人家?哈哈哈。幼儿园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知识认为1+1=10是错的,这就算证伪了?
----笑, 你拿了什么地理知识反驳了? 地名不统一?
三国志, 晋书, 汉晋春秋, 全部都写明了, 诸葛亮到上硅时, 司马懿才率军到了扶风郡. 而战史书居然写成了诸葛亮去上硅后, 司马懿越过上硅到了祈山了. 还不是伪证呢.
幼儿园的同志实在是难教化
以上说法,都是以《三国志》《晋书》为根据的,何为没有根据?
----那些说法三国志,今书都没有, 为何有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