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1-29 16:14 发表
no.1 本人说的结同盟誓是用江表传的话来说孙刘关系, 同时加以既共定交和鲁肃传的"结盟", 宣权旨等意思联合起来说, 这是两家同盟.
no.2 某人说同盟表示志同道合. 又解释为合并, 却是以后汉书的孙坚从袁术来解释吴录中的同盟之意.
拿江表传说事不是不可以, 拿后汉书说事更非不行, 可拿后汉书说别的书上之词的就好象在美国对美国人用中国法律来衡量其犯没犯法一样的搞笑.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7-1-29 16:26 发表
多加一句, 不过现在S二号先生竟然以"在中国对着中国人喊你犯了阿美利坚宪法"为荣.
最后, 作为本贴里的最后一次回复, 我只想告诉你. 汉典老早就引出来给你, 你有你解释的根据就请拉出来巧清楚(辞海也好, 汉典也罢, 古文词典也成, 总之请给个词意的出处, 您的脑袋太经典, 不敢恭维您的个人翻译)
如果还是玩这等在中国对中国人大喊"你犯了阿美利坚宪法"的话, 自便. 我没义务对一个先入为主的人再多说什么话.
难道我们是在辩“同盟”这个词的含义?难怪某人忙着查字典,帖了一遍又一遍。
我找出的是裴注《三国志》的记载孙策语言中用“同盟”一词来指代“孙坚与袁术合并且成为袁术下级”的事实。之所以后来又引《后汉书》,那是因为你们当时不承认孙坚是袁术的下属,并且依据“孙坚不是袁术的下属”来展开对本人观点的批评。确实,如果不能确认“孙坚是袁术下属”这个事实的话,则我举的“孙坚-袁术”的例子也就不再成立。
为了让你们承认“孙坚是袁术的下属”,苏克尔才举了《后汉书》出来说明,而这个《后汉书》的例子一举,你们立即也就不得不承认“孙坚是袁术下属”,可见,这个举证是很有必要的。
谁在用《后汉书》来解释《三国志》了?谁在用美国宪法要求中国了?呵呵,煞有介事弄得跟一下子发现了根救命稻草似的。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7-1-29 16:3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