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何以能兵力占优及失败过程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6-12-14 13: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赵哪个云 于 2006-12-14 00:22 发表

那段话明讲马谡、赵云都有过失,但责任是自己的,“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臣明不知人,恤事多闇,春秋责帅,臣职是当”,可见,并没有把责任推卸到马谡和赵云身上。
——呵呵,如果都是说马谡赵云犯错,那诸葛自己又错在哪里?还不是推卸责任??这是什么逻辑啊???按你的理解,这话就变成,某某和某某真笨,老做错事,就由我来承担责任吧。这哪是揽责任上身的语气??
你这话不是按我的理解,而是按你自己的理解吧。要是按我的理解: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这怎么不是揽责任上身的语气?

对比一句日常用语:”由于臣管教不严,教子无方,至使吾子古汉语学得很差,经常搞错古文意思“,前一分句主语是“臣”,后一句主语就是“吾子”了。
——这个就不知所谓了,你想说明什么?要不我也学你来一句:由于臣才疏学浅,优柔寡断,致使管教不严,教子无方,最终造成家门不幸。整句的主语都是臣,满意否??
这就属于抬杠了,阁下既然进本人的帖子,好歹算是客,故本人招待一下。不要说你学的这一句与后一句联起来便不通顺(我前面已经指出),即使你的理解也是通顺了,也只能说目前存在着两种理解,不能作为反驳本人的证据吧?你反驳本人的话,需要指出本人的错误。

这里你理解错了,“明不知人,恤事多闇”并不是分别对应着“街亭违命”和“箕谷不戒”。即使“明不知人,恤事多闇”紧接着“街亭”“箕谷”句之后,也未必存在这样的对应关系,何况两句明显已经隔开,早已不存在这样的对应关系
——这话还真专家语气啊!要知道诸葛奏章措辞严谨,哪有你说得那么随便!!不可能没前因后果就突然冒一句‘恤事多闇’出来的。另外多嘴一句,那个‘明’还真不是明白的意思,但小人水平有限,记不得该如何解了,不如专家您再去翻翻您的那些专家巨著,提醒提醒俺~~不负责任提醒一下,google or baidu出来的那些,例如马谡临斩首前如何如何的说法,希望还是别再放上来的好,一句‘下狱物故’就可以想像出这么详细的情节还真具有不凡的编剧才能哦~~

如果自己的过失用一句话说不完,则必然后面还要跟一句,这就是“随便”了?按你意思,是省掉一句呢还是两句并一句啊?阁下的学术观点看不出“严谨”在哪里。
“马谡临斩首前如何如何”不知你指何事,如果你指的是“于时十万”,则引自《三国志》裴注
至于“明”的翻译问题,已经说了好几遍了,阁下有高见就拿出来让大家笑笑,专著上也不一定正确不是?呵呵。
个人认为这里的“明”,是眼力的意思,连起来翻译成“我明白……“也是可以的,人家根本没说什么”明=明白“,只是你们误读而已。

“街亭违命之阙,箕谷不戒之失”的过错分别是马谡、赵云犯下的,但究其原因则在于自己“明不知人,恤事多闇”,再加上自己有领导责任,是以要自贬
——既然是马谡不听话,赵云不戒备,领导的错又在哪里?诸葛说话还真的是没头没脑哦~~手下不听话和不戒备能推出自己‘恤事多闇’的原因来,诸葛的跳跃性思维也不是一般的强了。
属于犯错,领导当然也有责任,譬如领导考虑不周,教导属下不够,用人不当,等等。正是这些原因,造成属下犯错的领导方面的原因,诸葛亮的思维这里看不到什么跳跃性,呵呵。

[ 本帖最后由 shinbade 于 2006-12-14 15:1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4 14: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第一,第二三次北伐蜀军的损失阁下不愿意瞧,那你插进来讲这些废话什么意思啊?你不是来“反驳“的吗?什么事实都不愿意面对,反驳什么啊?
----谁不愿意瞧? 还在凭着一个猜测来说着损失不少?

他语言上讲要减兵省将,当然可以作为他确实减兵省将的支持;增兵发往汉中与这个并不矛盾,一边减弱兵,一边增新军,这有什么矛盾?
----减兵跟令发全国调兵发往汉中不矛盾? 调发诸郡增兵发往汉中可不是专门选精锐发往汉中, 什么叫一边减弱兵一边增新军? 新军中就含有不少未经训练的士卒, 原来这与减兵省将不矛盾. 笑啊. 减和增都不矛盾了, 真能吹.

证据就在楼上,阁下既然进来说话,总不能不看帖子吧。象阁下这等小蚂蚁,进来一个马甲,本人就必须把道理重头说一遍?本人无此耐心。
----哇塞, 楼上那一通你吹的话就是证据? 那么说来说去, 你的10万之众的说法, 都只是自己推测了?

诸葛亮本人说的话是要减兵省将,你本事比我大,你可有诸葛亮自打嘴巴的记载?没有颁布什么法令就证明没有减过兵了?如果阁下举不出什么证据,与其一直意淫下去,不如还是相信诸葛亮自己的说的话吧,何况也有“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的记载。
----我说的是没大规模的裁军行为, 不是说完全没有. 把没有政策, 没有真实记载支持的事情说成存在还说减了个2万兵的同志还能喊别人意淫, 我实在只有佩服.
"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简练可不是大规模减员. 这只是厉兵讲武后, 士兵更加轻锐了. 你硬要说这么一个"简练"就丢了一堆, 我只能说, 数据出处在哪.

要证明诸葛亮讲了假话,阁下那出证据来。阁下那坛子人,总不能一辈子活在意淫中吧,呵呵。
----笑, 你才会有意淫的习惯而已. 我只证明诸葛亮的话没有形成一个大规模裁军罢了.

愿意来算算第二三次北伐的损失情况了,嗯,肯定一下。第三次北伐损失是最小的,这个倒不假,但凡战斗,就必有损失;陈式攻下武都阴平,必有损失,郭淮去救,双方也极有可能发生战斗后诸葛亮才率大军至,郭淮乃退。
----别在沉醉在你自己脑袋的想法里了, 去实际瞧瞧三国志, 看清楚第三次北伐的情况吧. 还必有损失呢.

至于第二次北伐,史载:
“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靡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
战斗如些激烈,且打了二十天,一眼就可见,损失不少。阁下慢慢体会去吧。
----战斗如此激烈一眼就可见损失不少, 我慢慢体会? 抱歉, 我不会意淫. 不过, 凭着此战斗境况, 我所见的. 只有, 烧云梯, 砸冲车能损伤些蜀军, 而防井阑, 穿地貌似更象破坏诸葛亮的攻击意图罢了. 从这些里面我只看见郝昭守得很艰苦, 没瞧见蜀军会损失了多少. 你有实际数据就说出来, 别躲在这"体会".

呵呵,问清楚没有?没有的话就再去弄弄清楚再来。
----我1没瞧见你提出支持你的很多原始资料, 2没瞧见你有诸葛亮大规模裁军的证据, 3没瞧见你第二,三次北伐的损失证据. 谁能弄清楚, 就凭你的个人"体会", 还得要别人去认同你的"体会"去?

葛亮确实发令要李严2万支援,史料上有记载李严的确不折不扣这样作了吗?若有,拿来。若没有,就必须承认,李严不可能将2万兵全部派走。
----笑, 史料有说李严受亮调谴如期至汉中, 典亮后事, 还必须承认李严不可能将2万兵全部派走?
你想要我必须承认, 1, 拿出李严永安一线仅仅有2W士卒的证据. 2 李严没有依照诸葛亮的命令到达汉中.
就你这般还"必须". 第一次见人把推测当真理的.

说你脑瓜子不好使,你还不高兴,凭你这段话,别人怎能不认为你脑子慢得很?联系前后文,诸葛亮的“大军“明显是指北伐的部队,阁下要理解成还加上三郡的叛军,阁下就慢慢用鼻子吧,我就不阻拦了,呵呵。
此外,不能破贼,为贼所破,在祁山方向显然是指“破蜀”的那些陇右魏军,而陇右魏军,破了蜀军的,就是张郃一军而已;同理,在箕谷方向就是曹真一军而已。阁下错的没边了,就不要再打肿脸充胖子了,有打自己脸的功夫,何如多读几行书呢?
此外,据说阁下还有个论坛,本人GOOGLE过去看了一眼,劝那坛子里各位一句,都醒醒吧,不要生活在意淫的洞穴中了,天下没有不透光的洞穴,自娱自乐之后,总有一天还是要出来与大家打交道的了。
----诸葛亮的大军, 自然是在祁山的大军, 原文清楚得很, 是你偏要把大军在祁山, 编成大军在陇了. 不懂古文就去补救补救.
此外,不能破贼,为贼所破,在祁山方向显然是指“破蜀”的那些陇右魏军,而陇右魏军,破了蜀军的,就是张郃一军而已.
我不得不提醒您, 破蜀的, 除了张合, 还有郭淮, 当然, 您这等人, 自然是不懂得算数的了.
不能破贼, 为贼所破的贼, 能同时代指张合, 曹怎, 郭淮? 您把您的贼字之解代进句子里解释解释与我听听如何?
祁山, 箕谷, 皆多于贼(曹真,张合?), 不能破贼(曹真,张合),为贼(曹真,张合)所破? 想笑死人就直接些.
撑吧, 把陇右方向的魏军当张合一军, 把箕谷一线率军前来亲镇长安的魏明帝抛一边去说只有曹真一军, 真是了不起呀.

你不爱回就不回呗, 我倒不怕回你贴, 实在太轻松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4 14: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大意是:孔明有大才,当处于孤绝之地(指刘备夷岭大败后蜀国情势),战士不满五万,本可以闭关守险,则也能君臣无事,作成一个小朝庭。偏偏孔明却要空劳师旅,年年征战,未得一地……
孔明没有闭关守险,他的实际行为是:
孔明经过七八年的精心准备,将原本不满五万之兵,发展到十多万。然后用这十多万军队,损了再补,补了再损,搞了数次北伐,劳民伤财,一无所获。

----原文可有经过七八年部署, 将不满五万之兵发展到十多万的说法?  是谁编造出来的?

原文前面一直讲的是祁山方向,这里亮率数万之众,显然没有包括赵云在箕山的偏师。而,北伐总兵力=祁山兵力+箕谷兵力。
本文观点:
诸葛亮的出祁山兵+赵云箕谷偏师=10万。

袁子的话与本人的观点完全兼容,呵呵。
----笑, 只能笑. 依上文把你自编的内容删去后, 诸葛亮率领了5万战士出征, 加赵云疑兵能成10万之军, 实在是牛.

顺便回答另一个问题,“损失二万”不等于“阵亡二万“,连“伤亡二万“都不是,这是军事常识。所以呢,奉劝阁下引述对方说法时,要原文引用,不要自说自话胡乱理解。因为阁下不懂的太多,胡乱理解则往往出现谬误,无意识间成了流氓了。
----损失二万连伤亡二万都不是, 那是什么? 难道星散==损失? 你还想忽悠什么? 又在这不接着论述你那"损失"和"星散"有什么必然联系, 去说别人了? 唉, 又说我流氓了, 慢慢说吧. 越说越显示你的无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6-12-14 15:5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12-14 14:01 发表
第一,第二三次北伐蜀军的损失阁下不愿意瞧,那你插进来讲这些废话什么意思啊?你不是来“反驳“的吗?什么事实都不愿意面对,反驳什么啊?
----谁不愿意瞧? 还在凭着一个猜测来说着损失不少?
无意义,不废话了
他语言上讲要减兵省将,当然可以作为他确实减兵省将的支持;增兵发往汉中与这个并不矛盾,一边减弱兵,一边增新军,这有什么矛盾?
----减兵跟令发全国调兵发往汉中不矛盾? 调发诸郡增兵发往汉中可不是专门选精锐发往汉中, 什么叫一边减弱兵一边增新军? 新军中就含有不少未经训练的士卒, 原来这与减兵省将不矛盾. 笑啊. 减和增都不矛盾了, 真能吹.

要说怎么就烦阁下这样的呢,你自己都引出来了,却不愿看一下。一边减老弱兵,另一边增新军,这有什么矛盾?我真服了阁下了。是不是阁下那个小坛坛长期自娱自乐,见不得光,搞成阁下这种恶习?
证据就在楼上,阁下既然进来说话,总不能不看帖子吧。象阁下这等小蚂蚁,进来一个马甲,本人就必须把道理重头说一遍?本人无此耐心。
----哇塞, 楼上那一通你吹的话就是证据? 那么说来说去, 你的10万之众的说法, 都只是自己推测了?
不是看你在敲那边投诉,感到多少有点过意不去,早就不愿回你这类恶意重复的问题了。那就说最后一遍:诸葛亮北伐兵力史无所载,10万兵力是合理的推测,史书,或历史书,或网络文章要么回避这个问题,要么就采用这个数字。你说是我自己的推测也可以了。

诸葛亮本人说的话是要减兵省将,你本事比我大,你可有诸葛亮自打嘴巴的记载?没有颁布什么法令就证明没有减过兵了?如果阁下举不出什么证据,与其一直意淫下去,不如还是相信诸葛亮自己的说的话吧,何况也有“于是考微劳,甄壮烈,引咎责躬,布所失于境内,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的记载。
----我说的是没大规模的裁军行为, 不是说完全没有. 把没有政策, 没有真实记载支持的事情说成存在还说减了个2万兵的同志还能喊别人意淫, 我实在只有佩服.
哈哈,早就料你有这一手,所以,前面就追问你“大规模”的具体一点的数量,阁下装聋作哑,果然这里耍上耍上赖了。罢,再问一次:大规模有多大啊?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自己逐摸一下自己的辩风吧

"厉兵讲武,以为后图,戎士简练,民忘其败矣"----简练可不是大规模减员. 这只是厉兵讲武后, 士兵更加轻锐了. 你硬要说这么一个"简练"就丢了一堆, 我只能说, 数据出处在哪.
哈哈,还是那一句,你的大规模究竟是多少,不然,扯这些能扯清楚吗?到底多少才能称大规模?或者,这个规模大不大有鸟个意思?只要能说明兵力减少,符合已经知道的一些数据就够了,谁跟你争是否“大规模”这种无聊话题啊。

要证明诸葛亮讲了假话,阁下那出证据来。阁下那坛子人,总不能一辈子活在意淫中吧,呵呵。
----笑, 你才会有意淫的习惯而已. 我只证明诸葛亮的话没有形成一个大规模裁军罢了.

可能忠言逆耳吧,阁下那坛子,确实都在意淫,为了抬高蜀国,不敢面对现实。你证明“没有形成一个大规模裁军”是干什么的?我要求你证明了吗?
愿意来算算第二三次北伐的损失情况了,嗯,肯定一下。第三次北伐损失是最小的,这个倒不假,但凡战斗,就必有损失;陈式攻下武都阴平,必有损失,郭淮去救,双方也极有可能发生战斗后诸葛亮才率大军至,郭淮乃退。
----别在沉醉在你自己脑袋的想法里了, 去实际瞧瞧三国志, 看清楚第三次北伐的情况吧. 还必有损失呢.

至于第二次北伐,史载:
“乃进兵攻昭,起云梯冲车以临城,昭于是以火箭逆射其梯,梯然,梯上人皆烧死;昭又以绳连石靡压其冲车,冲车折。亮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以土丸填,欲直攀城,昭又于内筑重墙。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昼夜相攻拒二十余日。”
战斗如些激烈,且打了二十天,一眼就可见,损失不少。阁下慢慢体会去吧。
----战斗如此激烈一眼就可见损失不少, 我慢慢体会? 抱歉, 我不会意淫. 不过, 凭着此战斗境况, 我所见的. 只有, 烧云梯, 砸冲车能损伤些蜀军, 而防井阑, 穿地貌似更象破坏诸葛亮的攻击意图罢了. 从这些里面我只看见郝昭守得很艰苦, 没瞧见蜀军会损失了多少. 你有实际数据就说出来, 别躲在这"体会".
呵呵,那依阁下之见,蜀军损失了多少呢?呵呵。阁下不同意大家普遍认为的损失不少,看来阁下有数据?拿出来大家笑一笑如何?

呵呵,问清楚没有?没有的话就再去弄弄清楚再来。
----我1没瞧见你提出支持你的很多原始资料, 2没瞧见你有诸葛亮大规模裁军的证据, 3没瞧见你第二,三次北伐的损失证据. 谁能弄清楚, 就凭你的个人"体会", 还得要别人去认同你的"体会"去?
哦,还是没弄清啊,那就再放一放。

葛亮确实发令要李严2万支援,史料上有记载李严的确不折不扣这样作了吗?若有,拿来。若没有,就必须承认,李严不可能将2万兵全部派走。
----笑, 史料有说李严受亮调谴如期至汉中, 典亮后事, 还必须承认李严不可能将2万兵全部派走?
你想要我必须承认, 1, 拿出李严永安一线仅仅有2W士卒的证据. 2 李严没有依照诸葛亮的命令到达汉中.
就你这般还"必须". 第一次见人把推测当真理的.
偷个懒,套一下:1,拿出李严永安一线有三万或以上的证据,2,李严到达汉中的部队确实有2万。

说你脑瓜子不好使,你还不高兴,凭你这段话,别人怎能不认为你脑子慢得很?联系前后文,诸葛亮的“大军“明显是指北伐的部队,阁下要理解成还加上三郡的叛军,阁下就慢慢用鼻子吧,我就不阻拦了,呵呵。
此外,不能破贼,为贼所破,在祁山方向显然是指“破蜀”的那些陇右魏军,而陇右魏军,破了蜀军的,就是张郃一军而已;同理,在箕谷方向就是曹真一军而已。阁下错的没边了,就不要再打肿脸充胖子了,有打自己脸的功夫,何如多读几行书呢?
此外,据说阁下还有个论坛,本人GOOGLE过去看了一眼,劝那坛子里各位一句,都醒醒吧,不要生活在意淫的洞穴中了,天下没有不透光的洞穴,自娱自乐之后,总有一天还是要出来与大家打交道的了。
----诸葛亮的大军, 自然是在祁山的大军, 原文清楚得很, 是你偏要把大军在祁山, 编成大军在陇了. 不懂古文就去补救补救.
诸葛亮的大军,是“出祁山的大军”并不是“在祁山的大军”,明白了吗?
此外,不能破贼,为贼所破,在祁山方向显然是指“破蜀”的那些陇右魏军,而陇右魏军,破了蜀军的,就是张郃一军而已.
我不得不提醒您, 破蜀的, 除了张合, 还有郭淮, 当然, 您这等人, 自然是不懂得算数的了.
郭淮的军队一直是算上的,这里是话赶话赶过来的。你看看本人前面的帖子,都一直包括着郭淮。阁下认为我没有包括郭淮,这原本又是捏造,不过,本着与人为善的愿望,本人便理解成说张郃包括郭淮,你倒在这里纠缠开了,呵呵。诚心告诫阁下:此风要不得。
不能破贼, 为贼所破的贼, 能同时代指张合, 曹怎, 郭淮? 您把您的贼字之解代进句子里解释解释与我听听如何?
呵呵,这就无聊了吧,自己去代!
祁山, 箕谷, 皆多于贼(曹真,张合?), 不能破贼(曹真,张合),为贼(曹真,张合)所破? 想笑死人就直接些.
我快要笑不动了,这里的意思很明显,在祁山大军被张郃贼所破,箕谷军被曹真贼所破,就这么简单。
撑吧, 把陇右方向的魏军当张合一军, 把箕谷一线率军前来亲镇长安的魏明帝抛一边去说只有曹真一军, 真是了不起呀.
阁下又来胡撑蛮缠了不是,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恕不重复。至于魏明帝的兵,17楼与56楼本人已经讲过了。原本是不必理的,但为了教育阁下的辩风,还特意指出来。

你不爱回就不回呗, 我倒不怕回你贴, 实在太轻松了.

嗯,阁下是该壮壮胆子了。

由上述“无聊加重复”的内容看,这位“临时发言马甲”多半是某小坛坛枪手,来这里捣乱的。[color]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hinbade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破虏将军
功绩 8
帖子 766
编号 89048
注册 2006-10-28


发表于 2006-12-14 16: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12-14 14:14 发表
大意是:孔明有大才,当处于孤绝之地(指刘备夷岭大败后蜀国情势),战士不满五万,本可以闭关守险,则也能君臣无事,作成一个小朝庭。偏偏孔明却要空劳师旅,年年征战,未得一地……
孔明没有闭关守险,他的实际行为是:
孔明经过七八年的精心准备,将原本不满五万之兵,发展到十多万。然后用这十多万军队,损了再补,补了再损,搞了数次北伐,劳民伤财,一无所获。

----原文可有经过七八年部署, 将不满五万之兵发展到十多万的说法?  是谁编造出来的?
哈哈,没有,我早就说了,这是最合理的推测,军史书,历史书,文章要么不提诸葛亮北伐人数,要提就是10万,没见有其它提法。

原文前面一直讲的是祁山方向,这里亮率数万之众,显然没有包括赵云在箕山的偏师。而,北伐总兵力=祁山兵力+箕谷兵力。
本文观点:
诸葛亮的出祁山兵+赵云箕谷偏师=10万。

袁子的话与本人的观点完全兼容,呵呵。
----笑, 只能笑. 依上文把你自编的内容删去后, 诸葛亮率领了5万战士出征, 加赵云疑兵能成10万之军, 实在是牛.
哈哈,阁下自己打自己耳光,舒服吗?且看阁下66楼的原文:
----战士不满五万, 确实是刘备死后, 诸葛亮未北伐前的情况.
现在为了赌气,什么都不顾了,呵呵。
如果阁下真的觉得受不了,那就算了。好了,本人真的不再回复阁下的纠缠了


顺便回答另一个问题,“损失二万”不等于“阵亡二万“,连“伤亡二万“都不是,这是军事常识。所以呢,奉劝阁下引述对方说法时,要原文引用,不要自说自话胡乱理解。因为阁下不懂的太多,胡乱理解则往往出现谬误,无意识间成了流氓了。
----损失二万连伤亡二万都不是, 那是什么? 难道星散==损失? 你还想忽悠什么? 又在这不接着论述你那"损失"和"星散"有什么必然联系, 去说别人了? 唉, 又说我流氓了, 慢慢说吧. 越说越显示你的无奈.

你还挺执着?非要搞懂?那就指点一下也无妨,阵亡指战斗死亡数,所以,这个数小于“损失”数。“伤亡数”复杂点,所谓“损失数”,要大于死亡数,这个道理阁下还要弄半天才明白,呵呵。此外,还有那些伤残的,也是部队损失数,开小差的,失踪的,被俘的,。。这些都计入“损失数”,呵呵。“星散”数里面,除了后来收回的,那就全部损失掉了。而所能收集起来的,若是在本国作战,收集率高一些,在敌国作战,能收集起来的就很少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4 2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要说怎么就烦阁下这样的呢,你自己都引出来了,却不愿看一下。一边减老弱兵,另一边增新军,这有什么矛盾?我真服了阁下了。是不是阁下那个小坛坛长期自娱自乐,见不得光,搞成阁下这种恶习?
----自娱自乐的同志, 减掉蜀兵原来部队有很多老弱存在? 现在又编到减老弱上去了? 我只看见诸葛亮自省里是减兵, 而调发诸郡的正式命令里是增兵发往汉中. 矛盾不矛盾, 不用你编个什么减老弱来混淆, 有诸葛亮减兵的实际命令就引出来, 没有就乖乖的闭嘴.

不是看你在敲那边投诉,感到多少有点过意不去,早就不愿回你这类恶意重复的问题了。那就说最后一遍:诸葛亮北伐兵力史无所载,10万兵力是合理的推测,史书,或历史书,或网络文章要么回避这个问题,要么就采用这个数字。你说是我自己的推测也可以了。
----合理推测合理在哪里? 史书根本没回避此问题. 是你自己不正视罢了.

哈哈,早就料你有这一手,所以,前面就追问你“大规模”的具体一点的数量,阁下装聋作哑,果然这里耍上耍上赖了。罢,再问一次:大规模有多大啊?你不回答这个问题,就立于不败之地了。
自己逐摸一下自己的辩风吧
----大规模不在有确切数量, 而是有成文的文书法令, 如--调发诸郡增兵发往汉中这种正式的命令. 这些才是非常规的兵员更换行为. 这个问题实在问得够无聊.

哈哈,还是那一句,你的大规模究竟是多少,不然,扯这些能扯清楚吗?到底多少才能称大规模?或者,这个规模大不大有鸟个意思?只要能说明兵力减少,符合已经知道的一些数据就够了,谁跟你争是否“大规模”这种无聊话题啊。
----符合一些数据? 符合已知道的哪些数据? 你编的数据么? 如何个符合法?

可能忠言逆耳吧,阁下那坛子,确实都在意淫,为了抬高蜀国,不敢面对现实。你证明“没有形成一个大规模裁军”是干什么的?我要求你证明了吗?
----汉中在调发诸郡再引来李严之军为后事后, 汉中兵力更多了,这就是我要表达的. 我需要你要求我证明才去证明么? 你以为你是谁?

呵呵,那依阁下之见,蜀军损失了多少呢?呵呵。阁下不同意大家普遍认为的损失不少,看来阁下有数据?拿出来大家笑一笑如何?
----哪些"大家"所认为的损失不少? 第三次北伐早已证明连战斗都没发生, 哪来的损失? 第二次北伐的损失并不惨重, 更不见在魏国的赏罚是以灭敌为赏. 那么自然就说明了蜀军损失不大. 你要说损失不少, 就请明确给出证据证明来瞧瞧.

哦,还是没弄清啊,那就再放一放。
----笑, 拿不出资料就说拿不出资料, 全都是编的就说全都是编的, 还放什么放呢?

偷个懒,套一下:1,拿出李严永安一线有三万或以上的证据,2,李严到达汉中的部队确实有2万。
----1 诸葛亮命令李严将2万人赴汉中, 又表严子为江州都督, 除非诸葛亮傻了或者不知道永安没有超过2万部队, 否则不会留个李严的儿子在永安-江州做个光杆师令. 所以, 永安兵力超过2万, 李严能抽2万部队北上.
我说, 就算换你, 你知道东线只有2万部队还会下令叫人把所有部队都带上来? 比关羽还牛, 关羽还要人哄才抽了部分防备东吴的部队北上, 你倒好, 不需要哄, 直接调光部队北上了.
2 李严如期至汉中接任, 未有任何记载说所将之兵少了. 所以我认为李严没有少带部队.

诸葛亮的大军,是“出祁山的大军”并不是“在祁山的大军”,明白了吗?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
哪本古文的翻译告诉你"在"能解释成"出"的? 请告之来源.

郭淮的军队一直是算上的,这里是话赶话赶过来的。你看看本人前面的帖子,都一直包括着郭淮。阁下认为我没有包括郭淮,这原本又是捏造,不过,本着与人为善的愿望,本人便理解成说张郃包括郭淮,你倒在这里纠缠开了,呵呵。诚心告诫阁下:此风要不得。
----张合是援军, 所统者, 乃明帝由洛阳率领过来的5万步骑, 郭淮是地方守军, 按令, 受曹真节制, 张合怎么包含郭淮? 越说漏越多啊. 纠缠? 两支不同的部队都被你混为一军了, 还能说什么?

我快要笑不动了,这里的意思很明显,在祁山大军被张郃贼所破,箕谷军被曹真贼所破,就这么简单。
----句子里只有一个贼字, 到底是指曹真, 还是张合? 简单么? 是很简单, 贼字, 泛指魏军. 你去说意思当然能说, 但是原句的描述却不是你的方式呢.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
请问: 这里的贼字应该是怎么解释? 不要一会曹真一会张合, 因为这里的贼就一个字, 要适用于祁山和箕谷, 不泛指魏军, 难道专指张合或曹真???
再提示一次, 古文不好, 就去补救补救, 不要在这卖弄文学.

阁下又来胡撑蛮缠了不是,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了。恕不重复。至于魏明帝的兵,17楼与56楼本人已经讲过了。原本是不必理的,但为了教育阁下的辩风,还特意指出来。
----恕不重复? 上面已有论述, 张合, 郭淮那两处兵你要把他合称为张合军, 除非督关右的是张合而不是曹真. 至于56楼你的那些说法, 你还是先搞清楚自己的毛病先吧.

无聊加重复? 你自己一点数据都没有, 全靠你一双手乱编的数据, 到哪都会有这种所谓"无聊加重复"的问题出现的, 无它, 你的立论原本就基于假设之上, 谁会听你乱编.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12-14 21:0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4 20: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哈哈,没有,我早就说了,这是最合理的推测,军史书,历史书,文章要么不提诸葛亮北伐人数,要提就是10万,没见有其它提法。
----最合理?合哪门子的理? 没人提其他说法, 就你提10万的是人, 别人提数万的就不是人? 历史书倒是提数万的人有很多, 没见提有10万的.

哈哈,阁下自己打自己耳光,舒服吗?且看阁下66楼的原文:
"----战士不满五万, 确实是刘备死后, 诸葛亮未北伐前的情况. "
现在为了赌气,什么都不顾了,呵呵。
----赌气? 我可没说那是刘备刚死的情况.(因为最后一次北伐是动用了10万大军). 何况, 你看全了所有话了没有?

你还挺执着?非要搞懂?那就指点一下也无妨,阵亡指战斗死亡数,所以,这个数小于“损失”数。“伤亡数”复杂点,所谓“损失数”,要大于死亡数,这个道理阁下还要弄半天才明白,呵呵。此外,还有那些伤残的,也是部队损失数,开小差的,失踪的,被俘的,。。这些都计入“损失数”,呵呵。“星散”数里面,除了后来收回的,那就全部损失掉了。而所能收集起来的,若是在本国作战,收集率高一些,在敌国作战,能收集起来的就很少了。
----瓦解==阵亡? 众尽星散, 最后王平收拢诸营遗并, 散多少收多少. 你要把星散当阵亡和被俘?
重复贴一次235楼说过的话, 看看谁不看清楚贴子内容. 不是不知道损失小于部队死亡数, 而是找个直接损失数来做个比喻罢了. 而所谓伤残的和开小差的失踪的, 这部分在第一次北伐里少之又少, 原因1 伤残, 张合围而未攻, 马谡就溃散了, 并未发生很激烈的战斗, 伤残如何形成? 2 开小差, 3失踪, 这两个根本就可以归为一类, 而凭诸葛亮的北伐军队"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 也不会有很高的比率.

“星散”数里面,除了后来收回的,那就全部损失掉了。而所能收集起来的,若是在本国作战,收集率高一些,在敌国作战,能收集起来的就很少了。
----这有数据证明? 有普遍的例子证明? 谁说部队溃散后, 能收集的就很少? 又是你编的吧?
没有敌军在附近(张合率军平叛), 而王平又离部队被败处不远(王扎城内), 收集率还很低的话, 除非是大部分士卒不愿归队.
那么又要你证明: 当时诸葛亮的部队很散漫, 多逃兵了.  才会有很多人不愿意归队而已了. 否则, 你告诉我, 没敌人阻拦, 收拢散军的地点又如此之近, 是什么造成收集率低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赵哪个云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56
帖子 5584
编号 731
注册 2003-9-12




QUOTE:
原帖由 shinbade 于 2006-12-14 13:56 发表

你这话不是按我的理解,而是按你自己的理解吧。要是按我的理解:咎皆在臣授任无方这怎么不是揽责任上身的语气?
——如果前面说的是某某而不是自己的错误的话,那后面那句’由我来承担错误‘就只是摆个高姿态而已了,这么简单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要这都不明白,我真的不知道你的汉语是怎么学的了~~只有把错误说成都犯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是揽责任啊!!

这就属于抬杠了,阁下既然进本人的帖子,好歹算是客,故本人招待一下。不要说你学的这一句与后一句联起来便不通顺(我前面已经指出),即使你的理解也是通顺了,也只能说目前存在着两种理解,不能作为反驳本人的证据吧?你反驳本人的话,需要指出本人的错误。
——你这话就更幽默了,我在此贴中本就不是回你的话,而是对一位叫’无隙‘的仁兄所说,且不说你那话不知所谓。我那句话,无论语法句式,均无问题。如要要指出错误,也该由你来指出吧???

如果自己的过失用一句话说不完,则必然后面还要跟一句,这就是“随便”了?按你意思,是省掉一句呢还是两句并一句啊?阁下的学术观点看不出“严谨”在哪里。
“马谡临斩首前如何如何”不知你指何事,如果你指的是“于时十万”,则引自《三国志》裴注
至于“明”的翻译问题,已经说了好几遍了,阁下有高见就拿出来让大家笑笑,专著上也不一定正确不是?呵呵。
个人认为这里的“明”,是眼力的意思,连起来翻译成“我明白……“也是可以的,人家根本没说什么”明=明白“,只是你们误读而已。
——呵呵~~诸葛上奏章,措词严谨,那是到处都看得到的事,正如他告诫阿斗不要引喻失意一般。既然如此,他说的话又怎么可能前言不搭后语呢??不如你先解释一下诸葛说自己“恤事多闇"说的是哪件事好不好?
马谡临斩首前如何如何”说的是你所引用那段:
据《三国志》载,公元228年春夏之交,在汉中先已下狱受军法论处的马谡,被提交当众斩首。马谡临刑前致书诸葛亮沉痛地说:“垂相待我如子,我尊崇垂相如父,我虽死无恨于黄泉之下也。”斩首之时,诸葛亮挥泪,在汉中的十万蜀军将士亦无不垂涕。
估计你这段话不是google就是baidu出来的了。麻烦您就解释一下,这个斩首之时是从哪里变出来的吧~~
既然你知道这个‘明’是眼力的意思就好,那你引的那个‘我明白不能知人善任’是怎么翻译出来的??这种不知所谓的解释都可以当作证据,你所谓的证据的说服力又在哪里??

属于犯错,领导当然也有责任,譬如领导考虑不周,教导属下不够,用人不当,等等。正是这些原因,造成属下犯错的领导方面的原因,诸葛亮的思维这里看不到什么跳跃性,呵呵。
——这个就更牛了,如按你这种说法,要是下次你杀人了,是不是也要说是因为你领导的错?要不是你领导没有早早把你送进监狱,就不会有杀人这事情发生咯~~还是那句,麻烦你解释一下,诸葛说自己“恤事多闇"说的是哪件事好不好??就算是你,也不会没头没脑的说自己是笨蛋吧??何况是诸葛???就更不用说前面某位仁兄所举的你的语录了,自己打自己耳光还真不是一般的响哦!!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骁骑兵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7
编号 74988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6-12-15 15: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军起码损失了3万,再加上其他作战伤亡,再加上逃亡的失散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保守估计损失5万以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5 16: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6-12-15 15:16 发表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马谡军起码损失了3万,再加上其他作战伤亡,再加上逃亡的失散的,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保守估计损失5万以上。

幻想区主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骁骑兵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7
编号 74988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6-12-15 17: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反正你也没有诸葛亮损兵折将的详细数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5 19: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笑, 没有详细数据, 就成为你猜损失5W的依据了?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汉中仍有10万将士,是不是个数据? 你觉得可能不可能损失5万?? 更不用说马谡就损失3W, 其他战斗损失2W的无聊推测了.

张合传, 马谡传, 明着说马谡军星散, 王平传明着说张合不敢进逼王平, 去平叛去了, 王平收拢诸营遗并, 徐徐而还, 没说逃兵很多, 是不是数据?

就你那胡猜劲, 还敢说有可能? 幻想区主力就是幻想区主力, 说话从来不讲根据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jiop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2
编号 94044
注册 2006-12-3
来自 太行山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6-12-16 16: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貌似在历史上诸葛亮的兵力并不占优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骁骑兵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77
编号 74988
注册 2006-7-10


发表于 2006-12-17 18: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反正你没有详细数字,无法否定我的判断,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汉中仍有10万将士有何依据?况且就算如此诸葛亮不会拉壮丁补充啊?诸葛亮发动的战争给蜀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说的5万还只是不可恢复的纯损失(死亡+被俘+逃亡),如果算上受伤,蜀军的损失恐怕要大大超过5万,这还仅仅是部队的损失。此外考虑到蜀军是外线作战,在败退时必然还损失了大量高后勤的民工,这些人在诸葛亮眼里自然是不算损失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子归来
(王子)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95883
注册 2006-12-17


发表于 2006-12-17 21: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不管怎么样,依然喜欢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水英才姜维
(圣殿骑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1386
编号 53611
注册 2005-11-21
来自 Hellenic World
家族 圣剑兄弟会


发表于 2006-12-18 05: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12-15 19:24 发表
笑, 没有详细数据, 就成为你猜损失5W的依据了?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汉中仍有10万将士,是不是个数据? 你觉得可能不可能损失5万?? 更不用说马谡就损失3W, 其他战斗损失2W的无聊推测了.

张合传, 马谡传, 明着说马 ...

对于张合来讲,平叛当然是首要任务。街亭蜀军大败,没受大损失的部队只有王平所领1千人,张合的真正目的若真是向前进军追击,王平早溃散了。“王平传”说张合疑有伏兵不敢进,之前却夸张合判断无不如计,诸葛也忌惮,有点矛盾。个人认为张合本意是先平叛为主,然后才能放心的进军,所以王平才得以收拢各营,但这个各营残余具体有多少人,并无记载。因此判断蜀军损失多少是很难的。

倒是有“谡统大众”的记载,这个大众也没说是多少人,估计是诸葛亮军中的大部人马(不知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襄阳记可靠,后来蜀仍有10万人马(哭马谡。。。)这么看来蜀军相对于全国兵力来讲确实没损失多少,但败仗还是败仗。

另外关于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动用力量方面,从诸葛亮传上看这次诸葛亮是十分认真的筹划北伐,”出师表“写的十分慷慨,有种志在必得的感觉,估计动用的兵力应该不小。无记载表明是否高于5万,但从后来失败后仍有10万来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数量至少有10万人。这么看来张合5万人击败的的确是多于他的诸葛亮军。(曹真督的关右人马好象没出动诸葛亮就败回去了)当然张合只是击败了诸葛亮大军,却没对蜀军造成什么重创。

我写的很乱,总结一下就是:
诸葛亮失败回军时部队仍剩10万之众,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1,诸葛亮北伐出动的至少有10万人
2,诸葛亮北伐失败后并没损失多少兵,因为超过10万太多的部队有点不实际

由于直接投入战场对抗诸葛亮的有魏军5万人,这就代表张合一人的5万人就坏了整个诸葛亮的北伐计划,所以张合实际上是以少胜多的。

另有一种可能是:如果10万人是原本的汉中驻防人马,那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动的兵力高于10万一说不成立。但是留10万人守汉中,北伐带去多少人?无任何记载,不过应该不是5万以下。拿3到4万人去碰曹魏,兵力未免有点太少了吧?这样出动似乎只是小规模骚扰性行动,与”出师表“中表明的决战态度有些不符。此外蜀汉又不是没有那个能力动用5万以上的部队出征。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想听听阁下的意见。

[ 本帖最后由 天水英才姜维 于 2006-12-18 05:2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8 14: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对于张合来讲,平叛当然是首要任务。街亭蜀军大败,没受大损失的部队只有王平所领1千人,张合的真正目的若真是向前进军追击,王平早溃散了。“王平传”说张合疑有伏兵不敢进,之前却夸张合判断无不如计,诸葛也忌惮,有点矛盾。个人认为张合本意是先平叛为主,然后才能放心的进军,所以王平才得以收拢各营,但这个各营残余具体有多少人,并无记载。因此判断蜀军损失多少是很难的。

---1张合是被明帝派谴去"拒亮", 他首要任务怎么会是平叛, 你说是吧?
   2没有大损失的部队不是只有王平, 当时马谡所统前军是星散, 而不是大量的被张合歼灭了. (歼灭没歼灭魏书应该分得清楚).
   3若向前进军追记,王平早溃散了, 这个假设还早点, 而且这个假设也不成立, 站张合立场上, 什么时候认为向前追击, 可获全功? 之前夸奖? 魏书当然夸张合善谋, 还夸过自曹操编完兵法心得后战无不胜呢. 这又怎么了? 仍然还是有判断失误的时候. 用这个来说张合是故意放过王平及蜀军散众的, 只能说: 你也太抬举张合了吧? 另, 那个无不如计的张合还不是算出了埋伏还是送了自己的命.
   4并无记载? 众皆星散不是个记载? 这不就已经说明了蜀军并非是损失很大,而是散了很多么?

倒是有“谡统大众”的记载,这个大众也没说是多少人,估计是诸葛亮军中的大部人马(不知是否可以这么理解)。如果襄阳记可靠,后来蜀仍有10万人马(哭马谡。。。)这么看来蜀军相对于全国兵力来讲确实没损失多少,但败仗还是败仗。
----大众不是大部分的意思哦. 马谡是被命为先锋指挥前军去了. 诸葛亮还在贪图三郡之功呢, 难道诸葛亮是领着小部队去贪功?

另外关于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动用力量方面,从诸葛亮传上看这次诸葛亮是十分认真的筹划北伐,”出师表“写的十分慷慨,有种志在必得的感觉,估计动用的兵力应该不小。无记载表明是否高于5万,但从后来失败后仍有10万来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数量至少有10万人。这么看来张合5万人击败的的确是多于他的诸葛亮军。(曹真督的关右人马好象没出动诸葛亮就败回去了)当然张合只是击败了诸葛亮大军,却没对蜀军造成什么重创。
----1 汉中仍存10万将士跟北伐动用多少部队不挂等号. 可以从运粮的准备方面考虑清楚, 依邓艾所言: "每出征伐, 运兵过半, 是为大役. ", 如果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动众10万, 那么动员的数量就是在20万以上. 就算是雇佣民夫担当运输一职责, 民夫能1人顶1个兵的工作量, 那么也要有20万以上的人数投入了北伐中, 还是把汉中完全掏空了, 不留部队应变的情况. 汉中自蜀取后, 已是得地不得民, 曹操已移十多万口人至关中, 仅剩8万户人家在汉中. 诸葛亮能有那么多人参与运输么? 那简直就是不可能进行的任务.
    2 后来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又为什么能发动得了10万大众的北伐呢? 原因有2个, 多次调发诸郡, 并移李严2万部队来汉中协助. 这是其一, 而三年时间, 诸葛亮不仅改善了运输手段, 而且还事前就把谷物粮草先运至谷口以备征伐之用, 有这多方面的准备, 诸葛亮才免去了大役之苦, 得以动用10万大军北伐.

相比较起来,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既然要隐蔽真实行军意图, 麻痹魏军, 那么出祁山的所有准备事宜都只能在汉中进行, 所以, 第一次北伐不可能倾尽兵力出动, 而是挑选精锐出击. 蜀汉不是没有动用5万人以上征伐的能力, 但是动用5万以上的军队征伐, 决不轻松. 10万大军北伐, 更不是个信口开河能做到的事情.

最后的总结就更有问题了. 兵力我就不说了. 有疑问的请找些证据来补充一下兄台所坚持的观点.

而直接投入战场的(既然要算诸葛亮的部队,那么诸葛亮的部队在干嘛?应该不是对着空气笑吧?), 张合所部5万步骑仅仅是援军, 陇右各县兵正在抵抗诸葛亮的入侵, 郭淮也在募集部队对蜀军发动进攻. 如果把所有的都算进张合5万步骑里, 这可不准确.
而你把10万数量直接放在诸葛亮一边就更不合理了, 赵云那边就没个兵存在了?

第二, 出师表说要决战, 可实际诸葛亮要干什么谁都清楚. 否则他早取魏延之策, 直接出兵长安与魏师决战了. 何苦先平陇再缓图关中? 这是意欲决战的态度么?
10万将士是诸葛亮回汉中后的在汉中的将士, 不是留下驻守汉中的将士.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12-19 02:5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06-12-18 14: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骁骑兵 于 2006-12-17 18:27 发表
反正你没有详细数字,无法否定我的判断,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汉中仍有10万将士有何依据?况且就算如此诸葛亮不会拉壮丁补充啊?诸葛亮发动的战争给蜀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

我说的5万还只是不可恢复的纯损失( ...

我懒得跟你废话, 把你的数字来源先提出来再说吧你.

没详细数据那不过是你自己认为而已. 我还说曹魏为了对付蜀军除了5万步骑还劳役全天下去做后勤, 死就死了40W人民呢, 你证明证明不可能瞧瞧? 你没证据就证明我说的有可能是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9 07: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728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