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所謂“蜀國”——至今仍未消除的誤解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2 17: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22 17:44 发表


你现在提到概率,举彩票当例子很正常。
再说一次吧。
判断曹嵩出自夏侯的原因是历史记载曹嵩出自夏侯,而不是因为所有过继的都找外人。
判断张三中彩票的原因是张三手里的彩票都能对上号,而不是因为买彩 ...

渊妻,太祖内妹.这句话就可以证明了啊.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曹洪子子廉,太祖从弟也,史书上也是写得明明白白.但你在夏侯渊夏侯敦前面你怎么找不到,太祖从弟四字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2 18: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2 17:55 发表

渊妻,太祖内妹.这句话就可以证明了啊.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曹洪子子廉,太祖从弟也,史书上也是写得明明白白.但你在夏侯渊夏侯敦前面你怎么找不到,太祖从弟四字呢?

内弟的意思是妻子的弟弟,内妹的意思……
这句话能证明啥呢?

夏侯渊夏侯敦前面为什么没有太祖从弟?
在前面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时,俺就说了,陈寿未必知道曹嵩出夏侯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2 18: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22 18:03 发表


内弟的意思是妻子的弟弟,内妹的意思……
这句话能证明啥呢?

夏侯渊夏侯敦前面为什么没有太祖从弟?
在前面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时,俺就说了,陈寿未必知道曹嵩出夏侯氏。

就算写了也不对啊?曹洪是族弟,如果夏侯也是,那谁是真就说不清了.陈寿也可以说是曹操就是曹家的人,所以这样写啊.另外曹参后人也能证明啊.为啥不写夏侯婴之后,而写曹参呢?

[ 本帖最后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2 18:12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8-22 18: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2 18:08 发表

就算写了也不对啊?曹洪是族弟,如果夏侯也是,那谁是真就说不清了.陈寿也可以说是曹操就是曹家的人,所以这样写啊.另外曹参后人也能证明啊.为啥不写夏侯婴之后,而写曹参呢?

过续了就算是那家的了.不然还过续干嘛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雷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1
编号 5302
注册 2004-2-14


发表于 2007-8-22 19: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7-8-22 08:59 发表
雷雨兄一再强调“蜀”是曹魏所用贬称,衲子还是想请教下,您认为这个称呼起于何时?在刘备入蜀之后,称帝之前,对刘备势力使用的是什么样的称呼?用“蜀”称之是不是合适的?

衲子以为,《三国志》和《演义》 ...

蜀漢明明有國號漢,曹魏政權卻僅僅以地理名稱“蜀”稱之,這難道不是貶稱?

三國志確實記載了蜀漢政權國號為漢的事實,但因為蜀漢已經滅亡,陳壽在先前的敵國工作,所以把蜀漢部分命名為“蜀書”,與“魏書”、“吳書”並列,看上去確實像是以蜀為國號,這是後人誤解的主要來源。

三國演義嘉靖本中,就明確寫“國號大蜀”,可見當時的作者確實已經把蜀漢國號誤解了,後來出現的毛評本,就修正了這個大“BUG”,但是仍然保留了大量“蜀軍”、“蜀將”的稱呼,為後人誤解蜀漢國號,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8-22 19: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雷雨 于 2007-8-22 19:35 发表

蜀漢明明有國號漢,曹魏政權卻僅僅以地理名稱“蜀”稱之,這難道不是貶稱?

三國志確實記載了蜀漢政權國號為漢的事實,但因為蜀漢已經滅亡,陳壽在先前的敵國工作,所以把蜀漢部分命名為“蜀書”,與“魏書 ...

台湾称自己是中华民国,中国还是只称他为台湾省.如果台湾灭掉,记录也只是台湾省回归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雷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1
编号 5302
注册 2004-2-14


发表于 2007-8-22 19:5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22 08:45 发表

曹操为三公,称其为曹公本来就没错。
况且曹操进位魏公、魏王之后,还称为曹公,就是不承认其王公之号,只认为他还是三公,不见得是什么褒义。
像《魏书》早就相应的改成“公”“王”了。

况且修改文本,跟直接修改人物的语言本来就是两码事。
把“与曹操战于赤壁”改成“与曹公战於赤壁”,或者把“汉大将诸葛亮”改成“蜀大将诸葛亮”,在事实记载上有区别么?
无非是表明了史书作者的一些立场而已,在事迹上没有任何变化,诸葛亮本人不会变成鄙视蜀汉的。
但如果把邓芝说的“汉”改成“蜀”,那就把邓芝的立场改了,岂能算是实录?
况 ...

曹公是一種尊稱,《書書》中稱曹公的例子,説明陳壽的記載與蜀漢原始資料不能相提並論,是根據政治要求修改過的。你不是要陳壽“修改原始資料”的證據麽?這就是。

既然曹吉利的稱呼可以根據當局要求修改,那蜀漢原始資料中的人物談話,難道就不會修改?兩者是一體的,怎麽能說是兩碼事?

就算鄧芝當時自稱漢,陳壽難道就照實寫?司馬昭看到會怎麽想?——這小子在我晉朝寫作,還不忘他這個“漢”,是不是想恢復漢室?何況,即使稱“蜀”,我也分析過了,只不過是暫時避免“正名”衝突的一種語言技巧而已


QUOTE:
宗预使吴在延熙十年,但照样自称“蜀”,这时候孙权还不承认蜀汉么?

任你怎么解释,反正邓芝有“蜀国”之称。
你断定称“蜀国”是错的,这个观点不能成立。

那是《吳歷》的記載,充其量説明吳國人習慣用地理名稱,而非正式國號來稱呼蜀漢,絲毫無損於蜀漢國號為漢這個客觀事實。就算吳國内部都稱蜀漢為“蜀國”,在外交場合,他們仍然認可蜀漢的國號為漢。
而且,這個引文也未必沒有經過篡改。裴松之引用《曹瞞傳》,裏面也把曹吉利稱爲“太祖”“王”,可見修改飲用書籍的原文,裴松之也一樣做。

其實,這個問題無論怎麽辯論,你的論點始終不可能成立。一開始,有人提出要“名從主人”,你就來扯“蜀漢人物有時自稱蜀,所以把他們稱作蜀國也合理”。但實際上,就算再多的蜀漢人自稱蜀人,只要有蜀漢國號確實為漢這個客觀事實,也只能理解為地理名稱,而非國家名稱。名從主人,從的自然是國號。不從國號漢,而從地理名稱蜀,自然是錯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雷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1
编号 5302
注册 2004-2-14


发表于 2007-8-22 20: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任你怎么解释,反正邓芝有“蜀国”之称。
你断定称“蜀国”是错的,这个观点不能成立。

命名一個歷史上的國家,基本原則就是稱呼它當時自稱的國號,如果重名,則在前邊加修飾語。

“蜀”在蜀漢時期從未成爲國號,現在卻用“蜀國”稱呼蜀漢,這顯然會使人誤解為“蜀”即國號,當然是錯誤的。

你一再稱什麽蜀漢人物也稱蜀,殊不知,蜀漢國號為漢,這是鐵打的歷史事實。在這個大前提下,蜀漢人物再怎麽稱“蜀”,也只能理解為地理意義上的蜀,而不能把這個字做為他們國家的名稱。再怎麽舉“蜀漢人物也稱蜀”的例子也沒用

現在大陸人民,與台灣人交流時,往往自稱“大陸”,而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難道後人還能創造出一個“大陸國”來?


[ 本帖最后由 雷雨 于 2007-8-22 20: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雷雨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1
编号 5302
注册 2004-2-14


发表于 2007-8-22 20: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8-22 19:40 发表


台湾称自己是中华民国,中国还是只称他为台湾省.如果台湾灭掉,记录也只是台湾省回归而已.

你現在問一個臺灣人,他所在國家的名稱是什麽,他只能稱“中華民國”,或簡稱“中國”(統派或一些想避免爭論的人估計會這麽說)。但“臺灣國”則是錯誤的,因爲這個“臺灣國”根本不存在。

[ 本帖最后由 雷雨 于 2007-8-22 20:1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8-22 21:0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雷雨 于 2007-8-22 20:15 发表

你現在問一個臺灣人,他所在國家的名稱是什麽,他只能稱“中華民國”,或簡稱“中國”(統派或一些想避免爭論的人估計會這麽說)。但“臺灣國”則是錯誤的,因爲這個“臺灣國”根本不存在。

大陆承认他们是中华民国么???大陆只承认台湾省.
这个就魏蜀之间的关系基本类似.
如果大陆硬称为中国,台湾势必不称自己为中国.同样,理论上说,台湾是前任政权的所处地,他也能称为中国,但大陆只会承认他是中国的部份,只是一个省.这就是所谓的一个中国.
就像魏认为自己的继承了汉,就不可能承认你蜀汉的汉是东汉的汉.

这就相当于台湾称自己是中华民国,但大陆只称他为台湾省.要是放古代的话,统一后现在的台湾当局领导人也只会出现在台湾省纪里,而不会在中华民国纪里是一个道理.

[ 本帖最后由 无势 于 2007-8-22 21:0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2 23: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8-22 18:45 发表


过续了就算是那家的了.不然还过续干嘛呢

本来就是一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3 08: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雷雨 于 2007-8-22 19:57 发表
曹公是一種尊稱,《書書》中稱曹公的例子,説明陳壽的記載與蜀漢原始資料不能相提並論,是根據政治要求修改過的。你不是要陳壽“修改原始資料”的證據麽?這就是。

既然曹吉利的稱呼可以根據當局要求修改,那蜀漢原始資料中的人物談話,難道就不會修改?兩者是一體的,怎麽能說是兩碼事?

就算鄧芝當時自稱漢,陳壽難道就照實寫?司馬昭看到會怎麽想?——這小子在我晉朝寫作,還不忘他這個“漢”,是不是想恢復漢室?何況,即使稱“蜀”,我也分析過了,只不過是暫時避免“正名”衝突的一種語言技巧而已

你从哪里找出曹公是被修改后的记载了?拿出没被修改过的原始记录给俺看看。

邓芝说的话,陈寿原话实录,有什么问题了?
如果连对话都有修改的必要,
琬承命上疏曰:“芟秽弭难,臣职是掌。自臣奉辞汉中,已经六年,臣既闇弱,加婴疾疢,规方无成,夙夜忧惨。今魏跨带九州,根蒂滋蔓,平除未易。若东西并力,首尾掎角,虽未能速得如志,且当分裂蚕食,先摧其支党。然吴期二三,连不克果,俯仰惟艰,实忘寝食。辄与费祎等议,以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如渴,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今涪水陆四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又曰:“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於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室,而才兼於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这些怎么不改?

QUOTE:
原帖由 雷雨 于 2007-8-22 19:57 发表
那是《吳歷》的記載,充其量説明吳國人習慣用地理名稱,而非正式國號來稱呼蜀漢,絲毫無損於蜀漢國號為漢這個客觀事實。就算吳國内部都稱蜀漢為“蜀國”,在外交場合,他們仍然認可蜀漢的國號為漢。
而且,這個引文也未必沒有經過篡改。裴松之引用《曹瞞傳》,裏面也把曹吉利稱爲“太祖”“王”,可見修改飲用書籍的原文,裴松之也一樣做。

其實,這個問題無論怎麽辯論,你的論點始終不可能成立。一開始,有人提出要“名從主人”,你就來扯“蜀漢人物有時自稱蜀,所以把他們稱作蜀國也合理”。但實際上,就算再多的蜀漢人自稱蜀人,只要有蜀漢國號確實為漢這個客觀事實,也只能理解為地理名稱,而非國家名稱。名從主人,從的自然是國號。不從國號漢,而從地理名稱蜀,自然是錯的。

你要说这些资料经过窜改,那就拿出证据来。
谁规定《曹瞞傳》不能把曹吉利稱爲“太祖”“王”?拿出没改过的《曹瞒传》来看看啊。

蜀汉国号为汉,俺从来没否认过。
但现在俺说的是称为蜀国也并不算错,至少邓芝等人是这么称呼的。

是俺在扯么?貌似是老兄你在扯啊。
看见吴、蜀两国称蜀汉为蜀就说这是说地理,看见邓芝称蜀汉为蜀国就是经过窜改的。
这不是只选取自己需要的资料,看见于自己观点不利的资料统统都无视么?

QUOTE:
原帖由 雷雨 于 2007-8-22 20:08 发表
命名一個歷史上的國家,基本原則就是稱呼它當時自稱的國號,如果重名,則在前邊加修飾語。

“蜀”在蜀漢時期從未成爲國號,現在卻用“蜀國”稱呼蜀漢,這顯然會使人誤解為“蜀”即國號,當然是錯誤的。

你一再稱什麽蜀漢人物也稱蜀,殊不知,蜀漢國號為漢,這是鐵打的歷史事實。在這個大前提下,蜀漢人物再怎麽稱“蜀”,也只能理解為地理意義上的蜀,而不能把這個字做為他們國家的名稱。再怎麽舉“蜀漢人物也稱蜀”的例子也沒用

現在大陸人民,與台灣人交流時,往往自稱“大陸”,而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難道後人還能創造出一個“大陸國”來?

会不会误解,那是别人的事情。
俺只是阐述一个事实,当时确实有人称蜀国,不仅仅是曹魏而已。

蜀汉人物自称蜀国是事实,若你认为“大陆国”的说法是错的,麻烦先找出自称“大陆国”的大陆人吧。
因为“大陆国”不合理,所以没人称呼,至少大陆人不可能这么自称。
因为“蜀国”有人这么称,那起码说明他们自己也承认“蜀国”这个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

ps.别举大陆跟台湾的例子了,大陆什么时候承认台湾是一国了?
啥时候出现“大陆、台湾两国”这种说法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3 08: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2 23:06 发表

本来就是一家,

过继后是一家等于过继前是一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15 雷雨 的帖子

您还是在回避衲子的问题。
入蜀之后,称帝之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3 09: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23 08:26 发表

过继后是一家等于过继前是一家?

过继前了.过继后就更是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3 09: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3 09:21 发表

过继前了.过继后就更是了

你现在是在拿过继后是一家来证明过继前是一家,这个也能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3 09: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冒牌 于 2007-8-23 09:28 发表

你现在是在拿过继后是一家来证明过继前是一家,这个也能行?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说明曹操本来就是曹家人,那么曹操的确是曹参的后代,曹丕给曹腾立庙就是对的.曹丕应该清楚自己姓啥.所以他才给曹腾立庙.

[ 本帖最后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3 09: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8-23 09: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当然是曹参的后代,祖宗早就过续过去了嘛。不要说姓夏侯了,就算原来姓朱姓苟,现在也是曹参的后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3 09: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8-23 09:35 发表
曹操当然是曹参的后代,祖宗早就过续过去了嘛。不要说姓夏侯了,就算原来姓朱姓苟,现在也是曹参的后代。

这么说不是很傻比吗?曹嵩当年过继过去的时候还会知道他孙子将来会当皇帝给他立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8-23 09: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关知道立庙什么事,呵呵。就算祖上不是曹参,是个罪犯,曹操也只有认的份。谁让他祖宗过继了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3 09: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8-23 09:46 发表
不知道关知道立庙什么事,呵呵。就算祖上不是曹参,是个罪犯,曹操也只有认的份。谁让他祖宗过继了呢

是谁告诉你的,一定要认的,很多都可以回原姓的.他不这样做,就说明他很可能原来就是姓曹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arketing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260
编号 7323
注册 2004-5-3


发表于 2007-8-23 09: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了几页,发现好象大家各说各的,说的完全不是一件事嘛
电视剧游戏的制作本身就没有那么严格按照史实,因为魏蜀吴的说法,似乎从我小就是这样叫的,可见固有观念应该是流行挺久的了,于是大旗上写个蜀也就自然而然的啦,符合百姓一般认知。
光荣三国在渐渐贴近史实,以后说不定就会改成汉了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8-23 09: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理论蛮搞笑的。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3 09: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势 于 2007-8-23 09:51 发表
这理论蛮搞笑的。呵呵。

你可以去查呀,很多人都恢复原姓了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3 09: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3 09:49 发表

是谁告诉你的,一定要认的,很多都可以回原姓的.他不这样做,就说明他很可能原来就是姓曹的

什么逻辑?有人过继之后,回原姓,就代表过继之后不回原姓,就不是过继?
这样说来,许多人杀人之后都自首,那么A杀人之后,没自首,就证明A没杀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无势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5
编号 200358
注册 2007-8-10


发表于 2007-8-23 09:5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让老冒继续跟你扯买彩票吧。。。。不过这次彩票的中奖机率可大多了。
我就没那个口水了/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3 09: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3 09:56 发表

什么逻辑?有人过继之后,回原姓,就代表过继之后不回原姓,就不是过继?
这样说来,许多人杀人之后都自首,那么A杀人之后,没自首,就证明A没杀人?

这说明你根本没搞明白过继,如果他过继回原姓,那么说明过继是从外人这里过继.而如果他没改,很有可能他是从自己本家兄弟这里过继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冒牌

武乡侯
谏议大夫
★★★★★★

Rank: 16
柱国(正二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739
帖子 4907
编号 39823
注册 2005-5-30
家族 邪恶标题党


发表于 2007-8-23 10: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3 09:31 发表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说明曹操本来就是曹家人,那么曹操的确是曹参的后代,曹丕给曹腾立庙就是对的.曹丕应该清楚自己姓啥.所以他才给曹腾立庙.

如果曹嵩本来是曹家人,所以曹嵩本来就是曹家人。
这个逻辑是不是混乱了点?

俺现在问的是为什么曹嵩过继前是曹家人,你却拿曹嵩过继后是曹家人这个事情来搪塞。

曹丕给曹腾立庙有两种可能。
(1)曹丕以曹嵩过继前的身份为准。
那就应该是给曹嵩本生父亲立庙,而不是给曹腾立庙。这种可能不成立。

(2)曹丕不以曹嵩过继前的身份为准。
也就是承认自己是曹腾的曾孙,不管曹嵩本生父亲是谁,他都给曹腾立庙。
但这种情况的话,根本无法看出曹嵩是夏侯家的儿子还是曹家的儿子。
因为曹丕不管原先的出身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涯明月刀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镇北将军
功绩 35
帖子 3454
编号 88518
注册 2006-10-24


发表于 2007-8-23 10:2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河内司马 于 2007-8-23 09:59 发表

这说明你根本没搞明白过继,如果他过继回原姓,那么说明过继是从外人这里过继.而如果他没改,很有可能他是从自己本家兄弟这里过继的.

过继不回原姓不代表他从本家兄弟这里过继的。
这与我上面举的例子一般无二。

据我所知,很多人过继之后都没回原姓,而且也不是从他本家兄弟这里过继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河内司马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西将军
功绩 49
帖子 3943
编号 103430
注册 2007-1-23


发表于 2007-8-23 10: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天涯明月刀 于 2007-8-23 10:24 发表

过继不回原姓不代表他从本家兄弟这里过继的。
这与我上面举的例子一般无二。

据我所知,很多人过继之后都没回原姓,而且也不是从他本家兄弟这里过继的。

我也没说一定回原姓,但有点是肯定的,就是回原姓一定是从外人那里过继的.
至于你说的"据我所知,很多人过继之后都没回原姓,而且也不是从他本家兄弟这里过继的。"不知道你举的是现代还是古代,现代人过继是有很多不遵行古代来的,也没那么严格.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1 02:3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99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