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客观公允,《三国》武力大排名!(一), 龙骧将军① “老将” 黄忠(09年12月3日,第49页).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6-2-3 09: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对于武评爱好者来说,喜好罗本和毛本的各有千秋,但用罗本最大一个弊病就是没有网上的电子版,手中有书的也不多,没书的只能干瞪眼了。

在武评这一方面,毛本的改动主要在加强了平衡性。
例1:
罗本:张飞第一次战吕布是“渐渐枪法散乱”(回合数不详),第二次战吕布是“打了100回合,刘备见吕布军渐渐围过来,才恐有失的”。可以说两个战例相差很大。
毛本:张飞第一次战吕布是“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战吕布是“打了100回合,刘备恐有失”。两个战例较接近,不发生矛盾。

从毛本可以很容易得出,张飞对吕布五十回合平手,一百回合后有些不好苗头。罗本要经过分析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例2:
罗本:张飞、赵云、马超对张合的单挑成绩依次是:110回合平手、20回合让张合气力不加而败走、3回合速胜。
毛本:张飞、赵云、马超对张合的单挑成绩依次是:50、60回合平手、30回合张合败走、20回合取胜张合。

毛本在改动之后三人的差距大大缩小。

如果说罗本更接近罗贯中的原著,罗本可以看作是作者的想法,毛本却可以看作一名读者对原著的观点,作者和读者看问题的侧重点的不同导致了观点上的差异。

对于罗本上单挑战绩较大的差异,原作者自然有他全方面的考虑(这里不再展开分析了),而毛氏从阅读的角度看问题进行修改也是有他的道理。

所以如果以罗本为基准,不可避免要面临平衡性差异的问题。不少人在讨论罗本的时候喜欢引入无效战例或半有效战例这样的说法。这倒是一个解决办法,可惜就是“有效”“无效”战例的取舍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取舍会大相径庭。

还是举前面张飞的例子。
A观点:认为后一个战例时,吕布与刘备还是盟友,吕布没有杀张飞的心思,非正常水平,列为无效。
B观点:认为张飞初次经历大场面,发挥不佳,以致以后屡屡不服气要找吕布再战,而吕布心知肚明也有所顾忌,第二次战例才是真实水平。

可见,“有效”“无效”战例的引入的确可以解决平衡性的问题,但却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战例的鉴定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和不公平因素。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这里这么热闹,我也来谈谈自己对马许一战的看法,我基本上和孤狼兄观点相同~~

在战局开始,许褚携勇而来,马超则气势稍逊,这时的许褚应该占有一定的上风。但是随着战局的推进,武将的武艺和战斗经验的作用才是主力。心理压力造成的效果会逐渐减弱,100余合过后,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如果这种压力还在影响马超,那马超应该早就被斩于马下,否则岂不是说明马超武艺明显高于许褚么(带着那么沉重的心理包袱还能一百回合坚挺不败.....)。

中场休息之后出现了三国武打中极其精彩的一幕,许仲康裸衣斗马超。我不想说为什么裸衣,只是想谈谈裸衣所造成的效果。

古代将军一套甲胄的分量很重,曾经看过一个资料:宋代,限制铁甲打造必须在五十斤之内。相信许褚的不会比这个轻,脱去甲胄在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了负重,提高灵活性的作用。
或许有人会说,卸甲不是会造成防御的减少么?这要看战斗的实际情况。甲的诞生,主要是为了防御箭对武将造成的伤害,面对骑兵的长矛刺杀,甲胄增加的防御力十分有限,面对马超这样的强手,穿不穿更是没有什么区别。至于脱去衣服造成的热量损失问题....不了解,无法估计效果,但个人以为许褚卸甲客观上得到的好处要大于付出。

这里谈个题外话,既然脱去甲胄好处那么多,为什么众多战斗场面就只有两例呢(后来张飞不带头盔,也算是吧)。原因就在于许褚不过是一员武将,马超是三军主帅。马超这边放一冷箭射死许褚,没有本质上的好处,反而但了个骂名;曹军要是一箭放倒马超,那可就赚大了~~~所以马超是不会脱衣服地~~~~而且谁知道后面又没有混战,脱去甲胄太过危险。

然后就是结局,弃刀夹枪,胜势?败势?

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许褚处于下风采取的自保手段。

首先从三国的描写中看,许褚应该属于力量型猛将,而马超相对来说走的是技术型路线。在开始的一百合里,许褚是生力,应该压着马超一筹,但是力量型造成的后果就是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就会由于消耗大导致不能持久,而在后百合里,马超逐渐逆转了局势。最后许褚裸衣而出,个人以为已经是强弩之末,孤注一掷。而在这种不利的环境里最好的办法就是钳制对手,发挥自身长处,于是许褚夹枪弃刀,把马超逼到和自己做力量的拼杀的环境中去,理想的效果当然是把马超拖下马来,马超必败,或者夺过马超军器,马超空手也是在劫难逃。然而230合后,许褚的力量已经明显不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了,导致最后两个人的乱打,平局结束(感觉上很像拳击里两个选手互相搂抱)。


综上所述,在这场战斗里,许褚点数惜败,至于武艺么,孤狼兄的评价还是很合理的,伯仲之间,马超微弱上风。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关于版本问题,三国演义的罗本毛本李本乃至志传本众说纷纭,现在通行的是还是毛本。这种问题现在研究三国的专家还没有搞弄明白,我们还是按照孤狼的意思,以毛本为基础讨论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备是奸人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45
编号 25358
注册 2004-11-22


发表于 2006-2-3 20:1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要YY许,马头100回合谁胜优,书中写了战100回合胜负未分,又怎能看得出谁占优,连作者自己也看不出来!!!!!



脱甲是许储性格造成,他是性痴的,他要脱甲并无其它原因,只是他的性格是这样,你们却去YY其它理由.什么减轻了负重,提高灵活性的作用,纯粹YY.


然后就是结局,弃刀夹枪,胜势?败势?(先)夹枪(后)刀,胜势?败势?


马超处下风,长枪都给折断.给人家折断长枪还想占上风排在人家前面??天下间有这等便宜的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备是奸人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45
编号 25358
注册 2004-11-22


发表于 2006-2-3 20:1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毛本把曹魏猛将许多极精彩的内容删去或改掉.我PS毛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刘备是奸人于2006-02-03, 20:17:47发表
不要YY许,马头100回合谁胜优,书中写了战100回合胜负未分,又怎能看得出谁占优,连作者自己也看不出来!!!!!



脱甲是许储性格造成,他是性痴的,他要脱甲并无其它原因,只是他的性格是这样,你们却去YY其它理由.什么减轻了负重,提高灵活性的作用,纯粹YY.


然后就是结局,弃刀夹枪,胜势?败势?(先)夹枪(后)刀,胜势?败势?


马超处下风,长枪都给折断.给人家折断长枪还想占上风排在人家前面??天下间有这等便宜的事!!!!!

百合许褚上风只不过是我的猜测,求同存异,不强求大家接受。

至于脱衣,我的态度很明确,“我不想说为什么裸衣,只是想谈谈裸衣所造成的效果。”我得出的结论是“脱去甲胄在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了负重,提高灵活性的作用”

文学作品里的东西,本来就是作者一家之言,我们都是在根据作者的内容自由发挥,观点无所谓正确错误,在罗贯中作古多年的今天,我们也找不到所谓标准答案了。我的观点是求同存异,求同存异

至于断枪,我面对一个持刀歹徒的时候,如果跑不掉,那么首先的想法就是去掉他的刀。我如此想,我心中的许褚当然也如此想。一家之言,不强求大家接受。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棍僧释延德
(轩辕少林寺住持、武僧团总教头)

白衣伯爵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右将军
好贴 2
功绩 193
帖子 1110
编号 32498
注册 2005-2-12
来自 柳州
家族 轩辕少林寺




QUOTE:
原帖由伤云于2006-02-03, 10:16:01发表
这里这么热闹,我也来谈谈自己对马许一战的看法,我基本上和孤狼兄观点相同~~

在战局开始,许褚携勇而来,马超则气势稍逊,这时的许褚应该占有一定的上风。但是随着战局的推进,武将的武艺和战斗经验的作用才是主力。心理压力造成的效果会逐渐减弱,100余合过后,基本上可以不考虑,如果这种压力还在影响马超,那马超应该早就被斩于马下,否则岂不是说明马超武艺明显高于许褚么(带着那么沉重的心理包袱还能一百回合坚挺不败.....)。

中场休息之后出现了三国武打中极其精彩的一幕,许仲康裸衣斗马超。我不想说为什么裸衣,只是想谈谈裸衣所造成的效果。

古代将军一套甲胄的分量很重,曾经看过一个资料:宋代,限制铁甲打造必须在五十斤之内。相信许褚的不会比这个轻,脱去甲胄在客观上起到了减轻了负重,提高灵活性的作用。
或许有人会说,卸甲不是会造成防御的减少么?这要看战斗的实际情况。甲的诞生,主要是为了防御箭对武将造成的伤害,面对骑兵的长矛刺杀,甲胄增加的防御力十分有限,面对马超这样的强手,穿不穿更是没有什么区别。至于脱去衣服造成的热量损失问题....不了解,无法估计效果,但个人以为许褚卸甲客观上得到的好处要大于付出。

这里谈个题外话,既然脱去甲胄好处那么多,为什么众多战斗场面就只有两例呢(后来张飞不带头盔,也算是吧)。原因就在于许褚不过是一员武将,马超是三军主帅。马超这边放一冷箭射死许褚,没有本质上的好处,反而但了个骂名;曹军要是一箭放倒马超,那可就赚大了~~~所以马超是不会脱衣服地~~~~而且谁知道后面又没有混战,脱去甲胄太过危险。

然后就是结局,弃刀夹枪,胜势?败势?

我个人更倾向于这是许褚处于下风采取的自保手段。

首先从三国的描写中看,许褚应该属于力量型猛将,而马超相对来说走的是技术型路线。在开始的一百合里,许褚是生力,应该压着马超一筹,但是力量型造成的后果就是如果不能速战速决,就会由于消耗大导致不能持久,而在后百合里,马超逐渐逆转了局势。最后许褚裸衣而出,个人以为已经是强弩之末,孤注一掷。而在这种不利的环境里最好的办法就是钳制对手,发挥自身长处,于是许褚夹枪弃刀,把马超逼到和自己做力量的拼杀的环境中去,理想的效果当然是把马超拖下马来,马超必败,或者夺过马超军器,马超空手也是在劫难逃。然而230合后,许褚的力量已经明显不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了,导致最后两个人的乱打,平局结束(感觉上很像拳击里两个选手互相搂抱)。


综上所述,在这场战斗里,许褚点数惜败,至于武艺么,孤狼兄的评价还是很合理的,伯仲之间,马超微弱上风。

  其实盔甲防得最多的是擦伤,包括刀、枪、箭等,如果遇到直刺或直射防御效果就很有限了。在单挑时也是如此,小说中和真打不同,真打100回合一般都要挨几下的,哪怕轻微擦伤。不过我宁愿相信小说里的人也会考虑防“擦伤”的,因此许褚敢“裸衣”,至少是认为马超无法“擦”伤他吧。因为人不同狮虎,厚厚的毛皮本身就有一定防御效果,人一旦疼之后会影响攻击力、注意力等,当然对武将可能影响小一些,有时意志力会使人忘记疼痛,如周泰。
  以许的性格,也许也是那类伤点皮无所谓,甚至可以发狠变厉害些,所以他敢脱去甲胄。至于顾忌不顾忌冷箭,可能他不会想到那么多。至于马超不脱,什么顾忌形象、担心被射等都有可能。那么,赤膊的许褚和他打,在减轻重量的情况下的确是比先前稍微灵巧了些,但也不会有太大便宜,否则在武功差不多的情况下占大便宜,那应该可以取胜马超。所以“裸衣”的优势暂且忽略不计吧,因为没办法将它更细地量化,再说马超没脱也有他的优势。
  至于弃刀挟枪(据毛本),说明当时许已用“非常”的招法(现实大刀的招法有斩、劈、撩、挑、磕、刺、扎、砍、抹、挂、绞、云、舞花刀、胸背花等)。用非常招法的原因有二,一是出奇制胜,二是被动所为。前者是进攻,后者是防守(顶多也是防反)。书中许出此招,并未处于进攻状态,宁愿相信他是被动的,哪怕他初衷是“防反”,最终也没有“反击”出来,只是拗断枪杆,使两人又回到起跑线上。说明武功是非常接近,但如果真要算点数的话,马超用有效招攻击,未中未得分,许用非常招数,可以罚一分,至少也要挨警告一下吧?哈哈。那么在平局的情况下,这就可作为裁判打许的分低于马一点点的依据之一了。
  至于说许一瞪,马就不敢动,应该和武功没太大关系,就算马是怕他,也不代表就一定打不过他,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何况当时马的主要目标更像是曹,他“意欲突前擒之”,见许在后,才“不敢动”。
  尊重孤狼劳动,议论时口气宜缓。只盼狼兄早出后续。
  求同存异,得罪挺许的朋友勿怪。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6-2-4 10: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赞同孤狼兄的武评;以后拿到新的三国志都把武力改成孤狼兄这样的数据:)

不过对虎痴脱衣还有一点异议;可看出虎痴是力量型战将,每一刀使力必然大于马超,这样比较容易热,太热了才脱衣(当然孤狼兄说的杀红了眼等等俺是赞成的,不过不赞成有死的觉悟),而马超不脱衣还有一条原因应该是没有那么热。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6-2-5 00:5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2-01, 9:11:13发表

QUOTE:
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6-02-01, 0:51:28发表
[quote]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1-28, 8:26:35发表
[quote]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6-01-28, 1:27:53发表
设想一下, 楼主一口认定吕布天下第一, 无非是因为战三英和斗六将两大战例. 其中很大给吕布加分的成份是, 吕布在天下名牌面前能够全身而退. 在撤退过程中, 赤兔马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的, 不然的话难免保证他就一定能逃脱三英六将的围攻.

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也是因为赤兔马, 可被楼主按照不严格单挑而不闻不问. 请问, 这是何道理? 同样是一匹马, 吕布用来逃命, 关羽用来出奇制胜, 万马军中夺上将首级. 你说是谁用的水平高? 谁用的更淋漓尽致?

按我说, 如果非要纠缠赤兔马的作用, 我们也不能假设吕布在三英六将夹击下, 就一定能够存活; 进而把吕布这两个黄金战例也给否决掉. 当然也可以不纠缠赤兔马的作用, 那么就把关羽的两例单挑有效化. 楼主目前的双重标准, 实难服人.

这都是你的设想,赤兔马是比一般的马神奇,但还没被神话到如此地步,吕布能从容脱身关键还是他的武力,将包围圈撕了一个口子,因为他向外冲的时候,等待他的是六把闪着寒光的冷兵器,马再快,人不行,结果将是马过去了,人倒下了。

关羽斩颜良靠的不是马,就是关羽骑一头驴,最终的结果也是一样的,因为颜良是个饶舌的人,他呀实在有太多的话要问关羽了;诛文丑的确靠的是赤兔马,但你已经偏离了讨论的范围,俺的帖子里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文丑绝非三合之将。即使关羽骑一头骡子,三合后,文丑依然会跑,因为他心怯,依然会被一些读三国半通不通的人认为这是一场严格有效单挑。

俺没有如你说的双重标准,只是你解读三国的方式有点问题。简单总结一下你的观点:吕布能逃出包围圈是因为骑了一匹快马,颜良、文丑与关公之战不算严格单挑是因为俺考虑了马的原因。

关羽骑驴刺颜良?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其实斩颜良诛文丑按我说都能算严格单挑, 因为武将的临危判断力和心理素质也都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刺杀一个超一流武将是那么容易的么? 当初伍员谋划刺杀庆忌, 费了多少心思才把他搞定? 按你的说法, 派一个武力不如庆忌的, 在两军对垒的情况下, 骑头驴就冲进去一刀就能杀了? 你说颜良有太多的话对关羽说, 那么请问关羽刚到古城时, 有多少话对张飞说? 关羽要还不如颜良的话, 为什么张飞当时没把完全没防备的他给秒了?

认为诛文丑算严格单挑的人都半通不通? 行, 就你一个人是专家, 我们都是初学. 文丑胆子真的很小么? 当初单骑追击公孙瓒, 遇到赵云尚可大战五十回合, 证明他不会轻易胆却. 关羽三合击败文丑, 也许的确出呼常理. 你对关羽有偏见在先, 所以自然会觉得他此战发挥不正常, 故而以"文丑不该速败"来否定此次单挑的合格性. 但我觉得颠峰的关羽就是这么厉害. 从他前半部的战绩来看, 除了对纪灵不能速胜以外(但明显是关羽占压倒性优势), 其他基本都是见神灭神, 见鬼灭鬼. 连徐晃, 许禇的夹击都能击退, 说明颠峰时期的关羽如果发挥正常, 也应该至少抗的住颜良, 文丑的夹击. 那么单对一个文丑, 三合速败之也是在情理之中. [/quote]
吕布与公孙瓒谁厉害,公孙瓒与文丑谁厉害?按你之逻辑,关羽三合斩文丑,吕布都办不到,岂非是说吕布的武力不如关羽?那何用三英战吕布?关二一个人包办就可以了,刘老大和张三只在旁观风则可。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
多的话俺不说了,免得刺激大小姐你,得罪的话俺收回。俺们还是水泊里见吧。 [/quote]
按你的逻辑:
因为吕布不能速杀公孙瓒, 且公孙瓒<文丑, 关羽<吕布...
所以, 关羽速杀文丑一定有问题.
--------------------------------------------------------------

这个推理有以下几个问题:

1. 吕布速败公孙瓒而不能斩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飞的介入.
2. 关羽如果不是马快, 三回合也只能做到"速败"的地步.
3. 从回合数看, 公孙瓒是"不数合"败走, 文丑是三合胆却. 这里并不能说"不数合">三合.
4. 退一万步说, 即便吕布>关羽, 文丑>公孙瓒; 这也并不能说明关羽胜文丑的回合数就一定要比吕布胜公孙的少.

因此, 你的以上推断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如果还有什么别的例子, 竟管拿来好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裴元庆
(三公子)

昌成侯监造使太中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7
功绩 406
帖子 1600
编号 12852
注册 2004-7-22
家族 瓦岗寨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1-27, 11:31:07发表

QUOTE:
原帖由恨地无环于2006-01-27, 17:09:01发表
[quote]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1-27, 16:16:13发表
[quote]原帖由hb300于2006-01-27, 15:21:05发表
一把青龙刀砍华雄,只是说明华雄不是羽一个档次的,未必说明华雄很强


你怎见得华雄不是很强??

华雄的武力介于虎级(一流)及豹级(准一流)之间,后面的帖子会谈到他。
常说温酒斩华雄,华大约在关的手下走了二十合。看来似乎还不如纪灵。

华雄在三合内被斩的可能性较大,
关羽斩将榜上只有管亥一人走了十合以上,
其他都是一到三合人头落地,反言,在关二手下走了3合不死的,关二也只砍倒了管亥一人。

二哥砍人,靠的就是前三刀的爆发力,耐力和缠斗技巧上只怕非其所长。
华雄如果能在二哥手下走三合,二哥砍不死他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quote]
作过一个实验,在家烫酒,黄酒加全套景德镇瓷器,从烫到温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华雄不可能在三合内被斩,大约是15--20合内。


[/quote]
对孤狼这个实验的存疑,感觉是兄弟的一个失误,原因如下:
1,孤狼说用的是景德镇的瓷器,三国年间大帐中喝酒用的器皿是三足的青铜酒杯,金属散热的速度远比瓷器的物件散热要快得多。
2,一般煮酒没有煮到100度沸腾的,而是煮到能入口的热度,而这个热度到底是多少,每测量过,但按喝热水的经验,估计在70度左右,所以从热酒到温酒的时间应该缩短。
3,当时战虎牢关的季节,天气孤狼考虑了么,外界的寒冷对金属器皿里的酒降温的速度又会加快多少?

除此之外,作者但用温酒斩华雄来突出关羽,用意无非就是现实一个字快,拖到20回合有点说不过去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刘备是奸人于2006-02-03, 20:19:50发表
毛本把曹魏猛将许多极精彩的内容删去或改掉.我PS毛本.

《三国演义》的源流之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甚至到了现在也没有个定论。罗本(学术界更多的称呼是“嘉靖本”)也好,毛本也罢,目前看来都不是《三国演义》的祖本,倒是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三国志传》(多有人称为“俗本”),无论是从年代,地理考据,内容考据上都更接近《三国演义》的祖本。

其实那一个本子并不重要,就和赵云在很多人心中形象及其光辉伟大一样,三国中的每个人物在不同的读者心里都有不同的分量,大家把自己的印象拿出来探讨,目的并不是同化别人,而是自舒胸臆。在看文章时,我的宗旨是:求同存异。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鸾舞碧霄于2006-02-02, 14:29:48发表

虽然很多人不赞成在排名中引入年龄,状态等因素,但既然孤狼兄的排名分的这么细,就必须要考虑这些东西在里面了
我仍然以吕布为参照物,张飞与其的第二次单挑达到100回合,可以认为此时张飞的竞技状态达到个人颠峰。
而其与马超的单挑是发生在十多年后,张飞受年龄的影响,武艺按常理来说只能开始走下坡路,而没有继续上升的可能,此时与马超打成平手,至少我认为三哥排名第几无所谓,但至少要优于马超。

俺的排名说实话分得并不细,只不过是变了一种方式,用龙级战将代替了超一流,如下:
龙级战将(超一流计11人)
战神:吕布
龙骧大将:马超、赵云
龙骧上将:张飞、颜良、关羽
龙骧彪将:典韦、许褚、文丑
龙骧将军:黄忠、庞德
上述十一人依俺的理解都可列入超一流,除开吕布,十人大都可在百余合打成平手。不知你看过俺的“水浒武力大排名”没有,那里用的是数字一、二、三,这里用的是龙某而已。当然在龙级里可以不进一步细分,将十人并列,但是那样一来将索然无味。
年龄、状态等因素在三国武评里的确要有所考虑,但是不可过分,要仔细甄别,如文中确提到年老之类的字眼,当可考虑年龄问题,否则"张飞受年龄的影响,武艺按常理来说只能开始走下坡路"就是自我猜测了。张飞至55岁身亡,文中并未出现武力下降的片言只语的描述,倒是关羽、黄忠、赵云在书中有年老武力下降的说法,在俺的后续小文中会有所体现。
至于“三哥排名第几无所谓,但至少要优于马超”依然只是个断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伤云于2006-02-02, 20:48:15发表
在这里首先支持孤狼先,孤狼对吕布和马超的评价,尤其是对马超与许褚和张飞之间的差异分析的十分精辟,鼓掌先~~~

支持的同时也提出点建议哈:

首先就是这个档次划分我觉得的确过细了。很多人物的差别其实微乎其微,象马超与许褚张飞的交手,虽然马超略占上风,但是换个环境马超就未必总保持上风,如果马超碰上的是长板桥头的张飞...个人以为凶多吉少。总的来说,我觉得像这种情况,应该列为伯仲之间,不分轩轾。狼兄的水浒分档就比较合理的说。个人以为,分成超一流(吕)、第一流(蜀五虎等、魏典许等、吴孙策太史慈甘宁等)、准一流等,并且每等的人数尽量宽泛些比较好。


其次是单条战绩的分量是不是太重了。这主要是由于《三国演义》里面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大量的和优秀武将单条的机会,比如孙策、太史慈、甘宁、周泰........很多人也许不是没有那个实力,而是没有那个机会而已,而这一点又突出的表现在东吴阵营中。因此是不是把突出表现武将“勇猛”的事迹也算进来,比如周泰救孙权,甘宁百骑劫营等都可以作为评价标准。

还有就是关于武将的成长论。我觉得应该考虑到武将本身的成长过程,比如徐晃,官渡对颜良20余合败北,荆州对关羽却能打到80+,虽然有关公年老在先受伤在后的前提,但是徐晃的成长也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就先想到这么多,期待着狼兄下文~~~~~~~~


PS:楼上用罗本三国发难的同志,狼兄既然明确了依据是毛本三国,就不要扯东扯西了,你用罗本说狼兄有错误,那如果有人用评话三国、三国志和你辩难呢?(前者许褚在被描成一个“憨大”,后者干脆不鸟他。)

非常感谢兄的鼓励。
关于档次划分过细的问题,已在回答“鸾舞碧霄”兄的帖子里答复,这里就不赘述了。

关于单条战绩的分量的问题,可能是俺的三国武评的序言部分未贴出而造成的混乱,同水浒一样,武将的单挑战绩是俺这套武评首选的依据。对于没有机会表现的将领,俺的处理方式是忠实原著,没有机会的原因很多,可能的确是技不如人,也可能是受了委屈。
兄所提及的“勇猛”也正是俺评定武力的依据之一,在俺的帖子里叫勇气。周泰救孙权,百骑劫魏营等都会在俺的帖子里有体现。

至于徐晃的成长要慎论。

很快推出下文,请多提宝贵意见。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6-02-02, 23:03:05发表
如果考虑“武将本身的成长”,那也会带来不少问题,就是受主观影响很大,一些人成长了另一些人没有成长。毕竟不是武侠小说,会提示武将学了什么功夫。

我更倾向考虑环境对武力的影响。

比如徐晃对颜良那一战,前面有了魏续和宋宪被斩,从气势上看颜良已经起来了,而曹方落了下风,徐晃出战的时候已经有些底气欠缺。如果是首先就是徐晃出马,应该能支持更久一些。另外,不同的场面也会有些影响,自己武将多时,没必要硬挺,相反有些时候却是要死战不退,如曹洪战马超。

同意兄关于武力成长论的见识。

关于环境对武力的影响一说,兄之所言“曹洪战马超”是至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马岱于2006-02-03, 9:39:58发表
对于武评爱好者来说,喜好罗本和毛本的各有千秋,但用罗本最大一个弊病就是没有网上的电子版,手中有书的也不多,没书的只能干瞪眼了。

在武评这一方面,毛本的改动主要在加强了平衡性。
例1:
罗本:张飞第一次战吕布是“渐渐枪法散乱”(回合数不详),第二次战吕布是“打了100回合,刘备见吕布军渐渐围过来,才恐有失的”。可以说两个战例相差很大。
毛本:张飞第一次战吕布是“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第二次战吕布是“打了100回合,刘备恐有失”。两个战例较接近,不发生矛盾。

从毛本可以很容易得出,张飞对吕布五十回合平手,一百回合后有些不好苗头。罗本要经过分析才能得出自己的结论。

例2:
罗本:张飞、赵云、马超对张合的单挑成绩依次是:110回合平手、20回合让张合气力不加而败走、3回合速胜。
毛本:张飞、赵云、马超对张合的单挑成绩依次是:50、60回合平手、30回合张合败走、20回合取胜张合。

毛本在改动之后三人的差距大大缩小。

如果说罗本更接近罗贯中的原著,罗本可以看作是作者的想法,毛本却可以看作一名读者对原著的观点,作者和读者看问题的侧重点的不同导致了观点上的差异。

对于罗本上单挑战绩较大的差异,原作者自然有他全方面的考虑(这里不再展开分析了),而毛氏从阅读的角度看问题进行修改也是有他的道理。

所以如果以罗本为基准,不可避免要面临平衡性差异的问题。不少人在讨论罗本的时候喜欢引入无效战例或半有效战例这样的说法。这倒是一个解决办法,可惜就是“有效”“无效”战例的取舍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同的人取舍会大相径庭。

还是举前面张飞的例子。
A观点:认为后一个战例时,吕布与刘备还是盟友,吕布没有杀张飞的心思,非正常水平,列为无效。
B观点:认为张飞初次经历大场面,发挥不佳,以致以后屡屡不服气要找吕布再战,而吕布心知肚明也有所顾忌,第二次战例才是真实水平。

可见,“有效”“无效”战例的引入的确可以解决平衡性的问题,但却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战例的鉴定存在很大的主观因素和不公平因素。

兄之所论,甚有见地!是很经典的武评指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备是奸人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45
编号 25358
注册 2004-11-22


发表于 2006-2-5 11:2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2-05, 11:02:00发表

QUOTE:
原帖由鸾舞碧霄于2006-02-02, 14:29:48发表

虽然很多人不赞成在排名中引入年龄,状态等因素,但既然孤狼兄的排名分的这么细,就必须要考虑这些东西在里面了
我仍然以吕布为参照物,张飞与其的第二次单挑达到100回合,可以认为此时张飞的竞技状态达到个人颠峰。
而其与马超的单挑是发生在十多年后,张飞受年龄的影响,武艺按常理来说只能开始走下坡路,而没有继续上升的可能,此时与马超打成平手,至少我认为三哥排名第几无所谓,但至少要优于马超。

俺的排名说实话分得并不细,只不过是变了一种方式,用龙级战将代替了超一流,如下:
龙级战将(超一流计11人)
战神:吕布
龙骧大将:马超、赵云
龙骧上将:张飞、颜良、关羽
龙骧彪将:典韦、许褚、文丑
龙骧将军:黄忠、庞德
上述十一人依俺的理解都可列入超一流,除开吕布,十人大都可在百余合打成平手。不知你看过俺的“水浒武力大排名”没有,那里用的是数字一、二、三,这里用的是龙某而已。当然在龙级里可以不进一步细分,将十人并列,但是那样一来将索然无味。
年龄、状态等因素在三国武评里的确要有所考虑,但是不可过分,要仔细甄别,如文中确提到年老之类的字眼,当可考虑年龄问题,否则"张飞受年龄的影响,武艺按常理来说只能开始走下坡路"就是自我猜测了。张飞至55岁身亡,文中并未出现武力下降的片言只语的描述,倒是关羽、黄忠、赵云在书中有年老武力下降的说法,在俺的后续小文中会有所体现。
至于“三哥排名第几无所谓,但至少要优于马超”依然只是个断语。

内有一人(能不能)和10大超级高手战过百合平手还是个(未知数).


谁,就是那个文丑.不要把他战赵云50合的战绩夸大,把他列入超级是大高手.他还不够资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6-2-5 11: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2-05, 11:02:00发表

QUOTE:
原帖由鸾舞碧霄于2006-02-02, 14:29:48发表

虽然很多人不赞成在排名中引入年龄,状态等因素,但既然孤狼兄的排名分的这么细,就必须要考虑这些东西在里面了
我仍然以吕布为参照物,张飞与其的第二次单挑达到100回合,可以认为此时张飞的竞技状态达到个人颠峰。
而其与马超的单挑是发生在十多年后,张飞受年龄的影响,武艺按常理来说只能开始走下坡路,而没有继续上升的可能,此时与马超打成平手,至少我认为三哥排名第几无所谓,但至少要优于马超。

俺的排名说实话分得并不细,只不过是变了一种方式,用龙级战将代替了超一流,如下:
龙级战将(超一流计11人)
战神:吕布
龙骧大将:马超、赵云
龙骧上将:张飞、颜良、关羽
龙骧彪将:典韦、许褚、文丑
龙骧将军:黄忠、庞德
上述十一人依俺的理解都可列入超一流,除开吕布,十人大都可在百余合打成平手。不知你看过俺的“水浒武力大排名”没有,那里用的是数字一、二、三,这里用的是龙某而已。当然在龙级里可以不进一步细分,将十人并列,但是那样一来将索然无味。
年龄、状态等因素在三国武评里的确要有所考虑,但是不可过分,要仔细甄别,如文中确提到年老之类的字眼,当可考虑年龄问题,否则"张飞受年龄的影响,武艺按常理来说只能开始走下坡路"就是自我猜测了。张飞至55岁身亡,文中并未出现武力下降的片言只语的描述,倒是关羽、黄忠、赵云在书中有年老武力下降的说法,在俺的后续小文中会有所体现。
至于“三哥排名第几无所谓,但至少要优于马超”依然只是个断语。

你什么意思啊,那上次连儿心善打严成方书中也没说,你莫名其妙的要考虑年龄,张飞有不考虑的道理吗?(漏出破绽后还编出个岳云未用全力,简直胡说八道)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书者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东将军
功绩 25
帖子 2490
编号 11810
注册 2004-7-16


发表于 2006-2-5 11: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还有黄忠其实和关羽打了150合,关羽都说他没破绽.庞德几乎击败关羽,这两人居然和关羽差两个档次,简直无稽之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伤云于2006-02-05, 9:10:55发表
《三国演义》的源流之争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甚至到了现在也没有个定论。罗本(学术界更多的称呼是“嘉靖本”)也好,毛本也罢,目前看来都不是《三国演义》的祖本,倒是万历至天启年间的诸本《三国志传》(多有人称为“俗本”),无论是从年代,地理考据,内容考据上都更接近《三国演义》的祖本。

其实那一个本子并不重要,就和赵云在很多人心中形象及其光辉伟大一样,三国中的每个人物在不同的读者心里都有不同的分量,大家把自己的印象拿出来探讨,目的并不是同化别人,而是自舒胸臆。在看文章时,我的宗旨是:求同存异。

讲得很有道理。
其实平心静气的讨论比一味的胡搅蛮缠、强加于人要有效的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释延德大师于2006-02-04, 3:52:00发表
  其实盔甲防得最多的是擦伤,包括刀、枪、箭等,如果遇到直刺或直射防御效果就很有限了。在单挑时也是如此,小说中和真打不同,真打100回合一般都要挨几下的,哪怕轻微擦伤。不过我宁愿相信小说里的人也会考虑防“擦伤”的,因此许褚敢“裸衣”,至少是认为马超无法“擦”伤他吧。因为人不同狮虎,厚厚的毛皮本身就有一定防御效果,人一旦疼之后会影响攻击力、注意力等,当然对武将可能影响小一些,有时意志力会使人忘记疼痛,如周泰。
  以许的性格,也许也是那类伤点皮无所谓,甚至可以发狠变厉害些,所以他敢脱去甲胄。至于顾忌不顾忌冷箭,可能他不会想到那么多。至于马超不脱,什么顾忌形象、担心被射等都有可能。那么,赤膊的许褚和他打,在减轻重量的情况下的确是比先前稍微灵巧了些,但也不会有太大便宜,否则在武功差不多的情况下占大便宜,那应该可以取胜马超。所以“裸衣”的优势暂且忽略不计吧,因为没办法将它更细地量化,再说马超没脱也有他的优势。
  至于弃刀挟枪(据毛本),说明当时许已用“非常”的招法(现实大刀的招法有斩、劈、撩、挑、磕、刺、扎、砍、抹、挂、绞、云、舞花刀、胸背花等)。用非常招法的原因有二,一是出奇制胜,二是被动所为。前者是进攻,后者是防守(顶多也是防反)。书中许出此招,并未处于进攻状态,宁愿相信他是被动的,哪怕他初衷是“防反”,最终也没有“反击”出来,只是拗断枪杆,使两人又回到起跑线上。说明武功是非常接近,但如果真要算点数的话,马超用有效招攻击,未中未得分,许用非常招数,可以罚一分,至少也要挨警告一下吧?哈哈。那么在平局的情况下,这就可作为裁判打许的分低于马一点点的依据之一了。
  至于说许一瞪,马就不敢动,应该和武功没太大关系,就算马是怕他,也不代表就一定打不过他,两者没有必然联系。何况当时马的主要目标更像是曹,他“意欲突前擒之”,见许在后,才“不敢动”。
  尊重孤狼劳动,议论时口气宜缓。只盼狼兄早出后续。
  求同存异,得罪挺许的朋友勿怪。
  

大师言之有理且有据。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桓大司马于2006-02-04, 10:34:38发表
赞同孤狼兄的武评;以后拿到新的三国志都把武力改成孤狼兄这样的数据:)

不过对虎痴脱衣还有一点异议;可看出虎痴是力量型战将,每一刀使力必然大于马超,这样比较容易热,太热了才脱衣(当然孤狼兄说的杀红了眼等等俺是赞成的,不过不赞成有死的觉悟),而马超不脱衣还有一条原因应该是没有那么热。

使用数据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俺一贯反对使用数据,旨在说明除吕布外,十大超一流武将的武力是比较接近的,个别人之间只有极其极其微小的差距。

关于热的说法,俺的帖子里也有提到:虎痴是个胖子,汗出如浆。马超热不热呢?肯定也热,毕竟大动了二百合,马不卸甲还有一个原因是顾全身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天宫公主于2006-02-05, 0:55:19发表
按你的逻辑:
因为吕布不能速杀公孙瓒, 且公孙瓒<文丑, 关羽<吕布...
所以, 关羽速杀文丑一定有问题.
--------------------------------------------------------------

这个推理有以下几个问题:

1. 吕布速败公孙瓒而不能斩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张飞的介入.
2. 关羽如果不是马快, 三回合也只能做到"速败"的地步.
3. 从回合数看, 公孙瓒是"不数合"败走, 文丑是三合胆却. 这里并不能说"不数合">三合.
4. 退一万步说, 即便吕布>关羽, 文丑>公孙瓒; 这也并不能说明关羽胜文丑的回合数就一定要比吕布胜公孙的少.

因此, 你的以上推断从逻辑上是不成立的. 如果还有什么别的例子, 竟管拿来好了.

真心诚意建议宫主将毛本三国相关章节再流览一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裴元庆于2006-02-05, 3:31:36发表
对孤狼这个实验的存疑,感觉是兄弟的一个失误,原因如下:
1,孤狼说用的是景德镇的瓷器,三国年间大帐中喝酒用的器皿是三足的青铜酒杯,金属散热的速度远比瓷器的物件散热要快得多。
2,一般煮酒没有煮到100度沸腾的,而是煮到能入口的热度,而这个热度到底是多少,每测量过,但按喝热水的经验,估计在70度左右,所以从热酒到温酒的时间应该缩短。
3,当时战虎牢关的季节,天气孤狼考虑了么,外界的寒冷对金属器皿里的酒降温的速度又会加快多少?

除此之外,作者但用温酒斩华雄来突出关羽,用意无非就是现实一个字快,拖到20回合有点说不过去了。

关于三足的青铜酒杯一说,俺考虑过,但俺家只有景德镇的瓷器,所以俺说得是15--20合。天寒不是问题,可以生火或在军帐里。

同意兄关于“作者但用温酒斩华雄来突出关羽,用意无非就是现实一个字快”之观点。15-20回合斩华雄,大约用时15--20分钟,斩这个级别的将领也不算慢。这个问题容俺再斟酌一下。
先谢过老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刘备是奸人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45
编号 25358
注册 2004-11-22


发表于 2006-2-5 16: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许储是个胖子??????YY得还,难道看不到"混身筋突"4字吗??????


脱衣是要散热纯粹YY.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伤云
(商云·子逸)

彭城侯
瀛海军节度使
★★★★

Rank: 18Rank: 18Rank: 18
护军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西将军
功绩 467
帖子 4676
编号 45650
注册 2005-8-15
来自 我的家在东北
家族 轩辕狼党




QUOTE:
原帖由刘备是奸人于2006-02-05, 16:45:15发表
许储是个胖子??????YY得还,难道看不到"混身筋突"4字吗??????


脱衣是要散热纯粹YY.

“浑身筋突”是个什么概念?
个人理解是肌肉绷紧后的健硕模样,可以参考老美那帮天天练肌肉的块爷们(要注意的是和健美先生的匀称体形不同,追求力量练出来的大块头多少都有些臃肿)。说许胖子的却不妥,不如说许大壮汉。

至于脱了衣服可以散热....客观上的确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不过许褚同志主观上有没有这样的意图就不好说了。可以说是打得兴起,就和我们干仗干激动了一甩外套一样;也可以说是为了散热,就和我们干活干的满身大汗要脱衣服一样。不过打了200回合,估计许褚热的够呛是肯定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穆拉维约夫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43
编号 56567
注册 2006-1-1


发表于 2006-2-5 18:3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华雄的武力介于虎级(一流)及豹级(准一流)之间.
常说温酒斩华雄,华大约在关的手下走了二十合。看来似乎还不如纪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穆拉维约夫于2006-02-05, 18:38:49发表
华雄的武力介于虎级(一流)及豹级(准一流)之间.
常说温酒斩华雄,华大约在关的手下走了二十合。看来似乎还不如纪灵。

发帖时间: 2006-01-27, 23:31:07

作过一个实验,在家烫酒,黄酒加全套景德镇瓷器,从烫到温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华雄不可能在三合内被斩,大约是15--20合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eviry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7
编号 58098
注册 2006-1-22


发表于 2006-2-6 11:4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叶寻芳
(大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75
编号 46947
注册 2005-8-27
来自 现在深圳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6-2-6 12: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孤狼在途于2006-02-06, 8:07:28发表

QUOTE:
原帖由穆拉维约夫于2006-02-05, 18:38:49发表
华雄的武力介于虎级(一流)及豹级(准一流)之间.
常说温酒斩华雄,华大约在关的手下走了二十合。看来似乎还不如纪灵。

发帖时间: 2006-01-27, 23:31:07

作过一个实验,在家烫酒,黄酒加全套景德镇瓷器,从烫到温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所以华雄不可能在三合内被斩,大约是15--20合内。

有点  
行军打仗还用瓷器????而且还是在三国,青铜酒杯合理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孤狼在途

临颍侯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2
功绩 505
帖子 2940
编号 39366
注册 2005-5-21
来自 狼窝




QUOTE:
原帖由叶寻芳于2006-02-06, 12:18:23发表
行军打仗还用瓷器????而且还是在三国,青铜酒杯合理点

小兄,行军打仗当然不用瓷器,俺说得是在家做的实验,三国时代饮酒多用青铜酒杯,而且是三足的。:)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8 08: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33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