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青蓝于2005-09-03, 2:37:03发表
原帖由helan于2005-09-03, 2:27:18发表
1。逃避忽悠的人是有,但不是我,哈哈。
你所说的“不敢面对自己说过的话”是指的哪句我不太清楚,请你指出。
如果史书把曹操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法都记载、评述一遍,你认为这还是史书吗?因为曹操只采用了这一种方法,不管是胜是败,史书都要记下来,至于其他的选择,史书没有责任全记载下来,所以你对我的要求太高了,你的问题我回答不出来。
2。哦?你在哪里看到我说“第一次北伐,失败方是因为粮食问题而失败的?”
3。曹操所采取的就是最有用的方法,所以我当然说不出“另外的有用的方法”,但是没用的方法有一些,象“安从坦道”呀,“十全必克”什么的。别人的分析我怎么不回答了?
我还是那句话,十全必克既不“全”更没有“克”,还有着运输的问题。
曹操很乐观地去打乌桓?请你给我一些提示。
1 哦?原来你不知道就说曹操是有其他方法下要走这一种方法(还是明知很危险的?)
忽悠的是谁呢?哦~ 又是你是杀人犯,证据找到你就已经枪毙掉了,所以你是杀人犯,但是没证据而已的逻辑?
2 原来粮食问题魏兵甚至比蜀还要困难,怎么没见魏军因为没粮而丢下阵地逃跑?
----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认为粮食是第一次北伐的关键因素呢?
3 十全必克既不全又不克是你事前就看出来了的?果然强人啊~~ 第一次北伐有什么运输问题请说说?一出陇右三郡叛变,诸小县不能阻止诸葛亮的运输路线,且陇右哗变,各地粮库已成为诸葛亮的补给用品,粮食打哪出来的问题?您脑子里吗?
曹操没有分析过半点危险性就去打,就是乐观了。(乐观的意思怕您老人家是不会懂的)
1。你是不是健忘啊,看看你前边的贴问的我什么?
2。你联想力太强,误会我的意思了。你认为“粮食问题魏兵甚至比蜀还要困难”,为什么蜀军往往因粮而退,魏军却能坚守阵地?难不成阵地可以当干粮?
3。我就是再强,也不能回到1800年前事先就看出来十全必克既不全又不克。第一次北伐,由于魏“略无备预”,所以一出陇右三郡皆叛,粮食自然不成问题。但是诸葛不是只执行了一次北伐吧。其他几次北伐,粮食打哪出来的?反正不是我脑子里的。
曹操没有分析过半点危险性吗?诸将为何劝阻,难道田畴跟曹操说通往柳城之路只不过是过几道沟,跨几道坎?我还真不懂你所理解的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