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迷逝东京——悲风吹泪篇(中篇连载)6.10更新, 北宋靖康之难探微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6-15 13: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自1115年开始,契丹与女真两个民族在中国北方,进行了为期十年的军事较量。在金军凌厉攻势之下,辽朝统治集团整体覆灭,辽天祚帝被擒,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契丹人的势力被驱逐出草原,金朝取得了对辽作战的完全胜利。女真人成为了东起外兴安岭西至居延泽,北起大漠南至长城的广阔地域的霸主。此时的金人不再有任何北顾之忧,自然就把注意力转向了那个迷人的南方。对充满了自信的女真人而言,南方的赵宋王朝是一个美丽诱人的果实,它散发着成熟的芬芳,透露着艳丽的光泽,就挂在不远的枝头。也许得到它并不太难,只需动一动手指头。

  南下侵宋的的庞大战略计划,顺顺当当的就摆上了金朝贵族集团的议事日程。辽朝降将时立爱,刘延宗,耶律余堵原本就是燕京人,在降金之前,他们在燕京一带拥有大量的田宅与财产,打回老家去,不仅意味着在新主子面前效忠,同时还意味着,将要寻找回自己阔别
多年的那份“奶酪” 这样一来,鼓动南下侵宋,自然就成为了这帮人发自肺腑的心声。大将宗望的妻子是辽天祚帝的女儿,原为辽朝金辇公主。这位公主恨死了赵宋对契丹背后插上一刀的不光彩行径,为报宋人联金灭辽之仇,她晚上在床上积极吹起枕头风,白天则在宫里施展夫人外交,卖力的挑唆金人侵宋。宗望与宗翰这一对金朝的顶梁柱,叫嚣攻打宋朝最为厉害了。宗望为了证明赵宋的危害性,已经发展到了颠倒黑白的程度,力陈金朝倘若不及早动手,就有被宋朝攻打之患。他的这番可笑至极,同时又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深深的感染了金太宗。宗翰比宗望考虑的要实在多了,他已经发展到实际策划阶段了。前一段时间由于宋朝驻守易州的常胜军将领韩民义归降,宗翰已经初步掌握了宋朝在山西河北一带的军情。他向金太宗进言,宋朝除了陕晋番汉兵与郭药师的常胜军尚有一些战斗力外,其他诸军都不堪一战,进攻宋朝不需太多兵力,至于粮秣问题可以在宋境内解决。金朝内部主张南侵的意见占了上风,成了一边倒。朝廷统一了思想,皇帝下定了决心,金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立马就上升为敌我矛盾了。

  对宋闪击作战计划,也在紧锣密鼓的制定中,由于金朝国力有限,军粮奇缺,经不起长期消耗,所以侵宋战争自然要速战速决。整个对宋闪击作战的宗旨是:利用外交手段麻痹赵宋,隐蔽的在边境地区集结兵力,尽量采取不宣而战的方式,造成战役突然性,打赵宋一个措手不及。金军利用占据绝对优势的骑兵快速集群,高速机动向北宋腹地穿插,通过一次快速而猛烈的打击,攻占宋朝首都开封,并采取穷追的方式,一举擒获北宋政治首脑——宋徽宗,从而达到控制整个中原的目的。金军整个闪击战计划,可以比喻为一次“斩首”行动。
 
 为完成这次“斩首”行动,金军将十二万精锐骑兵编组为东西两大突击集群。东路军六万骑驻云中,西路军六万骑驻平州,整个战役将从东起辽东西至河东的千里战线上展开。

金朝军事当局策划的对宋战争,初步分为两个作战阶段: 

第一阶段:驻平州的东路军兵分两路对燕京发动钳性攻势,东路军一路自平州出发通过辽东走廊进攻蓟州,并吸引燕京宋军主力东援。另一路从中京出发自古北口秘密入关,直接攻击燕京周边地区。在东路军发动攻击的同时,驻云中的西路军也将对北宋军事重镇太原展开强大攻势。
 
第二阶段:东路军攻占燕京,西路军攻占太原后,两大主力东西呼应,联袂南下。西路军自河东渡河后,目标是攻占宋朝的西京洛阳,阻断宋陕西军入援开封,并防止宋徽宗自陕入蜀。东路军将从燕京出发,在华北大平原上机动穿插,以最快的速度打到开封。

  对宋开战的时间将定在十二月初,之所以选择在寒冷的冬季进攻宋朝,主要是因为金军比较适应严寒气候,在冬季作战方面经验丰富。另外在冬天,河北一带河泊塘泺结冰,大地与道路也冻得非常坚硬,便于金军重甲骑兵机动,更重要的是,冬季的黄河进入枯水期,非常有利于金军展开渡河作战。为了不让宋朝有所察觉,金朝政府将在十月底,金军完成兵力集结与作战准备之前,尽量维系对宋关系,以避免打草惊蛇。为了阻止宋陕西军入援开封,金朝准备在开战后,促使西夏参战并在西北发动攻势,将宋军主力尽量牵制在陕西。

 
天会二年(1125年)春夏之交,金朝侵宋作战大本营成立了。完颜杲(斜也)出任金朝兵马大元帅,坐镇黄龙府,总领各军,协助金太宗掌控全局。

金东路军建枢密院于平州,以刘彦宗主院事。完颜宗望为东路军元帅,统一指挥东路军,完颜昌、阇母为副元帅。
其中,阇母为南京路都统,指挥驻平州的东路军西进兵团。
完颜昌为六部路都统,指挥驻中京的东路军南进兵团。
刘彦宗为汉军都统,作为东路军第二梯队跟进作战。

金西路军建枢密院于云中,时立爱主院事。完颜宗翰为西路军元帅,统一指挥西路军。
完颜希尹为右监军兼先锋经略使,指挥西路军先遣纵队。
耶律余堵为西路军右都监,协助宗翰指挥全军。
 
1125年的整个夏季,金朝一直在宋金边境,秘密集结兵力。到秋季以后,尤其是九、十两个月份,金军的兵力调动与集结达到了高峰。这段时间,金朝将大量的女真军、渤海军、奚军、契丹军、汉军从本土调往平州与云中。金军在边境地带频繁的军事调动,可以被视为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先兆,这些异常,不可能不引起宋方的警觉。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看到王佐兄新文,赶紧来支持。

啥时候都少不了西夏,西夏有那么大威胁?还用主力对付西夏,西夏只不过能侵扰掳掠吧?还能端了大宋的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6-15 13: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朝让西夏进攻陕西的宋军,目的主要是牵制宋军,西夏没有能力进攻宋朝腹地。夏军就是牵制宋军也带有边境骚扰性质,没起太大的作用。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5-6-15 13: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金国贪心不足蛇吞象,正是与宋消耗了国力、军力,才导致后来的成吉思汗有机可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6-15 15: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将军说的有些道理,金朝后期实际上处于蒙宋战略夹击之中,陷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了。入侵中原对女真而言也是个包袱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西路除了最后合击汴京外,第一个任务是占领西京,堵住宋帝西逃之路。

金军分进合击在战术上并不高明,却能达到目的,实际上是宋人自坏方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午夜惊苍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41180
注册 2005-6-18


发表于 2005-6-18 19: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蒙元虎视耽耽地盯着宋金拼消耗,最后鱼翁得利。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子晰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8
编号 27407
注册 2004-12-10


发表于 2005-6-19 00:1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历史政权的本质,是朝廷重于国家、宗族重于民族,在赵家官人眼中,大宋的子民和塞外的辽人并无本质上的不同,都是会对赵家政权造成威胁的。

想通了这一点,就会清楚,什么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等等,其实都是赵宋当时认为非常合理的策略。那些我们后人为之扼腕的历史错误,他们注定是要犯的,不是换个君王就能够解决的事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旁观者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发表于 2005-6-19 22: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从历代统治者来说,绝大部分情愿当亡国奴也不愿意亡于自己的国人,对他们来说亡于外族尚可当亡国奴,或许可以尚保住部分富贵。若亡于内可就没这么好了,国人可不会忘了当初是谁趾高气扬的爬在他们头上盘剥苛敛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子晰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8
编号 27407
注册 2004-12-10


发表于 2005-6-20 11: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早说了,古代统治者缺乏国家和民族的概念,现代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才会觉得很惊讶。同是一个国家的人,一个民族,为什么他们就看不清真正的敌人,能做出这种亲痛仇快的事情来,自毁长城呢?

殊不知,在统治者眼中,朝廷是他的,天下是他家的,他们统治下的臣民和异族都是会颠覆他家朝廷的敌人,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赵构不是不知道女真人会灭他的朝廷,但他同样也担心重兵在握的将领,甚至可以说,他更加提防他们。女真人虽然凶恶,隔得还远,打过来还有兵将们抵挡,大将就在身侧,兵马也在他们手中,一旦作乱,赵官家死得更快。

所以,靖康二帝才会解散勤王的大军,赶走主战的将领,赵官家也一定会杀岳武穆,哪怕他是张武穆、韩武穆......都会令他不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王平

Rank: 2Rank: 2
组别 士兵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2
帖子 8
编号 41366
注册 2005-6-20


发表于 2005-6-20 12: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子晰于2005-06-20, 11:11:30发表
早说了,古代统治者缺乏国家和民族的概念,现代人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才会觉得很惊讶。同是一个国家的人,一个民族,为什么他们就看不清真正的敌人,能做出这种亲痛仇快的事情来,自毁长城呢?

殊不知,在统治者眼中,朝廷是他的,天下是他家的,他们统治下的臣民和异族都是会颠覆他家朝廷的敌人,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赵构不是不知道女真人会灭他的朝廷,但他同样也担心重兵在握的将领,甚至可以说,他更加提防他们。女真人虽然凶恶,隔得还远,打过来还有兵将们抵挡,大将就在身侧,兵马也在他们手中,一旦作乱,赵官家死得更快。

所以,靖康二帝才会解散勤王的大军,赶走主战的将领,赵官家也一定会杀岳武穆,哪怕他是张武穆、韩武穆......都会令他不安。

所以才有老蒋的“攘外必先安内”之说,以往传统的统治者通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6-20 19: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九月,驻平州的金军在属县搜刮壮丁签军,距平州最近的清化县榷盐场,也遭到金军洗劫,大队金骑从平州方向越境进入清化县,劫掠居民,焚烧房舍。为防不测,燕山宣抚使蔡靖一边修缮城池,一面以银牌飞报朝廷。十月,河东部分州县上报童太尉:宗翰在云中集结大量军队,金将耶律余堵也至蔚州检阅军兵,金人在飞狐、蔚州等地筹集粮草,似有南侵之意。
 
金军在边境地区调动异常的情报,汇总到汴京,并没有引起赵宋最高当局的足够重视,执政的宰臣也并没有将边境州县的警报,上奏宋徽宗。主管北方军事的童贯,对金军一系列可疑的动向,置若罔闻。这位掌握着北方军事大权的统帅,没有做任何加强战备的事情,相反他却认为,有关金人即将南下的传闻,纯属无稽之谈。
 
 在决定北宋王朝生死存亡的1125年,金人在磨刀霍霍,而那些手握重权的衮衮诸公——大宋帝国的政治精英们,他们在忙活些什麽呢?

原来自去年以来,赵宋统治集团内部便陷入了一场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以“六贼”为首的当权派都被卷入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事情的起因是宰相王黼以复燕云有功,专权自恣,他与当朝太子赵桓不合,当时徽宗次子郓王赵楷在父皇面前很是吃香,王黻便联络大臣图谋废掉太子赵桓拥立郓王赵楷为嗣君。王黻暗中串联,搞阴谋诡计,妄图断送赵宋王朝合法接班人的举动,自然引发了朝臣的不满。太子亲信御史中丞何粟连上七道奏章,激烈的弹劾王黻,尚书左丞素有“浪子”之称的流氓政客李邦彦,也跳出来联合蔡京之子蔡攸与内侍梁师成一同在徽宗面前打王黻的小报告,于是乎这个自不量力,手伸得挺长的王黻,太子没拌到,自己倒在一片责骂声中,灰溜溜的下了台。

宣和六年(1124年)十一月,道君再度启用年近八旬“老掉牙”的“功勋政治家”蔡京总领三省。进入乐龄仍在一线发挥余热的蔡老,虽然妄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但毕竟八十岁的人了,头晕眼花,昏昏欲睡,没有精力打理政事,权柄皆操纵于其子蔡绦之手。要说蔡京家族在北宋末年那可是炙手可热,显赫一时的金粉世家。蔡老的四位公子都是北宋政坛上活跃无比的明星,其中幼子蔡绦还尚了宋徽宗的四女儿茂德帝姬,成了当朝驸马郎,更平添了不少政治资本。

蔡绦暗中弄权的行径,引起了朝中两位挂名宰相白时中与李邦彦的强烈不满,他们与蔡京的另一个儿子蔡攸结成统一战线,竭力声讨蔡绦。蔡府的两位宝贝衙内同室操戈,相煎太急,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先掐起来了,这样一来,可把老爹蔡太师害苦了。宋徽宗终于厌烦了蔡氏一门弄权,勒令蔡绦停职反省,并暗示蔡京交权。“媪相”童贯上门做蔡太师的思想工作,蔡京伤心的哭了,悲愤之际老泪纵横的蔡京叫起撞天屈来“皇上为何不让我再干几年啊?定是有人在背后进谗言陷害我!”这个令人恶心的蔡京对大宋王朝而言,真是一只挥之不去的苍蝇!
 
  在决定北宋王朝生死存亡的1125年,赵宋统治集团就是在一片争权夺利的鼓噪声中度过的,此时的“六贼”上窜下跳掐得不亦乐乎,根本没心思关注边境地区的紧张态势,他们有限的聪明才智全用在无限的内讧上了,至于蠢蠢欲动的金人到底想要干什麽?这样如此简单而又重大的问题,他们从没有真正考虑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黄玮青
(王二力)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7
编号 15004
注册 2004-8-8
来自 江南西道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6-20 21:4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可惜,自乱阵脚,内讧实在是远胜外敌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超将军

齐王

Rank: 17Rank: 17
上柱国(正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1638
帖子 6538
编号 9
注册 2003-8-19


发表于 2005-6-20 22:0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君主不明,自然容易过多内讧,内讧的破坏力当然很大,忧己胜于忧国。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5-6-20 22: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哈哈,又更新了……
王佐兄继续加油啊
此时的“六贼”上窜下跳掐得不亦乐乎——这句话笑死了,真有意思。不过六贼还是有些聪明的,只不过没用在正途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6-20 22: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呦!可卿美眉改名了,一时还不太习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asky
(春意思)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94
帖子 8938
编号 16632
注册 2004-8-29


发表于 2005-6-21 13: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所以说啊,先有土崩再有瓦解.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5-7-12 23: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呵呵,顶一下。王佐兄要加快更新了   

嗯,是改名了,主要是我妈看到我原来的ID,觉得不好,hqqkq又不好记,所以换了一个。没什么来历,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来头的话,就是高中时学化学,有个“呋喃”,觉得挺好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9-8 11: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125年金兵南下中原之前,北宋王朝在河北山西一带的防卫力量用不堪一击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有宋一代,国家以文治武已成积弊。宋太祖虽起于军旅,却轻视武夫,见重文士。自太宗以降,北宋形成文人政府,国家奉行士大夫精英治国。北宋官僚阶层是一个典型的文化精英集团。从宋真宗至宋徽宗的七位皇帝,文化素养成攀升之势,其中尤以宋徽宗赵佶的艺术造诣更为登峰造极,现在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个宋道君都可以称为“大师”级的人物,不愧被后世誉为“风流天子”。

“上有其好,下必顺焉”赵宋统治者崇文劝学与士大夫治天下,无疑对社会上流行以久的重文轻武的习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一流的人才从事科举仕途,以科举进仕不仅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更可平步青云,光耀门楣。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簇簇”

真宗皇帝“劝学诗”中描绘的美景实在吸引眼球。这个赵官家也真够无聊的,居然用“颜如玉”“黄金屋”来诱导年轻学子发奋图强,不过又有谁能抵挡得住“香车美人”的巨大杀伤力呢?一想到堆满黄金的屋子与女孩子美玉般的漂亮脸蛋,读书人自然就平添了无穷的力量。学子们“十年寒窗苦”换得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什麽也值!又怎能不拼得一身憔悴待春归?又怎能不守得云开见月圆?

受这种风气的影响,宋代社会的价值观自然同汉唐有了很大的不同。宋人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宋人建功立业全在书本里。学而优则仕,读书求功名,这是摆在宋代普通家庭面前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要想“出人头地”没有其他的路可供选择。按咱们现在的话来讲,那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念博士!对宋人而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跨过提干准入门槛,先成为“高知”才能成为“高官”

  “进士及第” “进士出身”  “同进士出身”

这三个“高学历”犹如“金堂折桂”让多少年轻人“莫等闲,读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对读书人而言,北宋一百五十年是一个注定不会有人“投笔从戎”的时代。

  于是乎,北宋军队自然也就成了有臂力而无才华之人的最好去处,对市井小民而言“当兵”与“发配”没什麽两样,“入伍”也等同于“流放”,于是乎“老军头”与“贼配军”便成了骂人的话。连后来身居枢密使要职的狄大将军,当年的出身也不过就是刺配军中一囚徒而已。宋代武人社会地位低下,“好男不当兵”宋军兵士多为充军刑徒,贫苦农民与无业游民,疏于教练,素质低下,对于一个崇尚文化而又注重功利的文明社会而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赳赳武夫”是注定要被漠视的。

虽然宋代良家子弟不愿当兵,但是宋军的规模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越发膨胀。可笑的是宋太宗“宅心仁厚”以经营福利的方法经营军队,一遇灾年就秉承“人道主义精神”扩募新兵,这之后又经过几代皇帝“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终于将宋军建设为最大规模的“福利院”。在这个福利院里干部战士齐努力,又工作又养老,吃着皇粮,其乐融融!北宋驻京部队每年腊月领军粮,驻西城的部队到东城去领,驻东城的部队到西城去领,你看这不是“没事找事”折腾人吗?用《东京梦华录》的作者孟元老的话来讲,这是我朝祖宗立下的规矩,既然“宪法”都规定了,驻京部队广大官兵自然要恪守祖制,拿着折腾当健身,硬把搬粮当训练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9-8 11: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个世纪以来北宋王朝政府亢员,军队亢兵的现象越发严重。宋初全国军队三十七万有余,六七十来年没打大仗,军队数量却急剧膨胀,战斗力直线下降,军队数量与兵员素质成了反比。宋仁宗时期全国禁厢军总数突破了一百二十五万,这个数字尚不包括各地的治安弓手。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宋军兵员数额增长三倍,中央财政收支十成有七成用来养兵。十一世纪以来,宋朝迎来了经济增长高峰,政局稳定,社会富庶繁荣,而历代北宋政府却背着亢兵亢员的沉重的财政包袱,举步维艰,甚至于到了“入不敷出”地步。国家财富消耗无形,是为“积贫”,养兵百万不堪一战,是为“积弱”。这也就是后世所言的“积贫积弱”了。宋朝“积贫”当然是相对的,但是“积弱”确是实实在在的。

宋仁宗庆历二年(1104)年五月,大臣欧阳修上疏皇帝,不无忧虑地指出“如今沿边之兵不下七八十万,可谓多矣!然训练未精,又老弱虚数,十人不当一人用,是七八十万之兵,不得七八万之用,加之军中统制支离,兵法所忌,故战而常败。”“十人不当一人用”欧阳修的这句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去理解,宋军兵士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能打仗,剩下九个就是吃闲饭的?当然这样说肯定是不对了,但最起码也证明了宋军兵多而寡,不能一战!

  北宋仁宗皇帝倒真是“仁厚”是“老好人”一个,典型的守成之主,继承了“寒号鸟”的性格,得过且过型,今日有米下锅,管他明日挨饿,再说朝廷还远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自己少吃几顿烤羊腿,也不能亏待了军民万姓,什麽“庆历新政”也就不了了之吧。他的“皇孙”宋神宗有魄力,倒真当得起一个“神”字,最起码搞改革,称得上“神速”。一上台就猛烧三把火,重用王江宁,大刀阔斧的搞变法。其本意是为了“富国强兵”富国暂且不论了,就说强兵吧。

朝廷养马法、保甲法纷纷出台,紧接着在熙宁八年(1075年)又在边境驻泊禁军中推行“将兵法”在河北置“三十七将”在河东“团成十二将”宋哲宗时在河东又增设了“第十三将” 。驻泊禁军每“将”设正将、副将各一名作为部队首长,兵力从数千到一万不等。其编制相当于现在的“独立师”或“独立旅”平时作为“快速反应部队”分别隶属朝廷,战时把数“将”合并,并增设“总管”领兵,按战区任务组建起“方面军”。这样估算下来,河东十三“将”总兵力十万左右,河北三十七“将”总兵力二十五万左右。

  通过熙宁年间的军队改革,百万宋军实现了大裁军,淘汰老弱虚数,北宋在总兵力数量上降了下来,并简化了指挥架构,部队得到了“精炼”,亢兵的局面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缓解,宋军“消了肿”快反能力有所增强。但“将兵法”只是在军制、军训上作了调整,
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其改革力度不是很深,宋军虽实现了“轻便化”但还远未达到“精锐化”王安石所期望的“强兵”的目的没有达成。

于“将兵法”相配套的是“养马法”与“保甲法”。这两个法令的出台对北宋国防而言同样重要。这两个法令的目的是为了“寓兵于民”“寓马于民”国家平时募兵,战时征兵,如遇大战,可以从民间快速抽调兵马参战,补充消耗,弥补兵员不足。实际上这是很重要的战时动员体制。但是赵宋民间安逸以久,快乐“小资”们,“逍遥有理,快乐无罪”,在和平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们,毕竟缺乏危机意识,至于“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实在遥远,根本就不想知道。老百姓视兵役军训为苦差,磕头跄地,叫苦连天。由于两法涉及“地方”,宋政府内部关于两法实施,一直争论激烈,保守派大佬也趁机利用“民意”诋毁这两个法令为“扰民之举”。以至于“养马”“保甲”两法时行时废,无法长久,根本得不到贯彻执行。
  
“养马”“保甲”两法背后所代表的“动员体制”其意义非常重大,它是农耕文明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一次大胆尝试,虽然由于没法操作而归于失败,但王安石仍然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以至于其后的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也没能比他走得更远一些。从这层意义上讲,把自己放到“祭坛”上的真正纯粹的改革家,其内心深处永远是孤独的。

王安石所希望的“国防动员体制”最终没有建立起来,而失去了全民动员体制的北宋国防就像是一只跛腿鸭,一瘸一拐,歪歪扭扭的往前走,终于步入了十二世纪。

公元十二世纪,对中国而言这是一个充满了兵戈之相的多事之秋,对赵宋王朝的五千万酷爱和平,珍惜生命,享受生活的良善子民来说,战争的脚步悄悄逼近了,这一回“狼”突然来了,而一切的一切都还没有准备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9-8 11: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fengxv兄:
 我想写得轻松些,不要太沉闷了! 
 
 这个大坑填得真的很累,但这个坑一定得努力填完 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王佐兄高才,文字运用自如啊,学习ing  

这个坑填了这么多,还是身不见底,王佐兄辛苦了啊  

等建昭他们来侃吧,我就老老实实地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9-8 12: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关心!
准备好了,准备写十二万字。从冬天写到冬天,打持久战,坚持就是胜利!!
万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zhjuju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3
编号 46404
注册 2005-8-23


发表于 2005-9-8 13:5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那时的文才受到 倍宠......

重文轻武就像男女不平等一样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冰祁步

长平郡主
鸿胪少卿
荆湖路经略使
★★

Rank: 24Rank: 24Rank: 24
柱国(正二品)
组别 佩剑公主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3
功绩 2717
帖子 6735
编号 121
注册 2004-9-25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9-9 20: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军的实际战斗力那么差
确实与当时的制度有很大关联

支持兄台的大作……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扶楠

太华公主光禄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6
功绩 333
帖子 677
编号 7193
注册 2004-4-29


发表于 2005-9-9 23: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北宋仁宗皇帝倒真是“仁厚”是“老好人”一个,典型的守成之主,继承了“寒号鸟”的性格,得过且过型,今日有米下锅,管他明日挨饿,再说朝廷还远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自己少吃几顿烤羊腿,也不能亏待了军民万姓,什麽“庆历新政”也就不了了之吧。他的“皇孙”宋神宗有魄力,倒真当得起一个“神”字,最起码搞改革,称得上“神速”。一上台就猛烧三把火,重用王江宁,大刀阔斧的搞变法。其本意是为了“富国强兵”富国暂且不论了,就说强兵吧。
-------------------------
呵呵,喜欢这段。仁宗好像赵祯是第一个吧,这个“仁”字是不是和“自己少吃几顿烤羊腿,也不能亏待了军民万姓”有关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王佐之才

太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军师将军
好贴 3
功绩 178
帖子 906
编号 17624
注册 2004-9-13


发表于 2005-9-11 11: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宣和七年(1126年)冬季到来之前,宋军在东线(华北)总共有二十五万人,其中燕山府驻军十一万(包括郭药师常胜军一万人)。河北路驻军十三四万,设四“总管”编为四个“军团”成“品”字形分布。辛兴宗驻中山,王元驻真定,杨维中驻瀛洲,王育驻大名。在广袤的华北大平原上,宋军十几万兵马,分在四处,据点而守。

宋军在河北的防御体系,是“守三镇不守黄河”没有建立防御纵深,漏洞很大。从河北三镇往南直至黄河各渡口,宋军兵力空虚,几乎毫不设防。由于山后诸州此时尚在金人手中,宋军驻燕部队位于整个宋金边境的突出部。燕山以东的榆关掌握在金军手中,燕山以北的长城各口隘也守备薄弱。鉴于宋金关系趋于紧张,作为抵御金人入侵的一线部队,赵宋理应派出得力可靠的将领。而此时的燕山府军政长官,从知府蔡靖到转运使吕颐浩多为文官出身,对军事一窍不通。整个燕山的警备大权,实际掌握在降将郭药师的手中。


  燕山宋军以常胜军为中坚,而常胜军多为奚族士兵,再加上将领郭药师反复无常,是个“墙头草,哪边风硬那边倒”。郭药师与辽将萧干虽同为奚族,但性格却大不相同。郭药师比萧干要“机灵”多了,他为人又很会钻营。赵宋“商品经济发达”是一个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社会。宋朝军事小国,经济大国,宋人打仗不行,做买卖“门清儿”。郭药师沾染了“宋风”也很有“经济头脑”很会“理财”他盘桓于辽宋金三方势力中,贼鼠三端,不会真正为哪一方效力,而他手下的八千常胜军,确是他军事上的资本,政治上的凭借,同时还是他经济上敛财的工具。他纵容部下占人邸舍,抢人钱财,毫无纪律,恣意胡为,到后来居然指挥部队,经商牟利,做起“生意”来了。

  燕京物产丰富,富庶冠于北方,尤其是煮盐制铁两业尤为发达。药师的心思根本就没有放在戍守燕山上。在军不“言武”而“言商”的郭药师,他的“生意经”果然厉害,将这两个暴利行业作为市场切入点,垄断经营,大发横财。药师是典型的“军倒儿” 倒买倒卖,立足河北,放眼中原,开发全国市场,常胜军行商的舟车遍及天下诸路。发家致富,日进斗金的郭药师自然明白“朝里有人好做官”“有钱还须大家分”的浅浅道理。为了在朝庭里拉关系,找后台,他聚集工匠大造玉器宝玩,贿赂宋朝权贵。上至太师、宰相、枢密使,下至皇帝身边的黄门小内侍,全有馈赠。

  这样一来,这个“歪门邪道”“心术不正”的郭药师虽为贰臣降将,却在中央里混了个“好人缘”。虽然燕山府蔡靖,中山府詹度等一大批地方官员都曾多次上疏参劾郭药师,各地的举报信也多达一百七十余章。中山府密报,更说郭药师“凭宠恃功,逆节以萌,凶横日甚,与金交结,背负朝廷,恐兴祸不远。”提醒朝廷早作防范。但蔡太师,童太尉一致认为药师忠信无比,可放心大胆使用,将边事托付于这个降将,而内地不做守御。直到宋朝沿边巡检杨雍截获了郭药师私通金人的信件,宋徽宗才派员彻查此事,但早已是为时过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ngxv
(风西尧)

文渊伯彰德军节度使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征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46
帖子 4265
编号 23128
注册 2004-11-8


从军阀到财阀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河北路驻军十三四万,设四“总管”编为四个“军团”成“品”字形分布。辛兴宗驻中山,王元驻真定,杨维中驻瀛洲,王育驻大名。

“瀛洲”应改为“瀛州”,也就是后来的河间府。

其实中山、真定、河间、大名一直是河北驻军的四大据点,大名纵深较大,而另三镇距边境较近。宋初便有镇、定、高阳关三路部署。镇为镇州,后改真定府;定为定州,后改中山府;高阳关都部署的实际上就是瀛州军区。宋真宗时,这三路都部署通常由一人担任,这个人就掌握了河北至少十分之六的驻军,这也是北宋朝廷敢给将领的最大权力了,可惜担任这个要职的却大多数是傅潜、王超之类庸将,且用的几乎全部是曾经在藩邸侍奉皇帝的武人,自然就是心腹,如果要把都部署的职位给不是心腹的武将,则一般把各路权力分开,可见宋朝皇帝用将的心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渔江秋月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8
编号 48500
注册 2005-9-11


发表于 2005-9-11 21:0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轻松好心情于2005-02-22, 15:13:14发表
我觉得还是重文轻武的习气、理学以及党争毁了大宋

就是就是,我也觉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9 12: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637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