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围陈仓辨析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9 22: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曹操军不只是自相践踏,还有
戎弩於后射公军
还有跌入汉水中
既然死者甚【多】,就表示死了不少人。
就算是一场小胜
也表示赵云破曹操这件事是的确发生过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9 22: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4-9 22:07 发表
曹操军不只是自相践踏,还有
戎弩於后射公军
还有跌入汉水中
既然死者甚【多】,就表示死了不少人。
就算是一场小胜
也表示赵云破曹操这件事是的确发生过的。

笑。拜托,戎弩於后射公军根本没造成损伤,记载中是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践踏落水死者甚多。

某人连戎弩於后射公军都拿出来凑数也可以知道你啥思想。其实质就是给曹操的前锋撤退造了点小麻烦也被拿来当成破,还是破曹操。那司马懿退蜀军这么大的胜利如何担当不起破?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4-9 22:5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来被箭射可以一个人不死
魏军都是凹凸曼、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制造小麻烦是哪个版本的史书
前锋人就一定少?
谁规定的?
周瑜的先锋队就有5000人
原来死者甚多只是小麻烦,果然霸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0 00: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4-10 00:00 发表
原来被箭射可以一个人不死
魏军都是凹凸曼、

史书明载从后射公军,制造混乱。原来就可以YY成箭也造成一部分伤害。想司马懿围困无当营时,诸葛亮也箭射司马懿,看来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上海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0 00: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4-10 00:05 发表
制造小麻烦是哪个版本的史书
前锋人就一定少?
谁规定的?
周瑜的先锋队就有5000人
原来死者甚多只是小麻烦,果然霸气。

前锋不一定少,但是能让赵云前后救人,但是傻B倒追击赵云数十骑的前锋,还到处被赵云一人击散而且数十骑几次陷围又安全撤退的前锋就一定少。当然,赵云以及其数十骑都是凹凸曼除外。

原来撤退中产生了混乱践踏导致落水死者甚多就是大麻烦,果然霸气。对于这一支前锋来说,可能会麻烦些,对于曹操来说么。说小麻烦已经算得上给赵云面子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弓箭原来一个人都射不死
各个都是凹凸曼
造成伤害不等于造成很大伤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2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但是傻B倒追击赵云数十骑的前锋,还到处被赵云一人击散而且数十骑几次陷围又安全撤退的前锋就一定少。
未必
曹仁,爆周瑜数千的先锋队,就和这差不多
几千人还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00: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孙权十万人,任由张辽进出
难道张辽八百人都是凹凸曼,还是孙权十万人都是傻X?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0 00: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4-10 00:25 发表
但是傻B倒追击赵云数十骑的前锋,还到处被赵云一人击散而且数十骑几次陷围又安全撤退的前锋就一定少。
未必
曹仁,爆周瑜数千的先锋队,就和这差不多
几千人还少?

嗯,曹仁300人爆5000人。所以,赵云数十人爆1000人,比例差不多了。,当然,你说赵云比曹仁厉害10倍,那我没话说。

几千人不少,可有人要是认为前锋团灭,那我就不得不说这人那张嘴要有多厉害了。(按践踏死亡率来算,5000人的前锋,死个200,300的不叫甚多那就真的没什么叫甚多了)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4-10 00:3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0 0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4-10 00:28 发表
孙权十万人,任由张辽进出
难道张辽八百人都是凹凸曼,还是孙权十万人都是傻X?

笑,孙权明了说是中军被突袭,慌乱中迎战,而主力则被李典率领的7000人拖着。某人把10万都算在内…… 我只得爆一句,牛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星追魂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5
编号 42463
注册 2005-7-6


发表于 2011-4-10 00:4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晋书的口碑并不差
也就一大群人吐槽
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中
钱某人的《廿二史考异》称其“涉笔便误”而已

一次追击行动 张颌作为总指挥官 既没如蜀书张嶷一样重伤不下火线 镇定指挥
也没如魏书典韦一样重伤大骂而死 可见中箭之后不死也半条命了
一支部队总指挥挂了还能俘战万记
圣斗士救沙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奉天翔龙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98
编号 262594
注册 2008-1-8


发表于 2011-4-10 01:1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落星追魂 于 2011-4-10 00:44 发表

晋书的口碑并不差
也就一大群人吐槽
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中
钱某人的《廿二史考异》称其“涉笔便误”而已

一次追击行动 张颌作为总指挥官 既没如蜀书张嶷一样重伤不下火线 镇定指挥
也没如魏书典 ...

晋不是唐的前朝,没有太多隐讳和篡改的东西
就帝纪这类的记载来看,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晋书的帝纪可信度远高于三国志的武帝,文帝,明帝和三少帝纪当然那些选择了失明的除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0 01: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晋书宣帝纪的可信度远远低于三国志的武帝、文帝、明帝纪,当然哪些选择了自挖双眼的除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星追魂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5
编号 42463
注册 2005-7-6


发表于 2011-4-10 01: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奉天翔龙 于 2011-4-10 01:11 发表



晋不是唐的前朝,没有太多隐讳和篡改的东西
就帝纪这类的记载来看,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晋书的帝纪可信度远高于三国志的武帝,文帝,明帝和三少帝纪当然那些选择了失明的除外

我是实在看不出来晋书可信度哪里高了。。。咱们宣帝自西城顺沔水而上,目标南郑,能走到朐忍去。
这属于郭德纲的段子范畴了。

最搞笑的是,司马懿在晋书叙史部分那是军神级别的。战必胜,攻必取。死诸葛走生仲达都是“穷寇勿追”,最后又想通了,穷寇还是得追一追,只是没追到。

末了评价里一板砖楔得司马懿内牛满面。更内牛满面的是那群写书的还真敢如此往书里转帖。搞的天上一脚地下一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0 01: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落星追魂 于 2011-4-10 01:35 发表

我是实在看不出来晋书可信度哪里高了。。。咱们宣帝自西城顺沔水而上,目标南郑,能走到朐忍去。
这属于郭德纲的段子范畴了。

最搞笑的是,司马懿在晋书叙史部分那是军神级别的。战必胜,攻必取。死诸葛走 ...

他所指可信的部分其实是指对于司马懿品格上的描述。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1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死诸葛走活仲达也是军神级别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1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合追击战是总指挥是哪个版本的史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1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实在看不出三国志可信度在哪了
赤壁之战时间搞不清,马谡的死法有两种
死人复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3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他地方有误不代表
这里也有误
说不可信是要拿出实际证据的
前面咱举得
以亮退走
坚守诏书
西破蜀虏
三个例子别无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星追魂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5
编号 42463
注册 2005-7-6


发表于 2011-4-10 10: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与之对垒百余日,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于是杨仪结阵而去。经日,乃行其营垒,观其遗事,获其图书、粮谷甚众。帝审其必死,曰:“天下奇才也。”辛毗以为尚未可知。帝曰:“军家所重,军书密计、兵马粮谷,今皆弃之,岂有人捐其五藏而可以生乎?宜急追之。”关中多蒺藜,帝使军士二千人著软材平底木屐前行,蒺藜悉著屐,然后马步俱进。追到赤岸,乃知亮死。审问,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晋书里可丝毫没提死诸葛的事,咱们军神是穷寇不逼,自己撤的。回头想通了,穷寇还是得逼一逼的,只是速度慢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0 10:3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也不难为你
你只要诏书史书中记载,追击战诸葛亮获胜了我就承认
不要说什么张合战死,诸葛亮就必然获胜之类脑补的话。

破之,斩合
类似这样的记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落星追魂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15
编号 42463
注册 2005-7-6


发表于 2011-4-10 10:5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从头到尾,咱裴注三国志记载着很清楚,张颌总指挥追击战。张颌给干翻了。你要认为中伏之兵,统帅没留下任何部署就挂了。接替者要能反击并俘斩万计,也拿点史料出来嘛。晋书那种涉笔便误的东东就先收着吧。

关羽第一次北伐,水淹七军全有记载与庞德交战,末了庞德改蹲樊北,曹仁困守樊城,吴志云“有大功”,怎么没一个破字?
但凡论绝北道,都有李通“且站且前,以勇冠曹仁诸将”,有哪个认为李通打通北道的,执着于了一个破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0 13: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4-10 10:30 发表
其他地方有误不代表
这里也有误
说不可信是要拿出实际证据的
前面咱举得
以亮退走
坚守诏书
西破蜀虏
三个例子别无视。

先证明西破蜀虏是描述第四次北伐卤城战役再来这儿喷。

坚守诏书又出来了,解释解释你那伟大的司马懿追击龟缩呗~ 咱要拿出实际证据的。

以亮退走?以亮退走关攻拔重围,俘斩万计毛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0 13: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4-10 10:33 发表
我也不难为你
你只要诏书史书中记载,追击战诸葛亮获胜了我就承认
不要说什么张合战死,诸葛亮就必然获胜之类脑补的话。

破之,斩合
类似这样的记载。

我也不为难你,你只要找出三国时代的材料有追击战大获战果的记载,我就承认了。
要玩诏书的“西破蜀虏”么。魏书都写得上诸葛亮为仲达欧血数升而死了,诏书里西破蜀虏算什么。
可惜纳,偏偏魏书魏略都不好意思写上追击战获胜, 反而魏略写上张合不得已而进中伏身亡的经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1:2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国志
贾诩传
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1: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追击战大获战果?
你还有啥好说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切断了思绪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87
编号 409332
注册 2011-1-7


发表于 2011-4-11 21: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诸葛亮为何不能为司马懿呕血数升而死?
这件事可不只是魏书有记载
刘琨军败以后,写给晋元帝的信也是
亮军败欧血
而裴松之驳的原因竟然是
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
真搞笑的逻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1 21:3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4-11 21:27 发表
这不是追击战大获战果?
你还有啥好说的?

嗯,贾诩大有战果,我很大方承认的,没啥好说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暂时发言马甲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车骑将军
功绩 121
帖子 7491
编号 58315
注册 2006-1-25
家族 轩辕狼党


发表于 2011-4-11 21: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切断了思绪 于 2011-4-11 21:31 发表
诸葛亮为何不能为司马懿呕血数升而死?
这件事可不只是魏书有记载
刘琨军败以后,写给晋元帝的信也是
亮军败欧血
而裴松之驳的原因竟然是
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
真搞笑的逻辑

魏书曰: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汉晋春秋曰:亮卒于郭氏坞。晋阳秋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臣松之以为亮在渭滨,魏人蹑迹,胜负之形,未可测量,而云欧血,盖因亮自亡而自夸大也。夫以孔明之略,岂为仲达欧血乎?及至刘琨丧师,与晋元帝笺亦云“亮军败欧血”,此则引虚记以为言也。

1,诸葛亮没粮尽
2,诸葛亮呕血原因参考汉晋春秋及晋书。
3,诸葛亮入谷前早死了。

更不用说蜀书已经详细记载了诸葛亮病重到病亡的全过程,包括刘禅特使去询问诸葛亮国家后事安排的所有情况,均无一处呕血之状,魏书那种连诸葛亮之死的情况都没弄清楚的东西自夸出来的个“呕血”、“粮尽”,要多搞笑有多搞笑。

魏书能自夸到这地步还有个搞笑的逻辑在支持也算难得。诸葛亮为啥不能为司马懿呕血数升而死?为啥诸葛亮能为司马懿呕血数升而死?

[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11-4-11 21:49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25 08:3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39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