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汉族会比满清做的更好吗, 求助
性别:未知-离线 fisherr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5
编号 289629
注册 2008-8-2


发表于 2008-11-27 15: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总之就是一句话:弱国无外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81 fisherr 的帖子

这句话其实没什么道理。

弱国因为没有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更需要灵活有效的外交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能够长期安然存在的弱小国家,也一般都是精于此道的。

帝制中国的情况,可以说是“上国无外交”。
帝国一贯自诩天朝上国,对于化外之民,一概藩邦蛮夷视之,故而但知理藩,不知外交。帝国对于各个藩邦,是主人、管理者、保护者,没有平等外交的可能。
所以荷兰人派中国商人和福建官员谈通商,此人马上就以私通藩邦被抓。明朝派去谈判的将军沈有容指责荷兰人“作反”。明末满清为了求和,后金的祖宗也不认了,自己的帝号也削去了,崇祯就是不准和谈,到了北事已不可为,崇祯自己想和谈,言官们不许:“堂堂天朝,何至讲款!”最后事泄只好杀了陈新甲当替罪羊。帝国对于藩邦,只有诏谕恩准,外交上的谈判妥协就等于卖国。
到了清朝,延续了明代上国无外交的风格,英国使团第一次到中国见乾隆,就只能挂上贺寿的幌子,通商建使馆之类正常的外交活动,没有商量余地,一概不许。英王书信里面跟乾隆套近乎,喊了声老表哥,也搞得乾隆老大不乐意。后来英国舰队以战逼商,官员也只能报告说是洋人在地方上受了委屈,要求上达天听,请皇帝给他们做主。这样才符合天朝的体制。在沿海知道英国人厉害的都变着法地主和,不在沿海的都一个劲的喊剿,道理也和明末的一样,堂堂天朝,怎么能讲款?
到头来,天朝上国既然不能接受平等外交,也只好被打到接受不平等的外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gy8393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98115
注册 2007-1-1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8-11-28 08: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其适应的生产力水平,这当然是对的,但生产力是一直在发展的,这必然导致着制度的进步与完善,而这种生产力进步往往是建立在貌似不适应制度的新的生产关系上的,这本来就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命题,到底是制度产生生产力,还是生产力产生制度在各个地区体现的都不太一样,中国古代的正常发展是生产力产生制度,而日本则是制度产生生产力,当生产力达到一定限度,中国的制度必然需要再进一步.生产力上限应该是制度所能创造生产力的上限,而不是需求的上限,另外,农民肯定不会主动要求兼并,而资本家同样不会主动要求被兼并,只有失败的资本家才会要求被兼并,没钱的农民同样出被动变卖田产.兼并对与资本主义也同样是出豪强,起流寇,只是名字改了,叫做垄断资本家和自由劳动力,同样造成了改朝换代,改个名字叫革命.以前的历史教科书上说中国无法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封建制度时间太长,根深蒂古固,现在看看完全就是扯淡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gy8393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98115
注册 2007-1-1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8-11-28 09:38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8-11-27 18:01 发表
这句话其实没什么道理。

弱国因为没有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更需要灵活有效的外交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能够长期安然存在的弱小国家,也一般都是精于此道的。

帝制中国的情况,可以说是“上国无外交”。
...

弱国无外交的意思是其在重大外交事务上没有很大的影响力,第一次听到是弱国没有外交手段一说.
中国外交一直以来都是很灵活的,汉弱的和亲政策,汉攻匈奴时的联合政策,汉强时的霸权政策,弱宋的澶渊之盟,联金灭辽,明前期的分化扶持弱小蒙古部族政策都是古典外交史较为经典的案例,明朝对于朝贡体系的国家当然以上级行政单位的态度来进行外交,对于朝贡体系外的国家外交用对等的态度,如万历曾经就对俄国外交使节说过:"而乃大国,而吾国亦不小哉:"典型的不亢不卑的外交辞令,外交本来就是看菜吃饭,依形势而定,明对满清的政策是剿灭,这是基本国策,敌未出国土前与敌和谈即为汉奸,而且满清开的价码也太高,外交双方都有底线,超过了底线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明最后亡与国内叛乱,而后又恰好是满清入主中原,所以我们看起来明似乎在外交上很失策,但在没这个意外发生的话,情况就是两样了,而且也不能拿现代外交与古典外交来相提并论,拿不同类型国家的外交政策来互相对比,这本身就是很可笑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愿望化身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264
编号 17350
注册 2004-9-9


发表于 2008-11-28 10: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元清两朝都有往边疆军阀嫁个妹子女儿的习惯。

汉称治世,也没少干这事,但那时候赢多输少,不过是战利品分配体制的局限性,使得军事胜利这种东西成了外交谈判的筹码。打多了,真打不起。以战养战这点,游牧民族就是有先天优势。

唐称盛世,前期就不是嫁女儿,而是招女婿,这是别的朝代比不了的。

外交手段,没什么不可理解,但以强者的姿态去签约,总比以弱者姿态去乞怜要好。

至于明朝,说僵化也好,说气节也好,总归是没签什么不像样的条约。

宋朝曾经有“迎回二帝”的光荣和谈口号,明朝这点上是要强不少的,就算不是真的以民为重,但君轻于社稷是体现出来了……

至于满清,叹……总说三百年一轮回,乱世之后必是治世。明末天灾人祸不少,但要说乱世,还真算不上。而治世……皇太极之前不是,皇太极之后也没有。

顺治康熙乃至雍正,从民生上来说,也只能认为不是乱世。

综合文化和体质来看,整个清朝,治世都没有过,何谈什么盛世。

在这种情况下,清末又出现了中华历史上最大的乱世……这时候说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宁与外邦,不予家奴”实在是让人打心眼里恶心。

很多人认为,清朝的史料,很多东西都被篡改歪曲过,完全不可信。

可有一点传达出来的信息,我是相信的:清朝皇族从来没把自己真正当成这片大地的主人,他们心中,随时都可以放弃这里的人民,逃回东北老家……

基于以上,汉族政权是否会比满清做得更好,我不知道,那也不重要。我只知道,确实没有人会比这做的更差……

这就够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83 langy8393 的帖子

中国无法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封建制度时间太长,根深蒂古固,现在看看完全就是扯淡

这个同意,不过着眼点可能和您不同。
中国无法自行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封建制度太长,而是封建传统太少。
封建天生是资本主义的土壤,近代化过程中,封建传统越深厚,向资本主义的转化也就越顺利,英国、日本是正面的例子,法国、俄国是反面的例子。

封建会自然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帝制就未必了。如俺之前所说,东方的帝制大国,要完成近代化,要么是被殖民统治,要么是经过社会主义革命。

您举的那些例子,您发现没有,都是明清帝国成熟前的案例。尤其像宋朝这样没有实现大一统的时期,帝国就还保持着很强的竞争性。

对于天朝之外的事情,天朝其实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发个上谕就能控制的。像日本称天皇,也私自封为天下共主,在朝贡体系看来,已经大大僭越了,朝鲜有意见,向中国申诉,天国也就假装不知道,只要日本当着天朝收敛点就行。控制不了的,揭破了,反而有损天国颜面。

杀陈新甲可不是因为条款谈不拢,而是天朝根本不许谈款。
而且杀陈新甲的时候李闯已经杀了福王,发展到百万之众,满清也前后五次入关,怎么能以“意外”二字就搪塞过去?

现代外交和古典外交的分野在哪里?英王称乾隆是老表哥,这就是古典外交,要求通商建使馆,这就是现代外交,为什么英国就能自然地从古代外交向现代外交过渡,到中国就不能相提并论?如果说拿不同类型国家的外交政策来互相对比,是“很可笑的”,那么把帝制国家和封建国家的近代化道路进行对比,甚至认为帝制国家会自然走上封建国家近代化的道路,是不是更加可笑?

ps:真心赞叹下,后生可畏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中国没有任何理由必须形成西方的资产阶级模式才能领先世界。西方的资产阶级是产生在在西方哲学体系和西方社会生产关系上的。
正如中国的“中世纪”根据自己的哲学制度形成了与西方不同的社会制度模式,并能用这种社会制度模式领先世界几千年一样,中国的近代必然不会和西方一样走西方模式的资本主义道路。拿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套中国落后的理由这本身就有些不适当。因为双方的哲学基础和社会意识形态完全不一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叶寻芳
(大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75
编号 46947
注册 2005-8-27
来自 现在深圳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8-11-28 13: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无法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封建制度时间太长,根深蒂古固,现在看看完全就是扯淡

————————————————————————————————————————————————
同意,看看明朝的明间风气和政治制度在说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gy8393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98115
注册 2007-1-1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8-11-28 14:1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8-11-28 11:32 发表
中国无法形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封建制度时间太长,根深蒂古固,现在看看完全就是扯淡

这个同意,不过着眼点可能和您不同。
中国无法自行转化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封建制度太长,而是封建传统太少。 ...

中国与西方走的路本来就不同,我们即没有他们所说的奴隶制,也没有所谓的封建制,不代表中国制度就不发展,有种观点是很荒谬的,中国自汉后近两千年制度都是停滞的,中国历来的改朝换代是在原地踏步,我们只要仔细看看,就知道中国各个朝代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制度都是风格不同的,秦汉制度只是一个大方向,各朝都是沿着这个方向在前进.两千年不发展而且多数时间横向比较都保持强盛,除非秦汉制度是外星人发明的,不然哪种制度有这么大的优势.为什么中国近代会落后呢,这就回到了楼主的主题了,其实满清政权也是在发展的,但其相对于中国文明来说是在追赶,当中国文明和满清政权合而为一,就出现了中国原本的制度进程要等待满清发展追赶,就像你要进入一个网络游戏,服务器速度快,你自己网速慢,最终你进入游戏的时间也会很慢
  满清的时候属于近代史,讲外交肯定是以世界近代史来说的,我的观点是满清是落后的政权,所以赞同你对满清外交落后的评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langy8393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8
编号 98115
注册 2007-1-1
来自 上海


发表于 2008-11-28 15:5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对于天朝之外的事情,天朝其实也知道,有些事情不是自己发个上谕就能控制的。像日本称天皇,也私自封为天下共主,在朝贡体系看来,已经大大僭越了,朝鲜有意见,向中国申诉,天国也就假装不知道,只要日本当着天朝收敛点就行。控制不了的,揭破了,反而有损天国颜面。

杀陈新甲可不是因为条款谈不拢,而是天朝根本不许谈款。
而且杀陈新甲的时候李闯已经杀了福王,发展到百万之众,满清也前后五次入关,怎么能以“意外”二字就搪塞过去?

明朝对日韩的不同外交政策正是反映了其外交政策的灵活性,如果你是当时的明朝执政者,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明朝贵就贵在他知道自己以外的世界,也知道要怎么对待自己以外的世界,明朝的外交已经很接近近代外交了.
满清入关不是历史的必然,历史没有假设,既然入了那就入了,我们只有认了,我们现在认识历史本来就是为了悲剧不要再发生一次,所以我们要看明朝的全期,不能仅看其一部分,明末的确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失误频繁,不仅外交,军事,政治上都是,外交上使用的手段不足是很明显的,但明朝不可能承认满清,李闯的政权合法性,这是在割肉喂虎,但在外交上可以想尽一切办法与其周旋,所以我也是很不看好崇祯和其内阁的,但不能以明末来代替整个明朝,明朝中前期的外交政策和手段是相当不错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笑天下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26
帖子 1118
编号 95
注册 2003-8-24


发表于 2008-11-28 17: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0 langy8393 的帖子

这是灵活性?掩耳盗铃的举动而已。
已经不具备了天朝上国的压倒优势,还要坚持天朝上国的的朝贡体系作为对外交往的基石,这样的外交手段居然还能成之为手段灵活?不平等的的外交是以实力为基础的,既然拿别人没办法,打又打不赢,自己屁股底下的屎也擦不干净,还要别人先来当下人才给你面子谈谈,居然成了接近现代的外交手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帝国制度初建于秦汉,全盛于唐宋,到了明清,已经进入了内向保守时期,这就是其本身的发展,至于帝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最终会腐朽蜕变出什么样的制度,这个过程要多久,这都只能是猜测了,或者说“时不我待”。

在大航海时代之前,农耕治水文明的帝国领先于商业海洋文明的封建国,并不能等同于大航海时代之后,帝国的发展依旧会领先与封建国的发展。不然岂不是成了“老子英雄儿好汉”的逻辑,凭什么领先的就一直要领先,落后的就一直要落后?华夏文明在几大古文明中,也属于后起的,千百年后,另一种文明熏陶下的制度超越华夏文明的帝国制度,这并不是什么不合理的事情。

俺前面也说了,明朝亡于异族,不是什么偶然,是帝国自己的选择。
历来改朝换代,无非是武将权臣篡位,刁民小吏造反和异族入侵三样。
宋朝提防武将,至少还让武将带兵,明朝文臣领兵太监监军,兵将又不相识,朝廷内以内阁代宰相,断了武将权臣篡位的路。
气节无双的崇祯和忠臣烈士又不愿意“认贼作父”,断绝了李顺承明的合法性。
所以被异族入侵取代,是朱明王朝和崇祯、弘光自己做的一道排除法选择题。

面对那个大时代,就好像参加一个大公司的CEO招聘会,没有得到这个工作的人可以在事后看着入选者糟糕的业绩说:如果让我来干,我肯定比他干的好得多。但是他终究早在招聘会的时候就输了,世界上也没有后悔药吃,不管你当时是生病还是发挥不好,那个机会就只有一次。

江湖不相信眼泪,历史也不相信假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色哈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讨逆将军
好贴 2
功绩 61
帖子 689
编号 271197
注册 2008-3-15
家族 莲花绿党


发表于 2008-11-28 22: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92 恨地无环 的帖子

牙缝叫我回的:
笑,你这是偷换概念,满清本来就是偶然,满清本来就是偶然,什么明朝不承认李顺的合法性,满清还是明朝自己的选择,难道历代前朝都承认新朝的“合法性”了?什么合法性,一切都是要靠实际的实力,李顺没取代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合法性就解决了?满清入关本来就是偶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力量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镇南将军
好贴 4
功绩 140
帖子 3762
编号 75235
注册 2006-7-12
家族 聚贤山庄


发表于 2008-11-28 23: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肯定如果是汉人统治会更糟。更有可能早就被日本人在统治。汪精卫不是投降了日本,蒋介石不也是要先消灭共产党再抗日。
世界上一个大民族被外族统治几百年之久的也只有汉族。当时的大臣们不大都是汉人?现在张口闭口康乾盛世,为满清歌功颂德的不也是汉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绝对烧包

Rank: 2Rank: 2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20087
注册 2007-3-12


发表于 2008-11-28 23: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力量 于 2008-11-28 23:04 发表

世界上一个大民族被外族统治几百年之久的也只有汉族。当时的大臣 ...

英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93 色哈 的帖子


上句:满清入关本来就是偶然
下句:一切都是要靠实际的实力

宋朝之前,虽然也有大规模的异族入侵,中原王朝更替的主要方式还是武将权臣造反篡位,合法性手续就是投降禅让。豪强士族或者武将权重割据,就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但也正是因为皇帝蒙尘的时候,还有可能得到忠于朝廷的士族、武将的有力支持,所以才有东晋保住了半壁江山、唐朝没有亡于安史之乱。
宋朝加强集权,限制武将,分离了统兵调兵权,大大降低了国内其它力量对皇权的威胁,但是无法解决对抗外敌的问题,结果就是半壁江山最终没有守住,第一次由异族实现了中国的长期大一统。明朝的中央集权和对武将的限制都比宋代更甚,加上天子堵在国门,太子陪在京城,既遭逢大难,亡国的速度也就更快,南宋都当不成。清兵都入关了,南明小朝廷还想着款清荡寇,亡于异族有什么好奇怪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桠枫
(疯子~)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5
功绩 323
帖子 7292
编号 1780
注册 2003-11-1
家族 司徒实业


死色哈,根本没把我的话说完。
建立一个新的朝代本来就是实力所然,难道前朝承认新朝“合法”就能成功??笑死,没见到有几个前朝承认新朝是合法的。
在这个前提下,满清的建立本来就是一次偶然。
这么说吧:建立满清是实力的原因,但是是满清来建立这个新朝就是偶然。
看不出我哪里说的矛盾了。

另外,你好象忽视了李顺,要不是诸多偶然原因,新朝很可能就是李顺。而且明亡于农民起义,而非满清。不是你所谓的明亡于外族是必然。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如果算上南明,明朝是一亡于李顺,二亡于满清。俺说亡于异族的时候,都有提到弘光或者南明。

甲申前后的中国北方,就是朱明、李顺、满清角力的舞台。朱明当时已经没有实力同时对付两个对手了。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拉拢一个,控制、消灭另一个。
满清和李顺都给过明朝这样的机会,满清多次以胜求和,李自成也给崇祯开过割地封王,助朝廷御虏的价码,无奈明朝不能谈和或者不愿谈和,失去了这样的机会。

到这步,北京的沦陷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是否承认李顺代明的合法性,是崇祯手里撬动中国走势的最后杠杆。
中国历史上,新朝多数最终还是得到前朝合法性的认可的。从子婴降刘和献帝禅魏开始,投降禅让就是中国王朝更迭的合法性手续,这对于前朝虽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但是起到了减轻王朝更迭中的各种矛盾和损耗的作用,所以新朝也乐于使用这样的方式。
但是崇祯不肯当亡国之君,他不配合。不仅不配合,他还给李自成留下了群臣误我、文官皆尽可杀之类的遗言。那对于一批朱明的忠臣看来,是闯贼逼死了皇帝,不能认贼作父,所以才会有很多官员士人,听闻贼至,就阖家自杀;在李自成看来,崇祯值得同情,群臣实在可恶,所以才会出现愿意“殷人从周”者多数不被录用,大学士李藻德等求见李自成,被责骂何不为崇祯殉死的情况。
可以说,在政权的交替上,崇祯用自己的死和遗书预演了一片石大战。一片石大战,最后是满清渔人得利。政权的交替上也一样,满清入关从李顺的不合法上获得了合法性——为崇祯报仇。弘光朝廷的款清荡寇,同样也是在合法性问题上,作出了利于满清的选择。
所以纵观明末,在国运已经无可挽回的情况下,明朝还是用仅存的实力消耗了李顺,成全了满清。
明朝作出的这一系列选择,有客观形势所迫,也有主观判断所使,但都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满清正是由于明朝这一系列有助于自己的选择,才最终在明末的三方角力中获得完胜。这样的胜出,也就不是偶然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叶寻芳
(大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75
编号 46947
注册 2005-8-27
来自 现在深圳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8-11-29 14: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8-11-28 17:24 发表
帝国制度初建于秦汉,全盛于唐宋,到了明清,已经进入了内向保守时期,这就是其本身的发展,至于帝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最终会腐朽蜕变出什么样的制度,这个过程要多久,这都只能是猜测了,或者说“时不我待”。 ...

可以请你不要把明和犬清连在一起吗?明和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时代,不要用清来推测名的政治社会状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叶寻芳
(大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75
编号 46947
注册 2005-8-27
来自 现在深圳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8-11-29 14: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力量 于 2008-11-28 23:04 发表
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肯定如果是汉人统治会更糟。更有可能早就被日本人在统治。汪精卫不是投降了日本,蒋介石不也是要先消灭共产党再抗日。
世界上一个大民族被外族统治几百年之久的也只有汉族。当时的大臣 ...

既然你知道汪精卫投降,难道你就不知道MAN举国投降? 既然你知道糠钳盛世是吹的,难道你就不知道有文字狱逼着他们吹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Z_Artemis
(冠子)

燕郡公集庆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6
功绩 895
帖子 8351
编号 68083
注册 2006-5-8
来自 雲夢山莊
家族 幽神幻韵


发表于 2008-11-29 15: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力量 于 2008-11-28 23:04 发表
尽管历史不能假设,但可以肯定如果是汉人统治会更糟。更有可能早就被日本人在统治。汪精卫不是投降了日本,蒋介石不也是要先消灭共产党再抗日。
世界上一个大民族被外族统治几百年之久的也只有汉族。当时的大臣们不大都是汉人?现在张口闭口康乾盛世,为满清歌功颂德的不也是汉人?

这个逻辑就混账了,从几亿汉人中抓出一个例子来就说汉人是投降派?!即使是论人数,汉人投降的也必将比满人要多,这又能说明什么!
汉人臣子算什么?大臣不过是统治阶级巩固政权的工具而已,统治阶层的根是满人,自然注定了不可能做得好.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199 叶寻芳 的帖子

对不起,就算您千万个不乐意,帝国发展史上,明朝之后是清朝这个是历史事实,这个衲子我爱莫能助。

俺本就不提倡历史的“假设”,所以俺说“只能猜测”。“时不我待”才是真的。

另外,将有侮辱性的词汇加于某个朝代之上,并不是理性恰当的讨论历史的方式,也是为版区所不欢迎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风云天下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南将军
功绩 38
帖子 3766
编号 38376
注册 2005-5-5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8-11-27 18:01 发表
这句话其实没什么道理。

弱国因为没有经济、军事上的优势,更需要灵活有效的外交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能够长期安然存在的弱小国家,也一般都是精于此道的。

帝制中国的情况,可以说是“上国无外交”。
...

我倒认为并不是什么上国无外交,中国自古的国家外交手段如和亲等屡见不鲜,但是和是战中国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标准。以现在后来者的观点看当然在当时明和清应该和谈,但看历史不能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并且也要看到历史上事情的历史局限性。
清在明朝是怎么看的?是叛逆+强盗+异族,和中国内地的叛乱是不一样的,难道要和强盗和谈吗?就算放到现在,中国对东突一样是以打为主,似乎没怎么样谈过。但假如真有一天东突成功了,立国了,甚至突进中国内部那可能就有人会说为什么当时不和谈了。中国对待日本也一样,和强盗和谈那是绥靖,是投降,是卖国,这观点在明末在侵华直到现在也一样不过时。
明末和清末因为没有和对手和谈,只能说是历史局限性,我也认为清入关得天下也是偶然,谁相信一个总共才几万人的少数民族会在二三十年内占领整个中国?放在现在,要说东突或者达赖领着西藏或者台湾能占领中国,这估计也没多少人会相信,即使东突能打败十次解放军。而所谓的中国的“大国”情结,这也不能简单的用现在的眼光去指责,毕竟起码三千年来,中国很少有外国能真正威胁自己的生存,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一直基本保持着完整没有分裂,不能不说会让当时的人产生错觉,况且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意识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全球化。但古人的思想倒的确很僵化,明倒还有海外通商,但清就不可理喻了,因为是异族统治,闭关锁国前所未有,也导致了清人的自大和不可能和外国通商,因为这是“祖制”。万一通商,人民开化,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可能就地位不保了,自然不能通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历史没有必然,历史本身就是由无数个偶然组成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03 风云天下 的帖子

【不相信】不等于【偶然】。
911之前有多少美国人会相信,恐怖份子能在美国本土搞出这么大的悲剧?
元代之前,欧洲世界都多少人相信东方有一个文明富饶的大国?
认为【不相信】、【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就归于【偶然】,这不是接受历史事实应有态度。
崇祯朝上下在与满清打交道的时候,念念不忘宋金故事,皇太极在写给祖大寿的信中曾说:“尔国君臣,惟以宋朝故事为鉴,亦无一言复我。然尔明主非宋之苗裔,朕亦非金之子孙。彼一时,此一时,天时人心,各有不同。尔大国岂无智慧之时流,何不能因时制宜乎?”
你说满朝上下都以“宋朝故事为鉴”,不就是担心明朝像北宋一样灭亡吗?反过来又说不相信满清会入主中原,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鲁迅说过:“‘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行在卖酒醋。’这是当时的百姓提取了朝政的精华的结语。”
不和强盗谈,哪里来的受招安?

明朝的海外通商,绝大多数是走私,甚至发展到挂着倭寇的名号搞武装走私,不然按明朝流入中国的白银,当时的商业税收比例,绝不至于如此之低。到后来郑芝龙靠武装走私岁入以千万计,明朝朝廷当时一年的商业税收不过三百多万,市舶税只有四万两。这些走私所致的财富,使一个个海盗集团富可敌国,也让那些与海盗勾结的贪官能够中饱私囊,对国家朝廷有多少益处,就不好说了。

清朝海禁,不是怕“人民开化”,天朝上国就是最开化的了,哪里有被别人开化的道理。
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帝国的洪武型财政设计就是以均平原则下的小农经济作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基础,按朱元璋的话说:“我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撙节用度,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

商业不发达,对于统治者来说,并不影响统治,最多是少些物质享受,正可以显示节俭爱民之心。但商业发达了,商人有钱了,就可能有武装,就可能变成倭寇,变成黄巢,属于帝国统治者最不乐意见到的情况。

锁国主要怕思想变化的是日本,锁国两百多年,日本也不是异族统治,岂不是更加不可理喻?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8-11-30 12: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04 慕容燕然 的帖子

那么偶然本身,就是必然。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ngboboT_T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偏将军
功绩 4
帖子 366
编号 15956
注册 2004-8-20
家族 慕容世家


发表于 2008-11-29 23: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3 风云天下 的帖子

清朝并非完全锁国,还有广州一个港口对外通商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8-12-1 11: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7 changboboT_T 的帖子

这就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了!主要满人文化自卑感太重,把精力放在对付汉人上,却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回复 #208 emony007 的帖子

那是不是也可以说,主要明朝的民族自傲感太强,把精力放在对付被统治者上,却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慕容燕然
(逍遥游)

芮国公主谏议大夫

Rank: 18Rank: 18Rank: 18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车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725
帖子 7330
编号 1616
注册 2004-6-4
来自
家族 慕容世家




QUOTE:
原帖由 恨地无环 于 2008-11-29 23:07 发表
那么偶然本身,就是必然。

既然偶然是必然,那必然又是什么呢?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9 14:1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959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