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恋芸 于 2010-2-14 21:27 发表
第一题是因为贞观十一年,定爵制九等,所以要改革?
查到的资料是:亲王10000亩,郡王5000,国公4000亩,郡公3500亩,县公2500亩,侯1400亩,伯1000亩,子800亩,男500亩。
问的是高祖和太宗两个时期区别在哪,这个资料已经相当沾边了
原帖由 romadream 于 2010-2-14 21:33 发表
1. 均田制的推出 对贵族官僚受田的规定。有爵位的贵族从亲王到公侯伯子男,受永业田一百顷递降至五顷。职事官从一品到八、九品,受永业田六十顷递降至二顷。散官五品以上受永业田同职事官。勋官从上柱国到云骑、武骑尉,受永业田三十顷递降至六十亩。此外,各级官僚和官府,还分别领有多少不等的职分田和公廨田,职分田的地租作为官僚俸禄的补充,公廨田的地租作官署的费用。这两种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
罗马的解答思路非常好,可惜找的都是官员品级不是爵位
两位都接近,恋芸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