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iongareth 于 2007-3-30 15:49 发表
我当然不明白。阁下的言论怎么和阁下正在抨击的辛巴达如此一致!“陶谦杀曹操之父,名为郡守,实为杀人犯,当时曹操都知道,徐州人为何不知?明明是因为陶谦是他们的头头,才帮着杀人犯,不管什么原因,作为汉朝百姓,依附杀人犯,那他们就是杀人犯,曹操杀他们,这叫杀贼!你明白吗!”这种强盗逻辑别人在用,你就批判,反过来自己也用,还如此甘之如饴。本以为你只是爱狡辩,没想到你连脸都不要了。
有人抓狂了, 开始攻击了,很好.请问一下,我如何与辛巴达一致?刘璋帮曹操这是事实,有史料为证,给物给兵,我不想重复再举,上面举了一遍又一遍;而徐州老百姓什么时候帮陶谦杀曹操之父了?徐州数十万百姓是声援陶谦杀曹操之父了,还是在后面参加陶谦杀曹操之父的事了?敬请阁下拿出史料,我说的我已经拿出史料,辛巴达那是胡说八道,你拿我两相提并论,别污辱我智慧!阁下敬请自重,倘若拿出史料,在下自当认可!倘若拿不出史料,“脸都不要了”,请阁下收回,好好的戴在自个头上。
另外,陶谦杀曹操之父,名为郡守,实为杀人犯,当时曹操都知道,就代表徐州老百姓知道?曹操是当事人,徐州老百姓这是第三方,他们能相提并论?同样道理,袁绍也是第三方,孙权也是第三方,他们都知道,凭什么刘璋就不知道?刘璋恐惧的是什么?是曹公将遣锺繇等向汉中讨张鲁,恐惧的是曹操,如果刘璋象徐州老百姓那样,他恐惧什么?
这两个也能相提并论!
这矛盾吗?刘璋请刘备来帮忙打张鲁,刘备以此为借口跑到益州,这不就是一个意思吗?你说刘备不是去帮刘璋,那他跑到益州去白吃、白喝、白用,还白要人手是去干什么了?难不成刘璋出钱、出粮、出人是想叫人来打自己。难道刘备入川没有打正旗号是来帮刘璋打张鲁的吗?刘璋是刘备的敌人?这是根据你上面那个不要脸的逻辑得出来的吧!
当然有区别,你说的是刘备主动,而我说的是刘璋主动。刘备是被动,那么更谈不上,二刘是同盟!刘璋当然是刘备的敌人,我上面又解释了一次,刘璋是给物给兵,记住了,这是在刘备当阳一败之后的事情。不要脸这个词,本人再度送还于阁下,请阁下珍藏。
至少从后来刘备不但未向荆州增兵、加将,反而由荆州向益州调兵、调将可知其虚,不过是找借口图益州而已。之后因张松败露,刘备的谋划被揭露,刘璋知道刘备是贼了,自然要关门做贼了,这下子做贼的反倒有理了,不能偷我就抢,被抢的错到家了,抢人的反倒正义凛然。这果然不是狡辩。
至于张松,只能说他笨,刘备明明是想回师图刘璋,他还以为刘备真要走了,结果自露马脚,反倒差点坏了刘备的大事。
什么找借口?三国志上写得明明白白,“曹公征孙权,权呼先主自救。”张松书与先主及法正曰:“今大事垂可立,如何释此去乎!”,你不拿当时的史料,反而拿双方开战后史料,你这明明是狡辩!
我再问一次,如果刘备当时想打刘璋,张松还劝他做什么?如果刘备用计,连自个人都信了,不证明他一直对打益州有犹豫吗?否则,自个人能相信?
至于张松笨,我想他应该比阁下聪明吧,你都不信的事,他为何就信了?拿以后的史料推当时的事情,然后说人家笨,请问一下,阁下这是什么逻辑?很要脸吗?
我什么时候说过曹操坑降卒是宽厚?你不能说有人杀了2个人,所以只杀了1个人的都不算杀人犯,无罪释放吧!
刘备受降刘璋后,他又杀了哪个不该杀的人?如果有,请拿出史料,如果没有,我说刘备比曹操宽厚,有错误吗?
你没有哪点不对呀,只要你说的都对!你根本就没有狡辩,你这么正确的人怎么会狡辩呢!刘璋的财产、土地、士兵都是刘备的,只能给刘备,其他的人刘璋只能当他们是空气,凡是对此有意见统统都是悖论!兄台向辛巴达学习绝对是英明之举,师夷长技以制夷!
我不敢说我说得都对,但我说的有史料根据,至于狡辩,你要是这么认为,我也没办法。我从来没说刘璋的财产、土地、士兵都是刘备的,只不过刘璋是刘备的敌人,所以战败了,这应该归刘备吧,如果你非按照现在的什么法律规定,来理解的话,那的确我是没什么好说的。我向辛巴达学习?劳驾,拿出事实来,不要拿这种货色与我相提并论,我再说一次,我所说的全都有史料支持。本想师夷长技以制夷,只可惜,没见到夷之长技。
[ 本帖最后由 天涯明月刀马甲 于 2007-3-30 17:10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