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马岱 于 2007-8-7 16:34 发表
我说的“曹军根本不知道刘备赵云到哪里去了”是指的当天夜里的战斗之后,然后曹军分多路寻找追击,恰好是张颌和高览这一路找到刘备。
关羽原来是使命是向刘琦借兵抵御曹军可能的攻击,但关羽借兵未归,曹军已到,大战之后刘备逃走,最后张飞赵云等收容败军汇合,这个汇合的地点显然是临时的,不在预先计划之列,关羽肯定不知道。那么关羽也会探听刘备军的动向,在刘备军已失败的情况下,自然探寻刘备军的下落后赶来,然后出现在曹军追击刘备的路线当中。这里的关羽不是刘备让预先等在这里的,而是关羽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临机选择的。同样魏延军也是如此,本来魏延军的初始策略是去截寨的,后来的变化皆不在意料之内,当黄忠出现之后汉军迎来胜机,魏延看准形势决定设伏。
同样张颌高览也可以是如此,需要说明的是高览是出现在刘备背后,可以是尾随追上的,而张颌是出现在刘备前面,可以是发现刘备后抄近路绕到刘备之前,也可以是张颌一下跑到前面去了,正好遇到刘备姗姗来迟。刘备单骑逃生,要发现并不容易,但刘备汇合刘辟之后,刘辟有千余骑,里面还有家眷,这个目标就大了,被曹军发现实属正常。
需要强调一下,单从张颌和高览杀出这一小段文字是看不出是预先埋伏的还是临机措施。但结合前后交待,如果张颌和高览是一早(刘备突围之前)就埋伏好的话会出现很多难以解释的矛盾,这点前面已经说过多次,不再累述,所以判定为是张颌高览发现刘备踪迹之后采取的临机措施。
再举一例,刘备张飞小沛截寨时,乐进明明白白属于埋伏的八将之一,但刘备逃走之后,乐进照样赶在前面拦住了刘备(毛本是李典)。
1,如果张合高览的部队恰好找到刘备的,那么马岱兄如何解释张合高览跑在赵云前面的事实?马岱兄又如何解释张合跑在刘备前面埋伏的事实呢?
2,关羽根据战场分析临机选择没有人否认,但是,关羽可以利用的时间是从探知当阳长板大战开始;魏延看准形势决定设伏,这个也是没有任何疑问,但是,给魏延的时间有多长,兄台可以看看原文。而这里,假如按照马岱兄的设想是张高临机选择,那么马岱兄可以看看给张高的时间有多少。不用说埋伏军马时间不够,这么短时间能想出埋伏方案,诸葛也办不到!
3,马岱兄认为高览的部队是尾随追上的,那么,可否解释高览的军队怎么能追到山顶上去?高览部队的红旗是什么时间跑到山头上的呢?马岱兄还认为张合可能是抄近路绕道刘备前面去的,但我们知道刘备后来的情形是“两头无路不如就死”,那么,请马岱兄解释给张合可以选择的抄近路线是哪条?可以利用的时间又有多少?刘备有千余军不假,但是别忘了张合大喊的是刘备早降;马岱兄又张合能从千余人中一眼认出刘备呢?
4,每个事例应该是就近往远推。马岱兄认为的一夜之前的矛盾之处其实也是能够解释的,但是,马岱兄认为的张高追击刘备的可能性,却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出现这么多的矛盾和无法解释的现象,这才是最值得注意的。
xie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