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孤狼在途 于 2009-7-26 22:14 发表
你之初始用意在于指责俺无视“凤目圆睁,蚕眉直竖”这八个字,无非扣俺这句话“不轻易放过每一条有用文字”,其实俺这是在跟伤云兄一对一交流,你非伤云兄吧,插这一句依俺的理解无趣的很。现在俺已经用文字告之你俺没有无视这八个字,你现在论点又变了:可惜却没见考虑过关羽当时怎么会一边麻痹敌人一边表示敌意。
插话确实是我不对,
向孤狼阁下道歉。
关羽在这场战斗里用的智取的手段是不争的事实,谁规定“凤目圆睁,蚕眉直竖”就是生气的表现呢?俺以为关羽真正生气要杀人时,反而不是将凤目圆睁。这八个字更多的是描述关公的气势威风,有谁规定要智取颜良就一定得笑眯缝了眼睛呢?
俺上文至少已罗列了三条以上证据来说明关羽智取颜良,你就这么似是而非的一条,论据讲质量和数量,而论证讲逻辑,说句不怕你生气的话:你还要再读书。
或许关羽怒目横眉并不表示生气,
但是,就常理而言,这是敌意的表现。
如果说关羽用智,
那么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明显的破绽。
倒提大刀未必是表示无敌意,
波开浪裂也或许是敌兵不敢拦截,
这两条都不能明确表示是无敌意,
颜良方欲问也许可以展现颜良并未准备与关羽交战,
但是,对手不防备不等于我方偷袭。
刘备可能嘱咐了颜良什么,
但关羽对此却全不知情,更不可能利用此点来设计颜良。
判断关羽伪装无敌意,这三条都不够明确。
而怒目横眉却很明白地表明关羽并没有伪装做无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