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首席屠宰官 于 2006-6-8 09:34 发表
拥护简体字,简体字便于学习,对提高全民文化水平有很大帮助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繁体字简化不合理,属于技术性失误,瑕不掩瑜

原帖由 flyst1983 于 2008-1-19 00:26 发表
拜托老大读点历史在来争论好不好,繁体字什么时候代表中国5000年历史了???
无论是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都是伴随着楷书的出现而出现的。今天我们用的简体字,很多都是南北朝或者隋唐时期就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不叫简体字,而叫做俗体字。而且,在清朝以前中国人写字向来就是爱用简体就用简体,爱用繁体就用繁体,就好像茴字的4种写法,从来没有人规定某一种是标准的二其他的不标准。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直到清朝 官方才规定了八股文专用字,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繁体字。从此以后,简体字的使用就越来越少了,反倒是日本却保留了大量简体字,比如“国”,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也就是说,繁体字顶多也就使代表了清朝300年历史外加30多年的民国历史。再往前数从南北朝到明朝这段时间,简体字也得代表一半的历史。
此外,要是为了让后代了解古代历史就得学繁体字的话,那么请您带头学习甲骨文吧,毕竟甲骨文也代表了夏商的历史啊。顺便学习一下金文吧,周朝的历史也不能忽视,还有秦国的大小篆,楚国的花鸟篆等等都要学习,这可都是5000年灿烂文明的一部分啊,算起来历史可比清朝才成正统的繁体字悠久多了。或者您要是有心去学习一下结绳记事也不错,这个历史更加悠久,打猿人那会儿大家就在用,一直用到仓颉造字。几百万年的历史啊,用您的话说,结绳记事不仅形式优美,而且代表了古人的智慧,是在漫漫的历史发展中逐渐积累形成的

[ 本帖最后由 重天 于 2008-1-21 00:5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