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青蓝于2005-06-07, 10:20:02发表
肃兄认为魏军敢相持么? 东吴在静观些什么? 倘若陇右战事一进入拖延期, 魏军主力过于过边的西线陇氏与蜀对持, 那么诸葛亮的兵出陈仓就回答你了. 魏国不能速决, 只能退守. 除非, 他宁愿东线被侵也要彻底跟蜀玩个狠.
而魏军挥师南下入汉中又如何呢? 此时诸葛亮所领的主力已经完全断陇, 可以以陇右三郡为资, 赵云后撤断栈道. 魏军还如何得入? 倘若他们还真要开山凿道而进, 则彻底陷在西线, 肃兄认为东吴会不会就这么一直看着?
至于魏攻汉中, 诸葛亮还不置于要害怕些什么. 可记得曹操攻汉中栽? 张鲁之力尚可令魏武欲退, 何况如今蜀汉乎? 固守不能破敌, 但是敌欲入亦无门(汉中周围啥都不多,就山多关坚). 而魏刚失陇右, 又两面开火. 力虚的是谁呢? 魏君西至长安已经是极限. 再使主力西向, 去了陇右或者汉中, 除非魏军去哪破哪, 只要被拖住, 这时候该谁发难, 谁看透局势, 不用我说了.
如按肃杀兄说, 明帝何苦急谴张合西救而自屯长安呢? 根本不怕诸葛亮得陇, 让他得陇还会首尾不固, 让诸葛亮得陇以取蜀不更好? 似乎魏国诸将及君王都跟肃兄的看法有出入哦.
诸葛亮刚得陇就立刻进取关中甚为不智, 魏主力东来是必定的, 而陇右刚得, 必然不稳, 若诸葛亮前进不利或着被陷入胶状, 陇右有变, 蜀军自然也会全军尽覆, 而固守以扶民心, 一来可以接受叛军, 充实伐魏军实力, 二来可以整休, 三来可以避开魏主力的纠缠. 何乐而不为?
张鲁所凭借的是阳平关,赵云烧的是箕谷,从关中到汉中不只一条路可走,还有斜谷、骆谷、子午谷、陈仓道等诸多谷道,以赵云所率兵力如何能做到防守得面面俱到?
曹魏和东吴在东线作战的定律是“谁进攻,谁失败。”如果曹魏打算尽全力与西,在东线的战略自然是严防死守,曹休冒进的那一幕根本不会上演。孙权在那几年里忙着做皇帝,即使打败曹休也没有乘胜攻击合肥,所以东线不足虑。
诸葛亮在占据陇右后有两种选择:一、继续进军,二、就地防守。曹魏方面不可能知道诸葛亮具体采用哪一种方案,为阻止诸葛亮第一套方案的实施,张合西救是个必然。只不过没想到马谡统帅的军队不堪一击,导致形势逆转。曹睿不到长安是为了主持关陇战局,一方面在西线对峙另一方面要入汉中,最少必须集结两倍于诸葛亮方面的机动兵力,当然是亲自指挥更加放心。
取陇而进取关中是最佳选择,虽然远离刚占领的地区但并非没有退路,离关中地区越近也就意味着离诸葛亮的汉中大本营越近,虽然陇右有危险,但至少护住了腹心。即使陇右得而复失,其形势也仿佛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背倚汉中,仍可进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