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真实三国之诸葛亮身后的世界, 连载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3 22: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南北朝还有个古怪,叫双授,给每个人一文一武两个官诰。将军可能是文官从来没经过军营的。

王右军的年代比较承上启下。真实职位应当是文的那个内史。

别部司马是最细最细小的,刘备为平原相,关张为别部司马。

3国2晋南北朝,在时间上虽然承上启下,官制刚好在这里发生了重大变化。

刘备因为诸葛出山不久,没有实际功劳,所以进川的时候还让诸葛亮当军师中郎将这样的小官。

右军将军在晋是4品。

内史是个管帐簿册籍的文官,帐房先生啦。其品级不容易确定。看其所服务的BOSS自身的官阶。不过他当时既然双授了,4品是没问题,可能是个2品地方官的府官。

那时的古人已经意识到担当职务和职称职阶是有区别又有重叠的交叉定义,但是离完善制度还差的远,所以特别的乱。

曹魏的内史在魏书中很明确是4品:

射声校尉  越骑校尉  屯骑校尉  步军校尉  长水校尉  司空、皇子之开府从
事中郎  第二品将军、始蕃王谘议参军事  开府从事中郎  中郡太守、内史、相  
开国县男

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是做的长水校尉,不知道拿他来比王右军是否合适?


后来在北魏的孝文帝时期,中正二品以上为士族士大夫,三品以下则是寒士和寒人所担任的吏职。当然王右军不是这种情况啦。但可以参考那时的官诰不值钱。和此前不久汉末3国初有截然相反的特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3 23: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汉以“若干石”的俸禄额度来标志官僚等级,是所谓“禄秩”;用作官僚等级的“品”,则始于魏晋以来的九品官品。

除前述的曹魏官品之外,论及汉末和蜀国的官品,是用比对的方法类推模拟的,不是正说,是取大致相当的意思。特此说明一下免得生出误解。

类比的依据主要见于: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可见汉骠骑和大将军一样位同三公。

曹魏把骠骑弄成二品,所以我说他是给降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iph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8
编号 24070
注册 2004-11-13


发表于 2004-12-4 12:0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芝确实对后世书家影响很大的,好像N多人都学过他的字。我对书法的全凭记忆,好多年都记不太清了,肯定好多不对的地方,多多指正哦。三希堂我说的是不对,还是像兄台说的三希堂大部分是墨迹上石的。之所以我对三希堂印象不佳应该是我碰到的三希堂版本印刷质量不行,看着就不是很舒服。小弟本天津人士,现到丹麦王国学习,丹麦女人大多形体粗壮,不是我的type,呵呵。丹麦人还不错的,就是不那么开朗。
我也是爱好很多,但很容易失去兴趣,哪个也不能长久。当官没什么意思,兄还是手揽美人隐居种田吧,呵呵。钱够花日子过得还爽就行啦。能发财更好,没财运也无所谓,自己逍遥自在最爽啊。这篇文章兄台已经写了那么长花费N多心血,不用急于完成,要是乐趣变成负担就不好啦。等哪天兴致来了再续
对了,兄是旅游fans?可否推荐几个欧洲旅游的好处出?  我加了老兄QQ,有空上来聊聊

to 廖化兄:也不能说淳化阁烂,如果能买到故宫博物院的宋代拓本是很不错的哦,老兄的是什么版本?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iph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78
编号 24070
注册 2004-11-13


发表于 2004-12-4 12:1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张芝确实对后世书家影响很大的,好像N多人都学过他的字。我对书法的全凭记忆,好多年都记不太清了,肯定好多不对的地方,多多指正哦。三希堂我说的是不对,还是像兄台说的三希堂大部分是墨迹上石的。之所以我对三希堂印象不佳应该是我碰到的三希堂版本印刷质量不行,看着就不是很舒服。小弟本天津人士,现到丹麦王国学习,丹麦女人大多形体粗壮,不是我的type,呵呵。丹麦人还不错的,就是不那么开朗。
我也是爱好很多,但很容易失去兴趣,哪个也不能长久。当官没什么意思,兄还是手揽美人隐居种田吧,呵呵。钱够花日子过得还爽就行啦。能发财更好,没财运也无所谓,自己逍遥自在最爽啊。这篇文章兄台已经写了那么长花费N多心血,不用急于完成,要是乐趣变成负担就不好啦。等哪天兴致来了再续
对了,兄是旅游fans?可否推荐几个欧洲旅游的好处出?  我加了老兄QQ,有空上来聊聊

to 廖化兄:也不能说淳化阁烂,如果能买到故宫博物院的宋代拓本是很不错的哦,老兄的是什么版本?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4 14: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俺虽然喜爱旅游,不过囊中羞涩,上有老父老母,下有三岁小女,如何能够出国一游哉?不过实话说,咱们中国大西北真是有很多神山圣水,奇伟瑰丽,外国人都非常向往,我想逐年去看看,以后女儿大了,经济实力雄厚了,再去外国转转吧。
  书法是说不完的,咱们随时交流吧,在下不才对中国山水画也很是感冒,唉,贪多不精,精力不能集中,人生是很失败的。
  丹麦这个国家很有意思,乳制品很兴旺的吧,我记得人家以伐木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可是树木却越伐越多,这就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起作用吧,中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严峻了,应该向人家学一下才对呀。
  改邪归正,继续写我的文章吧。
二十八 程砚秋的愤怒
  一个国家的失败首先是内部的失败,可以说是中央政治腐烂后,全身都被感染,这是中央集权国家的典型写照,蜀国后主亲政后就是这样的,虽然后主不算是什么暴君,但他亲小人,远贤臣,地方上的官吏看在眼里,寒在心头,蜀国之亡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了。也可以说诸葛亮及其接班人死后的蜀国基本上就是一个政治混乱,摇摇欲堕的蜀国了,这也是中央集权制的天然不合理性的具体例子,希望现在的中国能够平稳转型到一个民治的民主国家,并且在转型过程中不出现太大的混乱,斯亦平民百姓之福也。
  马邈即是这样一个官员,可以说是对中央非常失望的一位朋友,当然历史的记载很简单,我们不知道他是本来就不称职还是因为对刘后主的绝望,很快的投降了。
  事情是这样的,邓艾到阴平后,想邀请诸葛绪和他合兵一处,可是诸葛绪不干,跑去找钟会去了。钟会一看挺得意,心中小算盘一打,把诸葛绪装入囚车运去见司马昭了,为什么呢,要兵呀,把诸葛绪的三万兵全部收归已有,我怀疑这时钟会就有了自立之心。
  邓艾这时作出了一个让他流传千古的决定,成立了户外冒险运动大队,自任大队长,儿子邓忠和司马师篡任副队长,决定从摩天岭开始,向蜀中进发。在出发前向钟会发了一封建议信,信上说:“我觉得蜀中空虚,不如趁其不备,直捣腹心。”钟会没有什么表示,我想邓艾内心对钟会是不怎么佩服的,这时邓艾已经六十多了,很经历过世事沧桑,看到钟会一个小青年居然由于钟繇的关系而得高位,实在很不服气。
  于是邓艾率领这一支菜驴大队出发了,走得是阴平小道,艰险无比。
  第一险是摩天岭,在今青川县溪镇以北。为川、甘两省的界山。海拔三千余米。无路可走,邓艾为了显示他老当益壮的本色,“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这个让邓艾表现其身手的地方叫舍身崖,摩天岭现在成了青川县的旅游景点,主要景点有:
   写字崖 在青川溪镇唐家河口一公里处。岩间有一顶盔贯甲石像,两肩镌“大军”二字,相传为邓艾像。岩上有一光滑平石,雨后隐约可见“邓艾过此”四字,相传为邓艾所书。现字迹已湮没。邓艾像嵌入公路堡坎之内。
  舍身崖 距青溪镇20公里处。相传邓艾率众将士在此发誓舍身灭蜀,在此裹毡缘崖而下。
  磨刀石 位于写字崖下河边,有一巨石,长2.5米、高1米,厚1米,上有32道刀痕。相传邓艾率军在此磨刀
  第二山是阴平山,就好爬多了,山顶还有一个平台,邓艾在平台上又做了题为《打过江油去,解放全蜀国》的战事工作报告,大家很受鼓舞。稍事休息又出发了。
  第三关是景谷道,又叫左担道,为秦、汉所凿之栈道。自青川县白河乡至广元水磨乡白龙的悬崖峭壁上,至今犹存栈道孔。因军士挑担在栈道上行走时不容换肩,故名“左担道”。古人形容其险峻程度为“前者之踵,可接后者之肩”。
  出了左担道就是江油关了,江油是个小城,我到九寨沟旅游时就在这里下的火车,小城非常整洁干净,很适合人类居住,是大诗人李白的故乡,城内到处是李白的雕像和广告,旅游业非常发达,是游客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江油关的守将就是马邈了,这位朋友很轻松地投降了邓艾,他的老婆李氏却很忠于刘氏,自杀而死,现在江油这个地方还有后人为李氏立的纪念碑。其实我们来想一下,邓艾这一群乌合之众,早已是强弩之末了,如果马邈有名将之风,很轻松地就会将邓队长置于万劫不复的境地,可是马邈不顾妻子的自杀仍然投降了邓艾。邓艾得以从容休整队伍,吃顿热乎饭菜。马邈还当了向导,使邓艾非常顺利开始下一步行动。
  这就惹恼了一位京剧名家,号称四大名旦,与梅兰芳一时瑜亮的程砚秋先生,而立之年,便创立了风靡南北的“程派”艺术。在小日本侵略中国期间,他觉得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很象马邈的做法,便愤而演出一出京剧叫《亡蜀鉴》,又名《江油关》、《李氏殉节》,说的就是马邈不战而降的事,于1935年10月28日首演于中和园。程先生亲自饰李氏,侯喜瑞演邓艾,曹二庚扮马邈,都是名家,不过惹恼了蒋介石,仅演两场后即遭禁演。
  还有一位朋友,被誉为川剧莎士比亚的川剧作家黄吉安(1836-1924),写的一个剧本中描述邓艾占江油关后杀了马邈,为李氏祭奠。大家都质问他为什么杀马邈,黄吉安先生说道这个马邈不忠不义,连老婆都看不起他,邓艾陈寿罗贯中不杀他,我要杀他,不然不足以辩忠奸,判曲直。
  我个人想,这时由于后主的无能,黄皓的乱政,应该说蜀国的政治体系已经达到崩溃的地步,一个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无从谈起,这就造成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马邈守在这个偏僻的江油关,虽然军事上挺重要,但却前途渺茫,无人答理他,马邈看到一些能力还不如他的人物由于和黄皓等人关系好就得以在繁华的成都吃喝玩乐,按摩桑拿,泡泡小姐,心里的不平衡可想而知,于是乎后主待我如草芥,我视中央如寇仇,干脆投降了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4 14: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呵呵,宋善本好象是2000年以后才海外回归的,偶是更早以前买上海朵云轩的,显然是不对了。看来需要重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4 14: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二十九 东吴在干什么?

  有的朋友可能会说马邈就是抵抗也打不过人家邓艾呀,这是不对的,因为江油关非常的险峻,可以说是以众多险关绝道为屏障的关中之关。石门山和左担山环拱于外,凤翅山与牛心山对峙于侧。山环水绕,龙盘虎距。关内左傍壁立千仞刺破青天的陡崖,右依当年邓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的左担余脉。只要有防备,来一个杀一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江油关作为县、郡、州治地,历时1000余年。名胜古迹众多,碑刻引人注目。一生好人名山游的诗仙李白,仰慕江油关雄奇的山水,曾来此赏景赋诗。其《题江油尉厅》一诗,神采飘逸,细致入微,充满太白风范(李白是否生于此地我看有点是当地人自抬身价编的,呵呵),后由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手书,刻石立碑。诗书双绝,成为江油关一大胜迹。此外,还有《汉守将马邈忠义妻李氏故里》碑,吴道子描绘的《真武祖师像碑》和《吕纯阳像碑》,宋徽宗赵佶手书《御笔手诏碑》,米芾手书的《真武灵应真君碑》等,均是金石艺术中难得的珍品。
  而自从邓艾伐蜀从阴平小道走过以后,明朝初年傅友德领兵偷渡阴平天险摩天岭灭夏;1935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与胡宗南部队在这里开展殊死大血战,狙击了胡宗南部队,取得懋功会师的大胜利;青川解放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是从阴平古道上进军的。可见虽然史有前鉴,却仍然能偷袭得手,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是至理也,现在这条小道名扬中外,前来观光旅游的人与日俱增,剑拨弩张的战场成了游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而东吴这时在干什么呢,当初曹魏伐蜀时,吴人大多不以为然,认为“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屡作,百姓未服,今又劳力远征,败于不暇”,必不能克!惟独襄阳人张悌认为曹魏可能会得手,而且认为曹魏若得手“我之忧也”,主张立即出兵策应蜀汉,可惜全吴上下都嘲笑其言。可见东吴之人才凋零,这个张悌很有才干,诸葛恪很早就赏识他,从军师做起,后来做到东吴丞相,在晋灭吴时张悌亲上战场,大败之余,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拉他一块逃命,他就是不走,以身殉国,倒也得其所哉。
  结果蜀国一看形势不对, 飞书告急于东吴。吴主派三路大军展开军事行动。一路大将军老将丁奉督诸军向寿春,做进攻态势牵制曹魏;二路将军留平就施绩于南郡,牵制荆州曹军;三路将军丁封、孙异从沔中赶往四川救汉。
  可此时邓艾已经开始偷渡阴平。所以来不及救援,当吴人闻蜀已亡,乃罢丁奉等兵。
  随后,东吴认为武陵五溪蛮夷与蜀接界,蜀亡后,担心其叛乱,所以着手准备平叛,血腥镇压当地土著。“斩恶民怀异心者魁帅百馀人,及其支党凡千馀级,五溪皆平。”没有策应姜维的复国计划。
  蜀灭后第二年,即公元二六四年春,姜维复国计划泄露,邓艾、姜维、钟会三人皆死,吴国上下认为蜀中大乱,居然准备趁火打劫,收取益州,幸亏故蜀汉巴东太守襄阳罗宪将兵二千人守永安,并通知益州新主人晋公司马昭,才未让东吴得手。这事倒也很是有意思,这个罗宪是阎宇的手下,当时的处境真是,让人都没法说。以后讲到这个时间再说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5 13:1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十 高干子弟上场
  谢谢楼上支持.
   廖化将军朋友说得很对,蜀国把有经验的将领都派到前线支援姜维去了,后方已无可派之将,于是只有在高干子弟中挑选一些,临时组织成预备大队去抵挡邓艾的攻势。而这时邓艾大队长领的菜驴大队正在马邈的带领下向涪这个地方推进。
  形势虽然很严峻,但并不是不可挽回,可惜事情就坏在诸葛亮的笨儿子手里了。
  让我们先来检阅一下这批少爷,他们是——汉故丞相诸葛亮的儿子卫将军诸葛瞻、汉故车骑将军张飞的孙子尚书张遵、汉故镇北将军、魏故车骑将军黄权留在蜀地的儿子尚书郎黄崇,汉故安汉将军李恢侄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有子无孙以嗣)。其中诸葛瞻把儿子诸葛尚也带上了,真叫上阵父子兵。
  一个一个来说吧,诸葛瞻不用多说了,他是诸葛亮一生最不满意的产品,可惜孔明虽然一生足智多谋,在这事情上也无法控制生产质量,呵呵。张遵一介武夫,没能继承他祖父张飞的智谋和文化修养,战死在沙场上。李球也差不多,英勇战死。只有黄崇大有父风,向诸葛瞻建议急行军到涪据险防守,诸葛瞻犹豫不决,黄崇急得直哭,如果诸葛瞻能听他的话,提前带兵到涪深沟高垒地死守,邓艾要是不死我把头输给各位朋友。黄崇后来也在绵竹战死。
  不过总的说来,这批高干子弟虽然能力上有所欠缺,但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也算没丢先人的脸,比之现在中国的高干子弟,已经是高出很多很多了,很值得我们大书特书来赞扬一番。
  写到此处,捎带写一下黄崇的父亲黄权,这个话题是很让我感慨的,为了清楚起见,直接归纳为几点来说:
  1:黄权原是刘璋手下,很反对张松迎接刘备进益州,刘璋反而不喜欢他,派到外任守城。刘备攻进来时候,大部分人都投降了,黄权却闭门坚守,直到刘璋的降令到达这才投降,刘备和诸葛亮却都非常器重他。
  2:刘备非常重用他,取汉中地就是黄权首先提出来的。
  3:刘备为了报关二哥哥的仇,带兵伐吴,黄权苦口婆心地劝阻,甚至要求自己带兵先试试再说,可刘备不听,结果大败。
  4:败后,黄权一部的回路被吴军隔断,他不愿意降吴,又归蜀无路,于是北上投降了曹丕。曹丕大喜,问他是不是向先贤学习投靠明君(曹丕有自恋症),黄权说受刘备厚待,不愿降吴,无路归蜀,没办法这才到你这来,哪里敢效先贤呢!曹丕不以为怪,非常喜欢他。
  5:降曹后,刘备在永安时,司法官向刘备提议杀黄权一家,刘备说是他负了黄权,黄权没有负他刘备,命令不得动黄家一根汗毛,后来黄权儿子黄崇也没有受歧视,做到中书郎,常伴后主左右。
  6:黄权在曹丕处,有人传言说刘备杀了他一家,曹丕为了笼络他,下旨举行追悼会。黄权说:“臣与刘、葛推诚相信,明臣本志。疑惑未实,请须后问。”后果如其言。
  7:刘备病死在永安,魏臣都向曹丕上贺,独有黄权一声不出。曹丕为了试他的胆量,故意吓他,派人召他进宫,然后又派几个人骑着快马轮流召他,作出一副很急的样子。黄权家人都魂飞魄散,黄权却泰然自若,面无异色,曹丕很是服气。
  8:司马懿见到黄权后也很器重他,问他蜀国象他这样的人物还有几位,黄权听后微微一笑答道:“没想到能得到你如此的看重。”后来司马懿给诸葛亮写信时说黄权是“快士”,呵呵,不知在当时这个快士是什么意思?
  9:刘备失去黄权是很心疼的,他在永安见到马忠后,很高兴地对刘巴说:“失去了一个黄权,又得到了马忠,所谓世不乏贤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5 14: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一 生死之战
  

  涪即现在的绵阳市,是四川的工业基地,四川长虹就在这个地方,城内现在还有涪城区和涪河,历史底蕴也是很丰厚的。当年蒋琬就在这个地方驻扎主力部队,可惜离汉中太远,于是后来蜀就在此地留少量部队,诸葛亮在的时候,邓艾经过的地方险峻地段都扎有几百人的队伍,如果是那时,借给邓艾几个胆子他也不敢这样干。不过诸葛亮在的时候魏国连守都守得心惊胆战,更别说攻了。
  但从绵竹到涪和从江油到涪的距离虽然差不多,但诸葛瞻如果听黄崇的话,急行军从绵竹一线到涪,还是完全可以赶在邓艾之前到的,因为路比较好,速度能上去。结果黄崇痛哭流涕也无用,邓艾击败了在涪的很少一部分诸葛瞻派出的先锋部队,占领了这个非常险峻的小城,下面基本就是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了。
  上一篇我写的有点错误,诸葛瞻来到涪了,但却停住不往前线险峻的地形上赶,只派了很少的先锋队去,被邓艾击破,于是诸葛瞻就从涪撤到绵竹这里摆开了架势要与邓艾决一死战,其实这时我觉得仍然可以死守绵竹,坚壁清野,等待姜维派兵回援和吴国的援兵。可小诸葛就在城外开阔地上摆开了阵势,与邓家军展开大战。
  这场战斗双方都是拼了老命的,一开始邓艾并不占便宜,他派儿子邓忠攻左,师纂攻右,结果这两位跑回来说形势不利,没法打,邓艾一听就恼了,当时就要杀了这两位,于是邓忠和师篡又回头死战,大破蜀兵。诸葛瞻是自杀还是被阵斩还有待考证。其他高干子弟也全部战死,诸葛瞻的儿子尚一看父亲死了,悲痛气愤交加,嘴里嘟嘟囔囔还说着气话:“不早杀黄皓,我也不活了。。”也冲入阵中死去。
  有的朋友说如果派黄皓来守绵竹,说不定他胆小怕死,不出城战斗,反而可以有傻福,将邓艾困在城下饿死,呵呵,说这话的朋友真是没脑子,你若让黄皓守这个绵竹,他早就投降或逃命去了,还会坚守吗?  
   现在我们来细说说诸葛瞻这个笨家伙, 诸葛瞻在八岁时,他爸就看出他不能成为国家之栋梁。十七岁成为后主的女婿,由于这层关系,先后做了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等官。诸葛瞻虽然打仗不行,却在书法绘画上很有水平,记忆力很好,蜀国百姓思念他的父亲诸葛亮,都很爱护他。每当朝廷做一个好事,虽然不是他所做的,老百姓却都互相传告说:“这一定是诸葛亮的儿子做的:”是以美声溢誉,有过其实。生活在父亲的阴影下也有不好的一面的,景耀四年,为行都护卫将军,与辅国大将军南乡侯董厥并平尚书事。他在从政的水平上也不行,与廖化等老将的关系也处得不好,与姜维也有隔膜,不能算是一个可以继承父业的人物。
   在与邓艾作战前,邓艾遣书诱瞻曰:“若降者,必表为琅邪王。”他大怒,斩艾使。遂战,大败,临阵死,时年三十七。儿子尚也同死,所以被蜀中百姓称为一门三代忠贞,基本上所有的武候祠都有他们三代人的像,如果让我来设计塑像的话,一定让这个诸葛瞻跪在他父亲的像前,作承认错误状,呵呵。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5 14: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好久不见楼主兄

又有新帖了,顶

期待楼主的大作长一些,多涵盖一些历史时期。。。。。。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5 21: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十二 谯周的功罪

  明天又要出差一个星期左右,今天再写一点.
   绵竹是成都的门户,随着诸葛草包的溃败,成都城内一片大乱,百姓纷纷逃出城外,投亲靠友去了。邓艾很是高兴,他没有想到的是,只过了几个月时间,他和儿子就在这片战场以西的地方被杀掉,而且是自已人下的手。
  当年李严也是在绵竹这个地方防守,不过他直接投降了刘备,刘璋也随之投降。这次主角换成了后主,于是宫内开始彻夜开会,研究如何应付,当时共形成三个草案:
   1:向邓艾投降。
   2:逃到盟国东吴去。
   3:逃到南方以前孟获的区域去,死守。
    大家为这三个方案互相争吵,定不下来,谯周同志这时站了出来,坚持投降邓艾。他的理由很充分:
  1:逃到东吴没什么意思,东吴根本不可能吞并魏,魏却可能吞并吴,则逃奔吴国要受两次辱,既然受辱已是定局,不如受一次拉倒,投降魏是上策。
  2:逃到南方也不可取,少数民族以前诸葛亮丞相在的时候以兵力使其归顺,现在势穷投奔,必然受害。
  后主的意见就是逃到南方去暂时避一下子再说,听了谯周的分析也感到很害怕,但又有人发问,投降邓艾,人家能好好对待咱们吗?谯周分析说魏国肯定会重视咱们,因为还有吴国的存在,所以我们有利用的价值。而且最后谯周拍着胸脯对后主保证道:“如果主公你投降后魏国不封你个候当当,我就跟司马昭没完没了。”呵呵,后主一听下了决心,投降邓艾。
  于是后来人都一口同声骂这个谯周大叛徒,要不是他劝说,后主也不会投降,这么丢人。其实事情是很复杂的,谯周这个人是很不错的一个大臣,他曾经上表苦劝后主不要只顾吃喝玩乐,浪费奢侈,要勤政爱民,又对陈祗建议不要让姜维出兵北伐的次数太多,以节约国力,保持后劲。后来蜀国的政治每况愈下,不可收拾,谯周作为本地派已经对时局失望了,其实很多人都对以后主为中心的党中央绝望了,谯周这次劝降应该说对保全蜀地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是很有功劳的,这也可能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巴人的缘故吧。
  我们可以看到史料所载中的几种草案并没有一种是建议后主死守成都,等待外援的,可见大家对后主的失望。只有后主的儿子封为北地王刘谌的,力劝后主死守城池,玉石俱焚也不能丢了祖父刘备的脸,后主大怒,骂他小孩子不懂事,于是刘谌到刘备庙中先杀妻子,然后自杀,倒也不失为大耳朵的后人。后主的其他五个儿子都对后主投降没什么异议。
  这个时候樊建和黄皓都有什么言语行为,史无明载,我们没有办法想象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5 21:5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三 邓艾受降
  灭蜀之所以精彩就是因为不但灭的过程精彩,灭后更是一波三折,令人感叹。后主下了决心投降,于是派人去找邓艾递降书,这时邓艾正带队来到成都郊区,恐怕他还准备再打一仗的吧。可是后主派的两个人带着降书就来找他了,邓艾喜出望外,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他这一队草驴这时早已是强弩之末了,如果再有一位死守成都的楞头青来和他作对,邓艾只怕老命也就扔在这了。
  邓艾非常快地回了信,信中口气自然极为友好。后主见到后大喜,于是准备了很象样的投降仪式,带着棺材出城投降。这幕活剧如果刘备地下有知,会是怎么一个心情呢?
  邓艾急忙上前扶住阿斗,下令烧了棺材,然后进了成都,命令手下的军士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事实上邓艾的军队也确实纪律很好,成都的平民未受到什么骚扰,这是邓艾的功劳。
  可惜邓艾同志的小农本性这时显示了出来,他很得意地依东汉邓禹故事,宣称承制,任命了大批官吏。他封后主刘禅为行骠骑将军,蜀汉太子、诸王为驸马都尉;委任原来的蜀汉各级官吏为朝廷命官,或者命为自己的下属;还任命司马师纂为益州刺史,牵弘为蜀中郎将等等。他派人去绵竹,收埋魏、蜀死亡的将士,在上面垒起高台,这就是所谓“京观”,用以宣扬自己的武功。
  这个邓禹是大家都知道的,但邓艾擅自封官依的是邓禹故事,这个故事我却不知道原由,请各位朋友跟贴告知,不胜感激。
  他又在蜀汉士大夫面前自吹自擂,得意非凡地说:“诸君幸而遇见了我邓某,因此才有今天呢!要是碰上吴汉之流,早就没命了。”又说:“姜维确实是当代的一位好汉,只是遭遇到我邓某,才走投无路。”而这些,成了野心家钟会置他于死地的口实。
  吴汉也是东汉开国功臣,他的故事是我知道的,吴汉也曾经平过蜀地,不过他的军队纪律比较差,在蜀地实行了区域性的三光政策,刘秀也对他严厉批评。
  蜀汉人士对邓艾的这些话是什么反应呢?史载有识者笑之。
  总的来说,邓艾以奇兵在极艰难的条件下竟然一举成功,充分显示了他过人的胆识和战术素养,他的军事水平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而且在占领成都后,他严令部队遵守纪律,秋毫无犯,也是值得我们赞扬的,虽然他骄傲自大,修养不够导致杀身之祸,但邓艾作为三国史上一流的军事家是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他的军事能力还是超过了姜维,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但各方面素质综合起来他未必就能胜过了姜维,这也是我个人的意见。
  邓艾口吃,说自己名字的时候老是艾艾艾的说上半天,司马昭有一次开他的玩笑,问他你艾来艾去,共是几艾呀?不料邓艾很利索地回答道:“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呵呵,奇怪不奇怪,我们很难想象他在喝着小酒对蜀汉人士吹牛时结巴的样子该有多么滑稽可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11 14: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十四 姜维的心情

  姜维正在剑阁和钟会的大军对峙,突然听说诸葛瞻在绵竹被击溃的消息,不禁大惊,于是就派人打探成都的情况,传闻有说后主要固守成都待援,又有传闻说后主要向东去东吴避难的,也有传闻说要南入建宁。
  毕竟后主是最重要的,于是姜维就率军从剑阁撤退,经广汉、郪道来审视传闻的虚实。广汉即现在的广汉市,是个县级市,在成都北,属于德阳代管,其实是我们国家以省治县的试点,可以说是省直属的一个县,所以叫德阳市代管,而不是德阳市管辖,这个地方最有名的是三星堆遗址,如果你看中央十台,就知道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考古学界都是一个大事。而这个县级市由于是省直属的县,所以经济情况非常好,我预测在十年以内中国的政体应该转变到省管县的地步,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扁平化管理,这也是历史的大趋势。
  钟会当然是随后跟进,一直追到涪这个地方,可能是听到后主投降的消息,所以就驻下来了。
  而这时后主派遣太仆蒋显来传敕令,命令姜维军投戈放甲,到涪向钟会军投降。军中将士无不愤怒,纷纷把刀砍石以发泄心中的悲愤。姜维长叹一口气,还是带领将士们去涪投降了钟会,钟会见到姜维后说:“为什么这么晚才来投降?”姜维流着泪说:“今天来此相见已经是太快了!”钟会听了之后很惊讶。
  我很奇怪为什么后主让姜维投降钟会而不是投降邓艾,我仔细想想应该是降令下达时后主只知道姜维还在与钟会对峙,所以就命令他就近投降。姜维当时是不是可以不投降呢?直接杀奔成都去杀邓艾呢?只能说姜维是忠臣无疑,他继承孔明的遗志,孔明可没有教他不听后主的话哟。
  钟会毕竟水平不低,和姜维聊了一会就知道姜维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于是很是器重他,对自己的长史杜预杜武库说:“将姜维和中土的名士相比,诸葛诞和夏侯玄都及不上他。”杜预怎么回答的史无明载,不过这位武器库却非常聪明,后来钟会手下的人物大多被杀,只有杜预凭借自身的智慧安然无恙,后来导演了灭吴的军事话剧。
  不但如此,钟会对姜维予以厚待,还将他的印号节盖都还给他,并不削去他的军权。两个人出去的时候常常坐同一辆车,与会的时候坐在同一张席子上。钟会这么做其实也是收拢人心,增加自己的实力,他觉得如果能将蜀中第一号甚至可以称为当时后三国一流人物的姜维收于自己帐下的话,邓艾就根本不会是自己的对手了。
  不过他没有想到姜维的心情和思想,姜维受诸葛亮的器重,他也对这个老师充满了崇拜敬爱之情,既然老师抱憾而终,弟子就要把师傅未竟的事业干到底。
   邓艾这时还在成都吃喝玩乐,并且向司马昭写了军事报告,司马昭很生气,因为邓艾擅自封官,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和干部任命制度,而且邓艾还请求留兵以屯田,积聚实力伐吴,应该说邓艾的建议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政治经济上都是相当不错的,可是司马昭做为民主集中制的集中一方岂能容忍这种无政府主义的做法,于是回信严厉批评,给予口头警告处分,让他以后事事请示后再做,邓艾估计是小酒喝得太多了,小姐泡得太爽了,竟然回信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是有利于魏国、有利于灭吴、有利于稳定蜀国局势的事情都应该迅速做,如果违反了这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事事请示而后做,就要浪费大好时机了。司马昭一看此信大怒,稳定压倒一切的道理不知向这个老邓艾灌输了多少遍了,竟然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杀一难以儆百呀。呵呵,同样也是姓邓的小平同志提出三个有利于就博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欢呼和支持,时也命也,呜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11 14: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十五 钟会的心思

  有的网友说邓艾之死是司马昭有预谋的,钟会即使不添油加醋也会杀了邓艾,我同意也不完全同意。
  钟会当然是求之不得,他也上书司马昭秘告邓艾擅自封官的事实,还截下邓艾的书信,用当年他父亲钟繇教的书法根底模仿邓艾的字体加上一些很不客气的话语进一步激怒司马昭。于是目的顺利达到,朝廷下令将邓艾押送回京城发落,如果此行顺利到达的话,我个人认为邓艾应该是老命能保住的,可能会丢官。
  而姜维慢慢觉察到钟会怀有野心,有一次,他旁敲侧击地试探说:“君侯自淮南平叛以来,运筹帷幄,从未失策,司马氏的强盛,都是君侯之力。今日君侯又平定蜀汉,威德震动天下。民众颂扬您的功绩,但主帅却感到恐惧。这样,君侯还能够安全回去吗?不如效法越国陶朱公泛舟江湖,隐姓埋名,尚可以保全功名性命。”钟会说道:“你扯得太远了,我做不到,况且也不止这一条路吧!”姜维又说:“其它办法君侯自然可以考虑到,不必我多言了。”话中有话,耐人寻味。姜维真不是老实头哟,呵呵,钟会心里估计是非常感叹,没想到姜维这个家伙如此知心,这样的降将真是上档次。
  而朝廷这个令下的时候已是蜀被灭的第二年初了,即公元264年的一月份,为了预防邓艾举兵反抗,司马昭又命令钟会率领大军进入成都。这就引出了一出精彩的龙虎斗。
  怎么回事呢?如果你想这个时间独占蜀国为王,怎么办呢?当然要杀邓艾还有司马昭派来的监军卫瓘,诸葛绪已经被收拾掉了。于是钟会就明知监军卫瓘兵少,却故意派他先进成都收捕邓艾,企图借邓艾之刀杀掉他,然后再杀邓艾。大书法家卫瓘虽然知道钟会的用心,但是军令不可抗拒,只得乘夜进入成都,传令邓艾手下将领说:“我奉诏收捕邓艾,其余一概不问。你们如果来归顺,爵赏不变;如敢不归顺,则诛及三族!”到了鸡叫的时候,邓艾的部将都先后来卫瓘处集中,营帐里只剩下邓艾一人。天刚亮,卫瓘乘坐使者专车,来到邓艾的住处,邓艾还没有睡醒呢!卫瓘抓住邓艾父子,关入囚车。邓艾的部将不相信自己的统帅谋反,计议劫夺囚车,他们全副披挂涌到卫瓘营帐前,卫瓘很镇静,独自出来接见他们,装着同情的样子,表示要上表为邓艾申张正义,这些将领也就相信了。
   大家从这个极精彩的斗智故事中看出点什么没有?我觉得有几点感想,
  1:邓艾现在已经极为放松腐败了,他做为一名大帅竟然睡懒觉。
  2:邓艾对手下的控制放松,卫瓘传令将领竟然没有一个去给邓艾报信。
  3:邓艾的手下第二天反倒又要来劫囚车,可见他们对邓艾谋反确实是不相信的,头天晚上可能想着邓艾被抓是因为宫廷内部有什么变故的事情,所以都没敢妄动。卫瓘当时肯定是虎着脸传圣旨说朝廷有令要抓邓艾,并不说明原因,吓住了这些将领。
  4:卫瓘的表现极为精彩,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的高官,事实上他以后也做到了晋朝的司空,位极人臣。
  邓艾被收,钟会听后又是高兴又是失望,高兴得是邓艾被收,失望得是卫瓘无事。三国演义上说姜维对囚车中的邓艾大骂出口,三国志和通鉴上并没有此记载,我估计以姜维的修养是不会破口大骂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11 17: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十六 瞬息万变

  钟会进成都后,命令把邓艾押送回京城,然后顺理成章把邓艾的部队纳入旗下,这样钟会手下已经有二十万的部队了,想不反都有点可惜了。
  可是司马昭的信随即来到他面前,大意是说为了帮助他平定邓艾,已派贾充率五万兵入汉中,自已带着曹奂率十万兵到长安为后队。呵呵,司马昭跟他哥哥一样,出来打仗就带上皇帝,追本溯源,这还是钟会出的主意。
  钟会冰雪聪明,一看就知道不好,邓艾手里的兵少得可怜,如何能是他钟会的对手?司马昭之行目的真是路人皆知了。其实钟会原本打算以姜维为先锋,出斜谷,自已随后出兵,打下天下当皇帝。可是他在这方面毕竟是年轻了点,我怀疑司马昭手里根本没有那么多兵马,只不过吓钟会而已,钟会就先在气势上输了一手,他说:"我的兵马比邓艾多六倍,抓他有什么困难?如今来得这么快这么狠,肯定是发现了我的密谋!事不宜迟,必须立刻动手。成功了就是刘邦,失败了也是刘备!"
   我们只有说,人心大势是不属于他的,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天下思定,分割割据不再是时尚了,统一安定的生活才是人们的向往,魏国兵马来到蜀国后大部分的想法是胜利后建立功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也是为什么以司马昭,司马炎的才能比起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人简直差得不可以道理计却统一了天下的原因吧。
  而且人家刘邦刘备都是宽厚得人心,这才得了天下或占了一席之地,而钟会却以诡计想达到目的,岂不是视天下英雄如无物吗?
  事不宜迟,第二天,钟会立刻召集大家,号称有郭太后(曹睿的皇后,去世不久)的遗诏命令他讨伐司马昭。大家面面相觑,明知是假的又不敢反驳。钟会看到他们难以信任干脆将他们软禁在蜀汉宫中严加看管,然后派自己的心腹统领人马。卫瓘看到钟会跋扈,也告了个病假不再出头,钟会愈发肆无忌惮。
  姜维并不是真心为他卖命,他只不过是利用钟会这个利令智昏的小人。姜维一个劲撺掇钟会杀光魏将,然后来个图穷匕见杀钟会并伺机复国。并且给后主写了一封密信,上面说:“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关于这封信也是一个争论的问题,有的朋友认为根本不可能写这封信,我认为这封信应该是存在的, 毕竟三国志和通鉴上都记载有这回事,从个人感情上俺也倾向于有这封信的。
  钟会如果听姜维的话把不听话的魏将都杀死,会不会成功呢?我认为仍然是不会的,姜维也不会成功,即使杀掉钟会,因为这时蜀兵也已无战心了,司马昭的预言还是比较有眼光的。
  但钟会在这件事上太不象他的风格了,应该说你既然把将领们都关了起来,就应该干脆利落全部杀光了事,然后立即改编部队,让自己的心腹们掌握所有的部队,以开国元勋的诱惑来鼓动大家,而他在这个关键时候竟然犹豫不决,使姜维的复国计划也同时落空,双双惨死,让人无话可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11 18: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十七 长太息以掩涕

  钟会没想到正是他的心腹坏了事,他命令他所信任的丘建带着一些亲兵看管这些被关押的魏国将领。然而,毛病就出在了这个心腹丘建的身上。他本来是胡烈的部下,胡烈趁这个机会托这些看管他们的亲兵告诉他的儿子胡渊(在外领兵)钟会有杀害异己谋反的图谋,甚至连亲笔信都带了出去。一传十十传百,钟会的阴谋顿时就传遍了各处。胡渊当然不能看着老爸倒霉,立刻动手,魏国的军兵也因为不愿当“伪军”而一呼百应,跟着胡渊揭竿而起杀奔成都。
  钟会这时正忙着给姜维安排铠甲武器,听到外面的吵闹以为是失火,没太在意。不久后得到报告,魏军造了反!他这才慌了,姜维在一边劝他迎战,钟会于是立刻派人堵住成都城门。然而,漫山遍野的魏军蜂拥而至,不久就从城墙上爬了过来,到处纵火乱箭齐发,钟会完全控制不了局势。他所监禁的魏国将军们也趁机杀出,和自己的部下相见。这下子本来就人多势众的魏军有了指挥,更加势不可挡。
   姜维带着钟会的死党拼死抵抗,格斗中杀掉几个人后终于因为寡不敌众而被乱刃分尸。魏军一拥而上,立刻把钟会也连皮带骨地剁碎。立志要当刘邦刘备的钟会最后只落了个连刘禅都不如的下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成都虽然投降了魏军仍然难逃劫难,顿时一片狼藉,刘禅的太子姜维的亲属等等全都死在了乱军之中。
   钟会死得活该,姜维死的却是让人叹息不已, 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魏军剖解其尸体,见其胆大如“斗”,皆奇之。
  《世说新语》中:维妻子皆伏诛;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这无疑是整部三国中比较悲惨的死法了。姜维战死于乱军之中后,被支解剖尸,心脏肝肺等内脏都被血淋淋的剖出。其实根据医学常识,胆是不会如斗大的,大部分的说法是如鸡蛋大,姜维可能是有胆结石一类的病吧。         
   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有姜维衣冠家。传说姜维兵变被乱军杀后,碎尸荒野喂兽,魏派专人监视,不得掩葬其骨。有蜀人设法偷得姜维衣冠靴子,送回姜维故乡,依南山筑衣冠冢,靴子别葬家旁,南山也就有了靴子坪之称。特制《招魂曲》两揆,世代传唱,以慰藉这位壮志未酬的大将。
    1988年,甘谷县人民政府组织重修姜维衣冠冢,冢前立杨成武将军题写的“姜维故里”碑。今墓前所植合欢、松柏已亭亭如盖,时有游人前来凭吊忠魂。兄弟们可以趁去甘肃旅游时候捎带看上一眼。
  英雄不寂寞,在雅安的芦山县也有姜维的祠堂,叫姜庆楼。它是芦山最华妙庄严的建筑。
又名平襄楼,因为姜维被封为平襄侯。芦山不仅有姜维楼,还有姜维墓。县城东北角龙尾山顶的金井阁前,旧有一座古墓,前有碑,上面刻着“蜀汉大将军平襄侯 姜公讳维墓”十三个大字。世传此为姜维胆墓。 当时姜维、钟会被杀,成都大乱。传说就在这混乱之中,姜维的旧部和族人将姜维如斗大的胆运出成都 ,埋在偏远的姜维城的龙尾山上。如今1700多年过去了,姜维的衣冠墓和胆墓同姜维其人一同依然在让人评说和怀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11 18: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一点小补充

汉高祖为汉王时,“置广汉郡于乘乡”,“王莽......县曰吾雒”,“益州以蜀郡、广汉、健为为三蜀”,“刘备嘉霍峻之功,分广汉北,别为梓潼郡。以峻为守。”(均出自水经注)

郡治雒城。(西汉曾一度改治涪,后又改回)雒在成都北不到40公里处。

姜维传“于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当是指经由广汉郡过,不应该经过雒城(今广汉市)。具体路线是偏东很多。


附图(图片引自海天三国)



PS:这个图好象很有写问题。姑且先凑合看看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11 19: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图大有问题,错误百出。但廖兄所言却是不错,姜维所经的地方确实在成都东边附近,尤其是古郪镇现在还有,残留有当年的军道,风景不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桓大司马
(湘中布衣)

长沙郡公
谏议大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9
功绩 755
帖子 9950
编号 18150
注册 2004-9-21
来自 潭州
家族 泡泡营


发表于 2004-12-11 19: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楼主先生不要停哦。 写下去,写下去。。。。。。偶们还想看五胡乱华、南北对峙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4-12-11 22: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张图基本象样些了。但他又做成预备队从成都出发的模样。三国志没看到有这个说法。不知道当初画图的学者是否另有依据?单纯论道理的话,除了禁卫军,其他正规军队哪有都呆在首都的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11 23:1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三十八  邓艾之死
  前面写的有个漏洞,邓艾应该是死在了姜维的后头,不过相差也很近。
  姜维和钟会死后,引起成都的大混乱,这时卫瓘用了好几天的时间才控制了局势,而这时邓艾的老部下就出发追囚车,把老领导救出来。按理说这也是好事,毕竟邓艾没有造反的心思。
  可是卫瓘一听就急眼了,你想呀,是他把邓艾从美梦中弄醒装进囚车的,要是邓艾安然无事到了长安,司马昭见面问清情况后可能不会杀他,邓艾翻过身来还不收拾他。
  卫瓘灵机一动,想到了邓艾的部下有个叫田续的。在邓艾带领奇兵占领江油关后,这个田续不同意速向涪进攻,要求休息几天再说,邓艾想斩了他,后来打了几板子饶了他,结果田续怀恨在心,于是卫瓘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田续,田续一听大喜:“可以报江油之辱矣。”于是带兵就追上去了,追到了绵竹西,这时邓艾的部下已放出了邓艾,大家自然是皆大欢喜,正有说有笑地往成都赶,却见小田同志也赶了过来,大家都没有什么防备,还以为小田是来晚了一步。却没想到小田同志到得邓艾面前手起刀落,可怜老邓同志没有死在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的刀枪之下,邓艾儿子也死在乱战之中。
  这时杜预先生听到这件事后,叹息着当着大家的面说道:“伯玉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望已高,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将何以堪其责乎!”伯玉是卫瓘的字,这句话的意思是卫瓘同志只怕会有麻烦了,自身是名人,又占高位,却没有什么有道德的话语,在管理下属时又心术不正,这样下去怎么能逃脱责任呢?卫瓘听到这句话非常惭愧,向杜预表示逊谢。虽然回去后卫瓘并没有什么事,但陈毅同志说得一句话很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全部报销。后来司马炎死后,贾南凤将卫瓘一家满门灭族,就跑了二个孙子,其中一个是美男子卫玠,还被追星族们看死了。杜预的预见能力果然不是玩的,这个预字可不是白叫的。
  邓艾在洛阳的儿子都被杀死了,他妻子和孙子倒被流放到西城,逃脱了一条性命,后来晋朝为邓艾平反昭雪,落实了政策,邓艾的孙子才回来做了一个小官。
  钟会的哥哥先他而病死了,由于事先向司马昭说钟会不可独用,司马昭对他哥哥的家属一个没动,官也没有免。
  而这又引出那位后事处理大师向雄,当初曹毛出事时,这个向雄伏在曹毛近臣王经尸体身上放声大哭,一市皆悲,司马昭没有杀他。这次钟会叛逆而死,更没有人来理,向雄却为他迎丧下葬。司马昭召来向雄责骂他道:“原来王经死了,你在城东的集市哭王经,我没有干涉你。TMD如今钟会身为叛逆(之徒),(你)又要给他收尸下葬,如果还再容忍(你这行为),还有王法吗!”向雄说:“钟会违法你杀了他,这很正常。但我向雄因为感恩的道义而收葬,在礼教上来说也没有过失。您仇恨已经成为枯骨的死者而将他丢在旷野之中,成为将来仁爱贤达者的参照对象,不是非常遗憾吗!”原来当初向雄被人陷害入狱,钟会看到他挺有才就救了向雄,司马昭听后也觉得无话可说,于是就打发他走了。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忘了一个人,当初邓艾不愿意伐蜀,司马昭派自己手下叫师纂的来说服邓艾,邓艾同意后这个师纂就留下来作了邓艾的副手,后来在绵竹城下与诸葛瞻死战时,邓艾儿子和师纂各攻一路想回头,被邓艾吓得又上战场了。在邓艾死的时候,这个师纂也被杀掉了。而且据史料记载,由于他人缘不好,死得极惨,体无完肤。估计他本人想自己是从高层下来挂职锻炼的,于是脾气特大,傲气十足,大家干脆趁乱报复,收拾了这小子。要说当时司马昭手下大小官员数目可不小,可是大都寂寂无闻了,这位朋友虽然运气不好,却因此而留名青史,倒也出乎他本人的意料之外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11 23: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图仍然不行,可能比第一个图好一点,错误相对地少那么一些。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12 14: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朋友是台湾的还是港澳的,呵呵,俺现实中其实工作稳定,收入中等,无衣食之忧,比之很多下岗工人、进城农民简直是高收入者了,可就是觉得对现在局面不太满意,所谓世胄居高位,英雄沉下僚,国家大部分的钱被小部分的人浪费掉了,基尼系数世界第一,因此借写史说上两句,也不能算痞吧。

   三十九  罗宪的遭遇

   这样邓艾和钟会,姜维全部几乎同时死在了成都,我们可以把这三个人概括比较一番了。
   1:军事水平
    我觉得钟会可以做参谋长,出谋画策,制订集团军级别的战役计划,这都是钟会的拿手好戏,而在实战上钟会就可能不如邓艾和姜维了。
     在实战中邓艾面对姜维没有一次败绩,但我们必须注意到,邓艾是全力防守,姜维是攻,所以邓艾即使强过姜维一点,也不会太多,两个人应该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样才比较公正。如果邓艾进攻,姜维不用防备钟会,邓艾是不可能攻过姜维的,但历史没办法让我们做导演重来一回,这是个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总结来说,在军事上这三个人物都是当时后三国时期一流的人才,难分伯仲,这样说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吧。
  2:政治方面
   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说这三位朋友都不及格,钟会没有坦荡的胸怀和高风亮节,只爱玩心眼诡计,邓艾是个大老粗,对政治简直是幼儿园的水平,姜维专心于北伐,对国内政坛没有大的建树,致使蜀国内政腐败,但毕竟还是后主的错误最大,费讳也要负一定的责任。如果要打分的话,姜维59,钟会58,邓艾57比较合适,呵呵,个人意见。
  3:个人品格
   到这个方面姜维可就超出另外两位了,而且分数还超出不少。姜维一生清约朴素,爱好学习,得到邓芝、谷正、孔明、蒋琬等人的尊重,是标准的共产党的干部,当然是在毛主席时代的。而钟会就差得多了,他一生以耍诡计,陷害他人为乐趣,吓得阮步兵见他就大喝其酒,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稽康吕安之死都有他的份,有一位魏国的高官形容见到钟会觉得象是面对长枪利箭,冷气森森。邓艾呢,给我的印象总是觉得这是一个一身俗气的干部,不上档次,比如他入成都的表现就不怎么地,当然邓艾在他的部下中威望还是很高的,毕竟邓艾是从最低层奋斗上来的。如果打分的话,姜维90分,邓艾75分,钟会50分比较合适。
  综合起来说,姜维仍然是应该排在第一位的,邓艾其次,钟会对不起只有排于末位了,朋友你说呢?
  现在我们来说说永安的事情,当初,刘禅让巴东太守、襄阳人罗宪领兵二千人驻守永安,这个永安是防备东吴的要点,大耳朵就死在这里。罗宪听到成都兵败,吏民一片惊恐,便杀了一个述说成都变乱的人,百姓们才安定下来。等到得到刘禅的降令,罗宪就率领他手下的兵士到永安的都亭哭吊了三天,这才投降。
  这时吴国听说蜀国失败,就起兵西上,表面上扬言来救援,实际上是想袭击罗宪。罗宪非常愤怒地说:“我国已经覆亡,吴国是我们的唇齿领邦,却不怜悯我们的危难而背弃盟约谋取利益,实在是太不讲信义。而且汉已灭亡,吴国怎能长久,我岂能成为吴国的降将俘虏!”呵呵,其实人家吴国是想出兵救蜀的,不过太晚了一点。罗宪于是坚守城池整治装备,在全军将士面前说了心里的想法,全军上下莫不激愤。吴主孙休派步协攻打永安,罗宪与他交战,以少胜多,大败步协。吴王大怒,又派遣镇军陆抗等人率三万兵士增缓对罗宪的包围。
   罗宪被攻近六个月,救援仍然未到,城中之人病了大半。有人劝罗宪弃城而走,罗宪说:“我是此城之主,为百姓们所仰仗,他们有了危难而不能让他们安定,情况紧急就丢下他们逃跑,这不是君子所为,我要战死在这里!”司马昭听说了就派遣荆州刺史胡烈率步骑兵二万人攻打西陵以救援罗宪,秋季,七月,吴国军队撤退。司马昭让罗宪仍旧在原地任职,通报表扬,又加陵江将军之职,封为万年亭侯。
  我觉得陆抗在此役中估计是没有尽全力,否则以他的水平绝对可以攻下这二千人把守的小小永安城了,后来吴国全靠陆抗一人抵挡晋的攻势,让羊祜无可奈何,陆抗一死,吴国即被灭掉了。西陵之战中他的表现让羊祜都大为折服,陆家三代,代代都是人才。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12 21: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四十  结局
   卫瓘控制了局势,杀掉了心头之患邓艾,于是后主开始了洛阳之行。
   亡国之主在临行时一般都十分纷乱仓猝,后主的大臣没有随行的人,只有秘书令郤正和殿中督汝南人张通舍弃妻儿老小单身随刘禅而行,刘禅仰仗郤正的导引帮助,才使自己的言谈举止合乎礼仪而无所缺误,于是他慨然长叹,恨自己了解郤正之晚。郤正在刘禅身边做官三十多年,和黄皓等人是老相识了。因为他洁身自好不去沾染那些乌烟瘴气而不被黄皓看重,但因为与世无争黄皓对他也不嫉妒愤恨。双方相安无事,因此仅仅是个俸禄为六百石的小官。
   到了洛阳,司马昭先给后主来了一个下马威,呵斥阿斗为什么不理朝政致使蜀国灭亡,后主就无言以对,很是狼狈不堪。但是司马昭随后就封后主一个头衔叫安乐公,倒也十分贴切后主的形象。后主带来的亲属和少数大臣也都全部封候,一气封了五十多个候,司马昭也挺会做无本生意。郤正和张通还有樊建也都封了候,司马炎后来还问樊建诸葛亮的事情,樊建说了以后,司马炎叹息遗憾自己不能得到象诸葛亮这样的人物来辅导自己。
   然后当然是摆酒为后主接风洗尘了,司马昭与阿斗一起宴饮,为他表演蜀国的歌舞,旁人都为之伤感不已,而阿斗却高高兴兴同平时一样。司马昭叹息着对贾充说:“人之无情,竟然到这种程度;即使诸葛亮还在,也不能辅佐他长久平安,何况姜维呢!”贾充拍马屁说要不是这样,阿斗怎么能来到主公你这呢?过了几天,晋王问阿斗说:“你还思念蜀国吗?”安乐公的回答震古烁今空前绝后家喻户晓:“此间乐,不思蜀。”郤正听他的回答实在太丢人了,连忙告诉刘禅:“晋王再问,您一定要说先人的坟墓远在巴蜀,日日思念心中悲伤。”司马昭后来偶然再次问起时,刘禅果然以郤正的话回答,并闭上眼睛作出一副悲伤的样子。司马昭听了后觉得不太对劲:“这话怎么象郤正的口气?”阿斗大吃一惊,睁开眼睛老老实实地交待:“对对对,是他教我的,你是怎么知道的。”旁边的人再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连司马昭本人都忍俊不禁。            
   刘备和诸葛亮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打出来的江山,创造的蜀汉历史,就在这样的笑声中彻底降下了帷幕。
   有的文章竟然得出一个结论说后主是一个大智若愚的政治家,我的天,脑子进水了吧。让你一辈子都大智若愚,我看根本就是大愚。 黄皓的命运怎么样呢,史无明载,有的史料上说是邓艾想杀他,黄皓大花金银贿赂邓艾保住了命,又有传说被司马昭杀掉了,反正是从历史上消失了,即使邓艾司马昭都不杀他,黄皓也一定会老死或病死或意外死亡,绝不会活到现在,当然象他这样的人在现代的中国还有的是,我们可以说黄皓的精神并没有死。
   刘后主在洛阳又乐不思蜀地生活了八年,于公元271年在洛阳病死,享年64岁,应该说他的一生是很理想的一生,是率性而为的一生,是不操心的一生,是值得我们养生者学习的一生。在他死后九年,司马炎派杜预为帅灭亡了东吴,东吴的最后一代帝王孙皓同志也来到了洛阳,可惜没能与后主见上一面,孙皓在洛阳活了三年,于公元283年病死,享年42岁,他就没有人家阿斗有福了,不过他们两位都躲过了八王之乱,在孙皓死后八年后,八王之乱拉开序幕,乱了一十六年,最终使西晋灭亡,五胡乱华,神州陆沉,百年丘墟,司马炎的儿孙们都死得很惨,比较起来,后主和孙皓是多么的幸运啊!
   

   正好凑够四十整数,此篇到此为止结束了,写得不怎么的,谢谢诸多网友的热情支持,其实写一段历史和看一段历史是不一样的,写过这两篇真实三国后,感觉对这段蜀汉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明天要出差到郑州,以后有时间再找素材写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凌云茶

Rank: 5Rank: 5
组别 士兵
级别 安国将军
功绩 8
帖子 831
编号 25896
注册 2004-11-26


发表于 2004-12-16 18: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臣上表:此等美文,宜加精以励来者.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花逐月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6
编号 4612
注册 2004-1-19


发表于 2004-12-16 23:0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的确好文。
一直在潜水默默关注每一章。
今天读到结局了,一种怅然所失的感觉。

希望楼主在工作之余,再有新作。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lq321

淮陵侯光禄大夫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护军
好贴 2
功绩 443
帖子 484
编号 17687
注册 2004-9-14


发表于 2004-12-20 21:2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想写下去,可是近一段时间工作很不顺利,心情比较抑郁,不过我想过了这一段时间一定写写灭吴的经过,因为个人很喜欢后三国的历史,还想写一下两晋趣事,估计过不了太久,而且今年注会的分数下来,没过关,真是事事不顺心,但也有喜事,所谓病树前头万木春,还是谢谢各位轩辕兄弟姐妹的支持厚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石人山

Rank: 4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在野武将
好贴 2
功绩 70
帖子 33
编号 23621
注册 2004-11-10


发表于 2004-12-22 0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没过啊。差多少?会计是真的比较麻烦的。不要当任务吧,只当是给自己找机会学习了。
顶部
性别:女-离线 獏良了
(冰弑樱霜)

Rank: 8Rank: 8
组别 轩辕郡主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92
帖子 1011
编号 28342
注册 2004-12-20
来自 東京都練馬區 天道道場


发表于 2004-12-22 05: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2:魏延想代替诸葛亮的位置,而且还对孔明不采纳他的奇袭计划颇有怨言,对死去不久的诸葛亮颇不客气,“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意思是他孔明一个人死了,难道地球就不转了吗?真是白眼狼一个呀!!!真是不理解那么多网友为他翻案,俺就第一个看不惯这小子!
===============================
这里私有点8同意…
文长只是希望不要因为丞相一人之死而耽误国家北伐大事…
一来他当然也是为了复汉而急‘攻’心切… 二来是想争到兵权…
这也理所当然, 目前就他最有这个资格…
一向自持的他哪能把兵权交给文官…而且是一直看着不爽的人…
所以语气上听上去似乎有点责难诸葛的苗头…
不过这心态接下来就算打…也过于容易中司马的道…(题外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鬼眼狂刀

中大夫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平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135
帖子 2028
编号 27665
注册 2004-12-13


发表于 2004-12-22 05: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獏良了于2004-12-22, 5:05:50发表
2:魏延想代替诸葛亮的位置,而且还对孔明不采纳他的奇袭计划颇有怨言,对死去不久的诸葛亮颇不客气,“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意思是他孔明一个人死了,难道地球就不转了吗?真是白眼狼一个呀!!!真是不理解那么多网友为他翻案,俺就第一个看不惯这小子!
===============================
这里私有点8同意…
文长只是希望不要因为丞相一人之死而耽误国家北伐大事…
一来他当然也是为了复汉而急‘攻’心切… 二来是想争到兵权…
这也理所当然, 目前就他最有这个资格…
一向自持的他哪能把兵权交给文官…而且是一直看着不爽的人…
所以语气上听上去似乎有点责难诸葛的苗头…
不过这心态接下来就算打…也过于容易中司马的道…(题外话)

这个人和三姓家奴有什么分别啊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0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5 14:5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097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