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99%的中国人不了解的中国历史真相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09-4-14 18: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菜闻鸡 于 2009-4-14 18:03 发表

仿宋体没见过么?今天还在用,而且工业上所有的标准化图纸一律必须使用仿宋体。
某种意义上来说,仿宋体是最能适应标准化数字化的汉字字体。

秦桧没有创造宋体字。

宋体,是一种印刷体,其主要取材为颜真卿的真书。这个是印刷界和书法界的共识(楷体字取材于欧阳询的真书,仿宋是宋体的变体)。
这种印刷体在宋朝就已经出现。

秦桧身为状元,其书法自然很好。我多次看过现存的他的作品。我发现,其书法和颜真卿以及宋体完全不同。

因为“秦桧创宋体”这种说法仅在网上出现,因此我在网上仔细查过,发现“秦桧创宋体”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来源。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4-14 18:19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三千年以后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3
帖子 286
编号 277800
注册 2008-5-8


发表于 2009-4-14 18: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秦桧的书法只见过《偈语》,结体介于苏轼和米芾之间,也是属于二王贴派的。看不出和宋体有瓜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雪风浪侠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321175
注册 2009-5-7


发表于 2009-5-7 00:34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戏说!

纯粹一戏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09-5-7 23: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幸好99%的人不知道,否则这些荒谬的谎言统统会被搓破。一文不值的东西。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逍遥—love麦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8
编号 321272
注册 2009-5-7
来自 广州


发表于 2009-5-8 22: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不错的帖子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0
编号 266425
注册 2008-2-5


发表于 2009-5-8 22:4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帖子纯属消遣贴,且不论真实性如何,很多问题都值得推敲。

例举一条

说宋朝打仗获胜率超过百分之70,唐朝却是败多胜少,就认为宋朝武功强于唐朝,就很武断了。

宋朝获胜率是否真超过唐朝,我没有统计过。但即便真是如此,也是一种表面现象。战争不仅仅看数量,还要看质量。

宋朝即便是获胜率很高,但其割地赔款直至灭国的事情是不争的事实。恐怕那些获胜的战役多半是些无关大局的小胜而已,关键大战还是败。

唐朝即便败多胜少,却仍然雄踞东亚,至少还没有哪个异民族国家能逼的唐朝割地赔款到亡国。恐怕那些败仗也多半是无关大局的小败,关键大战还是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正版商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94
编号 106643
注册 2007-2-3


发表于 2009-6-7 13:1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superzz_0 于 2008-12-27 10:47 发表
我只对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感到佩服,28年不上朝也是种魄力

而且28年不上朝照样稳坐帝位,更是过人的能力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9-6-7 13:3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cha 于 2009-5-8 22:46 发表
楼主的帖子纯属消遣贴,且不论真实性如何,很多问题都值得推敲。

例举一条

说宋朝打仗获胜率超过百分之70,唐朝却是败多胜少,就认为宋朝武功强于唐朝,就很武断了。

宋朝获胜率是否真超过唐朝,我没有 ...

你不了解唐黑宋粉的春秋笔法,唐代固然有奠定大局的大胜仗,但主要集中在太宗和高宗两朝,武朝及安史之乱之后基本上没什么像样的对外战争,纵观唐代三百载,自然胜率很低了。
宋代对外战争,除了太祖朝,不世天才岳飞,杰出人才孟珙外,基本上没什么像样的对外战争,但是对外战争基本上是防御战,打的即使很差,但除了国家被灭,其它的战争都可以说是1:1平嘛,更有击毙某某重要头目的重大事情,于是乎,宋代战争成为了胜率很高的战争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天鸣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校尉
级别 安西将军
好贴 2
功绩 40
帖子 3007
编号 41542
注册 2005-6-23


发表于 2009-6-7 13: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倪永孝 于 2008-12-25 22:49 发表
补充1.辽道宗耶律洪基曾写诗表达了后悔自己生在蛮夷之国和“来世做中国(宋)人”的愿望。与之类似的是,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鲜国王王颛也写诗表达了类似的愿望。

评价:其实,金庸小说的历史背景基本都是反的。当时萧峰阻止辽军南下,其实是救了他们。

补充2:南宋灭亡的时候,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心史》等)

评价:进化论同样不适用于鬼子。

日本“举国茹素”来哀悼大宋的灭亡,这不是讽刺吗?
别忘了日本在大宋眼里也是岛夷,日本和大宋的仇恨如同金国和大宋。蒙古灭宋时,日本也没少给宋捣乱,装什么大尾巴羊。只不过宣传来的,YY来的罢了
别忘历史上日本给中国的伤害比任何一个民族还要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张建昭
(大同太上皇帝)

莱国公
枢密直学士

Rank: 20Rank: 20
资政殿大学士(从一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9
功绩 1649
帖子 10917
编号 1984
注册 2004-8-27
来自 布居壹阁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cha 于 2009-5-8 22:46 发表
宋朝即便是获胜率很高,但其割地赔款直至灭国的事情是不争的事实。恐怕那些获胜的战役多半是些无关大局的小胜而已,关键大战还是败。

唐朝即便败多胜少,却仍然雄踞东亚,至少还没有哪个异民族国家能逼的唐朝割地赔款到亡国。恐怕那些败仗也多半是无关大局的小败,关键大战还是胜。

你说楼主武断,你说这话一样武断,想当然的推测而已。与其用“恐怕”来下结论,不如去研究一下两朝战史,仔细看看有几个算是关键的,有多少是无关大局的,以什么为标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6-7 14: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伟君子 于 2009-6-7 13:39 发表

你不了解唐黑宋粉的春秋笔法,唐代固然有奠定大局的大胜仗,但主要集中在太宗和高宗两朝,武朝及安史之乱之后基本上没什么像样的对外战争,纵观唐代三百载,自然胜率很低了。
宋代对外战争,除了太祖朝,不世 ...

不是要黑唐,唐朝面对的外敌有些还是以骨头为兵器的部落,宋朝面对的全都是金属武装起来的封建帝国了。就凭这个,唐代就够丢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tiannanxin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304985
注册 2009-1-9


发表于 2009-6-7 14:2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要黑谁不会呀 对比清朝面对的资本主义洋枪大炮 宋朝也不过打几个拿着大刀长矛的野蛮人而已 居然被人家全部赶下海 ms是中华民族少有的辉煌战绩吧 还好意思和人家唐朝比

[ 本帖最后由 ltiannanxing 于 2009-6-7 14:2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09-6-7 14: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宋朝经济相当发达,怎么就不能转化为军事实力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XM8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12
帖子 8688
编号 17758
注册 2004-9-15


发表于 2009-6-7 15:0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话说要比胜率,好像老毛子啊,大叔啊什么的都比不过天朝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9-6-7 15:4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ltiannanxing 于 2009-6-7 14:22 发表
要黑谁不会呀 对比清朝面对的资本主义洋枪大炮 宋朝也不过打几个拿着大刀长矛的野蛮人而已 居然被人家全部赶下海 ms是中华民族少有的辉煌战绩吧 还好意思和人家唐朝比

你得搞清楚宋朝是谁害的,还不是唐朝割地割出来的。再说了,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能并论么?唐宋同属冷兵器时代,满清中后期可是进入了热兵器时代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tiannanxin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3
编号 304985
注册 2009-1-9


发表于 2009-6-7 15: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笑呀笑 宋朝不行都是唐朝害的 人无耻也要有个限度 我咋就没见李世民埋怨杨广把天下弄的分崩离析不足以对抗外族 没见朱元璋埋怨无比辉煌的大宋朝把江山都送给了蒙古人 话说即使五代时期敢于抗击契丹的英雄也不在少数 怎么统一的大宋年年割地又赔钱
在说到清朝 你也知道时间在发展技术也在进步呀 你只能看到外族的进步怎么就看不到中原的进步 先不说唐朝的对手是不是只有薛延陀部(你大概也就这意思吧) 人家少数民族建国了 你宋朝经济技术各方面不也远胜唐初了 话说至少李世民可没有柴荣这样的能人来打基础 宋朝那么好的条件打不赢怪谁 只会把原因推给人家 你怎么不怪汉武帝没天天去草原纵火呢
顶部
性别:男-离线 feiyue1206
(阳谷县武都头)

毗陵郡公
平凉军节度使

Rank: 21Rank: 21Rank: 21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1216
帖子 9999
编号 304480
注册 2009-1-5


发表于 2009-6-7 16: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9-6-7 13:46 发表

你说楼主武断,你说这话一样武断,想当然的推测而已。与其用“恐怕”来下结论,不如去研究一下两朝战史,仔细看看有几个算是关键的,有多少是无关大局的,以什么为标准。

见着活人了,呵呵。
在下很是佩服张兄对宋辽战争的研究。希望再有新作,哇哈哈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9-6-7 18:0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宋辽二十五年战争述评   张建昭的作品,似乎还没写完。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bushasia
(羽林秋风)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26588
注册 2009-6-9


发表于 2009-6-9 12:4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发展一直在走下坡路!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南宫如水
(无酒)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1
功绩 28
帖子 1454
编号 24546
注册 2004-11-15


发表于 2009-6-9 15:4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

700w...当时安南府的总人口也没那么多啊,LZ是不是笔误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f19941003z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
编号 326658
注册 2009-6-9


发表于 2009-6-10 20:5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真的吗   我不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oinluck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2
编号 326863
注册 2009-6-10


发表于 2009-6-10 21:2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无从考证不知是真是假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n23romeo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奋威校尉
功绩 1
帖子 137
编号 268878
注册 2008-2-24


发表于 2009-6-10 21:2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实李唐起家跟石敬瑭一样的说
都是靠外族支持
不过石敬瑭更贱。。。。。
顶部
性别:男-离线 grady0812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7
编号 139921
注册 2007-4-15
来自 福建福州


发表于 2009-6-10 21:5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Q
了解了能改变事实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asd3287859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11
编号 314591
注册 2009-3-14


发表于 2009-6-12 18:0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唐,为什么我们说中国人说他强盛哪?那是因为他的富强程度是全世界人都知道的,在那是你问一个外国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是那里,他就会说唐。所以现在有些国家说中国人是唐人,我们穿的衣服是唐装,不过唐装是一种样式,现在我们穿西装的人也不在少数。
宋,偏安一隅,看似弱小,但是他的经济确实我国历史上最强大的,他的税收比那一个朝代都多,南宋看似比北宋小的土地,却比北宋的税收多。
宋确实偏安一隅, 我曾经听过这么一个故事,是北宋时期的,有一天皇帝给臣子们说:“我这段时间有点累,咱们就歇一段时间。”臣子们说好。然后皇帝就给没人丰厚的资金,就散朝了。几个月,甚至几年不上朝。所以才有像北宋时期宰相晏殊的《珠玉词》里那么的雅致。
谢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ha

Rank: 1
组别 发配沧州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20
编号 266425
注册 2008-2-5


发表于 2009-6-12 22:2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张建昭 于 2009-6-7 13:46 发表

你说楼主武断,你说这话一样武断,想当然的推测而已。与其用“恐怕”来下结论,不如去研究一下两朝战史,仔细看看有几个算是关键的,有多少是无关大局的,以什么为标准。

很简单,唐朝攻灭强大的突厥和高句丽,在一定时间内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这样的战役不算关系大局?

宋可有这样的大胜战?宋对北方异民族国家的战斗,可有取得什么关键性胜战,契丹、女真、党项、蒙古  哪个是被宋灭的?

唐朝前中期一直对外族国家采取攻势战争,宋朝呢,即便打赢了也是自卫防御战,宋朝后来倒是在 金灭辽  和蒙古灭金的大好形势下,拣便宜似的出兵抢战果,不过很快又发现更大的麻烦来了,战略上的愚蠢。


[ 本帖最后由 cha 于 2009-6-12 22: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ManUtd_7
( 唯红贾诩 )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56
编号 327751
注册 2009-6-15
来自 河外星系


发表于 2009-6-23 14: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Yahoo!
我对中国历史还蛮感兴趣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iu1977hong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143989
注册 2007-4-21


发表于 2009-7-17 00:3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8.明朝在永乐年间与越南发生了一场战争。此战明朝军队号称80万,而越南军队更是号称700万,实际上双方军队总数加起来也不过30万,这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牛皮吹得最大的一场战争。[注:那时越南还是中国领土](《明实录》等)

评价:幸亏朝鲜、越南都脱离中国独立了,要不然我们今天得跟棒子一个德行。
这个评价好怪,如果朝鲜没有独立,还是中国范围,怎么会被日本占了百年,怎么会有今天的朝鲜?
楼主有不少评论是只看结果,不看原因。
让人感觉。。。怪。。。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穷志短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3
编号 330044
注册 2009-7-20


发表于 2009-7-22 23:36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宋朝的城市化率,不知主贴和所谓日本学者如何考证出来的。
但宋史明言:崇宁年间开封府二十六万多户,四十四万多口。十六个县。
包括十六个县在内,也只有四十四万多人。
临安府,崇宁年间口二十九万六千六百一十五,县九。
那来的百万人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人穷志短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3
编号 330044
注册 2009-7-20


发表于 2009-7-23 00:0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19.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吨位最大的宝船排水量约为7500吨。
--------------------------------------------------------
不可信。虽然明史写着是四十四丈长,但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样的船需要用钢材建造才行。
虽有人说,明朝尺和现今市尺相差不多,但明史里面,郭云身长八尺余,如果用明尺34.5公分算,郭云身高超过两米七六,比姚明还要高五十厘米。朱能也身长八尺,这显然超乎常理,结论是,明史记录对数字尺寸不敏感。
明史宋礼传记:计海船一艘,用百人而运千石,其费可
办河船容二百石者二十,船用十人,可运四千石。据说明朝一石94公斤,也就是普通海船不到一百吨的排水量。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20: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192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