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ZHJG_77 于 2007-8-7 02:19 发表
第一,1,不能因为赵云和刘备轻易出去就认为没有设置很强的部队.从赵云“鏖战”来看,曹操兵力是很强的,否则,按照赵云的武力,或许早能杀出去了。2,从文中看,张辽于禁,都应该是在前面拦住的。3,那么,兄台想想 ...
如果是曹操已经料定刘备撤退的主要方向,很显然也会将主要将领放在这里,此时曹操手中有夏侯惇、许褚、张辽、张颌、高览、于禁、李典等将领,还有此时夏侯渊可能也撤回来了。但从文中看,只有张辽象是原来就是这一路的,于禁已经交待很清楚,是从背后赶来的,既然曹操已经发现了刘备部队的突围方向,自然其他武将也纷纷赶来。李典又到,这个又字显然是相对于禁的。这里曹操的布局显然更象是四面围定,而不是预先判断准了。
刘备不是要去寻找关羽,刘备是要自己逃命,哪里还能顾得上关羽?刘备得知关张被包围后,没有任何处治措施,刘备要去寻找,早就去了,刘备的策略是大家各谋生路,事实也如此,关羽是自己谋生的,然后也是靠关羽才救回张飞。何况刘备知道关羽已经被张辽包围了,而刘辟也是被张辽击败的,再回去干什么呢?
埋伏不成功的例子当然有,比如有意外事情发生,或者自己没算准。但起码自己的计谋不能互相矛盾,比如诸葛亮算准了曹操必走华容道,也就不会在大路上再设伏兵,如果诸葛亮算不准,也不会只在华容道设伏兵然后看运气。总而言之,曹操如果是预先判断了刘备逃跑的方向预设伏兵,实战选的地点无疑是不理想的,设在前面早就生擒刘备了。
说是曹操故意不追赵云,单等张高二人的好消息,显然不符合实际,如果说他俩对付一个刘备还可以的话,现在连赵云也跑过去了,曹操还能稳如泰山吗,本来打的就是他们两个,关张早就不在了。赵云后面没有追兵,只有这样解释,因为曹军追不了,因为三将就没有打赢赵云,自然没法追了。
应该说张高二人夹击刘备的地形是有利的,这点并无疑问,如果是广阔的平原,刘备早就择路跑了。既然说“张合败军回见曹操的时间和关羽救到张飞的时间长度是相仿的。”,实际也就说明了,曹操根本不清楚刘备到哪里去了,只是听到败军的报告之后,知道刘备的方位,所以也证明了曹操并非预先让张高二人在此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