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21win 于 2013-11-25 22:55 发表
........这个问题,觉着我的方案更简单些: 部队重编仅限于未行动的武将,且重编后武将依然 是“ 未行动”。。重编后武将 是未行动,表示月初(早上)开个重编会议,下来该干什么的抓紧干吧。这样先重编,再执行其它命令,效果就和罗老师的想法一致了,实现起来则简单的多。更进一步,基本上防止了进攻部队下来重编继续进攻、接力运兵等不合理现象。
.......从现实来说,非战斗的工作一般也比较耗时间,例如庞统见刘备时,诸葛亮去巡查了,张飞也是在巡查是遇见庞统的,三国演义中,程昱、陈群等经常巡查。估计当时君主和他的僚臣们的工作方式也是固定时间开个会,然后分头行动,(特殊情况召集大家回来,如赤壁战前的周瑜)。我们把开会时间订成月初,似乎很恰当。
我提到的: 1、武将移动,若带兵,必须是 未行动。不带兵的维持目前方法。主要考虑是 用最小程序改动实现 “限制带兵武将的移动”的功能,就是罗老师提到的武将骑马一天跑几百公里,部队100公里算是急行军了。
总的来说,罗老师的思路虽然更接近现实,也能解决问题,要说美中不足应该是改动较大。相对而言,我觉着我的提议简单些,更容易实现一些。在上面的基础上,又想到了2条。
......5、进攻胜利的部队,若要返回,也要消耗武将体力,每城30体力吧。不足30体力的,就不能回去了。避免空运的现象。担心这点会消弱电脑。
......6、跨城参与进攻的部队,每跨一城也消耗武将体力30。这样的好处是大势力会让更多的武将参与战斗,消弱大势力的优势。估计对电脑有利,特别是玩家强大后。
......以上是 进攻 胜利的情况。下面是进攻失败的情况:
......退回到被攻相邻的城市,消耗体力0,退回距离每增加1城,减体力30,若不足够退回原城市,就停留在最相邻的城市,多余体力保存即可。
......防守胜利,参照进攻胜利,防守失败,参照进攻失败。
重编方面,真正要限制的情况,是一支部队当月刚从别的城市调动到本城,然后把其中的士兵通过重编补充给本城的其他部队,也就是要限制“调动完的部队通过重编输出士兵”,理由就是士兵的调动需要较长时间,这些士兵实际还在路上并未到达。或者简单起见,把限制放大到“调动完的部队/武将不得参与重编(包括输入和输出)”。至于“行动完参与重编”,比如武将当月在本城做了募兵或训练之类,然后重编他的部队,我觉得不应该限制,否则玩家会有心理负担,总是想着"趁武将都没行动先重编,不然就不给重编了”。
不涉及到重编时,我觉得不必区分带兵武将和不带兵武将。宽松一点的,允许每员武将每个月行动一次调动一次(比如把武将移动到空城,当月就可以征个兵,下个月再掠夺一把就可以回来了),严格一点的,每个月行动了就不能调动,调动了就不能行动,这两种哪个好我还没有想清楚,也许前者对玩家方便些,而后者能够提高难度。我觉得即使是带兵武将,武将当月在本城做事,他的士兵先出发去其他城市,然后武将做完事月末几天飞马赶上部队,或者武将先赶去其他城市做事,他的士兵花一个月时间赶上武将,都说得过去,也就是武将行动+调动同时他的士兵调动都在1个月里完成,并非不可实现的事,要严格限制的只是士兵调动的距离(比如最多3个城距)。
前面我的修改方案里,如果只是区分“行动”和“调动”,程序上的工作量倒不大,而把每个月分成“战争周期”和“内政周期”,程序上的改动要大很多。后者的目的,也是想杜绝目前的一些不合理现象,比如玩家经常会在一个月的命令书中先进行训练,重编,然后再发动战争,甚至下个月运气好的话轮到在电脑之前行动,又可以这么来一轮(而其间电脑可能完全没有机会行动),如果分成“战争周期”和“内政周期”,各方的行动机会会更加均匀,若是规定玩家在每个内政周期第一个行动的话,电脑总是会在玩家下个月的战争开始前有调整部署的机会。
用体力限制部队调动距离(包括战前和战后),似乎也不是最理想。san5中,体力的本意是限制武将连续行动,如果调动距离也与体力挂钩,对玩家来说,为了保持参战部队的机动性,会有很大的保存带兵武将体力的心理负担(不敢让他们经常做事,或者经常给他们酒宴),对电脑来说,如果不能安排好体力消耗问题,战斗力更是会严重削弱。从概念上说,调动距离的限制根源是士兵的体力极限,若是让武将参加个酒宴,然后部队就可以比其他武将的部队跑得远,也有些怪异。
不管怎样,当月参与过战争的武将,严格限制当月再次调动的距离(0或者1),是很有必要的。
[ 本帖最后由 常来看看 于 2013-12-17 01:2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