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技術來說吧,其實很多技術的掌握者並沒有侵犯群眾甚麼利益,換句話說如果你買不起,有他沒他,你生活都只是一個樣
有造可樂的人,你不買,你生活就是沒有可樂,沒有造可樂的人,你生活也是沒有可樂
新技術的產品換句話說只是提供了一個新可能性,而沒有封殺任何的原有權利
而這個新可能性,很多時候是更好的可能性,如果他不好,為什麼會賣得火呢?
您上次在另一帖講甚麼古時中國人只要摘得起藥就看得起病,現在淪落到沒有十幾萬看不起病
如果把醫療看成一種產品(當然醫療是民生相關必須品,有別於可樂),其實這麼說不完全客觀,現在有先進的醫療,也沒有堵上原來的摘藥醫療,想要摘草藥,還是可以去摘
現代醫療只是多了一個選擇,當然這個選擇對比甚麼摘藥醫療支持者要多很多,可見那些人認為新的技術更好,更有性價比
而造可樂的人(的後代)為什麼不把配方分享出來,說白了配方也是一種財富,跟有一套房子,或者說有一百萬是一樣的性質,只是財富的不同體現方式
你說人家有技術你沒有,要人家免費拿出來分享,或者說平價賣出來,其實就跟人家有套房你沒有,你要人家免費拿出來分享,或者說平價賣出來是一樣的意思
這個思路侵犯了財產權,不是說財產權不能侵犯(比如說生存權,針對必須品,應該是要讓步,或者說基本的教育,醫療,也就是納稅)
只是說要侵犯應該要有更好的理由,而不是單純的因為你有我沒有,所以你就要給我
像電腦芯片甚麼的,我認為是不可取的,如果芯片技術能免費公開,那大家的房產也可以公開了
=====
至於市場價格應該是這麼說的:
所有買家都傾向在市場上找一個便宜的產品,同理賣家都傾向找一個貴的售價,而他們都是充滿其它競爭者的,所以都會督促自己定相宜的價格
如果買家可以規定賣家的價格,那賣家的利益就受到侵犯,你來我家洗衣服,工資由我決定,這當然是不行的,反之亦你,你自己說了算也不行
比方說現在一個人工洗N件衣服的價格為10元,而新開發了一種機械能做到一樣的效果
(當然現實上不一定會一樣,人力可能更細心,更人性,但同理也會犯錯,或是有道德風險,比如把衣服裡的錢偷了之類,這裡簡化說二者效果一樣),
那機械的價格也會差不多是10元,這就是所謂的市場價格了
不會是高於10元的,因為高於10元這機械就賣不動了,低於10元也沒有必要,10元左右消費者自然就會買單了,消費者不會聯手制裁它把它降到1元,降到9元時大家就都忍不住全買了
而這個按南飛兄的理論,也可以把它拆分成甚麼勞動價值,智力價值等,他可以說是洗衣工人的智力價值太低了,也可以說是這個機械有極高的智力價值,諸如此類,但總歸價格就是10元
如果他算說這個機械能值100元,無疑是荒謬的,反之他說這值1元,也是不對的
洗衣工人這時就要想了,我是否安心接受這個10元,如果是,那我好好工作,如果不是,那我是不是要提高一下我的服務,我有甚麼能做得比機械更好的優勢,我要發揮出來
如果他們愈做愈差,還不斷漲價,那就會出現一個有價無市的狀況:你說歸你說,大家也不反駁,但就是不跟你洗衣服了
你確實有這個標價,但是就沒這個顧客
[ 本帖最后由 藍炎陽 于 2017-1-9 20:0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