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r.Ghost 于 2011-8-10 19:06 发表
乃這人...真是木有自己的思維
盡信書不如無書
其實楊廣的科舉,大運河,開西域等行為
都是為唐朝打了基礎,不然那有唐盛世給你yy?
而且唐朝也不是你想象中那麼好的
後期不如狗﹗
要是你懂史學,你就不會 ...
本来因为当时忙玩梦幻,加上是MOD区,所以不说什么。结果被人说成不学无术了,看来有必要说几句
首先,远征高句丽(这里要分清高丽和高句丽的区别哦,朋友)是文帝提出的(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他杨广最多守成,当然如果他远征成功那就是很有远见,我不否认
我无语只不过是觉得你讲杨广说的太过,而且当然可能我言辞不当了,这里说声抱歉。不过杨广才能果然不错,但很有远见这话我是不赞同的。还有84L,我可能言辞模糊点导致你误解,我可没有否定它的功绩,但细数历史上远征外族的历史,大多以失败告终,而且杨广远征高丽我实在看不出他有任何妥善的准备,到最后失败,而且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男丁不足,役使妇人”“六军不息,百役繁兴,行者不归,居者失业。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到底哪里证明他的远见?莫非你我对远见这次理解不同?历史上征高丽的次数确实不少,但不代表征高丽都是高明的吧,文帝远征高丽打败而回,他杨广远征时也没有总结教训,居然发动“总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号二百万”这么多人去,粮草问题如何解决?结果最后当然因粮草问题打败(七月壬寅,宇文述等败绩于萨水,右屯卫将军辛世雄死之。九军并陷,将帅奔还亡者二千余骑)如何有远见!?他若有远见,何至于“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奸吏侵渔,内外虚竭,头会箕敛,人不聊生。于时军国多务,日不暇给,帝方骄怠,恶闻政事,冤屈不治,奏请罕决。又猜忌臣下,无所专任,朝臣有不合意者,必构其罪而族灭之。故高颎、贺若弼先皇心膂,参谋帷幄,张衡、李金才籓邸惟旧,绩著经纶,或恶其直道,或忿其正议,求其无形之罪,加以刎颈之诛……
我最郁闷的地方就是你将大唐盛世简单归结成杨广的功劳…他殇帝许多行为导致大乱,人口锐减,终唐一朝,也才恢复到文帝时期水平(详情参考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具体数字我记不清,希望有方家指正)大唐盛世固然有隋朝的功劳,但我相信不是绝对的,而且唐太宗和高宗做过的改革何曾少了,凭什么将功劳都归功于杨广?再说我认为封建帝制中,没有明君单靠所谓的制度,只不过笑话…还有,85L那位仁兄,不要给我戴帽子,我受不起
[ 本帖最后由 263441145 于 2011-8-10 20:4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