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告诉我们那是因为你们还不够民主。 那么反之, 以发展的眼光看自己,以超人的标准衡量别人,集权制度一出现就必须海晏河清四海升平,否则就要被推翻,因为民主可以做的更好,这叫不叫双重标准” 我們的分歧大致就在於支持“集權制度”還是“民主制度”(我認為的包括 “三權分立”,“法制化”,“利益的博弈與妥協”加上zhwenh_0421 所補充的“軍隊國家化”的“現代國家制度”,美國建國之初就反對“民主的濫用”,準確的描述應該是共和制,缺並不妨礙他包括以上精神)。這種分歧素來有之,我也無意求同,下面只是表達一下個人一些零散的觀點: 1.據我所知,集權制度至今為止沒有使任何一個大國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障良好的人權狀況和令人滿意的國內利益分配。你也認為,小國和大國在經濟發展的難度上,利益均衡的難度上,是有巨大差別的,小國易而大國難。因此不能以個別小國在集權制度下的快速發展來論證集權制度與快速發展存在必然的聯繫。 2.集權對經濟發展所謂的“效率”也僅僅建立在集權者“願意講效率”的前提之下,建國30年來各種政治運動前車之鑒不遠,為甚么集權制度不能把這些時間用“有效率的進行經濟建設”?如果說民主制度的時間浪費在“討論想法”上,那麼集權制度的時間卻是浪費在“提出想法”和“執行想法”上。把人民渴望富裕和發展的希望寄託在“天降明君”上顯然是不靠譜的,即使降了願意發展的”明君“,人民的注意力從經濟發展又轉向社會公平上怎麼辦呢?難不成通過無休止的政變解決問題?綜上所述,談效率,集權制度短期內可能獲勝,長遠來看,必然落敗。 3.經濟發展的快慢不是一個國家制度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我從來沒有覺得民主跟經濟騰飛有甚么必然的聯繫,就經濟來說,我僅僅是不放心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由某一人或某一個集團說了算,”大煉鋼鐵“和蘇聯的盲目發展重工業前車之鑒不遠,一個人犯傻容易,還是全國人民一起犯傻容易? 4.我所理解的成功的國家制度,是經濟發展同時帶來人權的進步和人民幸福感的增加。經濟發展帶來的利益誰來享受?再親民的明君也比不了個階層人民的利益博弈。你覺得論壇上”不窮哭窮“的現象是”不妥協“,我恰恰認為相反,不窮的人當然有權利哭窮,富人也有權利向政府哭窮,窮人富人坐到一起大家擺事實講道理,總能研究出一個大家都相對滿意的結果,這就是”妥協的精神”。這個世界資源就那麼多,再先進的制度也不可能把大家一起變成富國,“把蛋糕做得足夠大”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利益分配的矛盾。蛋糕怎麼切,我分多分少,我有參與去“爭”的權利,“爭”來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5.集權制度存在的共性是思想的統一和言論的壓制,這是科學與文化的發展的死敵,縱觀中國歷史,從百家爭鳴到《金瓶梅》,哪一個文化昌明的時代不是集權相對削弱的時代?中國的經濟發展問題,說到底是一個科學和文化發展的問題,想在信息流動閉塞的集權制度下實現文化的輸出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無異於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