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袁崇焕的军事水平真的高吗?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5-9 23: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5-9 21:20 发表

to 50楼马岱:

计划执行失败,一般来说,袁最多只需负有执行失败的责任,是不需要和崇祯分担决策责任的。但上面我说了,袁自己忽悠,导致崇祯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出现严重偏颇,导致决策方向出现严重失误,袁因此要分摊崇祯的很大一部分决策责任。

哪个军事长官会把决策错误分摊到参谋头上的?最多只能回过头说参谋的水平不行,以后不用他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to 59楼
“确实可行的计划”和“聊以相慰的计划”,在任何一个执行人心里,是有巨大差别的,典型的就是事前的信心差别执行人“没法认可”的计划(聊以相慰的计划),目标不明,士气不振,做事敷衍,畏首畏尾。执行人认可的计划(确实可行的计划),目标明确,将帅同心,士气高涨,做事认真,勇往直前。


“确实可行的计划”,这是崇祯听了袁的计划之后对该计划的印象,因为这计划是执行人提出来的,是连“执行人都认可的计划”,从而信心满满。而“相慰的计划”,是袁对周边人说的,是自己对该计划的印象。是一个“执行人没法认同”的计划====》》可见这落差很大。

===========================================================================
to61楼,
你说的没错。也是我所认同的,但不同的是,袁不单是参谋,还是实际的执行人!所以才会说他挖坑自己往里跳,要负担一定决策责任、大部分执行责任、部分参谋责任。

===========================================================================
to60楼,
如果该策略方向可行,明就不会那么快亡于崇祯时期了。很有可能,崇祯直到死的时候还认为自己家底殷厚、人才充足,可短时间内灭后金呢。(后面的事复杂,还是单讨论袁平台对策到身死这段时期吧。)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09-5-10 05:0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9-5-10 00: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5-9 23:52 发表
“确实可行的计划”和“聊以相慰的计划”,在任何一个执行人心里,是有巨大差别的,典型的就是事前的信心差别。执行人“没法认可”的计划(聊以相慰的计划),目标不明,士气不振,做事敷衍,畏首畏尾。执行人认可的计划(确实可行的计划),目标明确,将帅同心,士气高涨,做事认真,勇往直前。

“确实可行的计划”,这是崇祯听了袁的计划之后对该计划的印象,因为这计划是执行人提出来的,是连“执行人都认可的计划”,从而信心满满。而“相慰的计划”,是袁对周边人说的,是自己对该计划的印象。是一个“执行人没法认同”的计划====》》可见这落差很大。

很多将领提出计划,都是自己去执行,换言之都是“连执行人都认可的计划”,这有什么奇怪?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就是“今假延精兵”,算不算“信心满满”?宗泽提出“渡河”,难道他自己不渡?拍板人是不是都就认可?

你不但没有证明你的“提出人都觉得不可能的计划”。相反你后来的“执行人认可的计划”倒又反而自相矛盾了,假设你的“因为这计划是执行人提出来的,是连执行人都认可的计划”成立,那么平辽计划是袁自己提出、自己执行的,反倒又用你自己的逻辑证明了他是“目标明确,将帅同心,士气高涨,做事认真,勇往直前”。而你说袁没信心,仅仅拿出一个所谓的“相慰”。39楼已经说过,确实可行的平辽方案与相慰不冲突。不是说相慰就不确实可行了,或者确实可行就不相慰了。请你先拿出根据来证明袁没信心再说其它。

[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09-5-10 00:4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楼上的,你有看清楚我62楼的回复么?
1、在崇祯眼里,由执行人提出的方案,可以理解为是执行人都认可的方案,因此信心会满满的,才下的决断。
2、在袁眼里,提出的那个计划只不过是“相慰”而已(这句话是记录里他说的),也就是说,这个计划,他这个执行人是没有信心的。——这个是不是他没信心的证据?

至于39楼说的“确实可行和相慰的计划不冲突”,我已经在61楼说了:有冲突,而且冲突很大!最明显的就是信心落差,信心落差会导致执行结果差别甚大。
================================================================
ps:宗泽、魏延事后有类似“聊以相慰”的说法么?至于说执行人提出的计划就一定要采用么?也是不一定的,但至少执行人提出的计划,可以给决策人巨大的信心支持和更确定的决策选项。——具体效用可参考三国演义里面赤壁之战孙吴一方的决策过程,比较典型。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09-5-10 05:2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5-10 09: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5-9 23:52 发表
to61楼,
你说的没错。也是我所认同的,但不同的是,袁不单是参谋,还是实际的执行人!所以才会说他挖坑自己往里跳,要负担一定决策责任、大部分执行责任、部分参谋责任。

我已经说了,袁崇焕提出方案和计划,这个时候属于建议和参谋,崇祯作出决策,让袁崇焕去执行。决策责任是崇祯的,执行责任是袁崇焕的。参谋责任?我不认为有什么参谋责任。责任是与权力对应的,请问袁崇焕有决策权吗?没有,既然没有任何决策权,也就没有决策责任。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风云天下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校尉
级别 镇南将军
功绩 38
帖子 3766
编号 38376
注册 2005-5-5


对,做决策的时候,袁是参谋,崇祯是决策人,到了执行阶段,袁是执行人了,崇祯只是监督和后勤保障了。
可惜袁做参谋时是用糊弄和对付来提出计划的,
可惜这计划让袁吹一下,崇祯就相信是完美无缺的计划了,
可惜因为这计划是袁提出的,崇祯自然认为袁是最佳执行人了。
可惜袁在接受任务之后才觉得糊弄得有些过火了。怎么办?接着糊弄,他根本没胆子和崇祯说他这计划是“聊慰圣意”。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9-5-10 15: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5-10 05:06 发表
楼上的,你有看清楚我62楼的回复么?
1、在崇祯眼里,由执行人提出的方案,可以理解为是执行人都认可的方案,因此信心会满满的,才下的决断。
2、在袁眼里,提出的那个计划只不过是“相慰”而已(这句话是记录里他说的),也就是说,这个计划,他这个执行人是没有信心的。——这个是不是他没信心的证据?

至于39楼说的“确实可行和相慰的计划不冲突”,我已经在61楼说了:有冲突,而且冲突很大!最明显的就是信心落差,信心落差会导致执行结果差别甚大。
================================================================
ps:宗泽、魏延事后有类似“聊以相慰”的说法么?至于说执行人提出的计划就一定要采用么?也是不一定的,但至少执行人提出的计划,可以给决策人巨大的信心支持和更确定的决策选项。——具体效用可参考三国演义里面赤壁之战孙吴一方的决策过程,比较典型。

我倒要问你看清楚我39楼的回复了么?确实可行的平辽方案与相慰不冲突。不是说相慰就不确实可行了,或者确实可行就不相慰了。我已经说过,请你先拿出根据来证明袁没信心再说其它。你所谓“确实可行和相慰的计划有冲突”,理由是“信心落差”,而你唯一的所谓证明袁没信心的根据,又是“相慰”,这不成了循环论证了?

既然你已经认可“执行人提出的计划也不一定要采用”,那么,崇祯就没有正当理由因为这是“由执行人提出的方案”这个原因而一定采纳。相反,如果你认为因为这是“由执行人提出的方案”,所以正常人看起来提出人就应该是对有方案信心的,同理,我们也可以用这个理由推导出袁是有信心的,这是你认可的判断方式。

总之,按照你的“1”,可以推出袁是有信心的;而你的“2”,属于循环论证,没有依据。请你先拿出根据来证明袁没信心,再说其它。

[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09-5-10 15:51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QUOTE:
原帖由 益德张 于 2009-5-10 15:48 发表


我倒要问你看清楚我39楼的回复了么?确实可行的平辽方案与相慰不冲突。不是说相慰就不确实可行了,或者确实可行就不相慰了。我已经说过,请你先拿出根据来证明袁没信心再说其它。你所谓“确实可行和相慰的计 ...

我已经实在看不懂你和我的争论点在哪了!执行人信心的重要性我都说了好几次了。或许我上面表述没说清楚。
1、确实可行的计划和相慰的计划是严重冲突的:差距很大,典型的结果就是执行人的认可度,认可度会严重影响信心。
2、“聊以相慰”是袁事后所说,难道不能成为证据,证明其对自己所提的计划“信心不足”?信心不足和没信心,这说法意思有差别么?会产生循环论证的可能么?
如果这都成循环论证的话,那我倒奇怪了:我先对大家说我一定可以驳倒你,然后私底下说我这么说只不过聊以自慰,你觉得这“聊以自慰”不是我信心不足的表现?这难道还是信心充分的表现?
ps:如果我上面说的还不能理解的话,那我们好像也没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了。

[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09-5-10 16:2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9-5-10 16: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5-10 16:12 发表
我已经实在看不懂你和我的争论点在哪了!执行人信心的重要性我都说了好几次了。或许我上面表述没说清楚。
1、确实可行的计划和相慰的计划是严重冲突的:差距很大,典型的结果就是执行人的认可度,认可度会严重影响信心。
2、“聊以相慰”是袁事后所说,难道不能成为证据,证明其对自己所提的计划“信心不足”?信心不足和没信心,这说法意思有差别么?会产生循环论证的可能么?
如果这都成循环论证的话,那我倒奇怪了:我先对大家说我一定可以驳倒你,然后私底下说我这么说只不过聊以自慰,你觉得这“聊以自慰”不是我信心不足的表现?这难道还是信心充分的表现?
ps:如果我上面说的还不能理解的话,那我们好像也没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了。

我请你先拿出根据来证明袁没信心,你说“相慰”;我说确实可行的平辽方案与相慰不冲突,不是说相慰就不确实可行了,或者确实可行就不相慰了,你又说有冲突,因为相慰的计划执行人没信心。

先说袁没信心,理由是“相慰”;
后说“确实可行的计划和相慰的计划是严重冲突”,理由是“相慰的计划执行人没信心”;
这不是循环论证是什么?
我反复质疑的就是你的“相慰”不能成为证据,你居然到现在还没看懂?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5-10 16:12 发表执行人信心的重要性我都说了好几次了。

从你这句来看,你根本连你自己要证明什么都稀里糊涂不清楚,你都还没证明袁没信心,扯什么执行人信心的重要性,那不是废话?

“小明见妈妈最近一直在操劳,决心下次考试考个好成绩,聊以相慰妈妈的心,让妈妈高兴”——证明小明对考试没信心?

“这突如其来的悲剧让科特迪瓦队的球员们心情异常沉重,由于时间紧迫,他们找不到黑纱来对遇难者表示哀悼,能做的只有用一个个进球来告慰这些球迷的在天之灵”——证明球员对进球没信心?

“刘德华希望参与此次爱心公益活动告慰傅彪在天之灵,他相信自己的举动一定会令彪哥欣慰”——证明刘德华对此次爱心公益活动没信心?

[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09-5-10 19:0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深海幽灵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9
帖子 948
编号 186661
注册 2007-7-9


发表于 2009-5-10 19: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把“督师袁崇焕为商定恢复之谋等事疏(节略)”贴出来,要喷也喷点具体的


   皇上起臣田间,招对平台,臣感激知遇之恩!询平辽方略,臣覆之略期之五年。皇上神谟独见,不以臣愚,不以臣妄,微功得嘉奖过分。夫臣自天启二年役辽,与奴相持者六年。下手了手之招熟谂,不敢漫无成算而大言欺皇上哉!然臣五年之说出,而知臣者虑臣不能克期覆命,臣具收为药石而不敢以言求信。盖兵为阴符,可言者未必可行,可行者未必可言。况密成泄败兵家最忌!而用间出奇,每骇观听。乃忠稷者纷纷揣度,臣方惴惴于此,惧无以白天下。善哉!台臣毛羽健加意封疆,推心边吏,而以五问为臣发端也,皆臣欲中所欲言而中有不宜尽言犯泄者。就五问中可言者敬为奏答。
   台臣之一问之方略攻守宜定也,臣愚谓兵者鬼神不测之机,难以一法治也。况我一执而敌转歧,则辽东今日当与台臣两说并用之。夫辽地残破之后,我之兵民胆气不振,不得不用渐法为守,故缮城治堡明烽远哨,来则守以老之,去则间以袭之,非久之可为,而我不得不为者也。若我之器精甲坚兵强马壮,俟军纪行于内而胆气溢于外,而求战雁门之收聚,至投石超距而用之,则无往而不利也。昔先朝故事之中可师也。
   二问兵之多寡宜定也。臣愚谓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然饷之困矣,惟不能多,乃不得不缩而议寡。臣今计新饷之额与给兵士之数,仅可养兵十六万。而用为关宁之十二万为正,东江之两万余为奇,蓟门之一万两千为援。已足平奴。若边方有事,未便能以兵赴辽,且粮饷有限,不敢求增,臣取之近戍取之见兵而足矣。
   三问粮运之本折宜定也,臣愚谓自古馈士有饥色行师粮从不易之理。成祖出塞千里者三,皆苦粮运不继,故议车运畜运,又欲沿途作堡储之卒之,事未果成。然绝塞远征不得不而。今辽东建虏洊据我土宇,非塞外可比。臣今进,而锦、义与敌相逼在七八百里间,□□□□□□□叩招买截漕海运足供数年,未有他改也。他日恢复完全,□□□□□□□□□□□□□数百里间人持十日干粮便可以战,似不虞转饷。□□□□□□□□□□
   四问□□宜定也,臣愚谓奕先定势兵必相机,贵主谋也。臣昨更定将□□□□□□□□措施,但未明言而。三方五路用虏用鲜成效已可概见。臣有□□□□□异亦何能为同,夫插安能为我用,但得其不与奴和即为我助。插受款则西不防插而我并力于东,臣向之保举督臣王象乾制□□宣大意而。□□盖毛文龙可用但未有用文龙之人,是以文龙亦谨以□□□。臣今欲完辽事,需文龙急也,倘按国初马云、叶旺之故事,则河东尤为扼要,以正为奇,断不能舍此而别求胜算,臣所以亟亟于东江之策画,谓欲复辽土,先通辽海为合力为用。 而不知者谓臣假以数怨于文龙。夫以疆事数怨于文龙□□□□□□□□□□事之难言也。
   五问约善后之经理宜定也。臣愚谓谋贵万□□□□□□□□手即为了手。臣久已为皇上言之,使五年而辽不复安用□□□□□□□守之之策也。今主兵七而客兵三。。。。。。。。。。

[ 本帖最后由 深海幽灵 于 2009-5-10 19:2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09-5-11 09:0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0 深海幽灵 的帖子

这真是当年袁崇焕呈给皇帝的奏疏?如果真本存世,那可是无价之宝啊。

既然袁黑普遍认为这个方略不切实可行,那么请各位事后诸葛亮们给拿出一份切实可行的方略吧,要求低一些,不用写成文言文,字数也可以比袁督师少,内容也可以不用很具体。只有一点,绝对不能纸上谈兵。哈哈,本人强烈期待!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深海幽灵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9
帖子 948
编号 186661
注册 2007-7-9


发表于 2009-5-11 09: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09-5-11 09:00 发表
这真是当年袁崇焕呈给皇帝的奏疏?如果真本存世,那可是无价之宝啊。

既然袁黑普遍认为这个方略不切实可行,那么请各位事后诸葛亮们给拿出一份切实可行的方略吧,要求低一些,不用写成文言文,字数也可以比袁 ...

载于明清内阁大库史料卷十五,真本应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不过已经残缺不齐,而且很多文字无法辨认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游戏爱好者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1
帖子 963
编号 73307
注册 2006-6-21


发表于 2009-5-11 15: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9-5-9 17:46 发表



谁告诉你历史就是事后诸葛亮了?

你不是唧唧歪歪是什么,一些已经被驳倒烂了东西,在其他网站还真不知道发了多少遍。

明朝的那段史料是本就极为混乱,还夹杂了N多小说内容。

好好事情不去从头到尾的客观分析,先把小说内容套进来,在去分析,分析个一万年小说还是小说。

看来乌龟就是乌龟,龟脑和人脑就是不同.

我们在这边讨论历史人物的成败,龟孙子突然就想到小说了。

yy小说害人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9-5-11 17: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游戏爱好者 于 2009-5-11 15:46 发表



看来乌龟就是乌龟,龟脑和人脑就是不同.

我们在这边讨论历史人物的成败,龟孙子突然就想到小说了。

yy小说害人啊...

YY小说,你说的是镇海春秋还是窃明。。

不是靠小说,那来的箭射满桂,那可是50里的精准地对地导弹。

毛将军及忠且贤,尚遭屠残。有这样的成就出来。你说重讨论袁崇焕是汉奸事情起,有几个没用箭射满桂的。

在全能的人也能说是废材,在爱国的也是汉奸。

YY小说谁不会写,给别人抹黑之后反正也不用负责任。

N年以后,被用来引证为这就是某某的历史功过。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09-5-11 17:33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马跃檀溪

Rank: 2Rank: 2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80
编号 203815
注册 2007-8-18


发表于 2009-5-12 12:3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站着说话不腰疼,袁崇焕手下根本没有能够长距离奔袭的兵力,打的几次胜仗都是靠坚守城池取得的.一旦脱离了坚固的防御阵地,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被擅长打野战的八旗军吃掉.
所以说敌军攻入关内,他能做出的选择只有回援,没有别的选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KYOKO
(★御姐控★)

唐国公
荆南节度使
★★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柱国(正二品)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功绩 1457
帖子 65672
编号 32
注册 2003-8-19
来自 BWL


发表于 2009-5-12 13: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悲情人物总要把他拔高点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09-5-12 15:43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5 马跃檀溪 的帖子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太多了,貌似他们都比袁崇焕能力强,让他们穿越时空代替袁崇焕,都能解决问题摆平后金。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QUOTE:
原帖由 dreambe 于 2009-5-12 15:43 发表
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太多了,貌似他们都比袁崇焕能力强,让他们穿越时空代替袁崇焕,都能解决问题摆平后金。

他们当然no problem了,任何一个明粉穿越后都no problem,也只有袁崇焕这种废柴才一事无成,你看,黄龙同志不就做得很完美嘛,建奴根本不堪一击呀,口胡口胡。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5-12 22: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象77、78楼这样的说法没有意义,属于意气之争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ahaku719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5
编号 70357
注册 2006-5-28


发表于 2009-5-16 12:3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以成败论英雄,被打得最惨的就是两个人了,一个诸葛亮,一个袁崇焕。
论据1:这两个都是文人,文人不会打仗。盖棺定论一。
论据2:袁崇焕投敌,诸葛亮权臣,有没有取刘禅而代之的想法?不知道。反正思想都不干净,有野心,不是忠臣。盖棺定论二。
论据3:以当时形势而论,诸葛亮的北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袁崇焕是萨尔浒之战后留下的大烂摊子要处理。都属于逆天道而为之。战略上都有严重问题,不是战略家。盖棺定论3。
从这三个论据可以得出结论:这两个都是军事蠢才,不会打仗。
以上就是现在广为流传的两个著名笑话。笑死人了。

清朝因为统治的需要,无限拔高了袁崇焕,原因是要把崇祯踩扁,因为崇祯杀了袁崇焕。皇帝杀了很有才能的忠臣。结论就是崇祯是一个超级大混球,昏君。由此,袁崇焕变成了不世出的名将。现在因为形势需要,袁崇焕又变成了一个庸才。
事实上,崇祯绝不是什么昏君,袁崇焕够得上一个有一定军事才能的二流名将。袁崇焕军事水平是有点的,政治上就是一个超级大白痴了。说崇祯中了类似曹操和蒋干的反间计而杀袁崇焕的,建议用逻辑思考一下,崇祯会不会那么弱智。

崇祯无比信任袁崇焕,掌握生杀大权,掌握5省军事权。袁毫不含糊,一上任先平定了一起军事叛乱,这就是军事才能的体现---能够驭众。
然后杀了毛文龙。原因是袁不喜欢这个人,这证明袁是一个政治白痴。60年前同样的情况,胡宗宪对垒王直,胡宗宪知道王直是千万不能杀的,王直一死,东南十年内不得安宁。胡宗宪知道,袁崇焕不知道。因为胡宗宪是政治老手。
双方进入作战准备期,袁崇焕和皇太极开始打太极拳,书信往来不断。这是袁崇焕投敌的证据:言官们说的。崇祯把言官说的当成个屁放掉。
袁担任的是五省军事防卫,不仅仅是关宁锦,皇太极绕路进入京郊,很明显袁失职了。他的军事才能也就这点了。

袁崇焕是一个二流历史人物,顺应历史潮流,对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在这一时期,有一个一流人物,孙承宗,能够逆潮流,使历史在他的手里经历转折。胡宗宪是一流人物,于谦是一流人物。这个一流二流是不论忠奸的,严嵩、魏忠贤、李自成也是一流人物。
袁崇焕,凭他的才能,无论怎么折腾,历史也就这样了,不会在他的手里发生转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上将潘鳳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323073
注册 2009-5-19


发表于 2009-5-19 14:31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棒打阎老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09-5-20 09:40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不知楼上说的是哪个?

楼上的楼上发言很主观,但是比较中庸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靓坤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牙门将军
功绩 6
帖子 588
编号 164334
注册 2007-5-25


发表于 2009-5-20 09:49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跃檀溪 于 2009-5-12 12:37 发表
站着说话不腰疼,袁崇焕手下根本没有能够长距离奔袭的兵力,打的几次胜仗都是靠坚守城池取得的.一旦脱离了坚固的防御阵地,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被擅长打野战的八旗军吃掉.
所以说敌军攻入关内,他能做出的选择只有回 ...

皇太极十万人马是倾巢而出,沈阳还有多少防守兵力?
袁崇焕本来就是长途奔袭来北京的,还说没有长途奔袭的能力?要说当时唯一可以和满清骑兵有一拼的就是袁崇焕带来的关宁铁骑。
为什么同样的关宁铁骑在孙承宗的指挥下,很容易就把皇太极打赶回了沈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reambe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5
帖子 467
编号 159878
注册 2007-5-18
来自 哈尔滨


发表于 2009-5-20 13:08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3 靓坤 的帖子

孙承宗军事能力和指挥能力强于袁崇焕,这个确实很有可能。
长途奔袭和长途回防不是一回事,二者的难易也有所不同。
皇太极亲自带兵奔袭北京,就算是倾巢而出吧,袁崇焕如果趁机奔袭盛京的话,就算能打下盛京城,他能得到什么呢?但是万一被皇太极打下了北京,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要袁崇焕有十足理由放弃回防而采用攻盛京救北京的战术,那么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1.袁崇焕自己就是皇帝,或者皇帝不在北京;2.盛京和重要性足以和北京相提并论。
这些问题,楼主想过没?

很多史料都记载说袁崇焕的回防很失败,这也可能是真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魏国围的是赵国邯郸,齐国当然愿意围魏救赵了,要是围的是齐国临淄,给田忌孙膑一百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去围魏吧。要求袁督师趁皇太极围北京的机会奔袭盛京的筒子,思维的确和一般人不同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shuogao
(宇文二爷)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功绩 2
帖子 202
编号 267553
注册 2008-2-14
来自 襄平郡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5-20 15:07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靓坤 于 2009-4-20 12:28 发表
皇太极倾巢出动,绕到蒙古,抢北京。
袁崇焕就不能来个“围魏救赵”,你抢你的,我抢我的,你去抢北京,我去抢你的沈阳,你屠城我也屠城。看你皇太极怎么反应。你会回援,我就紧守山海关,与关内部队,形成关门 ...

儒将啊儒将,不要用现在的眼光审视古人,很多想法现代人不能理解,但在古代却并非错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杨少凡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护军
好贴 1
功绩 29
帖子 407
编号 37535
注册 2005-4-25


发表于 2009-8-2 11:4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靓坤 于 2009-5-20 09:49 发表



皇太极十万人马是倾巢而出,沈阳还有多少防守兵力?
袁崇焕本来就是长途奔袭来北京的,还说没有长途奔袭的能力?要说当时唯一可以和满清骑兵有一拼的就是袁崇焕带来的关宁铁骑。
为什么同样的关宁铁骑在 ...

》》》SC有位李后主不是考证过吗?根据牛录数计算,皇太极带的满州兵不超过两万,这也是某些人说明袁崇焕无用,这点兵都消灭不了,还让人家大闹京师后,大摇大摆地回去了。
http://bbs.cqzg.cn/thread-455240-1-1.html

》》》十旗牛录[注1]
5万丁   
250个牛录   
每牛录200人

每牛录出甲兵15~20人[注2]   

甲兵3750~5000,按照5:3无甲兵2250~3000[注3]   

总共8500~10500人(主力)   

厮卒10000人(辽人一万)[注4]   

后金军合计18500~20500人。   

4、蒙古哈喇沁4000[注5],其他5000[注6],一共27500~29500人。   
  
[注1]《老档》第20册:“大军……至永平,十旗兵环城立营”
[注2]《太宗实录》皇太极班师后对诸臣说:“前出兵时,每牛录甲兵或二十人,或十五人,毁明国坚固边墙,长驱直入”(天聪四年五月壬寅)
[注3]留守遵化“甲兵五百”、“无甲兵三百”,大致参照这个比例确定为5:3。
[注4]史料中有皇太极在崇祯二年入关时带有“辽人一万”的记录,姑且算作厮卒。
[注5]据老档,单苏不地部就有4000余兵。
[注6]外藩蒙古一贝勒规定精兵一百,凑三五十个外藩贝勒不是难事。

[ 本帖最后由 杨少凡 于 2009-8-2 11:5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9-8-2 19: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杨少凡 于 2009-8-2 11:49 发表
SC有位李后主不是考证过吗?根据牛录数计算,皇太极带的满州兵不超过两万,这也是某些人说明袁崇焕无用,这点兵都消灭不了,还让人家大闹京师后,大摇大摆地回去了。

看了那篇文章第一段,觉得再看下去是浪费时间了。

QUOTE:
如皇太极第一次入关的人数,明清双方正史均不载,与袁部战于广渠门的兵力自然更没有说明了。于是金庸大笔一挥曰“十万”(《袁评传》),他似乎不知道袁对阵的只是金兵一翼,甚至没有遇上皇太极。汤纲、樊树志等则把整个后金入寇的人数定为“十万”(《新版明史》,《晚明史》),阎崇年论及此事,蒙混过关曰“数万”(《袁督师保卫北京之战》),更多人如孟森、李光涛等均略去不谈。本人觉得以上诸位都只是凭感觉说话

《明史·袁崇焕传》:“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

《明史》算不算“正史”?还说别人“凭感觉说话”,TA自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黑传说
(黑传说——静而后能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
功绩 70
帖子 6482
编号 1394
注册 2003-10-12
家族 轩辕丐帮


不知道是不是我语文理解有问题,
“聊以+相慰“在我这里,理解为:就算当作安慰吧。是和信心相关的用语,属于精神胜利法范畴,因此推论出袁没有信心。
而告慰某人的在天之灵,慰母亲之心都不是和信心有关的用语。
顶部
性别:男-离线 益德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南将军
功绩 46
帖子 4568
编号 29562
注册 2005-1-4


发表于 2009-8-3 19: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黑传说 于 2009-8-2 23:01 发表
不知道是不是我语文理解有问题,
“聊以+相慰“在我这里,理解为:就算当作安慰吧。是和信心相关的用语,属于精神胜利法范畴,因此推论出袁没有信心。
而告慰某人的在天之灵,慰母亲之心都不是和信心有关的用语。

那是你“理解”的。给予精神上安慰,不等于物质上没信心。上面几个例子,告慰某人的在天之灵,聊以相慰母亲之心都是精神上的安慰,难道就证明当事人行动上没信心?。

“有时候乃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因此推论出鲁迅没有信心

[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09-8-3 19:27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31 01:2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10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